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葉黃精

百合科黃精屬植物

輪葉黃精(學名: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是百合科黃精徠屬具根狀莖草本植物,該種是一個具有極多變異類型的種,幾乎不能用單個性狀和其臨近的種相區別,而各種變異的相關性至今尚難掌握。據報告,該種的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為24、28、30、60、64、84、約90,其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幅度既然如此之大,其它性狀的變異當在意料之中。分佈於西藏(東部和南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東北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山西(西部)、歐洲經西南亞至尼泊爾和不丹。

形態特徵


輪葉黃精開放的花朵
輪葉黃精開放的花朵
根狀莖的“節間”長2-3厘米,一頭粗,一頭較細,粗的一頭有短分枝,直徑7-15毫米,少有根狀莖為連珠狀。莖高(20-)40-80厘米。葉通常為3葉輪生,或間有少數對生或互生的,少有全株為對生的,矩圓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2-3厘米)至條狀披針形或條形(長達10厘米,寬僅5毫米),先端尖至漸尖。花單朵或2-(3-4)朵成花序,總花梗長1-2厘米,花梗(指生於花序上的)長3-10毫米,俯垂;苞片一不存在,或微小而生於花梗上;花被淡黃色或淡紫色,全長8-12毫米,裂片長2-3毫米;花絲長0.5-1(-2)毫米,花藥長約2.5毫米;子房長約3毫米,具約與之等長或稍短的花柱。漿果紅色,直徑6-9毫米,具6-12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2100-4000米的林下或山坡草地。喜歡陰濕氣候條件,具有喜陰、耐寒、怕乾旱的特性,在乾燥地區生長不良,在濕潤蔭蔽的環境下植株生長良好。在土層較深厚、疏鬆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較好的壤土中生長良好;貧瘠乾旱或黏重的地塊不適宜植株生長。

分佈範圍


分佈於西藏(東部和南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東北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山西(西部)。歐洲經西南亞至尼泊爾、不丹均有分佈。

主要價值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狗靜脈注射黃精溶液可使冠脈流量增加;家兔靜脈注射則能抑制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心電圖T波升高和促進T波異常提前恢復。黃精的氯仿提取物對兔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活性有抑制作用。
2.降血脂作用:實驗高脂血症兔灌服黃精煎劑,血中三醯甘油、G-脂蛋白和膽固醇均明顯下降。
3.抗氧化和延緩衰老作用:小鼠灌服黃精煎劑能提高肝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心肌中脂褐質含量。
4.對免疫功能的影響:黃精煎劑灌胃對3月、18月、24月齡小鼠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陽性淋巴細胞百分率有促進作用,對3月齡小鼠體外抗體形成細胞(PFC)促進作用明顯,而對18月、24月齡小鼠作用不明顯。
5.對血糖的影響:黃精甲醇提取物給正常小鼠以及鏈脲黴素誘發糖尿病小鼠腹腔注射,可使血糖降低,並能明顯抑制腎上腺素誘發高血糖的血糖值。
6.毒性:將生黃精及清蒸品的水提醇沉液450g(生葯/kg.24h)給小鼠灌服,結果,生品組小鼠全部死亡,而炮製組小鼠無死亡,活動正常。說明黃精炮製后毒性明顯降低。
輪葉黃精根狀莖也作黃精用。輪葉黃精味甘微苦,性涼。歸肝、腎、肺經。具有平肝熄風、補腎、潤肺等功效。主治病後虛弱,肝陽上亢,頭暈眼花,咳嗽,咯血,肝風內動癲癇抽風。是風葯中息風之要品。
化學成分:糖類、甾體皂苷、黃酮及蒽醌類化合物、生物鹼、強心苷木脂素、維生素和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生長繁殖


傳統繁徠殖法:可用根莖和種子兩種方法進行繁殖。
無性繁殖法:以輪葉黃精根狀莖形成的不定芽為外植體,可用MS+6-BA1.0毫克/升+2,4-D0.5毫克/升、MS+6-BA2.0毫克/升+NAA1.0毫克/升、MS+TDZ1.5毫克/升+2,4-D1.0毫克/升等培養基,誘導和培養出顆粒狀愈傷組織,誘導芽的再生,並在培養基中逐漸增殖,形成顆粒團,之後發生根,形成葉,形成再生植株,通過煉苗1-2天,即可移栽。

栽培技術


疏花摘蕾:輪葉黃精是以根狀莖入葯,開花結果后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時需消耗大量營養物質,不利於根狀莖的生長,因此要進行疏花摘蕾,摘蕾后可減少養分消耗,促進養分下移,促使新莖粗大肥厚,可提高產量20-50%。
採取遮陰間作方式:輪葉黃精喜陰濕、怕旱、怕熱,因此應進行遮陰,可以間作,間作作物有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最好是玉米。每4行輪葉黃精種植玉米2行,也可以2行玉米2行輪葉黃精或1行玉米2行輪葉黃精。間種玉米一定要春播、早播。玉米與輪葉黃精的行距約50厘米,太近容易爭奪土壤養分,影響輪葉黃精的產量,太遠不利於遮陰。
採集加工:於9~10月采其根狀莖,洗凈,除去殘莖,用紙遮蓋,曬1~2天。至表面稍干,內部尚軟時,輕輕撞去外層薄皮,並使柔軟,再邊曬邊用水輕揉,如此反覆多次,使其綿軟而無硬心。曬至全乾后,再撞一遍,令其光亮柔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