踝關節鏡手術

踝關節鏡手術

踝關節鏡手術適用於創傷后關節持續疼痛病人損傷程度的判斷、退行性或類風濕關節炎病變、踝關節非特異性滑膜炎症、剝脫性骨軟骨炎或距骨缺血性壞死、韌帶損傷修復前去除遊離體或觀察軟骨損傷情況。關節鏡可進行的手術有軟骨修整、遊離體取出或關節粘連分離等。

麻醉方式


腰硬膜外麻醉。

術前準備


術前攝踝關節X線正位片。

適應證


創傷后關節持續疼痛的病人,損傷程度的判斷;退行性或類風濕關節炎病變;踝關節非特異性滑膜炎症;剝脫性骨軟骨炎或距骨缺血性壞死;韌帶損傷修復前去除遊離體或觀察軟骨損傷情況;關節鏡可進行的手術有軟骨修整、遊離體取出或關節粘連分離等。

禁忌證


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感染者;踝關節強直或活動嚴重受限者,如嚴重退行性關節炎。

手術步驟


踝關節鏡檢查:①在踝關節前方脛前肌內側關節線處刺入踝關節囊,注入等滲鹽水,使關節囊膨起。手術刀在針頭原位切開皮膚,用血管鉗分開皮下組織到關節囊外壁。用套管針刺入關節囊內,連接進水管使關節囊進一步膨脹。在隆起部位腓骨第3肌外側做切口,用套管針穿入關節腔內,換用關節鏡進行觀察。②首先檢查脛距關節面,然後觀察內側踝距關節間隙兩側的關節面、內踝及滑膜、三角韌帶深部。觀察后內、外關節間隙,脛腓關節的近端、距骨頸及前側關節囊的遠側止點。通過前外側入路可看到外側距踝間隙、前距腓韌帶。到后關節囊可看到后距腓韌帶。③沖洗關節腔,縫合傷口,加壓包紮。

術后併發症


神經損傷,器械折斷,關節漏液或竇道形成。

術后護理


術后小腿以下加壓包紮,2~3天可去除;患肢墊高,避免腫脹;進行踝關節伸屈活動,扶拐行走,逐步負重。

術后飲食


多飲水,新鮮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含鈣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