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與委蛇

漢語成語

虛與委蛇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ū yǔ wēi yí,出處:先秦·莊周《莊子·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付。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漢語詞語


詳細解釋

含義
虛與委蛇
虛與委蛇
虛:假;委蛇:隨便應付。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付。相關文章
成語中“蛇”的讀音
為什麼“委蛇”一詞中的“蛇”字不讀shé而讀yí呢?
蛇俗作虵。“虵”從蟲也聲。“也”為“蛇”的上古字,其上古音也是“蛇”的上古音。明朝梅膺祚著,清朝吳任臣補的《字彙補》解:“委蛇”之“蛇”古音為“以遮切,音耶”。而“也(yě)”——“耶(yē)”——“移(yí)”確有古音通轉的可能。宋朝陳彭年等人編著的《廣韻》解:當“蛇”表示“曲折通過”時,其讀為“弋支切,音移”。漢朝焦延壽的《焦氏·易林》里有“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句,《韻補》則解此句中“委蛇”的“蛇”讀為“移”。清代朱鳳起所編《辭通》指出:“委蛇”可寫作“逶迤”、“威迤”、“威夷”、“委隋”等。“委蛇”在古書中一般指委婉曲折狀,形容山川、道路、行止、態度等,例如《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委蛇自相屬”,“委蛇”寫出城牆彎曲而長的樣子;莊子在回應神巫時“虛而委蛇”(隨順頹靡狀),就是一種敷衍、不可捉摸的姿態。既然“委蛇”與“逶迤”字相通,那麼讀音自然也相同。
明代浮白齋主人的《雅謔》中有一個小故事,提到“委蛇”這個詞的讀音。故事說,宋代時,薛姓一家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歐陽修,二女兒嫁給了王拱辰。後來歐喪妻,又續娶了薛家的三女兒。歐陽修有個朋友叫劉原父,暮年再娶,歐陽修便以漢朝劉晨、阮肇入五台山採藥得配仙女的傳說,作詩揶揄道:“仙家千載一何長,浮世空驚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笑,劉郎今日老劉郎。”劉原父聽之不快,便尋機報復。一日,歐、王、劉相聚,原父道:“從前有個老學究教小孩讀書,讀《毛詩》到‘委蛇委蛇’這句時,告訴學生這個‘蛇’字讀作‘姨’,切記。”第二天,學生在路上見乞兒耍蛇,很晚才到學校。學究責問緣由,學生道:“剛才在路上碰到有人弄蛇,我便駐足觀看,只見他弄了個大姨(蛇),又弄小姨(蛇),故誤了上課。”歐陽修聞之大笑。這個故事不失為“委”之“蛇”讀作yí的一個佐證。
我的青春誰做主》第11集中,周晉(陸毅飾)和趙青楚(趙子琪飾)談起麥冬的案子,周晉居然把虛與委蛇(yí)讀成了虛與委蛇(shé) 。
陳小春版《鹿鼎記》第十三集中,康熙也把這個成語讀錯了。
《大漢天子1》第三十一集中,劉徹迎娶念奴嬌前晚,秋嬋跟李勇混進宮後跟念奴嬌談話間,把虛與委蛇(yí)讀成了虛與委蛇(shé) 。
“虛與委蛇”的“蛇”
“虛與委蛇”中的“蛇”並不做單獨解釋。
委蛇又稱延維,為山海經中神獸。
作者:謝宗玉
虛與委蛇,這成語什麼意思呢?我想除文盲之外,想必還有一多半國人不知道吧?成語的意思是“對人假意敷衍了事”。那這蛇字讀什麼音呢?我想懂得這成語意思的人,也會有一半人讀錯。它不讀“shé”,而讀“yí”。當年高考,我們似乎就考了這個字的讀音。結果很慘,大部分學生跟我一樣,都在此處丟分了。
但對“委蛇”二字,我至今都沒搞清是什麼意思。我桌頭上有一本1983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上面對“委蛇”的解釋是:形容隨順。老實說,對這個解釋,我一直抱懷疑態度。這明顯是按字面意思在解釋,像一條萎靡的蛇?就是“隨順”?既然像一條萎靡的蛇,那麼蛇字不讀“shé”音,而要讀“yí”音?總之,是經不住推敲的。
這回讀明代馮夢龍編的《東周列國志》,裡面有這麼一段,說是齊桓公在一個大澤邊打獵時碰鬼了,回來后一蹶不振,長卧不起,他的丞相管仲到處尋找高人,希望能知道他的主人遇到的是一個什麼鬼。結果有一個荷笠懸鶉的人說他知道。荷笠懸鶉是什麼意思?荷就是背著、肩扛、承載的意思,笠就是斗笠,一種竹制的帽子,懸鶉就是穿著破爛衣裳。真是人不可貌相,就是這樣一個人,對著桓公侃侃而談。
桓公曰:“然而有鬼否?”對曰:“有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桓公曰:“汝試言委蛇之狀。”對曰:“夫委蛇者,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轟車之聲,聞則捧其首而立。此不輕見,見之者必霸天下。”桓公輾然而笑,不覺起立曰:“此正寡人所見也!”於是頓覺精神開爽,不知病之何往矣。
既然歷史上有這麼個大澤之鬼,名叫“委蛇”,那麼成語“虛與委蛇”的解釋就容易多了。用虛幻的鬼神去應付你,跟你漫天胡扯。那不是假意敷衍是什麼?

日常運用


虛與委蛇看起來是一個不好的成語,但是用這個對付敵人,或者自身陷入危機的時候,大家往往會不由自主的用到虛與委蛇。

成語出處


《莊子·應帝王》:“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成語辨析


近義詞:敷衍了事、虛情假意
反義詞:心口如一、真心實意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他也要同你~了。 ◎聞一多《詩與批評·戲劇的歧途》

成語典故


據說鄭國有一個神巫叫季鹹的, 能知道人的死生存亡, 禍福壽夭。列子很相信, 就去告訴壺子,壺子說:“你就請他來見見我。”第二天,列子把季咸請來了,看了壺子出來就對列子說:“你的先生活不了幾天了。”列子哭著進去告訴壺子, 壺子說: 我假裝的。隔一天來一次,季咸說的一次一次不同, 最後一次見到壺子腳還沒站住就掉頭而走,列子追不到了。壺子說:“我是順著他的所謂法術, 假裝敷衍他的。我的目的是想看看他倒底是一個什麼人。我的幾次表現不同, 他也看出我是在戲弄他, 所以他就只好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