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葉榆

榆科榆屬植物

裂葉榆(學名:Ulmus laciniata(Trautv.)Mayr.):又名青榆、大青榆等等,是榆科榆屬落葉喬木。樹皮淡灰褐色或灰色,淺縱裂,裂片較短,常翹起,表面常呈薄片狀剝落。葉倒卵形、倒三角狀、倒三角狀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葉面密生硬毛,葉背被柔毛,葉柄極短。花排成簇狀聚傘花序。翅果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除頂端凹缺柱頭面被毛外,余處無毛。花果期4-5月。

生於海拔700-2200米地帶之山坡、谷地、溪邊之林中。分佈於中國、前蘇聯、朝鮮、日本等。該樹種樹形高大,樹冠豐滿,生長較快,適生範圍廣,兼顧用材與觀賞樹種,春季發芽早,適於作道路行道樹綠化、庭院觀賞等用途。

形態特徵


裂葉榆照片
裂葉榆照片
落葉喬木,高達27米,胸徑50厘米;樹皮淡灰褐色或灰色,淺縱裂,裂片較短,常翹起,表面常呈薄片狀剝落;一年生枝幼時被毛,后變無毛或近無毛,二年生枝淡褐灰色、淡灰褐色或淡紅褐色,小枝無木栓翅;冬芽卵圓形或橢圓形,內部芽鱗毛較明顯。
葉倒卵形、倒三角狀、倒三角狀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7-18厘米,寬4-14厘米,先端通常3-7裂,裂片三角形,漸尖或尾狀,不裂之葉先端具或長或短的尾狀尖頭,基部明顯地偏斜,楔形、微圓、半心臟形或耳狀,較長的一邊常覆蓋葉柄,與柄近等長,其下端常接觸枝條,邊緣具較深的重鋸齒,葉面密生硬毛,粗糙,葉背被柔毛,沿葉脈較密,脈腋常有簇生毛,側脈每邊10-17條,葉柄極短,長2-5毫米,密被短毛或下面的毛較少。
花在去年生枝上排成簇狀聚傘花序。翅果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5-2厘米,寬1-1.4厘米,除頂端凹缺柱頭面被毛外,余處無毛,果核部分位於翅果的中部或稍向下,宿存花被無毛,鍾狀,常5淺裂,裂片邊緣有毛,果梗常較花被為短,無毛。花果期4-5月。

近種區別


該種葉面密生硬毛,粗糙,小枝無毛,與同一分佈區的大果榆(U.macrocarpa Hance)相同。在有花、有果及裂葉榆葉端3-7裂的情況下,兩者極易鑒別,反之易於混淆。其區別在於本種的葉柄極短,長2-5毫米,葉的基部常明顯地偏斜,較長的一邊常覆蓋葉柄,與柄近等長,其下端常接觸枝條,二年生枝淡褐灰色、淡灰褐色或淡紅褐色。
裂葉榆與大果榆葉子對比
裂葉榆與大果榆葉子對比

產地生境


裂葉榆多生於海拔700-2200米排水良好濕潤的山坡、谷地、溪邊,混生在林內;其適應性強,耐鹽鹼,耐寒,喜光,稍耐蔭,較耐乾旱瘠薄。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良好。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山西及河南)、前蘇聯、朝鮮、日本。

繁殖方式


播種

及時採種,隨采隨播,以提高發芽率。5月下旬至6月初採種,採種后可進行鮮種混沙露天催芽(種沙溫度20℃左右)、鮮種混沙塑料棚催芽(種沙溫度25℃左右)、氣干種混沙露天催芽、氣干種混沙塑料棚催芽四種催芽處理,但是,以鮮種混沙塑料棚處理最好。白天勤翻動種沙,適量洒水,保持一定濕度。種子經催芽處理后7-10天,見有少量種子裂嘴露白即可播種。
裂葉榆的播種量,鮮種為每公頃315-375千克,氣干種為每公頃90-150千克;適宜留苗密度為每公頃36萬株,即每平方米60株左右。

嫁接

砧木的培育:
種子採集與處理:嫁接前一年的4月下旬-5月初,白榆種子成熟季節,從白榆種子園或種質基因庫中採集足量的種子,清除雜物凈種,將種子去翅,待播。
播種:種子處理好后即播種,每畝播種量2-3千克,開溝條播,行距60厘米,每米長播種50-60粒,覆土1.5-2.0厘米,鎮壓,澆水。
間苗:種子發芽后,幼苗長到10厘米左右時進行定苗,方法是按株距20厘米,留1株生長健壯苗,去除多餘苗木。對缺苗斷壟的地方,按株距20厘米移植多餘苗,進行補植,每畝留苗5500株左右。定苗后應及時澆水。至苗木生長結束,當年苗高可達1-1.5米,地徑0.8-1.2厘米。
1.
種子採集與處理:嫁接前一年的4月下旬-5月初,白榆種子成熟季節,從白榆種子園或種質基因庫中採集足量的種子,清除雜物凈種,將種子去翅,待播。
2.
播種:種子處理好后即播種,每畝播種量2-3千克,開溝條播,行距60厘米,每米長播種50-60粒,覆土1.5-2.0厘米,鎮壓,澆水。
3.
間苗:種子發芽后,幼苗長到10厘米左右時進行定苗,方法是按株距20厘米,留1株生長健壯苗,去除多餘苗木。對缺苗斷壟的地方,按株距20厘米移植多餘苗,進行補植,每畝留苗5500株左右。定苗后應及時澆水。至苗木生長結束,當年苗高可達1-1.5米,地徑0.8-1.2厘米。
砧木和接穗的選擇:選取1年生健壯的白榆作砧木。2月上中旬從裂葉榆母樹採取當年生生長健壯、芽子飽滿的徑粗度0.6-1厘米的1年生壯枝做接穗,每接穗2-3個芽,兩端封蠟,放背陰處混濕沙地下貯藏,或用雙層塑料封閉,在5℃低溫下貯藏備用。
嫁接方法:嫁接選用劈接、袋接、插皮接等幾種嫁接方法。以袋接法應用較多。
裂葉榆形態圖
裂葉榆形態圖
春季一般採用袋接方法進行嫁接。3月下旬,樹液開始流動時,根據不同用途,將砧木截干,削平切口。剪取4-5厘米長的接穗,下端削出雙馬耳形削麵,削麵要平滑無刺,一邊厚,一邊薄。在砧木切口處,用劈接刀楔部撬開砧木形成層,把接穗楔形削麵插入砧木韌皮部與木質部中間,用塑料薄膜連帶接穗介面綁縛。
嫁接后管理:嫁接10-15天後,嫁接體萌芽破膜,嫁接成活。1月後嫁接體與砧木完全癒合后,剪除嫁接部位的塑料薄膜。
嫁接苗生長特別旺盛,嫁接成活后,一要接穗及時抹芽,保留一個健壯芽培養樹榦;二在風大的季節,要綁支架對嫁接部進行固定保護;三嫁接成活后要及時清除砧木萌芽,以免影響嫁接體生長。

栽培技術


選地

育苗地應選擇在地勢平整,水肥條件適中,排灌方便的土壤,切忌在土壤粘重,易積水的地方育苗。育苗前圃地要深耕、耙平,做畦,畦寬2米,埂寬30厘米。

澆水

嫁接后苗圃地要保持土壤疏鬆濕潤,及時澆水,至保證嫁接苗木發芽整齊,成活。根據苗圃地乾濕情況及時澆水,正常年份生長季節6-8遍水。

施肥

育苗前圃地可施有機肥1000-2000千克/畝,或施複合肥100千克/畝,耕前撒施,隨耕入土層。5月上中旬,施第一遍追肥,施肥量每15-20千克/畝左右,種類以N、P、K複合肥為宜;第二遍肥在6月中旬,施肥量40-50千克/畝,以複合肥和尿素各半為宜;第三遍肥在7月中下旬,施肥量每40-50千克/畝,以磷酸二銨為主。

鬆土鋤草

澆水後半月左右,鬆土鋤草一次,鬆土的深度1-2厘米;要特別注意不要損傷、鬆動苗木。以後視雜草和土壤板結情況,進行鬆土除草,每次鋤草時,要除早、除小、除凈。

病蟲防治


病害

榆潰瘍病
識別特徵:受害樹木多在皮孔和修枝傷口處發病,發病初期病斑不明顯,顏色較暗,皮層組織變軟,呈深灰色。發病後期病部樹皮組織壞死,枝、幹部受害部位變細下陷,縱向開裂,形成不規則斑。當病斑環繞一周時,輸導組織被切斷,樹木乾枯死亡。小樹、苗木當年死亡,大樹則數年後枯死。
防治辦法:
嚴格禁止使用帶病苗木。一經發現病株就地燒毀。
及時修枝、防治榆跳象,提高抗病力。
發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塗抹防治。
1.
嚴格禁止使用帶病苗木。一經發現病株就地燒毀。
2.
及時修枝、防治榆跳象,提高抗病力。
3.
發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塗抹防治。
榆枯枝病
識別特徵: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皮層開始腐爛時也無明顯癥狀,只有小枝上葉片萎蔫,葉形甚小,剝皮可見腐爛病狀。此後病皮失水干縮,併產生硃紅色小疣。若病皮繞樹枝、干一周,則導致枯枝、枯乾。
防治方法:
注意防治害蟲,預防霜凍及日灼。
及時修枝、清理病蟲枝和病蟲木及枯立木。
城市綠化觀賞樹修剪不宜過度。同時清除枯枝、枯樹及病樹。
1.
注意防治害蟲,預防霜凍及日灼。
2.
及時修枝、清理病蟲枝和病蟲木及枯立木。
3.
城市綠化觀賞樹修剪不宜過度。同時清除枯枝、枯樹及病樹。

蟲害

主要是榆毒蛾、綠尾大蠶蛾、綠尾大蠶蛾等,綜合防治方法為燈光誘殺:成蟲羽化期利用黑光燈誘殺。

主要價值


裂葉榆的材質好,天然具有美麗的色彩和紋理,其邊材黃色或淡褐黃色,心材暗紅灰褐色;木材紋理直或斜行,重量及硬度適中,可供傢具、車輛、器具、造船及室內裝修等用材。其次,裂葉榆因樹形漂亮、深綠色的裂葉而備受人們的喜愛,是很好的綠化樹種,可孤植或叢植,做庭蔭樹。另外,裂葉榆還能提取纖維;其果實在民間可用於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