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飆
863專家組專家
蔡國飆,出生於1967年1月,教授。863專家組專家、中國宇航學會固體火箭推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空間碎片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國際宇航聯合會(IAF)空間推進技術委員會委員、《宇航學報》編委。
1997年12月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出站,現工作單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蔡國飆
1997.12-北航宇航學院任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常務副院長
2021年4月,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先後被評為首屆中國優秀博士后,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首批學術帶頭人,首批國防科工委優秀教師,863計劃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博士后。2006年被評為校“藍天學者”。
1999年“真空羽流的數值模擬”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1);1999年“低地球軌道環境原子氧對航天器表面材料聚醯亞胺作用的數值模擬”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2);2002年“固液衝壓發動機燃燒室熱防護層燒蝕計算”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3)2003年“液體火箭發動機化學動力學計算”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1);2004年“超聲速燃燒的數值模擬及實驗研究”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2);2005年“高空羽流的數值模擬和實驗研究”獲國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1);2015年“大型超高真空羽流效應實驗系統”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21年蔡國飆教授團隊的著作《液體火箭發動機優化設計》(蔡國飆、方傑、童曉艷、鄭贇韜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
蔡國飆於1996年1月-1997年12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做博士后研究,出站后一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從事航天領域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現為宇航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自博士後進站至今,在科學研究上,蔡國飆發揚刻苦攻關和頑強拼搏的精神,主持和完成了30多項航天方面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高技術項目、國防預研項目、載人航天項目、國防基金、航天基金及航天院所的科研項目的研究。
蔡國飆主持的航天飛行器姿軌控發動機真空羽流效應研究工作,為我國新型航天器及武器的設計與研製做出了重要成績,研究成果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先後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項。
蔡國飆主持進行的“十五”的863高技術重點項目“高超聲速總體方案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我國高超聲速技術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主持進行的“十五”國防預研重點項目“導彈衛星預警信息處理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我國導彈預警衛星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蔡國飆主持進行了民用航天重點預研項目“液體火箭發動機多學科優化設計與模擬技術”的研究,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並在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動機設計與研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蔡國飆還主持進行了“十五”863重點項目“全流量補燃循環發動機技術”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取得可喜進展,為我國進行全流量補燃循環發動機這一公認的先進液體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和研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此外,蔡國飆還在空間環境原子氧效應、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固體混合火箭發動機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工作。
蔡國飆所主持和進行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既具有很好的工程應用價值又具有重要創新性的科研成果,多項成果處於國際先進行列,為我國國防和航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獲得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80餘篇。
鑒於蔡國飆在科學研究的突出貢獻和學術成就,2000年蔡國飆被評為首屆中國優秀博士后,2002年被評為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現兼任國家863計劃航天運輸專家組專家、國防科工委專家諮詢委員委航天組成員、總裝備部衛星應用專家組特邀專家、國際宇航聯空間推進委員會委員等職。
蔡國飆同樣十分重視航天人才培養工作,主講了多門科研究生和本科生專業課程,指導和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博士后、博士、碩士和大學本科畢業生。他於2002年被評為首批國防科工委委屬高校優秀教師。
蔡國飆還具有很強的組織領導和管理能力。在他和宇航學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宇航學院的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等工作均取得很大成績,為我國的國防和航天事業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