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職業技術學院

全日制民辦普通高校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是漣水籍台胞、教育家、愛國實業家蔣志平先生籌資創辦、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教育部核准正式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民辦普通高校。學院執行國家統招計劃,頒發經教育部監製、電子註冊、可網上查詢的大專學歷文憑。學院成立於1999年,校慶日為10月30日。走過了籌備建校、掛靠辦學、獨立辦學、教育部正式核準備案、順利通過教育部合格評估的辦學歷程。

校園佔地面積為20.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近12萬平方米,館藏圖書約23萬冊,中外文期刊600餘種。學院設三年制專科和五年制專科,設有建築工程系、機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時尚造型設計系、汽車工程系、休閑觀光系等六個系。開設汽車檢測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與維護、電子信息工程、建築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會計、旅遊管理、應用英語、人物形象設計、空中乘務等35個專業。

目前在校班級88個,在校生4000餘名,現有教職工220人,專兼職教師192人,其中高級職稱59人,研究生學歷35人,雙師型(雙師素質)62人,已初步形成一支以專任教師為主體,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

學院簡介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炎黃學院)是是由台灣東南科技大學創辦人、103歲高齡的漣水籍台胞、教育家蔣志平先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圖2)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圖2)
生籌資舉辦,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教育部正式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獨立招生並頒發畢業文憑。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執行國家統招計劃,頒發經教育部監製、電子註冊的大學專科學歷文憑。學院已於2016年順利通過國家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的評估。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所轄的漣水市中心,這裡是青蓮崗文化的發源地,文化底蘊深厚,歷來人文薈萃;這裡教育發達、交通便捷,京滬、寧連、徐宿鹽高速交匯於
學校主樓--中山樓
學校主樓--中山樓
此,京杭運河、新長鐵路臨境而過;淮安漣水國際機場距離學院20分鐘路程;這裡田園碧野、空氣清新,是莘莘學子潛心求學的理想殿堂。
學徠院坐落於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城,位於古淮河畔,毗鄰漣水國際機場和漣水高鐵站。交通十分便利。校園佔地面積為20.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近12萬平方米,館藏圖書約23萬冊中外文期刊600餘種。各類實驗室40多個。學院現有在籍學生5000餘人,專職教師198人,其中高級職稱40多人,已形成一支以專任教師為主體、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學院與蔣志平先生在台灣創辦的東南科技大學、經國健康暨管理學院結成姐妹學校,在辦學理念、管理經驗、課程設置、師資隊伍等方面,良性互動、資源共享。來自海外的外籍教師以及來自寶島台灣的教師,更為學院增添了新的活力。
學院堅持建校高標準,設施高檔次。實習實訓中心建有數控機床實訓基地、計算機組裝實驗室、網路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烘焙西餐實驗室等。其中數控實訓基地與南京高騰數控技術有限公司開展了多項產教研合作,在實踐教學中積極採用互動式滾動教學等最新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圖3)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圖3)
教學模式。學院還利用得天獨厚的海外關係,與幾十家外資企業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學生可在校內專業技能鑒定中心接受來自企業的“一對一”專項崗前培訓教育,確保畢業生順利就業。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炎黃學院)是一所辦學理念先進、教育資源充沛的學校,是一所富於特色、充滿遠景的學校。炎黃學院將建成產、教、研相結合,文、理、工、商齊備的萬人規模的綜合性大學,建成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基地,建成與國際接軌的示範性民辦大學。

辦學理念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辦學理念先進、教育資源充沛、富有特色、充滿遠
學習生活
學習生活
景的學校。學院立足蘇北、服務全省、面向全國,將致力於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向與國際接軌的示範性高職院校方向發展。
學校定位高等職業教育,立足淮安、服務全省、面向全國,學校以宏觀經濟和市場需求作為專業設置的最重要的依據,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辦學簡介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圖4)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圖4)
現開設35個專業,包括計算機應用與維護、網路技術與信息管理、電子商務、電子信息技術、國際貿易、市場營銷、金融保險、房屋建築工程、工程造價管理、建設監理、旅遊管理、餐旅管理、文秘與辦公自動化、英語、建築裝潢、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會計等。目前在校生5700餘人。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借鑒歐美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改革課程設置,實行學分制。根據學生實際,實行六天學習、工作制。根據省教育廳規定,學校積極做好專轉本工作。學校實行多種辦學層次並舉,創辦五年制高職教育,招收初中畢業生。學生入學后,前三年按中專標準收費,每生每年2400元,后兩年按大專標準收費。讀完五年大專所需學費只相當於花三年大專的學費。學校創辦人及學校領導積極倡導、樹立和發揚“誠、毅、勤、儉”的校風。為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和群體意識,學校所有教職工包括蒞臨我校的各級領導賓客,不論何種職位和身份,一律和學生一起排隊就餐;校內禁煙、禁酗酒、禁髒亂、禁酬酢;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在社會風氣還沒有根本性好轉的今天,學校努力營造著一個讓家長放心、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的人文環境。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圖5)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圖5)
學院現設有汽車工程系、休閑觀光系、建築工程系、機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幼兒教育與保健系、時尚造型設計系等7個系和1個通識教育中心,開設35個專業,涵蓋了理、工、經、管、文五個學科門類,覆蓋了製造、土建、電子信息財經、旅遊、交通運輸、教育七大類職業崗位群。。
系部專業名稱
經濟管理系電子商務、會計、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連鎖經營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
幼兒教育與保健系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幼師方向)、應用英語(幼兒雙語)、商務英語
休閑觀光事業管理系民航安全技術管理、空中乘務、烹調工藝與營養、餐飲管理、酒店管理、旅遊管理
建築工程系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監理、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建築室內設計
機電信息工程系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建築智能化工程技術
時尚造型設計系人物形象設計、模特與禮儀(影視表演方向)
汽車工程系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師資隊伍

現有在校生4300餘名,教職工220人,專兼職教師192人,其中高級職稱59人,研究生學歷35人,雙師型(雙師素質)62人,已初步形成一支以專任教師為主體,專兼職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辦學20年來,已為社會培養了14000餘名畢業生,成為蘇北及淮安地區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校定位高等職業教育,立足淮安、服務全省、面向全國,學校以宏觀經濟和市場需求作為專業設置的重要依據,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

學科體系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教室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教室
學校擁有充沛的教育教學資源,有滿足各專業教學需要的各類高標準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學校現有計算機中心(400餘台電腦)、語音教學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建築製圖室、建築測量室、CAD實驗室、EDA實驗室、電腦組裝實驗室、網路實驗室、財會電算化與電子商務實驗室、調酒與烘焙實驗室、電子電工技術實驗室、圖書館、標準田徑運動場、2000多平方米的室內風雨球場等教育教學設施。學生宿舍每室32平方米,4人一間,內有組合床櫃、電話、衛生間等,一年四季提供熱水淋浴。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5人,其中正副教授35人,有3位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隊伍中,既有來自各高等院校的教學、科研、高層管理人員,又有來自國家大型企業、科研院所的高級工程師和研究人員。他們既有厚實的理論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又有較強的實際指導能力。現在,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師已成為教師隊伍的主體,外籍教師、海外歸來的教師、來自寶島台灣的教師,更為學校增添了新的活力。學校現已具備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業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

辦學特色

學校與蔣志平先生在台灣創辦的已有近五十年歷史的東南科技大學、經國健康管理學院結成姐妹學校,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
在辦學理念、管理經驗、課程與教材建設、師資隊伍等方面,良性互動、資源共享。辦學四年來,蔣志平先生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常年住在學校,為學校的發展殫精竭慮;台灣有多名老師常年在我校工作;學校多次組織師生前往台灣訪問交流。為拓寬學生就業渠道,促進學校的不斷發展,學校與境內外教學科研單位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與在大陸的60餘家台資企業簽訂了產教合作協議。2002年我校首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8.7%,其中有的考取國家公務員,有的被事業單位聘用,大多數經學校推薦,在滬寧一線大中型企業就業,待遇較高。如國家推廣項目“金穗工程”無錫航天信息
校園雪景
校園雪景
有限公司在我院一次招聘30餘名計算機系畢業生,月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建築系學生就業率達100%,並且都是效益好的公司。常熟某日資建築公司一次錄用該系八名學生,年薪達三至四萬元;國家大型企業上海寶冶集團在我院招聘十餘名建築系畢業生,年薪均在兩萬元以上。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我院部分畢業生憑著自身的實力和業績,贏得了公司的信賴,已成為公司的部門主管。
學院創辦人明確表示辦學不是為了營利,而是為了回饋鄉里,報效祖國。學校對學生有關費用的收取均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住宿費每學期只需450元;根據專業的不同,每生每學年學費為7400-7800元。這樣使家長負擔接近或相當於送子女到公辦學校求學。同時,學校還通過分期付款、適當減免、勤工助學、辦理國家助學貸款等多種方法,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此外,學校還設立了獎學面達25%的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

專業建設

學校定位高等職業教育,立足淮安、服務全省、面向全國,學校以宏觀經濟和市場需求作為專業設置的最重要的依據,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現開設17個專業,包括計算機應用與維護、網路技術與信息管理、電子商務、電子信息技術、國際貿易、市場營銷、金融保險、房屋建築工程、工程造價管理、建設監理、旅遊管理、餐旅管理、文秘與辦公自動化、英語、建築裝潢等。目前在校生1700餘人。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借鑒歐美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改革課程設置,實行學分制。根據學生實際,實行六天學習、工作制。根據省教育廳規定,學校積極做好專轉本工作。學校實行多種辦學層次並舉,創辦五年制高職教育,招收初中畢業生。學生入學后,前三年按中專標準收費,每生每年2400元,后兩年按大專標準收費。讀完五年大專所需學費只相當於花三年大專的學費。學校創辦人及學校領導積極倡導、樹立和發揚“誠、毅、勤、儉”的校風。為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和群體意識,學校所有教職工包括蒞臨我校的各級領導賓客,不論何種職位和身份,一律和學生一起排隊就餐;校內禁煙、禁酗酒、禁髒亂、禁酬酢;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在社會風氣還沒有根本性好轉的今天,學校努力營造著一個讓家長放心、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的人文環境。

學校遠景

炎黃職業技術學院(炎黃學院)是一所辦學理念先進、教育資源充沛的學校,是一所富於特色、充滿遠景的學校。再過10年左右,炎黃學院將建成產、教、研相結合,文、理、工、商齊備的萬人規模的綜合性大學,建成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基地,建成與國際接軌的示範性綜合大學。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嵇建珍院長

學院創辦人


人物簡介

學院創辦人蔣志平先生
學院創辦人蔣志平先生
蔣志平先生,漣水籍台胞,教育家,他一生興辦教育、對培育人才事業矢志不渝,並為此奮鬥了大半個世紀。青年時代,在家鄉蔣庄開辦私立小學,自任校長兼複式班教師。1949年旅居台灣,歷經艱辛,創業有成。於1965年在台灣協助友人創辦“醒吾商業專科”(現已經升為學院);1970年在台北創辦“東南工業專科學校”(現在校生過萬人,2000年升格為東南科技大學);1976年應邀接辦基隆德育護理專科學校(現已經更名為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1989年首次回家鄉漣水,1990年——1993年他捐資數百多萬元,興建成了蔣庄小學和中學;1994-1998年捐資1千多萬,興建了漣水縣南門小學和漣水縣少年宮;1999年,他斥巨資創辦國內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以“炎黃”命名的高等學府——炎黃大學(現為炎黃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目的

蔣老先生和他創辦的炎黃大學朝夕與共、休戚相關,他為炎黃大學可謂傾盡全力、鞠躬盡瘁。正如他老人家在《我為什麼要在漣水辦大學》中寫的:我辦大學不是為了營利,若為營利可以到大城市辦企業,也可以到大城市去辦賺錢的學校。漣水歷來很窮,現在還是省里重點扶貧縣之一,一個地方為什麼窮?除工商業不發達外,教育落後才是一個根本的原因。扶貧,就是要扶教育的貧,提高人的素質才能徹底脫貧,扶貧不是要錦上添花,而是要雪中送炭!江南地區交通方便,經濟繁榮,教育普及,寧滬線上高校很多,要你去湊什麼熱鬧?漣水人是有名的窮讀書,他們盼望自己的孩子能讀大學。我想在漣水辦一所大學,且不說推動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至少漣水甚至淮安市,連雲港、鹽城等地的學生都可就近上大學……辦大學,把大學辦好,也算是我對家鄉對國家的一個回報吧!這就是所謂落葉歸根。

文化傳統


(一)“炎黃”校名,寓意深遠
我們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炎黃指的是炎帝黃帝,他們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兩位始祖,中國逐步統一融合成華夏民族,是中華民族各族的共同祖先。現在世界範圍內的華人都自稱並認同自己是炎黃子孫。用“炎黃”作為校名寓意深遠,有利於弘揚燦爛的中華文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精神;有利於培養激發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有利於就是我們生命之源的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利於我們不僅了解中華民族的昨天,更深刻了解中華民族的今天和明天。蔣志平先生從台灣歸來創辦大學,既是締結兩岸友誼促進和平統一的象徵,也是報效祖國造福桑梓的一片赤情。用“炎黃”命名校名全國唯一、世界唯一,丹心可鑒,令人感佩!
(二)“炎黃”校歌,赤子情懷
炎黃校歌分為二段二十句,為蔣志平先生親自創作。“看炎黃學子,都為國爭光,願巍巍中華昂首世界與日月同光”。從最後一段歌詞中折射出蔣志平先生拳拳愛國的赤子之心與企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熾熱情懷。現在我院廣播站“炎黃之聲”,每天都播放蔣老親自作詞作曲,莊嚴而激昂的校歌。
(三)“梅花”校徽,蘊含堅貞
還未進炎黃的大門,就遠遠望到炎黃獨有的15米高的門衛樓。門樓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裝綉在門衛樓上部東、南、西三面牆上的五瓣梅花環形組成的淺黃色圓形校徽,校徽中間有一條中豎黃線,其左側自上而下書有“炎黃大學”(創辦時校名)四個字。以中豎黃線為直徑,外邊設計成圓形黃環,黃環的左上方、右下方分段用英文書寫校名。炎黃校徽以梅花做標誌,亦類似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區旗寓含國旗五星之設計構思,用五瓣梅花蘊含五星之義。古人水墨畫梅,多以此作為堅貞清高品格的追求,寄託不隨時俗的襟懷。“梅花香自苦寒來”,可以引申為對炎黃學子的勉勵。
(四)“炎黃”校訓,人生寶典
校門口十五米高警衛室上,由蔣老先生1999年10月親筆題寫的校訓:誠毅勤儉。誠:真誠守信,毅:堅強果決,勤:勤勞奮發,儉:儉約樸素。校訓是蔣老一生工作、創業、興業的寶典,他說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八個字:誠毅勤儉,刻苦耐勞。今天作為校訓,對每一個炎黃學子,都是一筆寶貴無價的財富。誠開金石,毅築成功,勤能補拙,儉以養德,四句話也許就是對校訓的進一步理解吧。校訓乃炎黃之魂,比知識技能更重要,秉承校訓,從小事腳踏實地做起,將來才會受到命運之神的垂青。
(五)校園道路,企盼統一
炎黃大門口是一條橫貫東西的雙向八車道的柏油馬路,名曰“炎黃大道”,校園平面圖亦是依據中國版圖規劃設計的,可視為中國版圖的縮影,這體現在校園內縱橫交錯的道路命名上:東邊是海洋路(即東海、黃海的統稱),西邊為高原路(即青藏高原),南邊為海南路(即南海的簡稱,分海南東路和海南西路),北邊是蒙疆路(即內蒙和新疆的簡稱,分蒙疆東路和蒙疆西路)。校園中間貫穿東西南北的主幹道為統一大道,即企盼祖國早日實現統一大業。統一大道又分為統一大道東路、統一大道西路、統一大道南路、統一大道北路、統一大道中路。蔣志平先生多次說,他主張中國統一,反對“台灣獨立”,堅決反對台灣民進黨和美日反華勢力搞搞得獨,擁護中國共產黨和平統一的立場。
(六)校捨命名,文化育人
炎黃重要建築物都由蔣志平先生親自命名:十二層的圖書館及行政大樓命名為中山樓,樓頂五星紅旗高高飄揚。教學樓分別命名為群賢樓、精英樓、忠孝樓、仁愛樓、信義樓、和平樓、四維樓,即“四維八德”之意。“四維”即“禮儀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女生宿舍以“聯”字開頭,分別命名為:聯盟樓、聯誼樓、聯文樓、聯武樓。男生宿舍及公寓樓均以“同”字開頭,分別命名為:同德樓、同心樓、同榮樓、同光樓、同樂樓。還有兩幢教工宿舍分別命名為:凰虎樓、鶴燕樓。體育館命名為龍鳳館。炎黃建築物自創校伊始,皆系華氏基礎,框架結構。自購材料,僱工興建,無偷工減料情事,但造價是市場行情的60%,絕對安全,地震颱風亦所不懼。

對外交流


學院與台灣東南科技大學、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交流合作密切,師資互派、資源共享。還連接海外,接軌國際,長期與美國加州大學蒙特瑞灣分校、韓國又松大學、日本愛知工業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有穩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