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
1991年創立的特殊教育學校
河南省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創建於1991年,前身是漯河市聾啞學校,系隸屬於漯河市教育局管轄的一所公辦九年制寄宿特殊教育學校,承擔全市適齡聾童、少年康復、教育任務。在市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免收一切費用,所有殘疾兒童均享受免費入學、免費食宿待遇。
學校佔地面積3366 m²,建築面積4551m²,擁有綜合樓、教學樓、餐廳各一棟,配備有多媒體教室、電腦教室、律動教室、職業技術課教室等專用教室,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平台。學校現有9個年級,14個教學班,開設有語文、語訓、數學、品德、美術、體育、律動、理科、電腦、裁剪、美髮、刺繡、社會、自然等課程。
學校擁有一支專業化的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均接受過特殊教育專業化培訓,現有教師 45人,大學本科學歷35人,大學專科學歷10人,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的有21人。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6人,漯河市教育專家1人,市級骨幹教師11人,市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16人。
學校先後被教育部、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殘聯、市委市政府等上級部門授予“河南省示範性特殊教育學校”“全國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省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省特殊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市級文明單位”。
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成為漯河市的特殊教育中心,這支團結、和諧、奮進、創新的團隊正在為爭創“省級文明單位“而闊步前進!”
校訓:博愛、奮進、有序
校風:賞識、寬容、尊重、理解、平等
教風:愛生敬業、勤奮務實、因材施教、育殘成才
學風:自尊自強、頑強拼搏、超越自我、立志成才
規範管理、科研興校:學校領導班子狠抓校風、學風和教風、深化教育改革,加強科學管理、從嚴治校、務實創新,提出:創一流的學習環境、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師素質、一流的教學質量的工作目標。學校圍繞“德育為首、素質為本、教學為主、全面發展”的目標,提出“科研興校”的口號,深化教育改革。
學校本著“培養特長學生、創辦特色學校”的辦學目標;提出“科研興校”的口號,深化教育改革,始終堅持把教育、教學工作作為學校的重心,無論是專業課教學,還是職業教育都取得了累累碩果。在省、市、校三級課堂教學比賽和基本功大賽中,累計有一百節課獲獎,先後有近三十名教師取得優異成績,學校教師參加全省特殊教育優質課大賽連續六年榮獲第一名。
學校以素質教育為契機,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找到適合的項目,培養了興趣,提高了特長,豐富了生活,創出了成績,形成了特色。
為了使這些殘疾孩子畢業后能擁有一技之長,學校在開設現有聾校課程的基礎上,增開了美容美髮課、裁剪課、電腦課、剪紙、刺繡等職業技術課,不僅對職業課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而且對職教課加強日常管理,每學期對職教成果進行展示,從而使每個殘疾學生都掌握了一技之長,提高殘疾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技術能手,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的畢業生成為各企業爭相招聘的對象。此外,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畢業生中有7名同學考上了中州大學,三名同學考上了長春大學。
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十分重視對聾生進行語言康復訓練。為了提高聾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校抽調了一批有經驗的語言康復訓練教師,把有殘餘聽力的學生集中起來進行語言康復訓練,通過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既能進行簡單的對話,又能張口唱出《國歌》,為聾生步入社會後進行簡單的語言溝通奠定了基礎。
學校還通過實施“醫教結合”項目,使身心障礙兒童得到早期干預,從而最大限度地接近於正常人的生理或心理機能。
榮譽證書
榮譽證書:全國特殊藝術人才培訓基地
在市教育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領導班子團結進取,銳意改革創新,全體教職工敬業樂業,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以“培養特長學生,創辦特色學校”為辦學目標,以“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師德強校”為辦學思路;積極探索“康復、教育和就業一體化”的辦學模式。以信息技術為依託,以多元文化為載體、營造科學與人文並重,師生共同發展的教育樂園。
殘疾兒童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他們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更需要專業的技術服務。針對這個情況,該校集中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將以特殊教育的發展為己任,努力提升教育服務水平,積極溝通,爭取省、市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形成合力,儘快把學校及所在區域的特殊教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階。
2017年1月22日,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師教育暨教學督導工作舉行。會議上,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等13所學校被評為河南省示範性特殊教育學校,市教育局調研員呂登峰領獎。
學校地址
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民生街1號 郵編:4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