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貢藏布
易貢藏布
“易貢藏布”:也稱“野共藏布”(藏語方言)、易貢河(漢語簡稱),即流經嘉黎縣-波密縣(八蓋鄉-易貢鄉-通麥村)的一條大河,通過易貢湖,由西北至東南,在通麥鎮匯入帕隆藏布江。
易貢藏布得名於河流主體經過的易貢鄉(而帕隆藏布得名於底部的排龍鄉)。其位於西藏東部,發源於西藏那曲地區嘉黎縣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其主體位於林芝地區波密縣境內,處於雅魯藏布大拐彎的頂端,自源頭及沿江兩岸分佈著眾多的冰川及雪山,高山聳立、河谷深切是其主要的地貌特徵。由於山谷接近南北走向,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以到達易貢藏布沿岸。因此易貢藏布附近從分水嶺到河谷底部氣候垂直分帶明顯。其河岸到山頂依次為亞熱帶、暖溫帶、山地溫帶、山地亞寒帶及高山寒帶。
其重要河段在西藏易貢國家地質公園範圍內。
“易貢藏布”:也稱“野共藏布”(藏語方言)、易貢河(漢語簡稱),即流經嘉黎縣-波密縣(八蓋鄉-易貢鄉-通麥鎮)的一條大河,通過易貢湖,由西北至東南,在通麥村匯入帕隆藏布江,是雅魯藏布江的二級支流,帕隆藏布的最大支流,全長295千米。傳統上,從嘉黎縣忠玉鄉(舊名忠義鄉)開始稱易貢藏布,而從發源地嘉黎縣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算起的全長295千米的易貢藏布是廣義稱呼,正如長江的長度是從源頭算起(廣義長江),而其上游稱通天河和金沙江。
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沿雅魯藏布江下遊河谷向北輸送,經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后,大部分水氣再沿易貢藏布河溯江而上,直抵嘉黎縣境內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為青藏高原東南部輸送了大量寶貴的水分。
發源於西藏那曲地區嘉黎縣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上游在嘉黎縣境內,支流眾多,一般是小溪流,也有較大的河流。
嘉黎縣東部的大批河流(是易貢藏布的上游支流系列)稱曲,如桑慶曲(與拉薩河的源頭彭錯拉共一個山頭)、烏蘇絨曲(Ogsogrong Qu)、雄曲、桑青曲、德曲、忠玉鄉上游的河稱哈仁曲(Gagring Qu)。
區別:嘉黎縣西部的河流稱藏布如 麥地藏布是拉薩河的上游,還有尼都藏布。但是,拉薩河的源頭之一彭錯拉,不稱曲,也不稱藏布。
易貢藏布
流經易貢錯(易貢湖)——泥石流堵塞易貢藏布而形成的堰塞湖:多發地質災害。1900年章龍弄巴特大泥石流和2000年的易貢大滑坡是最著名的兩次。1900年章龍弄巴特大泥石流堵塞易貢藏布的河道,形成了易貢錯(易貢湖)。2000年的滑坡再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並於不久后決堤,在下游形成了洪水。2005年,當地在滑坡處建立了易貢國家地質公園。
底部在波密縣通麥村。易貢藏布與帕隆藏布匯合處 附近的通麥是318國道上著名的通麥天險之地(通麥天險-排龍天險)。當地的通麥大橋一直是藏東南地區的交通要道。易貢地區土地肥沃,是西藏主要農業區。農作物主要有小麥、青稞、玉米、油菜等,部分地區可種植茶葉。森林資源豐富,盛產名貴藥材。易貢錯是西藏著名風景區之一。
易貢藏布與帕龍藏布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