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魚
鯡形目鯷科動物
刀魚,學名長頜鱭,又稱刀鱭,毛鱭,是一種洄遊魚類。刀魚平時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由海入江,並溯江而上進行生殖洄游。每當春季,刀魚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魚汛。體形不大,但數量甚多,產量很高,是沿海常見的經濟魚類。
主要分佈於我國黃渤海和東海一帶,凡通海的江河如遼河、海河、黃河、長江、錢塘江等均能見到。據資料記載,我國刀鱭主要分為江海洄遊型和湖泊定居型2個生態類群,前者按水系又分為長江、錢塘江等幾個生態型。長江刀魚是小眼睛、黃背、鱗片發白亮,光澤度高,且魚身圓潤、有肚,整體白里透。而海刀則魚背發青黑,海刀和錢塘江刀類似,一般頭尾發紅、青背、身材細長。湖刀則是刀魚中稀少罕有的“大眼睛”,且周身鱗片發白,光澤度不佳。
農諺有“春潮迷霧出刀魚”,是春季最早的時鮮魚。刀魚體形狹長側薄,頗似尖刀,銀白色,肉質細嫩,但多細毛狀骨刺。肉味鮮美,肥而不膩,兼有微香。
作為“長江三鮮”之一的刀魚,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每100克刀魚就含有18.4克蛋白質和4.6克脂肪,另外還含有磷、鐵、鈣、鋅、鎂及維生素A、B1、B2等多種營養成分。
刀魚
為暖溫性中上層小型洄遊魚類。棲息於沙泥底質近海,可進入江河及其支流湖泊、河口或鹹淡水生活。以橈足類、枝角類、輪蟲及小魚等為食。
生殖季節從河口區進入淡水區,沿幹流上溯至長江中游產場作生殖洄游。產卵后親魚分散在淡水中攝食,並陸續緩慢地順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繼續肥育。刀魚的幼魚也順水洄遊至河口區肥育。
長江刀魚
長江刀魚屬肉食性魚類。稚魚和幼魚通常棲息在上、中層,主要攝食小型甲殼動物及其幼體如橈足類、枝角類等;成魚棲息較深水層,主要以大型甲殼動物如蝦類和其他大型動物如多毛類、銀魚、梅童魚、黃魚、鯧魚、烏賊等的幼體或成體為食。
錢塘江刀魚
錢塘江刀魚食物中主要由蝦類、枝角類、魚類、橈足類、昆蟲等動物組成;植物性種類在食譜中只有極少量如絲狀藻類。食物組成中,枝角類和蝦類的出現率最高,但蝦類的數量遠遠超過枝角類;橈足類和昆蟲的出現率雖超過50%,但數量卻較少;魚類的出現率儘管只佔40.4%,但數量卻較多,與蝦類相近,輪蟲和原生動物出現率較低,數量較少。
它的食物以蝦類和小魚為主,亦食軟體動物。此外,還攝食帶入的草根、種皮、泥土等。
定居型刀魚
劉恩生等分析太湖湖鱭漁獲量變化與生物環境間相互關係時,發現湖鱭主要以浮遊動物為食,其中以枝角類為主。唐渝¨¨研究太湖湖鱭種群數量變動及合理利用時,發現湖鱭的胃容物包括原生動物、水蚤、輪蟲、貝介類的幼體、蝦蟹幼體、魚卵、低等藻類,以及湖鱭本身的幼魚等30多種。體長小於130mm的湖鱭以枝角類、橈足類為主;體長超過131mm時,餌料中出現經濟魚蝦,但131-170mm體長組的餌料中經濟魚蝦出現頻率低,當體長增長至170mm以上,餌料中經濟魚蝦相對密度急劇上升。
刀魚主要分佈於我國渤海、黃海以及東海區域,大多棲息於淺海以及河口一帶。在每年春季達到成熟期的個體聚集成群,然後由海游入長江,沿江逆流而上進行生殖洄游,棲息於江內及其支流等水體中。
長江刀魚
長江刀魚在長江中下游分佈甚廣,從長江口直至洞庭湖一帶,包括各通江河道和湖泊。在海洋里主要分佈在近海。
錢塘江刀魚
淡水中主要分佈在錢塘江桐蘆以下的幹流里,海洋中主要分佈在浙江沿海和舟山群島一帶。
黃河刀魚
定居型刀魚
長江刀魚
袁傳宓等以鱗片為主要材料,對照耳石、胸鰭鰭條,比較全面地研究了長江刀魚的年齡和生長,指出長江刀魚鱗片的生長和體長的增加基本上成正比關係。其魚苗和幼魚的體長增加較快,至11月,幼魚最大個體約達200mm;而成魚體長增加速度逐漸減慢,最大個體僅410mm。但隨著年齡的變化,其體質量卻顯著增加。長江刀魚壽命不長,一般只有4-5冬齡,最大個體不超過6冬齡。郭弘藝等提出,矢耳石質量可作為直接確定長江刀魚年齡或驗證依據鈣化組織判斷年齡準確性的有效手段。
錢塘江刀魚
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刀魚年齡形成的主要時期。1齡刀魚的雌雄體長和體質量生長速度較接近,2齡開始,雌魚的體長和體質量生長比同齡雄魚快;雌魚和雄魚體長生長指標均以1-2齡較快,2齡以後生長速度減慢;體質量增長隨著年齡增大而加快,到4齡時仍無減慢趨勢;年增積量1齡雌雄魚均較低,2-4齡均較接近。錢塘江刀魚成魚最大個體體長為362mm,體質量173g。年齡最大為5冬齡,常見的小於4冬齡。
黃河刀魚
蔡德霖等指出,夏季黃河刀魚鱗片上有清晰的年輪,與生殖輪相符。體長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1-2齡魚生長速度最快,之後隨年齡的增加而減慢。平均體長:1齡魚117.8ram,2齡333.5mm,3齡345.5mm,4齡超過390.3mm。黃河刀魚溯河時的平均肥滿度為0.33g/ram。
定居型刀魚
孫雪興等研究太湖湖鱭年齡與生長時,發現湖鱭鱗片年輪系1年形成1次,主要在4-6月,體長與鱗徑的關係式為L=18.658+118.06尺,體質量生長曲線的拐點為2-3齡。湖鱭2齡魚以前,體長和體質量相對增長率與生長指標較大,2齡以後則相反。唐渝得出了湖鱭體長和體質量的生長方程,指出湖鱭體質量生長的拐點年齡為2.548。湖鱭約3個月體長可達100mm,成魚最大個體體長為340mm,體質量155g,最大年齡為4冬齡。
生長
平時生活在海里,部分長江中下游的淡水湖中也有,每年2~3月份親魚由海入江,並溯江而上進行生殖洄游。每年春季3、4月進入生殖季節后,產卵群體沿長江進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長江幹流進行產卵活動。長頜鱭的幼魚也順水洄遊至河口區肥育,肥育生長到第二年再回到海中生活。冬季,刀魚不作遠距離洄遊,而聚集在近海深處越冬。刀魚和鰣魚、河魨和鮰魚一起被譽為“長江四鮮”。
刀鱭的性腺在洄遊途中逐漸發育成熟,繁殖期為4~10月。該魚對產卵場要求不嚴,多在泥質或砂質的S形或腰鼓形江段產卵,通常是刀鱭魚汛集中的地段。1~2齡達性成熟,屬一次性產卵魚,絕對懷卵量一般在3萬~4萬粒。成熟卵粒具有油球,受精卵粒漂浮於上層水體孵化發育,幼魚育肥至秋後或翌年入海。
技術人員在水桶裡面加了千分之五的海水晶,模擬出海水的生長環境,這樣幼苗才能安全到達養殖基地。長江刀魚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工作人員經過不斷嘗試后發現,採用水循環,模擬長江養殖模式,刀魚可以較好地適應新環境。樊昌傑介紹到,技術人員每天不斷地測定水池裡的PH值、水質、溶解氧、氨氮含量,就是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環境條件
選址
選擇生態環境良好、水源充足、空氣清新、周圍無工、農、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交通供電便利、生產配套設施齊全的養殖池塘。
水源、水質、底質
取水水源符合GB11607-1989的規定,養殖水質符合NY50512001規定。養殖水溶解氧在6.0毫克/升以上,pH值在6.8-8.5。底質無異色、異臭、自然結構,無工業廢棄物、大型植物碎屑和動物屍體。
池塘條件
養殖池面積宜2000-3300米2,形狀宜長方形,長、寬比(2.5-3.5):1。池底向排水口方向傾斜,池坡用綠紗網片護坡。各池獨立設置進、排水閘門,進、排水管相對設置。排污孔設在養殖池池底的最低端,用管徑25-35厘米的聚乙烯管與排水系統相接。整個養殖池進、排水系統全部用管徑35-40厘米的聚乙烯管。排水管出口處設溢水口控制水位。池深2.0-2.8米,養殖水體保持在1.8-2.5米。池面可採用超強尼龍線設置簡易防鳥設施,池四周採用絲網或綠紗網片阻攔各類敵害生物進入養殖池。
配套設施
備用水源池應能完全排干,水容量為總養成水體的1/3以上。備用水源池中需在進水口區域規劃種植部分凈化能力強的水生植物,同時進行水體持續曝氣,建立水生植物凈化系統,冬季作為儲備水源。
增氧方式:可為微孔增氧、水車式、葉輪式增氧多種。水車式增氧機每2000m設置1台,葉輪式增氧機每3000m設置1台。視條件許可設置微孔增氧,增氧機功率按養殖面積和要求配置,並配有備用機組。
大規格鱭種培育池:大規格鱭種培育池面積配備,一般為主養池面積的30%-40%。
生物餌料配套池:一般按池塘主養池1:3配套,並按刀魚養殖進程和規格進行塘口安排,養殖過程中依據魚種培育和商品養成兩個階段進行,每階段均需分3-5批培育生物餌料。包括養殖池在刀魚魚種下池前均可作為生物餌料池用。
自動監測:應用物聯網技術,配備水質在線自動檢測設備一套,每天24小時對養殖水體水質動態實時監測和預警,顯示水體溶氧、溫度、pH等常規理化指標。
廢水處理池:面積宜為養殖池的10%-20%。採用曝氣、顆粒過濾、沉澱等技術或建立生態處理系統使養殖廢水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備用發電機組:根據養殖規模配備相應的備用發電機組。
為提高其培育效果,採取“稀放、密養”的方法,即鱭种放養密度不能太高,生物餌料密度要豐富充足。鱭種培育還不能完全像其他淡水魚那樣在池塘中投喂商品飼料或肥水法等培育。因此,鱭種培育技術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刀魚養殖成活率的高低。鱭種培育主要包括清塘、生物餌料培育、放養、管理等幾個方面。
清塘、消毒
注水
鱭種下池前10天注入新水,用100目的篩絹網過濾。進水取用水源池中經充分曝氣、消毒的水,春秋水深1.2米以上,夏冬季水深2.2米以上,水體的溶解氧應在6毫克/升以上,pH為6.8-8.5。
生物餌料的專池培養
生物餌料培育以魚蟲(枝角類、橈足類等)培育為主。魚蟲培育的數量是否滿足刀魚幼體生長需求,將直接影響刀魚幼體的生長和質量。
鱭种放養
苗種來源:一是長江捕撈的天然鱭種,經鑒定、消毒,剔除小雜魚、活力差的苗種,選擇6-10厘米、規格整齊、活力好的刀魚種。二是自行繁育的鱭種。選種要帶水操作,動作要輕穩、快速、小心。
鱭種消毒:10‰-12‰食鹽水中消毒30分鐘(視水溫高低做相應調整)以上,後用裝有配製好鹽水的容器移入養殖池中。
放養密度:放養規格為5-8厘米的,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5尾。規格為8-12厘米的,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4尾。
水溫要求:刀魚放養或移池時,對養殖水體水溫要求嚴格,溫差應控制在2℃範圍內。
生物餌料
以池塘培育的魚蟲(枝角類、橈足類等)為主,在刀魚魚種下塘時,保持池塘輪蟲高峰期,作為刀魚下塘時的初期餌料。中後期生物餌料密度不足時,及時從外源培育池採集補充。
管理
為有效提高培育效果,生產中一般採用魚蟲、微粒子顆粒飼料、小魚蝦綜合投喂的方法,充分滿足刀魚魚種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餌料投喂做到定時、定質、定量。遵循“魚蟲高峰下塘,微囊飼料常量,適口小魚蝦促長”的原則進行。鱭種入池后,次日上午開始投餵魚蟲或小魚苗等生物餌料。魚蟲投喂密度為5-8個/毫升,每天8:00和17:00投喂,投喂前餌料用5‰食鹽水消毒2-3分鐘。鱭種下池集群后,開始投喂微囊顆粒飼料,日投喂量為1%-3%,視水溫高低進行調整。投喂小魚苗時,應選擇長條形,規格小於鱭種的1/5,3-5天投喂1次,投喂量視吃食情況增減。高溫季節,每周加註新水2-3次,冬春季節,每星期加註新水1-2次。每次添加10-20厘米,達到最大水位后每次換水20厘米,保證水質清新。每月進行殺蟲滅菌1次,做好病害預防工作。
商品鱭養殖是把體長約10厘米及以上規格的刀魚種飼養成體重100克以上的商品魚的過程。這一過程需1-1.5年。養殖模式分主養和套養兩種。
放養
鱭種體長至10-16厘米、體重在2.8-12.6克/尾時,用密眼網捕獲,將鱭種用盆帶水操作,轉至事先準備好的養殖池中,放養密度:主養池每平方米1.5-2.5尾,套養池每平方米0.2-0.3尾,主養池的前期準備工作按餌料魚培育池執行。
餌料魚培育
餌料魚苗培育是將魚苗養成全長1.5-3.5厘米的魚種,餌料魚培育期一般為20-60天,餌料魚是否適口與適時銜接直接影響刀魚養殖的成敗。
日常管理
餌料投飼:主養池以生物餌料為主,並根據不同塘口、不同規格的刀魚選擇不同種類的餌料生物。
①餌料魚品種:凡是沒有硬棘、長條形且適口的小魚蝦以及輪蟲等均可作刀魚的餌料。以選擇體形細長、成本低廉、繁育容易的品種為好。
②餌料魚來源:池塘主養刀魚,密度相對較高。在商品鱭生產中,主要以餌料魚為食。餌料魚來源一般可以通過養成池培育、配套專池培育、購買等途徑加以解決。
養成池培育:前期餌料魚培育,即在鱭种放養前15-20天(視鱭種規格大小確定),利用這段空間在池塘中培育前期餌料魚。培育輪蟲或每畝投放餌料魚苗100萬-300萬尾,以供刀魚前期攝食,從而獲得比較理想的養殖效果。
配套池培育:規模養殖刀魚時,其餌料魚的解決途徑主要來源於專池培育。據測算,1畝刀魚單養池需配備3-4畝餌料池。一般採取分批高密度放養、分批起捕、按需拉網的方法,保證餌料魚與刀魚同步生長。對餌料魚的生長規格,應採用調整密度和投飼量來加以控制。
購買:餌料魚生產中,如遇發塘率(魚苗培育成夏花的成活率)低、病害或災害性天氣等影響,應及時組織購買,確保餌料魚供應的連續性。
③餌料魚規格:為保證投喂的餌料魚規格適宜,擬選擇適口規格的餌料魚、小蝦等。刀魚魚種剛下池時,或在1-4月,擬選擇魚蟲、小規格餌料魚。刀魚規格長至15厘米以上時,一般餌料魚體長為刀魚體長的1/10-1/5。同時要經常檢查刀魚的攝食和生長情況,併兼顧刀魚生長的差異。
④投餌量:把體重12.0克/尾的大規格的刀魚魚種養至100克/尾以上的商品鱭,每天投飼量由占體重的30%開始,逐步減少到10%-5%,夏秋季水溫在28-32℃時刀魚生長旺盛,應適當增加投喂量;水溫超過30℃,控制投喂量。冬季水溫低,刀魚活動減弱,投喂量相應減少。
⑤投喂次數:在水溫較高、刀魚快速生長期內,最好每2-5天投喂1次,使池塘中的餌料魚苗基本保持合理的密度。10月份以後水溫下降,一般7-10天投放1次。養殖期間,投喂時間間隔切勿過長,避免在塘載餌料魚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投喂,易造成刀魚暴食而受傷害,甚至造成刀魚死亡。投喂輪蟲時,每隔1-2天投喂1次。隨著溫度降低,逐步改為5-7天投喂1次。
⑥消毒處理:所投餌料魚必須先進行殺蟲、滅菌處理後下池,投喂小蝦、輪蟲應使用5‰食鹽水消毒3-5分鐘。套養池,一般不需投喂,只是在生物餌料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補充。
水質調控:整個飼養過程中水體溶氧最低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每口池塘每2畝配備1千瓦增氧機(或微孔增氧設施)。春末和夏季每天12-15時開機增氧。7-8月份,每天后半夜須勤開增氧機。為保持水質清新,要適時注意加水換水。飼養期間水體透明度要求保持在40厘米左右。
定期查看(測定)水質指標,抽檢水體溶氧、氨氮、亞氮等指標,溶解氧保持6-8毫克/升,pH為6.8-8.5,水溫12-28℃,氨氮≤0.05毫克/升,亞硝酸氮≤0.01毫克/升。
正常情況下,每3-4天換1次水,換水量最多不超過1/5。注換水時,隨時跟蹤水源水溫,池水溫差控制在2℃以內。夏季隨著氣溫升高或養殖後期,增加換水次數,應改為每1-3天注換水1次,日換水逐漸增加到1/4,同樣控制溫差在2℃以內。養殖後期如能巧妙地利用刀魚的自然屬性,保持一定速度的微流水,則對提高刀魚的養殖品味更具效果。正常情況下,要定期潑灑微生物製劑調控水質,一般每7-10天使用有益生物菌1次。
巡池:每天早、中、晚各巡池1次。每半月鏡檢1次發病塘口,按需跟蹤檢查,每天檢測氨氮、亞硝酸鹽指標1次。每月進行1次疾病預防,殺滅有害病菌和寄生蟲。建立水產養殖生產記錄檔案。
為了更好地保護刀魚群體的正常生長和繁殖,保障刀魚群體的資源量,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①應大力加強禁漁期的管理,嚴格遵守禁漁期的各項法律法規(如漁業保護條例等),實行合理捕撈,嚴格控制捕撈強度並對捕網網目大小作出嚴格規定,對於違反規定任意縮小網目者實行嚴懲,以更好地實行科學捕撈、保護刀魚幼魚資源,進而實現刀魚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②在各方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對刀魚產卵場劃定保護區,並嚴禁隨意圍墾,同時注意保護區內水體環境的保護,防止水環境污染的發生,以使刀魚群體資源得到更好繁衍及恢復。
長江刀魚自然資源量逐年銳減,衰竭嚴重,其種質保護與繁育研究已十分迫切。人工增養殖和育苗放流是減少捕撈、增加種群數量快速有效的方法。但自然水體種群的恢復必須同時輔以刀魚洄遊通道、產卵場、保育場等重要水體生態的修復,科學合理和規範化的捕撈管理措施等多方措施的有效結合,方能實現刀魚種質資源的恢復及可持續開發利用。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部署,保護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有關規定,對長江流域專項捕撈管理制度進行調整,現通告如下。
自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長江刀魚)、鳳鱭(鳳尾魚)、中華絨螯蟹(河蟹)專項捕撈許可證,禁止上述三種天然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原農業部2002年2月8日發布的《長江刀鱭鳳鱭專項管理暫行規定》(農漁發﹝2002﹞3號)同時廢止。未來上述資源的利用,根據資源狀況另行規定。
長江刀魚體色呈銀白色,背部一般分為青灰、淡黃和青黃交雜3種,漁民稱它們為“青背”、“黃背”和“花背”;而錢塘江、黃河和定居型刀魚(湖鱭)無“青背”、“黃背”和“花背”之分。我國刀魚的分類界限比較模糊。袁傳宓等在探討我國鱭屬魚類分類時,指出我國鱭屬魚類共有4種:即刀魚、短頜鱭、鳳鱭和七絲鱭。其中刀魚分洄遊型和定居型兩類。然而,他在1980年又指出湖鱭為刀魚的一個亞種。唐文喬等從線粒體控制區全序列變異分析短頜鱭和湖鱭的物種有效性時,指出我國鱭屬只有3個有效物種:即鳳鱭、刀魚和七絲鱭。其中以鳳鱭最為原始,刀魚和七絲鱭則是鳳鱭在演化過程中分別適應寒冷和溫暖氣候而分化出的物種。而短頜鱭和湖鱭為刀魚的淡水生態型,並非有效物種。
清明節前的刀魚,因處於長江入海口,淡水與海水的交界處,餌料豐富,肉質鮮嫩。由於產量銳減,物以稀為貴,網上曝出的長江刀魚價格卻令人乍舌,在6000元至1萬元間不等。2012年,在江蘇舉辦的長江刀魚王公益拍賣會上,一條重325克的長江刀魚王竟拍出了59000元的天價。2013年3月,在上海最大水產品批發市場銅川路水產市場調查發現,刀魚由2012年最高價位由每斤8千元跌至4百元。
刀魚
長江刀魚
歷史上長江刀魚資源極其豐富,但由於過度捕撈,水域生態環境變化等,其資源已受到威脅。據資料記載,1973年長江沿岸刀魚產量為3750t。1983年約370t,2002年的產量已不足100t。2005年的產量僅為50t。20世紀70年代,長江刀魚種群中3-4齡個體未超過80%,平均體質量為117.7g,平均體長為314.5mm。而近幾年則以1-2齡個體為主,平均體質量為50-100g,平均體長小於200mm。1973-1975年,長江刀魚性成熟年齡平均為2-3齡,近幾年來其性成熟平均年齡顯著提前,多為1-2齡。早期長江刀魚肌肉中含脂量為15.8%-30.0%,蛋白質14.0%,磷1.1%。近年來,其肉質鮮美程度明顯下降,體內殘毒含量顯著增加。
定居型刀魚
定居型刀魚只分佈在長江下游及其附屬湖泊中,其中以太湖、巢湖等為主。周漢書等發現巢湖和太湖的湖鱭由1952年佔總漁獲量的28.6%和約15%上升至1972年的70%-80%和57%。劉恩生等將太湖湖鱭漁獲量變化分為相對穩定和快速增長2個階段:1973-1994年平均為(6156.0±1182.1)t;1994-2002年上升至19571t。
存在的問題:
過度捕撈,產量下降,種群低齡化;
生態環境惡化,洄遊通道及保育場破壞;
大量捕撈幼魚,資源再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