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里
相里
相徠里(Xiàng lǐ),複姓,始祖皋陶,堯時為大理官,其後裔子孫世襲官職,遂以理為姓氏;商末紂王時有理徵其孫仲師為逃紂之禍,理去玉字旁,而稱里氏,至春秋晉惠公三年大夫里克,被惠公所殺,其妻同攜小兒子季連逃居相城地域(今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另一說陝西韓城堡,),遂以地名加原姓改為“相里”氏,稱相里姓。(杏花村中現發現相里家族古碑3塊)
相里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里姓望族居西河郡(戰國時魏掠秦國黃河沿岸地於秦晉之間黃河西岸設立),有史考證,西河郡歷來都屬於晉,雖被多次廢郡,但無外乎都在呂梁境內,且均已汾州為中心(即今山西省汾陽市),所以西河郡必屬晉也,現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仍存有大相村與小相村,均有相里氏族分佈,另陝西省韓城市昝村鎮、西庄鎮、桑樹坪鎮有相里氏族分佈,在三原縣北相南相兩村也有相里氏族分佈。
相里金
字奉金,并州人。為人勇悍,而能折節下士。事晉王,為五院軍隊長。梁、晉戰柏鄉、胡柳,皆有功,遷黃甲指揮使。同光中,拜忻州刺史。是時諸州皆用武人,多以部曲主場務,漁蠹公私,以利自入,金獨禁部曲不與事,厚其給養,使掌家事而已。遷隴州防禦使。廢帝起兵鳳翔,馳檄四鄰,四鄰未有應者,獨金首遣判官薛文遇見廢帝,往來計事。廢帝即位,德之,拜保義軍節度使。晉高祖起太原,廢帝以金為太原四面步軍都指揮使。高祖入立,徙鎮建雄,罷為上將軍。天福五年卒,贈太師。
【晉 相里金神道碑】
大晉故建雄軍節度使左龍武軍統軍檢校太尉贈太子太師西河郡開國男食邑一千三百戶相里公神道之碑並序
中散大夫行尚書刑部員外郎臣李霞蒸奉敕撰
囗恭囗囗成知誦囗
詳夫周朝始囗,則濟濟多士於是乎生;漢祚復興,則詵詵眾賢於是乎出。誅紂牧野,則八百諸侯六共其功;戮莽射台,則三十二將同其力。莫不(氵頁)憑羽翼以盪煙塵。囗囗囗囗之丕基,成復巍囗之大業。囗囗鏤歲,表攀龍附鳳囗勤,礪岳帶河,受翼子傳孫之慶。則有欒邪督族,豐沛故囗。結(衤隹)提戈,終始共平於艱險。當原撲燎,辛勤密契於風雲。立百戰百勝之殊勛,兼一德一心之大節,撫士庶,單奚囗囗汝囗喧囗囗之誰者,則見乎故建雄節度使、左龍武統軍、檢校太尉。贈太子太師相里公有此功能焉。
公諱金,字國寶。其先河間人也,顓頊高陽氏之苗裔焉。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庭堅,庭堅仕堯為大理官。至殷末,有理征為敖伯,其孫仲師逃紂之禍,征去“玉”字而稱里氏。至周時,晉有大夫里克,其妻同成氏,攜少子季連,避地居囗相城,時人遂呼為相里氏。協避窨全身支道,見因地得姓之由。後有相里武、相里。武任漢朝御史,覽為前趙將軍。蓋軒冕相聯,文武不墜矣,公七代祖唐相州刺史遵。其先馮翊人,遠祖食祿西河,因居汾、晉間,奈為汾州西河縣人也。曾祖諱祐皇,不仕,放言潔身,隱居遂志,自得林泉之趣,無求簪組之榮。祖諱厚皇,任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遼州別駕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贈左武衛大將軍。囗囗之封,莫展龐生之足,三台之量,宜歸呂氏之刀。皇考諱福,任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贈饒州刺史。氣猛材雄,志高行潔,資文武之至藝,揚忠孝之英名。皇妣雁門縣太君成氏,誥封雁門郡太夫人。蘊閨秀之風,敦聖善之懷。慮民惡上,誠伯宗之無用辜言;市肉表誠,恐孟軻之或為不信。奉夫以謹,訓子以仁,婦德母儀,塗歌里囗。囗公囗贈饒州刺史之嫡長子也。追封雁門郡太夫人之囗生焉。公氣扃雄棱,形典魁廓,幼囗倜儻之志,每形慷慨之言。嘗謂時輩云:“驃 niao以追驟為能,鷹隼以輕捷為妙,雖暫雌伏,終俟雄飛。”羨高囗囗,囗取以名,囗囗世業,恨無才具。時屬塵飛五嶽,鹿走中原,周道凌囗,王塗蕪穢。唐太祖武皇帝將誅暴逆,廣募賢良,公以武勇自持,轅門入仕,才年十八,有志四方。既六藝有越於等倫,蒙賜囗仍編為戚屬。自是勞筋苦骨,秣馬礪兵,待春長狄之喉,期貫囗地之臂。舉二丈之大槊,彭樂慚顏;引十石之勁弓,康生失色。太祖武皇帝憐其膽囗,倚作腹心,出則先鋒,入為囗殿。西攻宜祿,南下平陽,北收剜薊口,東取襄囗,莫不身當矢石,手掃妖氛。后囗庄宗皇帝上黨解圍,柏鄉得攜,齊行勇爵,囗幕者驍囗。晉作新軍,所難者將領,故擢公閂自副兵馬使,充虎衛指揮使,是時太原新置此軍,後於胡柳陂獻捷,德勝寨成功,超轉右帳前指揮囗,同光元年(後唐庄宗癸未923)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權主客囗前都虞侯。從庄宗皇帝克定兩京,重囗九廟。寒浞既戮,方維大禹之前規;董卓就誅,再定高皇之舊制。乃申恩祿效,折爵賞功。二年五月,恩賜忠勇拱衛功臣、右帳前指揮使,轉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上柱國。當年囗月,內改補充右羽林第二軍右帳前指揮使,兼囗左右帳前都虞侯,轉檢校刑部尚書。天成元年(明宗丙戌926)四月,內轉充左右羽林都庾侯。當年七月,內除授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忻州諸軍哥事,行忻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三刀入夢,五馬行春,普頒恤物之厚恩,盡革害民之蠢政,至四年四月,內奉詔征赴闕庭,蒙恩除授守左神武統軍。功勛階爵,封賜如故。一麾出守,三年有成。卻歸君子之營,復坐將軍之樹。至長興二年(辛卯931),改賜忠義臣衛囗臣,充北面行營馬步都虞侯,轉檢校尚書,左僕射。遭憂至三年七月,內除授起複雲麾將軍,仍前檢校尚書,左僕射,使持節隴州諸軍事,行隴州刺史,兼并州防禦使。應順元年(閔帝甲午934)閏正月,內就加轉檢校司空,撫綏氓庶,防禦邊陲,震擒猾去暴之威,著懸魚留駒之譽。當年三月,內改囗堆誠囗贊保各功臣囗囗保義軍節度,陝虢等州視察處置使,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陝州大都督府長史上柱國西河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封鄰桃塞,境壓茅津,仗茲勤舊之臣,鎮彼咽喉之地。我皇帝,龍飛晉水,鳳翥參墟,東師於諑鹿之原,則蚩尤囗囗,囗眾於鳴條之地,囗夏桀逃亡。從億兆推戴之心,受乾坤眷佑之命,公上觀天意,下察人謀,戰將威而微子奔齊,囗囗敗陳平歸漢,脫身於草昧之際,立功於綿(廾絕)之初。尋於天福元年(後晉石敬瑭丙申936),奉敕特賜顯忠囗運保國功臣,改授建雄軍節度,晉、慈、隰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加光祿大夫、檢校太傅,使持節晉州諸軍事,行晉州刺史,西河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公下車布政,露冕宣風,晨絕囗飭之羊,夜無暫喧之犬,馬虛廄而靡入,囗離囗以復還。人人願挽於鄧攸,戶戶思留其侯霸。至三年四月,內就加檢校太尉,加食邑一千三百戶。政成三載,澤下九霄,徵赴彤庭,累承清問。至四月三日,內除充左龍武統軍,功勛散官如故。公既權禁旅,迥沐天波,安漢祚者必在絳侯,定羌戎者無逾充國。是日也,旋平六合,鏡靜三邊。時正天而位已崇,心甚壯而運何否。誤泄三囗之語,終成二豎之囗。於天福五年八月二十四日,卒於東京望仙坊私第,享年六十有九。主上軫悼良深,惻愴彌久,且曰:“天不愍遺,予將疇依。”遂降優詔,輟朝厚賻,進贈太子太師。巷陌不歌,廊閭罷市。登壇胙土,生榮死哀,人之貴焉,於斯為盛。夫人河內郡夫人常氏,蕙心芬馥,蘭質柔明;奉機案以如賓,托絲蘿於偕老。何圖烏沉月郎,鏡皎鸞孤;苟存未亡之身,永茹移天之痛。有弟四人:一曰奉謹,囗州長史,先公而亡。次弟曰奉度,充保安十將,早沒於敵,斷布示勇,折樹弛,陳安勢窮,至奪矛而後死;典韋刀屈,猶大罵以方殂。次弟月法才,囗僧賜紫,幼慕空門,早棲鷲嶺,護戒珠之無,劫燒以飛空。次弟曰泰斌,前保義軍衙內都指揮使;壯類卧羆,猛同擄虎,幼挺探穴之志,累彰破竹之功。有妹三人,一適曹氏,次適武氏,次適衛氏,並蘊淑德,悉配高門,有子曰彥超,前建雄軍衙內都指揮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囗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輕車都尉。仁孝挺志,純謹立身。負文武之全材,顯忠貞之壯節。言其操也,則冒雲孤松,高峙於寒歲;語其俊也,則逢秋一(號鳥),猛節于晴空。挺然間世之令人,卓爾承家之偉器。次曰彥韜,前隰州長史。次曰彥升,充西頭供奉官,幼而穎悟,長甚瑰奇,早彰難弟之名,永保肥家之道。次曰彥琮,前慈州司馬。次曰劉九、劉十。有女一人,甚幼,美矣儀質,邈爾諸孤。新婦鉅鹿郡時氏,隨姆中禮,(般單pan古人佩玉的皮帶)絲甚工,事姑彰至孝之名,從夫表宜家之慶。有孫四人,一曰韓五,次曰劉七,次曰榮哥,次曰晉榮,雖甚幼沖,並有氣骨。既積餘慶,果有令孫。公累代名家,數朝舊瑰,蕭(礻互Zhi)謁處,驚諑異人。溫嶠見時,嘆伏英物。傾身禮士,散俸濟貧冷而合境如春,令出而連營挾纊。前後無征不從,有陣皆摧,未斷嚴顏之頭,已喪高歡之膽。玄感徒方於項羽,崔浩妄比於張良,較此優稱,彼有(斬心)德。而況立功馬上,取賀行間。著竭忠盡節之名,馳善始令終之譽。雖五湖未泛,范蠡難訪於舟中,而七戰皆奔,畢萬終薨於牖下。即以當年十月十七日,護喪葬於汾州西河縣唐化鄉大相里原,禮也。孀妻、令子、愛弟、幼孫囗茹痛銜酸,號囗泣血,嘆樹風之不止,哀隙駟以難留;既懸窆有期,遷神即路,六親悲送,二子哀隨。離汴水以涉長政,歸汾川而就玄寢。皆以佳城既郁,幽壤永扃,冀存美譽於人(keng),願勒貞珉於墳(隧)。臣叨居粉署,恭奉綸言,敢不杼思冥搜,摭實紀述,錄已往之異績,顯如囗之芳猷。縱使東海水枯,共高天之不朽;南山石爛,垂後嗣以長存。罄其鄙才,囗為銘曰:
於赫茂族 顓徠頊靈苗 因事受姓 武穆文昭
同源異派 分枝布條 帝孫庭堅 掌理仕堯
理徵因官 臣殷見忌 仲師逃禍去其玉字
里克罹難 季連避地 潛居相城 配姓有自
間生傑士 桂馥蘭芬 居漢御史 為趙將軍
英聰邁旅 雄武不群 近囗祖禰 食祿並汾
卓爾儀形 偉哉髦雋 負氣從戎 策名仕囗
勛有殊功 出為橫囗 美譽遐邇威聲大震
惟忠惟孝 百戰百征摧堅則脆 在丑不爭
剪撲群孽 收復囗有 佳乎景運 致此昇平
酬爵賞勛 分符剖竹 塞北謐寧隴丘清肅
昨土虞城 作鎮狐谷 苛虛頊除 疲民受福
位居掌囗 職統禁戎 撫我銳卒 護我帝宮
虎居岸上 龍隱人中 勛雖囗立 運乃有窮
曾聞積善 必受余福 合彼吉人 永荷矢祿
胡神 佑 殞命唯速 輟朝罷市 鄰悲里哭
王季合嗣 嬌女幼孫 吞酸茹苦 叩地銜冤
卜吉遠日 宅兆高原 遷神即路 歸葬故園
車馬賓士 旒囗搖曳 古木蕭颯白日慘殪
明代長辭玄扃永閉 立碑表墳 囗光來囗
相里勤
戰國時人,秦墨巨子,秦惠王時入秦,輔助秦國變法,主張兼愛尚賢,在商鞅變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秦國變法,廢除貴族特權(平時對“重室子”即貴家子弟表面上予以優待,而事實上是嚴加看守。敵軍來攻時,令重室子居城隅高樓上作偵察守候的工作,“失候斬”。),為秦國的大一統奠定基礎,后因秦國強大后征戰天下的行為與不符而墨家兼愛非攻的思想,相里氏一脈的墨者被逐漸邊緣化甚至被打壓(東方之墨者入秦三年二不得見秦王),以至於相里氏之墨銷聲匿跡,其平生也罕見於史。這一墨家學派主張“殺人者死,傷人者刑”的法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法律的平等原則,哪怕巨子的兒子犯錯殺人,也依舊依照法律處決(腹(黃復)殺子)。
相關文獻: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
——《莊子·天下》
明 顧炎武《金石文字記》:“今汾陽縣大相里、小相里二村,相里氏之後尚有數十家,因考北齊寺碑(即《任敬志造像碑》,原存大相村崇勝寺,今存杏花村太符觀)題名,多相里氏---至今千有餘年---”
西河郡:
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吳起攻取秦河西地區的臨晉(今陝西大荔東)、元里(今澄城南),並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鄭(今華縣),築洛陰(今大荔南)、合陽(今合陽東南),盡占秦之河西地(今黃河與北洛河南段間地)(參見魏攻秦河西之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
周顯王三十九年(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秦國攻取西河,郡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