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伊萬諾維奇·馬斯連尼科夫
伊萬·伊萬諾維奇·馬斯連尼科夫
伊萬·伊萬諾維奇·馬斯連尼科夫Масленников〔1900.9.3(16),恰雷克拉火車站,今屬薩拉托夫州奧津基區—1954.8.16,莫斯科〕,蘇聯軍事首長,內務部系統出身的蘇聯大將(1944),蘇聯英雄(1945.9.8)。清洗貝利亞時自殺。
1918年參加蘇軍。1917—1918年初參加赤衛隊,任通信主任。國內戰爭時期,先後任步兵團通信主任、騎兵群群長、騎兵團團長和旅長,在第9集團軍和騎兵第2集團軍編成內同白衛軍作戰。國內戰爭后,任騎兵連連長。1928年起在邊防和內衛部隊先後任邊防部隊機動群群長和花拉子模騎兵第11團團長3年多,該團在帕米爾和卡拉庫姆沙漠與巴斯馬奇匪幫作戰中戰功卓著。1924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后在蘇聯人民委員會國家政治保安總局和內務人民委員部擔任領導工作。長期擔負國境線巡邏任務。1935年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1939年2月28日1943年7月3日是內務部副人民委員兼內務部隊司令,統轄整個內務系統的邊防部隊、鐵路部隊、警衛部隊、獄警部隊。
戰爭開始後任西方面軍和加里寧方面軍第29集團軍和第39集團軍司令(1941—1942),在斯摩棱斯克防禦交戰、加里寧地區作戰以及莫斯科反攻中,指揮有方。1942—1943年先後任外高加索方面軍北軍隊集群司令和北高加索方面軍中將司令。參與高加索會戰。1943午5月起任沃爾霍夫方面軍副司令、西南方面軍副司令和烏克蘭第3方面軍副司令。1943年12月起任第42集團軍司令,這支部隊在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進攻作戰中戰功卓著,協同突擊第2集團軍成功地突破了法西斯德軍在普爾科沃高地以南的堅固防禦。1944年3月任列寧格勒方面軍副司令。4月起任波羅的海沿岸第3方面軍司令,在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沃羅夫元帥指揮下參加了波羅的海沿岸戰役,該方面軍部隊在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戰役、塔爾圖戰役、里加戰役中屢建戰功。他因此被認為是一個知識淵博,積極進取,行動果敢和有良好組織性的軍官。1944年7月28日晉陞大將。1945年任駐遠東蘇軍副總司令,輔佐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參加了粉碎日本關東軍諸戰役。日本投降後由華推薦授蘇聯英雄。他是一員罕見的猛將,身上有13個彈孔,其中4個是成為高級將領以後負的傷。
蘇聯英雄馬斯連尼科夫大將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