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鎮

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下轄鎮

徠羅山縣靈山鎮位於信陽市東南部,澀港至何家沖旅遊公路貫通全境,境內有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AAAA級景區靈山寺風景名勝區、九里落雁湖和董寨鳥類自然保護區等旅遊勝地。著名的豫南名剎——靈山寺坐落在鎮區境內。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重點鎮。每年接待來靈山旅遊觀光人數達80萬人次。

靈山鎮,隸屬於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地處羅山縣西南部,東、南與彭新鎮為鄰,西與朱堂鄉相連,北隔小黃河與青山鎮相望。區域面積12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28941人。

春秋時期,屬楚地。隋開皇九年(589年),屬羅山縣。民國元年(1912年)2月,屬第七行政區。1949年7月,置澀港區。1996年5月,改建為澀港鎮。2004年10月,更名為靈山鎮。截至2020年6月,靈山鎮下轄3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

2018年,靈山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楚地。
隋開皇九年(589年),屬羅山縣。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屬第七行政區。
1949年7月,置澀港區。
1958年8月,為澀港公社。
1983年7月,為澀港鄉。
1996年5月,改建為澀港鎮。
2004年10月,更名為靈山鎮。
靈山鎮原名澀港鎮,位於信陽市(市區外)東南部,距羅山縣城52公里。京珠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政府所在地設有進出口),省道339線橫穿東西,澀港至何家沖旅遊公路貫通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靈山風景名勝區、九里落雁湖和董寨鳥類保護區。鎮區北依國家大型水庫石山湖風景區,南靠國家4A級靈山風景區和董寨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著名的豫南名剎——靈山寺坐落在鎮區境內。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11.3萬畝,,水面面積8000畝,是2014年全國重點鎮
1958年建澀港鄉,同年建澀港公社,1983年又改鄉,1996年建鎮。1997年,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澀港、大馬、擅墩、長山、張樓、祁堂、董橋、高寨、同心、彭庄、袁沖11個行政村和澀港街道1個居委會。2005年更名為靈山鎮。
靈山鎮
靈山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靈山鎮地處羅山縣西南部,東、南與彭新鎮為鄰,西與朱堂鄉相連,北隔小黃河與青山鎮相望。區域面積1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靈山鎮境內西南部和中部屬深山區,平均海拔450米,北部為淺山、丘陵區,平均海拔200米。最高點靈山位於西南部,海拔827米,最低點位於袁沖,海拔200米。
水文
靈山鎮境內河道屬小黃河水系,從西南至東經高寨、董橋、祁堂、張樓、澀港村入石山口水庫,境內長14.3千米。主支流有洗脂河,境內長5.2千米,從西南向東北匯入小黃河。
自然資源
靈山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螢石、鐵、鑰、鉛、鋅、金、銀等。其中黑窪鐵地質儲量41萬噸,母山鑰地質儲量12萬噸,梅花山螢石儲量592噸,鉛鋅地質儲量1217噸。

行政區劃


靈山鎮代碼:411521103。2006年,轄3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南街居委會、北街居委會、靈山居委會、澀港村、大馬村、彭庄村、袁沖村、檀墩村、長山村、張樓村、祁堂村、董橋村、高寨村。
2011年末,靈山鎮轄南街、北街、靈山3個居民委員會,澀港、大馬、檀墩、長山、張樓、祁堂、董橋、高寨、彭庄、袁沖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3個居民小組、16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靈山鎮下轄3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南街居民委員會靈山景觀大道1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11521103001121南街社區
411521103002121北街社區
411521103003220靈山社區
411521103200121澀港村
411521103201220大馬村
411521103202220彭庄村
411521103203220袁沖村
411521103204220檀墩村
411521103205220長山村
411521103206220張樓村
411521103207220祁堂村
411521103208220董橋村
411521103209220高寨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靈山鎮轄區總人口2518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251人,城鎮化率達52.6%,另有流動人口2235人。總人口中,男性14212人,佔56.4%;女性10972人,佔43.6%;14歲以下3217人,佔12.8%;15~64歲19501人,佔77.4%;65歲以上2466人,佔9.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5172人,佔99.95%;有回族1個少數民族,共12人,佔0.05%。2011年,人口出生率6.3‰,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1.3‰。
2017年,靈山鎮常住人口20131人。
截至2018年末,靈山鎮戶籍人口28941人。

經濟


靈山鎮山高林密茶質好。境內山多地少植被豐茂,種茶歷史悠久,全鎮現有茶園面積22000畝,可採茶葉面積8338畝。靈鼎峰茶葉專業合作社和億峰生態茶葉公司是河南省農業龍頭企業。其中,鎮靈鼎峰茶葉專業合作社有茶園5000餘畝,開發生產的“靈鼎峰”牌信陽毛尖、信陽紅茶、靈山劍峰等名優茶,獲鄭州國際茶博會信陽紅茶金獎,“靈山劍峰”被列為河南省級十大名茶之一,是羅山的特色茶產品。
靈山鎮環境優美旅遊旺。靈山鎮充分整合境內佛教文化、鳥類研究科教文化等獨特的生態旅遊資源,圍繞打造高寨、董橋兩村沿澀何路原生態富民旅遊產業經濟帶,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旅遊產業發展,全面提升了旅遊支柱產業化水平。新建了以農家樂文化為主導的鄉村文化度假村、農家山莊等20餘家,各類旅遊服務型民營企業或商業門店已達到600餘戶,年接待外來遊客70餘萬人次,旅遊服務業總產值達億元。
靈山鎮招商引資惠民生。鎮黨委、政府積極引進外資加快靈山發展建設,實現“項目帶動、產業富民”的目標。先後成功引進河南銀基地產公司計劃投資1000餘萬元的靈山福臨山莊和福臨大酒店項目、外出務工成功人士投資800餘萬元新建靈山旅遊購物中心及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信陽現代園林公司計劃投資8-10億元建設的濱湖萬畝生態園。特別是濱湖萬畝生態園項目,計劃投資6.76億元,力爭用5-6年時間,在此建設一家以名貴珍稀苗木的科研、培育、種植、銷售為主業,集園林設計、施工與園林觀光、康體休閑、生態養生為一體的綠色高科技上市公司。項目目前已投入資金達7000餘萬元,群眾受益2000多萬元。項目建成后,將在增加地方稅收、拉動消費、促進群眾致富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2013年,靈山鎮經濟運行平穩GDP達到10億元!經濟綜合實力位居信陽市前20位!
綜述
2011年,靈山鎮財政總收入達2327萬元,同比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5863元。
2018年,靈山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靈山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6萬畝,人均0.6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11.4%,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7%。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0.9萬噸,人均371千克。主要經濟作物以茶葉、板栗、油菜為主,總產值6891萬元。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7580頭,年末存欄15210頭;羊飼養量1812隻,年末存欄193隻;家禽飼養量37800羽。
工業
靈山鎮工業以建材和煙花生產為主導產業,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8000萬元。
商業
2011年末,靈山鎮有商業網點365家,職工1825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0.9億元,比上年增長21%;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8億元。
金融
2011年,靈山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達2.2億元,比上年增長20%;各類貸款餘額0.6億元。

文化


地名由來
靈山鎮因轄區靈山寺得名。

交通


靈山鎮境內有京港澳高速公路、339省道過境,總長14.5千米。2011年末,鎮區公共汽車線路4條,運營總里程12萬千米,車輛14輛,萬人擁有5輛,年客運量32萬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靈山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600人,專任教師30人;小學10所,在校學生2500人,專任教師16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初中1所,在校學生927人,專任教師8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中1所,在校學生1294人,專任教師85人。2011年,教育經費1057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董寨國家級鳥類研究機構科研人員5名。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靈山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文化大院和農家書屋5個,藏書15萬冊。
2011年末,靈山鎮有體育場地12處,5處安裝健身器材。
2011年末,靈山鎮數字廣播電視台、有線電視用戶1970戶,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靈山鎮有衛生院1家,村衛生室10個;病床9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8張。專業衛生人員37名,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1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75萬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靈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2戶,人數362人,支出65.1萬元,月人均150元;城市醫療救助10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54人次,共支出52.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6戶,人數966人,支出107.3萬元,月人均74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5%。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靈山鎮有郵政支局1處。電信服務網點1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24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1%;行動電話用戶2萬戶,網際網路用戶1046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靈山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排水管道40千米,年供水200萬立方米,自來水普及率100%。
● 供電
徠2011年末,靈山鎮鎮區有供電所1座,全年總用電量960萬千瓦時,供電率達98.5%。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靈山鎮鎮區共栽植各種花、樹12000餘株,綠化帶16千米,綠地、草坪、花壇綠化面積4公頃,人均綠地0.8平方米。

城鎮建設

靈山鎮城鎮建設起點高。以提高城鎮化水平為目標,以“六城聯創”為抓手,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建設新區,改造老街。先後籌資1500多萬元,招商引資4000萬元,實施了鎮區亮化、美化、硬化、凈化、綠化工程,高標準建成了風格優美、各具特色的商貿中心街、旅遊街、靈山景觀大道、商業步行街和北堰、金港、濱河、柳灣四個精品居民小區。硬化集鎮道路6000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5000平方米,綠化草坪40000平方米,安裝路燈120盞。完成給排水管道3600米,鋪設彩磚5000平方米、路沿石2000米。建成了33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健身器材配套,籃球場等主要文化設施齊全,建成有1000平方米大型停車場。啟動建設了靈秀新型農村社區,主要解決靈山鎮居住在深山區的壇堆村和石山口水庫淹沒區的袁沖村、彭庄村等行政村群眾就業、就學、居住和出行難題,建成后可安置農戶664戶,3652人。
2013年靈山鎮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人口1.2萬人!城區面積僅次於縣城和周黨鎮位居羅山縣第三位!
靈山鎮近況
近年來,靈山鎮黨委、鎮政府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立足於服務靈山、服務京珠高速,通過成立生豬養殖協會、茶葉協會、旅遊行業協會等協會運作,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鎮域經濟,促進群眾增收,全面建設新農村,在全鎮形成了“民營企業帶動,城鎮建設推動,旅遊開發拉動”的區域型經濟。目前,全鎮從事加油、運輸、餐飲、住宿、購物的旅遊型非公有制企業370家,每年接待來靈山旅遊觀光人數達80萬人次,旅遊服務業純收入在1600萬元以上。2008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195元,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市29名。
靈山鎮礦產資源豐富。經地質部門勘察論證,靈山鎮地下蘊藏著大量的金銀、銅、鐵、鉬、鉛鋅、螢石和花崗岩等,僅花崗岩品種繁多,色澤花紋美觀,質地堅硬,出材率好,鉛鋅、螢石、金等礦物質品位高,母山鉬礦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
茶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市、縣發展茶產業的要求,制訂優惠政策,大力發展茶葉生產。羅山億峰生態林業公司、靈鼎峰茶葉公司分別被省政府、市政府授予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目前,全鎮茶葉生產面積迅速發展到15000畝,可採茶園年產干茶10萬公斤,產值達2000多萬元。
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黨委政府以六城聯創為抓手,圍繞建設實力靈山、活力靈山、文明靈山,全面啟動集鎮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先後籌資1500多萬元,招商引資4000萬元,實施了鎮區亮化、美化、硬化、凈化、綠化工程,高標準建成了風格優美、各具特色的商貿中心街、旅遊街、靈山景觀大道、商業步行街。硬化集鎮道路60000平方米,硬化人行道5000平方米,綠化草坪40000平方米,安裝路燈120盞。完成給排水管道3600米,鋪設彩磚5000平方米、路沿石2000米。建成了33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健身器材配套,籃球場等主要文化設施齊全,建成有1000平方米大型停車場。為拉大鎮區框架,新建金港大橋一座,並啟動小潢河河道治理和建設。完成了10個行政村的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編製和規劃,其中縣級試點村壇堆村天子崗農民新村計劃投資3000多萬元,安置移民搬遷群眾131戶,目前已開工建設,年底可投入使用。
靈山鎮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小學、初中、高中基礎教育紮實,目前靈山鎮在外擔任省部級領導職務四人,縣處級領導60多人,已成為豫南一座文化名鎮。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村鎮、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鎮、省級重點鎮及中州名鎮、省級衛生鎮、省級文化先進鎮、省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和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等榮譽稱號。初步形成了開放文明、商貿活躍、社會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的旅遊小城鎮。
靈山鎮黨委、政府正帶領勤勞淳樸的靈山鎮人民,敞開熱情的胸懷,以優美的環境吸引人,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以優質的服務感召人,熱忱歡迎八方有志之士前來投資、經商、辦企業,共同開發這片熱土聖地,共同創造靈山鎮美好的明天!

旅遊


風景名勝

● 信陽靈山風景名勝區
信陽靈山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位於河南省羅山縣西南部境內,西南分別與信陽雞公山管理區、湖北省大悟縣交界,東連雞籠山,西鄰雞公山南灣湖,含六大景區:靈山寺景區、逍遙洞景區、金頂景區、龍鳳祥林景區、龍牙寺景區、九里落雁湖景區,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示範區、鳥類保護區於一體。景區總面積61.5平方公里。
靈山,最早叫八山,源於八座主要山峰。其最高峰叫霸山,海拔827.7米,古人誤以為此峰為縣境最高峰之故。因“八”、“霸”音近,后八山被混稱為霸山。此山“每有雲氣覆頂必雨,驗之信然”,其中一次高峰叫小靈山,自然與山名吻合,“靈”“霸”二字又同一“雨”頭,故霸山之名漸被靈山取代。遠近風傳靈山有求必應,非常靈驗,雖無科學道理,但信者甚眾,有求必應的傳聞頗多,有的求財求運者竟不惜跋涉數千里之遙。
●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北麓,距信陽市32千米。2001年6月,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總面積4.68萬公頃,區內分佈有植物1879種,獸類37種,兩棲爬行類44種,鳥類23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39種,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名錄的有95種,被譽為“鳥類樂園”,是一個集自然保護、生態旅遊、鳥類觀賞、科學考察、教學實習、休閑娛樂、避暑療養於一體多功能綜合性的自然保護區。

代表人物


靈山鎮領導

鎮黨委
書記:方舒平
副書記:秦化學、余大水
黨委委員、紀檢書記:李益
方舒平:鎮黨委書記
秦化學:鎮黨委副書記、鎮政府鎮長
余大水: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
李益: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張長水:鎮黨委委員、黨委秘書、副鎮長
鄭云:鎮黨委組織委員
李世平:黨委宣統委員、副鎮長
餘震:鎮政府副鎮長
李樹波:鎮政府副鎮長
萬文峰:鎮綜治辦副主任
周毅:鎮副科幹部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入選信陽市2019年度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