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倉

官倉

唐代由國家支配的倉廩系統的統稱。唐代倉廩系統共包括6種倉:正倉、轉運倉、太倉、軍倉、常平倉義倉。所謂天下倉,主要是指天下正倉,它是常年直接受納正租的官倉。唐代倉廩的付出職能可歸納為四項:兵餉、官祿、平準、賑貸。軍倉、正倉供應兵餉;正倉、太倉供應官祿;常平倉負責平準糴;義倉負責賑貸救濟。上述四項付出職能中的每一項都是由二種、三種甚至五種倉廩或主或從,共同承擔的。這有利於唐王朝的財政應變能力。“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與當時的統治者重視維持均田農民、經常進行賑恤活動是分不開的。據統計,貞觀二十三年間,賑恤活動達26次之多;開元二十九年間賑恤活動達27次之多,幾乎每年行賑一次,以保證農時,並使農民固著於土地上。

官府的倉廩


《隋書·食貨志》:“﹝ 魏 天平 元年﹞於諸州緣河津濟,皆官倉貯積,以擬漕運。”唐 曹鄴 《官倉鼠》詩:“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明 靳學顏 《講求財用疏》:“今 徐、臨、德 州皆有官倉,本為寄囤,至於存積幾何哉?”

官糧


宋·陸遊 《冬夜戲書》詩:“一飽喟然還自憫,強顏垂老食官倉。”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投轅》:“當官領官倉,一兵喫三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