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貢鄉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轄鄉
西徠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轄鄉,轄貢仲村、格通村、沙瑪村、江拉村、通加村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貢仲村。易貢藏語稱“易翁”,有“攝人心魄之美”的意思。位於西藏林芝市波密縣西北部,西北鄰八蓋鄉,東南鄰古鄉。全鄉面積約7000平方公里。
2019年6月,全鄉共有376戶1398名農牧民。以半農半牧鄉,種植小麥、青稞、油菜,牧養黃牛、羊、馬等。
境內有西藏自治區著名的茶場——易貢茶場。
著名的易貢藏布河流經這裡。
所在大環境
位於縣境西部。常住人口2242人(2010年六普)。轄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貢仲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42625205:~201210貢仲村~202220格通村~203220沙瑪村~204220通加村~205220江拉村
位於西藏林芝市波密縣西北部,西北鄰八蓋鄉,東南鄰古鄉。
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沿雅魯藏布江下遊河谷向北輸送,經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后,
全鄉面積約7000平方公里。
2017年,全鄉共有耕地面積6608畝,有草場413400畝,林場1399482畝。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轄鄉,轄貢仲村、格通村、沙瑪村、江拉村、通加村5個行政村,共有11個自然村。鄉政府駐貢仲村。
村 | 貢扎村 | 仲白村 | 根呢村 | 馬古通村 | |
沙瑪村 | 拉嘎村 | 江色崗村 | 加拉村 | 通麥村 |
2010年,常住人口2242人(2010年六普)。
2017年,全鄉共有373戶,共1409人。
2019年6月,全鄉共有376戶1398名農牧民。
以半農半牧鄉,種植小麥、青稞、油菜、辣椒等農作物。
牧養黃牛、羊、馬等。
2015年3月,易貢鄉拉嘎藏刀打制工藝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成立。
2007年,易貢藏刀被列入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徠易貢藏語稱“易翁”,有“攝人心魄之美”的意思
2014年12月14日,通麥大橋至易貢鄉公路改建工程開工,路線起於國道318線新通麥大橋,經通加村、沙瑪村、格通村、易貢鄉政府,止於省道305線與易貢至巴蓋鄉的橋頭,全長總里程44.192公里,總投資1.7077億元。
2019年5月7日,2017年波密縣易貢鄉棚戶區改造項目(危舊房改造部分)竣工驗收。
2018年秋季,波密縣新開設易貢鄉雙語幼兒園、易貢鄉江拉村雙語幼兒園。
2019年,波密縣易貢鄉中心小學三年級被中共中央黨校、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8部門(單位)聯合命名雷鋒班稱號,並授予“西藏林芝八一紅軍小學雷鋒班”獎牌。
易貢鄉
易貢鄉根呢教學點
波密縣易貢鄉中心小學
易貢藏語意為“美麗”。美麗的易貢河谷及易貢湖四周有不少狹長的台地,海拔最低1900米,最高2300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濕度大,日照相對弱,是西藏主要的產茶地區,著名的易貢茶場就坐落在此處。在易貢鐵山。
易貢茶場海拔2240米,是我國海拔最高的茶場。易貢的茶園常年用高山雪水澆灌,施用的肥料也主要是農家肥,決不使用化肥。因此,這裡的茶葉外觀翠綠油潤、嫩香高長;其茶水黃綠明亮,滋味鮮爽甘醇,具有提神醒腦、利尿解毒、降血壓、防輻射等功效。1985年以來,易貢茶場生產的珠峰綠茶在多個展銷會、博覽會上獲獎。它不但深受藏族群眾的喜愛,還打入了北京、成都、重慶等地市場,並出口到了日本。
易貢茶場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是西藏自治區黨校校址,直到1983年才完全遷離。
進入易貢要經過三道門:第一道門是木門,在丘馬拉山旁邊;第二道門是鐵門,就位於鐵山旁邊;第三道門是玉門,位於納雍嘎布雪山腳下。鐵山外形非常獨特:從西邊看,它陡峭挺拔,像一把利劍;從北邊看,卻像一個小山坡。生活在鐵山腳下的人們對它有著深厚的感情,稱之為“寶山”。
位於西藏自治區波密縣境內的易貢鐵山最特別的是它的造型,類似火箭頭的峻峭山崖上,鐵山稀疏點綴著松柏,攔腰一條綬帶似的裸岩帶,可能是岩石中真的含鐵量很高,每當雨過天晴之後,表面泛著鐵鏽般的紅光,使其顯得更加威武、挺拔。峻峭的鐵山下,柔美的湖水,藍天、白雲、山峰、湖水渾然一體,相映成趣,美不勝收。那裡是西藏著名的茶葉產地,生產的“易貢名茶”色鮮、味美、醇香可口,絕對是地道的綠色食品。
著名的易貢藏布河流經這裡,易貢湖位於這裡。
聖潔的納雍嘎波雪山下,易貢藏布河谷雲霧繚繞。
1900年前後,一場特大泥石流堵塞易貢藏布河谷,形成了美麗的易貢湖。2000年4月9日,易貢地區再次發生特大崩塌型泥石流形成堰塞壩,堵塞易貢藏布河谷63天後潰決,將易貢湖原有的堤壩和湖中的泥沙沖刷而下,美麗的易貢湖行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