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千斤拔
大葉千斤拔
大葉千斤拔(學名:Flemingia macrophylla (Willd.) Prain)是豆科,千斤拔屬直立灌木,高可達2.5米。
該種根供藥用,能祛風活血,強腰壯骨,治風濕骨痛。大葉千斤拔具有速生,耐痔薄幹旱、產紫膠性能好,在中國紫膠產區推廣種植。
大葉千斤拔
葉具指狀3小葉:托葉大,披針形,長可達2厘米,先端長尖,被短柔毛,具腺紋,常早落;葉柄長3-6厘米,具狹翅,被毛與幼枝同;小葉紙質或薄革質,頂生小葉寬披針形至橢圓形,長8-15厘米,寬4-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基出脈3,兩面除沿脈上被緊貼的柔毛外,通常無毛,下面被黑褐色小腺點,側生小葉稍小,偏斜,基部一側圓形,另一側楔形;基出脈2-3;小葉柄長2-5毫米,密被毛。
總狀花序常數個聚生於葉腋,長3-8厘米,常無總梗;花多而密集;花梗極短;花萼鍾狀,長6-8毫米,被絲質短柔毛,裂齒線狀披針形,較萼管長1倍,下部一枚最長,花序軸、苞片、花梗均密被灰色至灰褐色柔毛;花冠紫紅色,稍長於萼,旗瓣長橢圓形,具短瓣柄及2耳,翼瓣狹橢圓形,一側略具耳,瓣柄纖細,龍骨瓣長橢圓形,先端微彎,基部具長瓣柄和一側具耳;雄蕊二體;子房橢圓形,被絲質毛,花柱纖細。
莢果橢圓形,長1-1.6厘米,寬7-9毫米,褐色,略被短柔毛,先端具小尖喙;種子1-2顆,球形光亮黑色。花期6-9月,果期10-12。
大葉千斤拔常生長於曠野草地上或灌叢中,山谷路旁和疏林陽處亦有生長,海拔200-1500米。
大葉千斤拔分佈於中國雲南、貴州、四川、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亦有分佈。
採種:栽培一年的大葉千斤拔即可開花結實。花期較長,邊開花,邊結果。果芙成熟后很快炸裂,採種必需及時。不同時期採種,出種率和種子千粒重也不同,在10至11月採收的種子比較飽滿,出種率為29%,千粒重14克。
種子處理:大葉千斤拔種子外殼較堅硬,不易吸水膨脹,發芽率僅在10%,發芽不整齊;如採用98%濃硫酸浸種15至20分鐘後用水沖洗,即時播種,比不浸種者室內發茅率平均高97%,場圃發芽出土率平均高36%。
育苗造林:大葉千斤拔種子較小,苗床應細緻整地,在3至4月開溝條播,條距25至30厘米,溝深2厘米,每畝用種1公斤,播種後用細牛糞及蓋1厘米,再蓋松針,保持苗床濕潤。苗床育苗適於第二年雨季造林。
袋苗造林:營養土以有機肥料和農田肥土按1:1比例,混合均勻,裝入底部有孔的塑料袋內,3.至4月每袋播種4至6粒,最後留苗1-2株,當年了月即可造林。成活率可達99%。植株生長快,到12月,平均株高1.8米,地徑2厘米。第二年即可放養紫膠蟲。大葉千斤拔造林株行距為1.5×2米或2×2米。
直播造林:造林地應全面或帶狀整地,按照株行距1.5×2米打塘,待雨季每塘播種4至6粒,蓋細土1厘米。應加強除草、間苗、補植,並追施速效氮肥,使植株健壯生長。
大葉千斤拔
【藥性】味甘、淡、性平。
《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甘。”
《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平。”
《廣西中草藥》:“味甘淡澀。性平。”
《四川常用中草藥》:“性平,味苦、辛。”
《西雙版納傣葯志》:“性平,味微苦。”
【功用主治】祛風濕,益脾腎,強筋骨。主治風濕瘙痹,腰痛,陽瘙,月經不調,帶下病。
《貴州民間藥物》:“治腎虛陽痿。”
《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舒筋括絡,強腰壯骨,健脾。主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腹脹,食欲不振,月經不調。”
《廣西中草藥》:“治偏癱痿痹,風濕骨痛,氣虛腳腫,勞傷久咳。”
《四川常用中草藥》:“健胃,消食。治咽喉腫痛,脾腹脹滿,口蛛不開等症。”
《廣西本草選編》:“治氣虛腳腫,慢性氣管炎。”
《台灣藥用植物志》:“(印度)根外用治頸部潰瘍及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浸酒。外用:研末撒;或搗爛敷。
大葉千斤拔可作為資源昆蟲紫膠蟲的優良寄主,因其具有適應性強、速生、耐旱、耐貧瘠、萌發力強、產膠性能好等綜合優良特性,中國紫膠生產中推廣應用。
大葉千斤拔的葉及嫩枝富含粗蛋白,可作為牧草資源。其根系發達,能利用根瘤菌固氮,可作為熱區水土保持、恢復退化耕地的重要樹種。
大葉千斤拔還可以作為綠化樹種,用於道路、高速公路的綠化,作為綠肥或蔭蔽樹種可以與於橡膠、咖啡、龍血樹、果巴戟等經濟植物套種,可以說大葉千斤拔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樹種,具有廣泛的開發利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