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永鎮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轄鎮

海永鎮,隸屬於中國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位於中國的第三大島——崇明島上,南部與西部和上海市崇明區緊密連在一起,北依中國的“黃金水道”——長江。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被人稱為“江蘇的上海”、“海門的崇明”。

海徠永鎮佔地面積8平方千米(2017年),農場國有土地2000多畝。

2015年全鎮財政收入達到4557萬元,註冊外資1000萬美元,到賬外資501萬美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0元。海永鎮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鄉村休閑”示範鎮,成為當年南通市唯一一家被認定的鄉鎮。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建制沿革
海永鎮
海永鎮
20世紀30年代,靠近長江口的一塊沙背浮出水面,被人稱為“石頭沙”。后因其位於啟東縣永隆鎮對南,便取名“永隆沙”。
1966年,海門縣派出人員到永隆沙上“種青”,即種植蘆葦,以固定並改良土壤。至1968年,永隆沙已形成茂盛的蘆葦盪,泥土也趨於結實。
1969年,海門、啟東兩縣都決定對永隆沙進行第一次圍堤墾荒,商議決定永隆沙以啟海交界處的兩通港向南的延伸線為界,東邊歸啟東縣,西邊歸海門縣(即現在的海永鎮)。
1970年3月,即以首期圍墾的近3千畝土地在蘆草棚里成立“國營海門縣永隆沙良種繁育場”,為縣屬事業單位。由王浩、包場、東興、廠洪、常樂等公社拆遷來的200多戶農戶成為永隆沙的第一批居民——永隆沙農場職工。
1975年,縣裡組織悅來、四甲、三廠的數千名民工,分別對永隆沙的南沿、北沿以及永隆沙西端與永隆沙僅相距幾十米的海永沙實施二期圍墾。終與上海市長征農場連成一體,永隆沙成為崇明島北沿的一部分。
1976年,四甲片、悅來片、臨江、三廠片分別有拆遷戶到永隆沙定居,組建了永西村、永北村、向華村和沙南村。從此,永隆沙海門部分形成了“小國營(農場)拖大集體(四個行政村)”的格局。
1993年3月,永隆沙建立了海永鄉人民政府。至1996年,海永鄉面積達8.6平方千米。
2015年,撤鄉建鎮,設立海永鎮,鎮政府駐海長路6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永鎮位於江蘇省東南部,位於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南部與西部和崇明緊密連在一起,北依長江。崇明島位於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7°51'15"之間,全島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
海永鎮
海永鎮

氣候特徵

海永鎮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日照充足,無霜期長。
海永鎮太陽輻射年均總量為4941.76兆焦/平方米,其中冬季太陽高度最低且白晝時間短,太陽輻射總量小,夏季太陽高度為一年中最高,白晝時間最長,輻射總量大。年均日照2096.4小時,季節分佈為冬少夏多。年平均氣溫15.6℃,1月為全年最冷月,7月為全年最熱月。全年無霜期平均為223天。
降水
海永鎮年平均降水量1041.7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724.5毫米(2015年),年最小降水量650.9毫米(1978年),年降水量小於700毫米和大於1300毫米的頻率分別為1.79%,16.07%,年降水量在850毫米以上的年份佔62.5%。
降水量的季節變化比較明顯,夏季降水量最多,約佔全年降水量的45.3%,冬季降水量較少,僅佔全年降水量的12.1%,春、秋季分別佔全年降水量的19.1%和23.5%。這種降水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多,隨溫度降低而減少的規律,氣象上稱為水熱同季。海門市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平均172.6毫米,12月最少,僅為31.6毫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全鎮常住人口5486人,常住已婚育齡婦女1011人,出生人口為33人(含往年補報),政策符合率為100%,死亡21人,自然增長率2.3‰。

民族

海永鎮以漢族為主。

經濟


綜述

2010年,海永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715萬元,按可比價算,比2008年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1373萬元,增加值62萬元,增長84.3%;第二產業10680萬元,增加值2209萬元,增長26.1%;第三產業3661萬元,增加值882萬元,增長31.7%。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2010年,海永鎮鄉鎮經濟總收入3835.8萬元,比2008年增長34.3%;財政收入7690.7萬元,比2008年增長323.5%;農民人均純收入10679元,比2008年增長33.3%。

第一產業

2010年,海永鎮共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4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08年增長49.4%。其中農業方面糧食總產量934噸,增長85.7%,棉花總產量174噸,減少21.6%,油菜籽總產量818噸,減少6.7%,蔬菜產量1140.6噸,減少16.9%,水果產量1410噸,增長25.3%;牧業方面生豬飼養量12000頭,減少21%,羊飼養量3000隻,減少37.5%,家禽飼養量110000羽,減少27.7%;漁業方面水產品產量137噸,減少45.2%。

第二產業

2010年,海永鎮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231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08年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24516萬元,比2008年增長20.3%。2010年,海永鎮有建築業從業人員901人。

第三產業

2010年,海永鎮實際利用外資207.5萬美元,比2008年增長29.7%。

交通


水運碼頭

海永鎮十幾分鐘行程的臨永汽渡和崇明南門港碼頭。

航空

海永鎮南有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北有南通機場

跨江通道

崇啟(崇明-啟東)長江大橋;立項的崇海(崇明-海門)長江大橋。

公路

寧啟高速公路和揚啟高速公路。寧啟高速公路橫貫海門全境,揚啟高速公路斜穿海門北部,正在規劃建設中。

社會


教育

海永鎮
海永鎮
截至2015年,海永鎮有普通初中、小學、幼兒園各一所。
2007年海永鄉鄉長李勇、海永學校校長張泉森等一行4人赴東洲中學,與東洲中學校長張炳華舉行了“拜結”儀式。
2013年,海永學校納入東洲教育管理集團,更名為東洲中學教育管理集團海永校區。集團內部將實行一體化管理體系,海永學生將真正享受到和市區同樣的師資教育。

文化事業

海永鎮投入20萬元,在全鄉設立了80個無線廣播音柱,開設無線廣播“海永半小時”,每周廣播4次,同時每月出一期《海永簡報》,建立了海永網站,每天都更新,重點介紹海永鎮投資環境、海永大地發生的重點新聞等等; 先後投入200多萬元,在聯想社區建成了圖書室、健身房、演藝廳、培訓室、老幹部活動室等各類活動中心,向全鄉居民開放;整合村務公開欄和社區信息欄,專人定期張貼有關政策解讀等。

醫療衛生

投入2000萬元新建海永鎮衛生院和敬老院,作為海永衛生院的配套工程,衛生院燃氣管道鋪設工程開展近40米的煤氣管道鋪設,利用天然氣資源,促進海永清潔能源使用,進一步改善民生和鄉鎮生態環境,也為鎮醫院建設夯實了基礎。

基礎設施

“十二五”期間,海永鎮投入1800萬元建設了國農橋至永臨汽渡的三廠路拓寬改造工程;投入400萬元新建了海永大道二期工程;投入1800萬元建設35KV海永變電站;投入600萬元啟動了海永納入崇明供水管網的區域供水工程;投資3.1億元建設聯想小區、濱江小區兩個安置小區,全鎮近三分之一農戶遷入新樓;投入1700萬元新建海永學校綜合大樓;投入80萬元完成南通市級優質幼兒園創建工程;投資30多萬元建設五有農業服務中心及農產品質量檢測室;投入2000萬元新建海永鎮衛生院與敬老院;完成拆遷安置小區天然氣入戶工程和海永大道、萬年路、海長路綠化工程,實現全鎮無線wifi覆蓋;建成海門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政治


海永鎮主要黨政領導
姓名職務
徐秋華黨委書記
俞軍黨委副書記、鎮長
吳田強人大主席
龐道義副鎮長
徐勇副鎮長

獲得榮譽


徠海永鎮所獲榮譽(部分)
江蘇省司法廳“法網杯”社區矯正信息化應用競賽一等獎
南通市先進村(社區)黨組織
2015年度江蘇省衛生村
南通市耕地保護十佳鄉鎮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示範創建企業(園區)
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南通市級旅遊度假區
2014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更高水平小康建設先進區鎮(鄉)
新農村建設示範鄉鎮(街道)100強
2013-2014年度南通市文明村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文化


特產美食

主要特產
螃蜞,又名蟛蜞。甲殼綱。似蟹,體小,螯足無毛,紅色;步足有毛。穴居近海地區江河沼澤的泥岸中。
蛔魚,別稱鮠魚,俗稱白戟。鮰魚下身略帶粉紅,無鱗,粗長,腹部膨隆,尾呈側扁。鮰魚是長江水產的三大珍品之一。
海永鎮特產
海永鎮特產
鰣魚,古稱“魱”。形秀而扁,似魴而長,長約70厘米,銀白色,腹部具棱鱗。
刀魚,學名“刀鱭”,屬洄遊魚類。刀魚體形狹長側薄,頗似尖刀,銀白色,肉質細嫩,但多細毛狀骨刺。
河豚魚又名氣泡魚,古名:鯸鮐。味道極為鮮美,與鰣魚、刀魚並稱為“長江三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