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街道

山東省安丘市下轄街道

安丘市新安街道徠位於安丘市北區,轄156個行政村,2.6萬戶,人口11萬人,面積211平方公里,耕地13.4萬畝。

歷史沿革


新安街道
新安街道
2007年,撤銷劉家堯鎮、關王鎮、賈戈街道,組建新安街道,辦事處駐地在原劉家堯鎮政府駐地,新安街道由原劉家堯鎮轄區、原關王鎮丘西村等42個行政村、原賈戈街道東北村等35個行政村、趙戈鎮王家莊村等40個行政村組成;原賈戈街道張田戈村等23個行政村劃歸興安街道管轄,原關王鎮井戈村等41個行政村劃歸凌河鎮管轄。
原賈戈街道位於安丘市東北部,距市中心4千米。206國道、下(營)小(關)公路穿境而過。境內有青雲山公園。1956年屬城埠區,1958年屬城關公社,1962年析置賈戈公社,1984年設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5.4萬,轄58個行政村。2000年,撤銷賈戈鎮,設立賈戈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賈戈鎮政府駐地。
原來劉家堯鎮位於安丘市北部,距市中心11千米。206國道從鎮境西邊通過。1955年置許營區,1958年成立公社,1981年更名劉家堯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設鎮。1997年,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4.1萬,轄64個行政村。
原關王鎮位於安丘市北部,牟山水庫上游,南瀕汶河,距市中心6千米。206國道過境。1955年設慈山區,1958年成立慈山公社,1984年改設慈山鄉、關王鄉,1992年撤慈山鄉設慈山鎮。1997年,關王鄉面積44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43個行政村;慈山鎮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40個行政村。1999年3月,撤銷關王鄉,設立關王鎮。

地理環境


新安街道
新安街道
安丘市新安街道位於安丘市北區,東距青島120公里,西距濟南200公里,南距日照120公里,北距濰坊15公里。
安丘市新安街道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市經濟開發區地處境內,206國道、新濰安路、下小路穿境而過。安丘市新安街道有青雲山青雲湖、青龍湖等風景名勝,有大汶河小汶河等河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行政區劃


2007年8月,由原劉家堯鎮行政區域整建制、原賈戈街道35個建制村、原關王鎮42個建制村、原趙戈鎮40個建制村合併成立。2012年9月,新安街道18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劃歸市經濟開發區,24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劃歸大汶河旅遊開發區。現在街道轄區面積74.78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60個自然村。
轄區及代碼城鄉分類名稱
370784003011111付家廟子居委會 
370784003012112永樂官莊居委會 
370784003014112彭家廟子居委會 
370784003015112溫家坡子居委會 
370784003017112薛家莊居委會 
370784003032112賈戈庄東北村居委會 
370784003033112賈戈庄東南村居委會 
370784003034112賈戈庄西北村居委會 
370784003035112賈戈庄西南村居委會 
370784003036112李家五里河居委會 
370784003037112曹家五里河村居委會 
370784003038112邵家埠居委會 
370784003039112杏杭居委會 
370784003040112高家溝居委會 
370784003041112大沙埠居委會 
370784003042111橋北頭居委會 
370784003043111周家樓子居委會 
370784003056111石龍居委會 
370784003057111劉家莊居委會 
370784003058111青龍山居委會 
370784003059112丘家莊居委會 
370784003060112城西居委會 
370784003061111劉家堯居民委員會 
370784003062111青龍湖居委會 
370784003063111磨埠社區居委會 
370784003064111蓮花山居委會 
370784003065111墳庄居委會 
370784003066111汶中居委會 
370784003067111歸家疃居委會 
370784003068111金稻園居民委員會 
370784003069112丘東居民委員會 
370784003071111彭家窪新村居委會 
370784003205220大朱旺村委會 
370784003222220桑家堯村委會 
370784003234112堯窪村委會 
370784003262111劉沙埠村委會 
370784003263111周家沙埠村委會 
370784003264112韓家王封村村委會 
370784003265112董家王封村村委會 
370784003266112劉家王封村村委會 
370784003267112曹家王封村村委會 
370784003268112賈家王封村村委會 
370784003269220大埠后村委會 
370784003270220高埠村委會 
370784003271220小楊戈庄村委會 
370784003272220大楊戈庄村委會 
370784003273220夾埠村委會 
370784003276220西許戈庄村委會 
370784003284220為善村委會 
370784003285111常家莊村委會 
370784003286220李家埠村委會 
370784003289220東韓吉村委會 
370784003291220西韓吉村委會 
370784003292220庵頂村委會 
370784003317220石灰埠村委會 
370784003320220山口村委會 
370784003321220下窪村委會 
370784003327220許戈村委會 
370784003328220友戈村委會 
370784003329220柳杭十里村委會 
370784003330220勝利何家屯村委會 
370784003331220院庄村委會 
370784003332220朱柳村委會 
370784003333220馬埠屯村委會 
370784003334220朱戈村委會 
370784003335111擔山一村 
370784003336111擔山二村村委會 
370784003337111擔山三村村委會 
370784003338220北院庄村委會 
370784003339220賀戈小埠后村委會 
370784003340220河南張派村委會 
370784003341220倉上村 
370784003342220韓吉新村村委會 
370784003343112孫十里村委會 
370784003344112黃十里村委會 
370784003345220大窪村委會 
370784003346112東周村委會 
370784003347112小河崖村委會 
370784003351111三聯村委會 
370784003355220三園村 
370784003356220汶北新村 
370784003357111關王村 
370784003358111姚家莊子村 
370784003359111張家屯村 
370784003360220上埠村 
370784003361220下埠村 
370784003363220許營村 
370784003364220陳王莊村 
370784003365220李門村 
370784003366220河北張排村 
370784003367220埠南頭村 

人口民族


2.6萬戶,人口11萬人,

經濟


新安街道
新安街道
安丘市新安街道,工業發達,主業突出。街道與安丘經濟開發區實行體制合一,大力實施大項目、高科技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已建成私營經濟園、民營工業園、二環路工業園等9個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民營經濟園區。共有各類民營企業530多家,其中限額以上企業72家。形成了玻璃鋼加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建築建材、食品加工、醫藥化工等6大支柱產業。農業獨具特色。率先發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安丘蜜桃、黃金梨徠、大蔥、大姜、蘆筍等農產品形成了區域化、規模化種植格局,總面積達2.1萬畝。烏骨雞、美國落地王鴿七彩山雞等特色養殖業規模不斷壯大,具備良好的農產品加工基礎,是安丘市出口食品主要生產基地之一。2008年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6家,過5000萬元的達到12家。

工業經濟勢頭強勁

發展起玻璃鋼加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建築建材、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產業,現有企業56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6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8家,過5000萬元的17家。發展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家,有52家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申請國家專利114項。科靈空調、曉晨石油機械等企業產品已達到國家乃至國際領先水平,亞東冶金建成了我市首家院士工作站,成為濰坊市5家院士工作站之一。

農業經濟獨具特色

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形成了以張排、堯窪、倉上、柳杭為中心的四個區域化種植基地,總面積達8萬畝;培育發展起農業品牌12個,其中註冊了“張排大蔥、魯勝粉條”等國家級農業品牌5個;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101家,濰坊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8家。

社會


基礎設施配套完善

新安街道
新安街道
市經濟開發區地處境內,總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開發面積16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了高新技術產業園、低碳工業園、青龍山景酒文化產業園、青龍湖高端服務業園區、民營工業園等特色園區。目前,開發區已累計完成投資20億元,新修柏油路120多公里,綠化面積200多萬平方米,達到了“七通一平”。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投資1200萬元,高標準建設了街道中心敬老院、計生服務中心、為民服務中心;投資1.2億元,開工建設了街道九年一貫制學校;投資3000萬元,實施了下小路路域治理及美化綠化工程;投資1800萬元,完成了前朱等14座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投資8000萬元,規劃建設了村村通道路240公里,完成了70多個村的自來水安裝工程;進一步推進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農民參合率、參保率均達到了100%。

黨的建設不斷加強

投資1500多萬元,建設了賀戈等12個農村社區中心,新建了黃十里等21個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成立了工業協會黨總支、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等,構建了“鎮域黨建”新格局;進一步完善了村(居)黨支部書記、主任周五例會,村(居)幹部每月例會制度,強化了農村幹部的常態化管理;建立了後進村“第一書記”工作機制,加快了後進村轉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