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鎮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下轄鎮

靈山鎮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大巴山南麓,地處平昌縣北部,是接通通江縣、南江縣、巴中市的重要樞紐。靈山鎮下轄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14年起全鎮經濟一路走高,在全市經濟增速中名列前茅。靈山鎮山水秀美,人傑地靈,其境內巴靈台、易家河頗為文人樂道,清乾隆年間恩科舉人、順天府房山縣知縣、華陽教諭吳道凝曾撰《巴靈台賦》讚美了巴靈台之美。巴靈台又稱巴靈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一個集‘雄、險、清、幽’於一體的風景聖地。截至2020年11月1日,靈山鎮常住人口為9760人。

2018年12月,境內巴靈寨村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概況


靈山鎮[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下轄鎮]
靈山鎮[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下轄鎮]
靈山鎮系平昌縣之北大門,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川陝省道路穿境而過,巴達、巴萬高速公路、巴達鐵路短時可達。鄉內硬化道路村村貫通,高標準文明路社社相連。水利基礎設施漸已完善,建塘庫200餘口,年蓄水量500萬方,渠系配套20萬米,有效灌溉面積800畝。全鄉社會事業發展良好,有中心小學1所、鄉村小學7所,金融機構2家,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院6所,農家書屋7個。廣電入戶率99%,群眾參合率100%,移動、聯通信息網路覆蓋全鄉,寬頻入戶工程正規劃起步。

人口


2021年6月,平昌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靈山鎮常住人口為9760人。

經濟


靈山鎮主產優質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全鄉糧食年總產量達50萬噸。在保持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和發展新產業。全鄉生豬養殖大戶15戶,年出欄量15000頭,凈利潤240萬元;養育大戶25戶,年總產值180萬元。蔬菜、水果、土雞、黃羊等新興種養加工產業正有序規劃落實,將最終形成規模化、生態化、優質化等高端品質。
2015年,平昌縣緒康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依託靈山鎮巴靈台國家AAAA級景區,立足景區內民意村、草壩村豐富的水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連片的梯田資源,規模發展蓮藕種植產業。從重慶等地引進巨無霸、雪蓮、珍珠、鄂蓮等早、中、晚熟名優品種,建成蓮藕品種擴繁園85畝,加快建設蓮藕標準園1000畝,帶動周邊農戶規模發展蓮藕種植1000餘畝。

旅遊


靈山鎮[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下轄鎮]
靈山鎮[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下轄鎮]
靈山鎮內有巴靈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巴靈台主峰海拔760餘米,台上東西長約300米,南北最寬處約25米,最窄處僅3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四面峻峭,由巨石壘成,山頂突起如台,遠觀形如天馬,素有“鐵打巴靈寨”之稱。巴靈台集儒教、道教、佛教於一山,系米倉古道的重要節點、古巴國祭天遺址。2005年溫家寶總理視察靈山鎮巴靈台。
巴靈台景區鍾靈毓秀,氣候宜人。現有七座殿宇:玄祖殿、藥王殿、二郎神君殿、大雄寶殿、彌勒佛殿、斗戰勝佛殿、觀音殿。現有佛像:觀音像、玄祖像、藥王菩薩像、魯班像、土地神像、二郎神君像、佛祖像、財神像、玉帝像、王母像、地藏王菩薩像、齊天大聖像等。景區內花房子、家昌墓、吳家大院等5處文物古迹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丘普墓、馮家壩佛塔、桃石坎摩崖造像等11處文物古迹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巴靈台因清朝乾隆庚辰恩科舉人、房山縣令吳道凝撰寫的《巴靈台賦》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