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六大古鎮

中國江南水鄉風貌最具代表性特徵的地區

江南六大古鎮是江南水鄉古鎮的代表,既有共同點又各具特色。

六大古鎮包括:周庄、同里、甪直、西塘、烏鎮、南潯。周庄開發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南潯文化底蘊最深,單個景點很有味道;烏鎮旅遊做得很成功,是博物館式的古鎮。

“小橋、流水、人家”的規劃格局和建築藝術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的居住環境。江南六大水鄉古鎮是我國江南水鄉風貌最具代表性特徵的地區,都以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吳儂軟語民俗風情,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馳名中外。

建設背景


江南六大古鎮 
江南六大古鎮 
江南六大古鎮(周庄、同里、甪直、西塘、烏鎮、南潯)並稱的來歷:
去過所有古鎮的西塘一位導遊是這樣評價的:幾乎沒有原居民;西塘面積最大,保護了1.05平方公里和25萬平方米明清建築,廊棚、古弄很有特色。正因為共性之中有個性,許多旅行社都把六大古鎮作為整體推出。
江南六古鎮捆綁申報世界遺產最早可以追溯到從1982年起,以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先生帶領的師生,就對江南六個水鄉古鎮進行保護。
1998年,在聯合國遺產中心亞太區主任明嘉揚女士的建議下,江蘇的周庄、同里、甪直和浙江的烏鎮、南潯、西塘,經過醞釀最終以江南水鄉古鎮的名義聯合申報了世界文化遺產。
2001年4月,江南六大水鄉古鎮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同時在浙江烏鎮舉行了《江南水鄉古鎮》特種郵票首發式,郵票一套六枚,濃墨淡彩,匠心獨具,一枚一個古鎮,合起來恰是聯合陣容。10月,APEC會議在江蘇周庄開了半天的會,讓全世界見識了江南水鄉古鎮風情。11月,江浙兩省正式將申遺文本上報國家建設部。

主要景觀


周庄古鎮

周庄古鎮
周庄古鎮
鎮名由來:春秋戰國時期,周庄境內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稱搖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餘畝捐於當地全福寺為寺,始稱周庄,元代中期,沈萬三利用周庄鎮北白蜆江水運之便,通番貿易,周庄因此成為其糧食、絲綢、陶瓷、手工藝品的集散地,遂為江南巨鎮。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為周庄鎮
著名景點:周庄最為著名的景點有富安橋雙橋沈廳
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璧建築;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石橋牢固而又質樸,建於明代,由一座石拱橋和一座石樑橋組成,橫跨於南北市河和銀子浜兩條小河上,橋面一橫一豎,橋洞一圓一方,錯落有致,宛如一把大鎖將兩條小河緊緊地鎖住
沈廳為清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局部風格各異。
古鎮歷史:周庄鎮已有九百年的歷史,鎮內河流呈井字型,鎮中橋樑很多,其中歷史在四百年以上的古橋的就有八九個,明代時這裡住著江南首富沈萬三,他富得讓朱元璋都垂涎,他個人出資修了南京明城牆的三分之一,沈萬三在各地都有許多產業,但是他始終把周庄作為他的根基。
1984年,在美國留學的陳逸飛以周庄的雙橋為素材,創作了一幅題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連同他的其它37幅作品,於紐約的十月金秋,在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畫廊展出,引起了轟動,尤其是那些運用油畫和傳統的中國水墨畫手法創作的作品,描繪了姑蘇的小橋流水、江南的田園風光,將美國觀眾帶到了神話般的境地。美國權威雜誌《藝術新聞》發表了題為《向西方潮流大膽挑戰》的評論,專門介紹陳逸飛的藝術成就。
當年十一月,阿曼德·哈默訪問中國時,將陳逸飛的那幅《故鄉的回憶》高價購下,作為禮物,送給了鄧小平同志。不知道為什麼哈默為什麼會選擇中國的“土特產品”作為送給中國領導人的禮物,但是正是這一選擇才使中國人真正知道了周庄。
聯合國每年發行六組郵票,世界聯合國協會每年從各國優秀畫家中遴選6人,請他們自行設計並繪製精美的圖案,作為每組郵票的首日封。1985年,這幅畫又經陳逸飛加工,成為當年世界聯合國協會的首日封,讓越來越多的人領略中國水鄉古鎮旖旎風情。
拍攝的影視劇:《新白娘子傳奇》、《楊乃武與小白菜》、《聊齋書痴》、《獨行客》、《銷魂刀》、《柳亞子》、《開天闢地》、《阮玲玉》、《鴛鴦錯配錢秀才》、《天若有情》、《胡雪岩》、《濟公遊記》、《江南巨富沈萬三》、《乾隆與香妃》、《華羅庚》、《新亂世佳人》等
交通:上海、蘇州、崑山、青浦均有直達周庄的長途汽車。
住宿:私人旅店開價一般都在60元/天左右,可以砍價,旺季房價有時會漲到100多元。如果資金充裕,可以選擇住在典型的江南水鄉家居型的客棧——貞固堂,它原為教育家沈體蘭先生故居,是一座明清風格宅院式建築,古色古香。價格為280元/天。

同里古鎮

江南六大古鎮 
江南六大古鎮 
鎮名由來:同里,古時很富,故稱“富土”;唐初,因其名太過於奢華,過於招搖,改為“銅里”;宋代,把“富”字不出頭,去掉一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為“里”,同里之名由此而來,體現了同里人的謙虛低調,沿用至今。
著名景點:主要景點可以概括為“一園”、“二堂”、“三橋”。
退思園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退思園於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嘉蔭堂,嘉蔭堂位於江蘇吳江,建於1922年,宅主柳炳南,與著名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同宗。柳亞子先生曾在此居住;崇本堂,最吸引人的,當然是它的各種雕刻。
最有名的橋是“三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它們以三足鼎立的姿態互相依伴佇立在古鎮中心。千百年來一直廣為流傳的“走三橋”——這古老的民俗畫卷終於真真切切的展現在我的眼前,那是消災避難、吉祥幸福的象徵。他們說,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好;走過吉利橋,生意興隆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
拍攝的影視劇:《戲說乾隆》、《紅樓夢》、《包氏父子》、《林沖》、《家》、《春》、《秋》、《董小宛》、《半生緣、一世情》,《天之驕女》、《戲曲舞台》、《風月》、《情歸同里》《何以笙簫默》等
交通:上海、蘇州、吳縣均有汽車直達。同里與周庄之間還有遊船往返。
住宿:同里也有許多小旅館可以清閑度日,但如果想選擇正規飯店,這裡有同里度假村,平時240元/天,周末280元/天。便宜一點的有同里三元大酒店,140元/天。最實惠的則是同里民樂居,60元/天。

甪直古鎮

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鎮名由來(音同"鹿"):甪直原名為甫里,因鎮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經甪直,見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
著名景點:保聖寺、銀杏樹、沈宅、蕭宅
保聖寺,建於公元503年,據今1495年歷史的甪直保聖寺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寺內唐代著名雕塑家楊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羅漢,雖歷經千年滄桑,卻仍然保存完好。寺內仍有200多間建築,保持了一流寺廟的格局,號稱江南四大寺院之一。
銀杏樹,古銀杏又是甪直古老的象徵之一。這不僅是甪直這個歷史文化名鎮古老的標誌,而且為甪直的景色添彩增輝。目前鎮上有銀杏樹7棵,其中在保聖寺四周有4棵,最大的一棵據今已1300年樹齡,高度50米,樹身三位男子也圍不住,她雖歷經千年風霜,但仍能挺拔、健壯。
沈宅的精華部分是“樂善堂”。這座三開間正廳是鎮上最豪華的建築。廳內琳琅滿目的雕飾可謂富家氣派十足。
蕭宅原為鎮上楊姓武舉人所建,後來售於里中望族蕭家的蕭冰黎,故稱蕭宅。蕭宅,位於甪直鎮中市上塘街,建於清光緒已丑年(公元1889年),佔地一千多平方米,是古鎮現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宅。
交通:上海有長途汽車直達。蘇州有18路公共汽車直達。周庄與同里也有旅遊車直達。
住宿:目前鎮上用於接待遊客的地方主要是甪直迎賓館,標準間120元/天,三人間150元/間,套房200元/間。
拍攝影片:《紫宅》等。

西塘古鎮

西塘古鎮
西塘古鎮
江南六大古鎮中面積最大的古鎮!
鎮名由來:相傳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興水利,通鹽運,開鑿伍子塘,引胥山(現嘉善縣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內,故西塘亦稱胥塘。因西塘地勢平坦,一馬平川,又別稱平川,斜塘。
著名景點:“三多”(橋多、弄多、廊棚多)西塘素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西塘民風淳厚,櫓聲悠揚,到處洋溢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特有的人文積澱。西塘古鎮保護好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一個專家們研究“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聖地;藝術家們描繪“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基地;遊客們品味“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凈地。西塘古鎮以特有的文化氣質,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古鎮歷史: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在唐開元年間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們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時村落漸成規模,形成了市集;元代開始依水而市漸漸形成集鎮,商業開始繁盛起來;明清時期已經發展成為江南手工業和商業重鎮。“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是對西塘最恰當不過的形容。
拍攝的影視劇:《碟中諜3》,《我的青春誰做主》,《五星大飯店》,《像霧像雨又像風》,《別愛我》,《茉莉花》,《夢回青河》,《畫魂》,《長恨歌》,《孤戀花》,《天一生水》,《和你在一起》等
交通:從上海或杭州先坐火車或汽車到嘉善,嘉善汽車站每隔5分鐘發一輛到西塘的車。
住宿:有西塘賓館、俞園大酒店等,價格從70-100元/天不等。亦有私人旅館,價格可以商量。

烏鎮古鎮

鎮名由來:秦時,烏鎮屬會稽郡,以車溪(即今市河)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開始。元豐初年(1078),已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後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個怪僻字,豎心旁加個“享”,念“敦”,於是天下念“敦”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後烏墩就定稱為烏鎮。1950年5月,烏、青兩鎮合併,稱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直到今天。
著名景點:茅盾故居、江南百床館茅盾故居,茅盾於1974~1981年在此居住。江南百床館,是一座專門收藏江南古床的博物館,坐落在烏鎮東大街210號,又稱趙家廳,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內收數十張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古鎮歷史: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得名“烏戍”。讀過茅盾的田野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嗎?茅盾的童年、少年時代都是在浙江的烏鎮度過青年時期也在這兒,居住。他所描寫的人物原形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小說正是對舊社會烏鎮各個方面的真實寫照。
拍攝的影視劇:台灣女生組合SHE歌曲《中國話》MV也曾取景烏鎮,《似水年華》、《美麗無聲》、《旗袍》、《一江春水向東流》、《追日》、《早春二月》《乾隆王朝》、《她從海上來——張愛玲的故事》、《心中有鬼》等。
交通:從嘉興或嘉善坐往桐鄉方向的汽車到烏鎮。

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
曾經最富庶的江南古鎮!
鎮名由來: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因濱溪遂稱潯溪,一直沿用至南宋寧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時(1225~1264)文獻記載“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於浙右”,由於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遂稱南林;至淳祜季年(1252)建鎮,取南林、潯溪兩名之首字,稱南潯。
著名景點:嘉業堂藏書樓、劉氏小蓮庄、“南潯三古橋”。嘉業堂藏書樓,隔溪與小蓮庄毗鄰,系劉鏞孫劉承干於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得名。該樓規模宏大,藏書豐富,原書樓與園林合為一體,以收藏古籍聞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之一,系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解放后,原書樓主人捐贈給浙江圖書館,現在的藏書樓正以公共圖書館和旅遊景點的雙重身份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讀者和遊客。
劉氏小蓮庄,是清光緒年間南潯首富劉鏞的私家園林、家廟及義莊所在,位於南潯鎮南柵萬古橋西,北臨鷓鴣溪,西與嘉業堂藏書樓隔河相望。原為劉氏歸櫬暫殯寓園,從光緒十一年(1885年)開始,在池周補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啟建家廟,歷時四十載,於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湖州蓮花庄,而自名“小蓮庄”。
“南潯三古橋”的是廣惠橋、通津橋和洪濟橋。廣惠橋位於鎮南柵商會原址附近,橫跨市河。此橋為單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代兩次整修。橋長18米,寬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級,拱券石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法。橋堍還有一對精妙的石獅子。通津橋北面為東大街西端,橋南堍為下塘東街,位於十字形水系的交叉點。“通”是通往之意,“津”即水也。因明清時期南潯絲市盛況空前,通津橋畔成為絲市中心,聞名遐邇的“輯里絲”由此通過水路運往上海,銷往海內外。通津橋始建於宋代,系單孔石拱橋。清代經3次整修。現橋長28米,寬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級,拱券石採用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法。洪濟橋位於鎮東柵,俗稱新橋。橋南堍在下塘東街,北堍在東大街。明萬曆年間《湖州府志》已有此橋記載,清嘉慶十年1805年重建。橋為單孔石拱橋,長28米,寬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級,拱券石採用縱聯分列砌置法。
古鎮歷史:南潯最為有名的莫過於“輯里湖絲”(造就了巨富之鎮)、“善璉湖筆”(文房四寶之首)。明萬曆年至清代中葉,蠶絲業和手工業、繅絲業的興起及商業的發展,為南潯經濟繁榮鼎盛時期。鎮上的巨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金黃狗”。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這是一個比喻,按照他的財富多少來區分的,五百萬銀子以上的稱象,一百萬以上不到五百萬的稱牛,十萬兩以上不到一百萬的是稱狗。四象指劉鏞、張頌賢、龐雲曾,顧福)。四象擁有的財富相當於清政府的一年財政收入(七千萬兩白銀)。
南潯是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一個巨富之鎮,孫中山就職臨時大總統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潯鎮升級為市。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古鎮上,有著號稱“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類如《紅樓夢》中寧國府、榮國府那樣八家公爵似的,號稱“八牯牛”的大富之戶,以及擁有充滿了民間嘲諷意味的,號稱“七十二隻金黃狗”的豪門、財主。
拍攝的影視劇:《錢塘人家》、《太平天國》、《天下糧倉》、《新上海灘》、《十萬人家》、《祥林嫂》、《早春二月》、《風滿樓》、《花濺淚》、《夢回青河》、《玉卿嫂》、《明月清照》、《黑蝴蝶,白蝴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