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張元夫
寄張元夫
《寄張元夫》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寄友人的詩。前半段通過擬人的手法,用一隻白鷺來類人寫作。後半段直抒胸意,既寫了個人的憂愁煩惱,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通過賦比的手法,說明了自己對官場的不屑,同時既表達了對友人思念,也有對友人的期許之意。
“”前溪獨立后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從首聯的字面意思來看,似乎在給人們講述一隻鷺的故事,它在前溪站一會兒,又到后溪走一走,見到了紅衣人已經司空見慣。可以看出,其中“立”“行”“識”“驚”都是擬人化動詞。據之可說與之相關的名詞也是對人物的指代,由此便可進入象徵。以李程和薛濤的關係為線索,對此詩進行剖析,可分為兩個層面來進行。首先,從李程方面來講,在《江月樓》詩中以鷗鷺分別喻指李程和詩人的話,而在本詩中鷺的單獨出現就是薛濤自喻。故此“前溪”即“前妻”的諧音,對於李程來說“前溪”(前妻)已碑立,“后溪”(後妻)自然是詩人自喻,且已“行”(離)去。就是說,上半句描述了李程目前的配偶狀況。其下半句意為,她對披著“朱衣”的官吏已經看透了。其次,從薛濤自身方面看,若將鷺作為自喻,對好朋友傾訴心事,其內容自然不會如此簡單。其“前妻”意與庚信《烏夜啼》及《盪子賦》中“前溪”詩意相同,都是指寄託相思之情。而“后溪”作為地名,指四川的大佛凌雲寺,正是一個適合於修身養懶性的地方。加之,句中“行”有修行意。故之,詩人就給張元夫透露了要以修行來替代相思之苦的信息。從上述,其首聯上半句意:想思只泣后溪修行。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所述意思甚為明了,即:人世間憂愁寂寞、孤獨,莫過於知音的逝去。
於是說此詩是寄給張元夫的,表面上似乎是在埋怨、責怪李程,來作給張元夫看。倒不如說是寄給李程,以述相思之苦的詩作。
此詩所寄對象是張元夫,此人曾與薛濤同幕,文宗時任中書舍人。后被白居易薦為禮部員外郎。這首詩應是張元夫到京前,元和十年薛濤與李程別後一段時間內所寫。由於同在武元衡府中共事,關係又十分要好。不然,他不會成為薛濤的傾訴對象。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
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采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太和五年(832年)逝世,時年六十四歲。當時的劍南節度使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誌銘,並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2020年6月,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評選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