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鎮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轄鎮

靈山鎮,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地處曲陽縣北部22.5千米,東與唐縣接壤,南與下河鄉和孝墓鎮相連,西南與黨城鄉為鄰,西北與北台鄉相接,鎮人民政府駐靈山村。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千米,總面積121.2方千米,總人口68844人(2018年)。

1958年9月,建靈山鎮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為靈山鎮區。1985年9月,撒區,改建為靈山鎮。截至2019年10月,靈山鎮轄靈山村、王家村等35個村委會。有澗磁村定窯遺址、王處直墓和聚龍洞等古迹和景觀。

2013年,靈山鎮農業總產值120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4元;工業總產值8.7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8億元。2017年,靈山鎮企業個數共2126個,企業從業人數10640人,其中工業企業40個,規模以上3個。2018年,靈山鎮有工業企業50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個。

基本概況


鎮政府駐靈山村。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5.94萬。轄35個村委會:靈山、崗北、野北、輝嶺、王家、韓家、西坡、套里、下岸、窪子、樹溝、澗磁、石嶺庄、燕南溝、大赤澗、小赤澗、鐵嶺南、東燕川、西燕川、南家莊、郭家莊、魏古庄、崔古庄、朱家坡、南鎮南、南鎮北、北鎮南、北鎮北、杏子溝、磨子山、橫河口、朱家峪、西龐家窪、東龐家窪、南家莊爾。
其中崗北村有直通石家莊的客運汽車,交通方便。靈山鎮近年來發展緩慢,村民原本大都依靠瓷管煤窯或耕田為生,而近年來由於污染環境導致煤窯被限制生產,人們開始“靠山吃山”.
靈山鎮[河北曲陽縣轄鎮]
靈山鎮[河北曲陽縣轄鎮]
靈山鎮為保定市一重要煤炭集散地,沿保阜線,定龍線(郭家莊、朱家峪、靈山、野北為集中區域)為主要分佈區域。是一個交通運輸村鎮,靈山鎮6.2萬人口中有近2萬人從事與煤炭有關的行業,煤炭運輸業是當地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全鎮擁有各類運輸車輛2000多輛,每年還都有新添車輛。靈山煤礦資源儲備豐厚,也是晉煤外運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1958年9月,建靈山鎮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改為靈山鎮區。
1985年9月,撒區,改建為靈山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郭家莊鄉、南鎮鄉併入。
區劃詳情
2013年末,靈山鎮轄套里、朱家坡、鐵嶺北、樹溝、南家莊爾、澗磁、北鎮北、北鎮南、南鎮北、南鎮南、橫河口、韓家村、王家村、崗北、磨子山、杏子溝、東龐家窪、西龐家窪、靈山、野北、南家莊、東燕川、西燕川、石嶺庄、南溝、朱家峪、郭家莊、輝嶺、下岸、西坡、窪子、大赤澗、小赤潤、魏古庄、崔古庄等35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19年10月,靈山鎮轄靈山村、王家村等35個村委會,鎮人民政府駐靈山村。
2019年靈山鎮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30634101200122王家村村委會130634101218220小赤澗村村委會
130634101201122杏子溝村村委會130634101219220崔古庄村村委會
130634101202122西龐家窪村村委會130634101220220魏古庄村村委會
130634101203122東龐家窪村村委會130634101221220西坡村村委會
130634101204122崗北村村委會130634101222220窪子村村委會
130634101205122韓家村村委會130634101223220下岸村村委會
130634101206121靈山村村委會130634101224220橫河口村村委會
130634101207122野北村村委會130634101225220南鎮南村村委會
130634101208220磨子山村村委會130634101226220南鎮北村村委會
130634101209122南家莊村村委會130634101227220北鎮南村村委會
130634101210220東燕川村村委會130634101228220北鎮北村村委會
130634101211220西燕川村村委會130634101229220澗磁村村委會
130634101212220燕南溝村村委會130634101230220鐵嶺北村村委會
130634101213220石嶺庄村村委會130634101231220樹溝村村委會
130634101214122朱家峪村村委會130634101232220南家莊爾村村委會
130634101215122郭家莊村村委會130634101233220套里村村委會
130634101216220輝嶺村村委會130634101234220朱家坡村村委會
130634101217220大赤澗村村委會——————
靈山鎮
靈山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靈山鎮地處曲陽縣北部22.5千米,東與唐縣接壤,南與下河鄉和孝墓鎮相連,西南與黨城鄉為鄰,西北與北台鄉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1.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千來,總面積121.2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靈山鎮境內大部為山前平原,地勢略呈西北高、東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12米,最高點是王子山院西北馬腦山,海拔614.2米,最低點是橫河口入西大洋水庫河道處,海拔95米。

水文

靈山鎮境內河流屬唐河水系,其中水域面積0.5平方千米。三會河自磨子山村北入境,由北向南,經靈山鎮東到北入通天河(恆水);通天河從王家村北雞冠寨山入境,流經樹溝村、北鎮、橫河口流入唐河西大洋水庫,境內河道總長15千米。

自然資源


靈山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石灰石、煤炭。煤炭地質儲量1億噸,石灰石地質儲量12億立方米。集中分佈在輝嶺、南鎮、橫河口一帶。
靈山鎮
靈山鎮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末,靈山鎮轄區總人口72702人,均為漢族。2013年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6.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04.3人。
截至2017年末,靈山鎮常住總人口71765人。
截至2018年末,靈山鎮戶籍總人口68844人。
靈山鎮
靈山鎮

經濟


綜述

2013年,靈山鎮農業總產值120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4元;工業總產值8.7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8億元。
2017年,靈山鎮企業個數共2126個,企業從業人數10640人,其中工業企業40個,規模以上3個。
2018年,靈山鎮有工業企業50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0個。
第一產業
2013年,靈山鎮耕地面積31785畝,人均0.45畝,以種植玉米、蔬菜為主。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2493噸,人均186千克;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349公頃,產量5890噸;生豬飼養量17500頭,年末存欄7400頭;羊飼養量23700隻,年末存欄8700隻;家禽年飼養量11.5萬隻。
第二產業
截至2013年末,靈山鎮大型貨運、水泥、建材、陶瓷等工業企業38個,工業總產值8.7億元。其中煤炭儲運超億元的有7家,大型汽車總保有量8000多輛。
第三產業
截至2013年末,靈山鎮商業網點1985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8億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末,靈山鎮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1927人。專任教師67人;小學31所,在校生6236人。專任教師304人;初中4所,在校生1726人,專任教師16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3年,教育經費達3953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680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末,靈山鎮有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1處,各類文化專業戶45戶各類圖書室35個,藏書15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48人。有國家、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末,靈山鎮醫療衛生機構4個,醫護人員303名,床位數300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基礎設施
截至2013年末,靈山鎮郵政局1處,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5萬份;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89個,固定電話用戶0.9萬戶,電話普及率96%;行動電話用戶16萬戶,網際網路用戶0.9萬戶。廣播電視有線電視覆蓋21個村,用戶0.9萬戶,入戶率55%;供電有35千伏變電站、供電所各1處。年供電量4804萬千瓦時;園林綠化2013年末,鎮政府駐地有花壇30個,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
社會保障
截至2013年末,靈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251戶、人數376人,支出81.62萬元,比上年下降6.5%,月人均181元,比上年增長14.5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202戶、人數1391人,支出183.612萬元,比上年增長58.96%,月人均110元,比上年增長71.8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1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31.2萬元,比上年增長24.62%。

交通


靈山鎮境內有省道蠡野線、河龍線、寶平線3條公路。靈山村北6千米處有保阜高速公路靈山互通出入口。主要橋樑有鐵嶺北通天河大橋、靈山會河大橋和南家莊公路大橋3座。1973年建成野北客運站,有通往保定、曲陽、石家莊、辛集定州阜平地的班車車,日發客運汽車96班次,日均容量2586餘人次。
靈山鎮
靈山鎮

旅遊


聚龍洞一帶是典型的北方喀斯特地貌,屬上億年來地殼變遷形成的裂隙式天然溶洞群。該洞洞體酷似一條長龍,總長2800米,洞內景觀也多為龍狀。洞內氣溫冬暖夏涼,恆溫17℃~18℃。
聚龍洞分為猿人古洞、聚龍大殿和地下迷宮三部分。猿人古洞長數百米,洞內古猿人生活留下的灰燼沉積,長12米,厚3米,深2米。洞壁深處有26萬年前絕跡的古動物化石堆積物。洞壁上方有北宋蘇軾真跡——"蓬萊"二字。聚龍大殿白龍爭雄;地下迷宮曲徑迴廊。洞內景觀以神、奇、妙為特色,天然形成雲溪花徑、定海神針、小三峽、金山銀谷等百餘處景點。

歷史文化


特色小吃

靈山特色食品之一,靈山缸爐燒餅,其外形方而色黃,正面貼面芝麻仁,製作精巧、香酥怡人。靈山燒餅以精麥粉、芝麻仁、純凈水為原料,以傳統缸爐慢火細烤而成,有“酥、香、薄、脆”等特點。入口薄而脆,且久放不疲、風乾不硬,是饋贈親友之佳品。缸爐燒餅,是靈山特色食品,配料有專制秘方,製作精巧,入口薄而脆,
靈山燒餅
靈山燒餅
香酥怡人,且久放不疲、風乾不硬。缸爐燒餅,用火爐燒缸製作的燒餅,因此叫缸爐燒餅。用缸製作食品是一種很獨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燒出的燒餅不糊、不發光,吃起來香、酥、脆。這種燒餅的製法在火候上極講究,因缸里呈凹形,涼熱的燒餅餅都要滑下來。

名稱來歷

靈山鎮因鎮政府駐靈山村得名。

定窯遺址

澗磁村定窯遺址位於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北鎮村及野北村、燕川村一帶,其中澗磁、北鎮窯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總面積約117萬平方米。2009年9~12月對定窯遺址進行了主動性的考古發掘。定窯創燒於唐代、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代,延燒時間超過600多年,並以燒制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後人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1988年1月13日,澗磁村定窯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山鎮
靈山鎮

王處直墓

王處直墓位於曲陽縣靈山鎮西燕川村西南,屬五代時期墓葬。該墓坐北朝南,封土已平,由封土、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幾部分組成。此墓的清理髮掘對研究河北地區的潘鎮割據和補充正史文獻具有重要意義。
王處直為唐末、五代早期的義武軍節度使,是當時河北境內的藩鎮勢力之一。
2013年5月3日,王處直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山鎮
靈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