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博物館
五原博物館
五原縣博物館於2007年8月18日正式開館。該博物館位於葵花廣場東側,總佔地面積2500 ㎡,總建築面積10170 ㎡,總高度28.2m,總投資2400萬元,共分四層,第一層東側為商業門點,其餘部分為檔案館庫房和社保局、就業局的服務大廳和活動室;二層為博物館展區,共分為前廳、黃河文化精品展廳、革命歷史展廳、書畫展廳、農耕水利文化廳、王同春紀念館、五原誓師廳等12個展廳,展出1000多件文物、圖片、資料;第三、四層為辦公區;頂部中間的大蒙古包建築面積300 ㎡,將是現代化裝備的會議廳。
傅作義展廳
該館創建於2006年7月,2007年7月開館,2008年8月15日正式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博物館總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170平方米,共有古代文化、書畫、農耕水利、王同春、五原誓師、五原抗戰、隆興長、宗教、民族、現代成就等13個展廳,陳列面積3000多平方米,展線長1080米。
館內展有紀念勳章、書畫、陶器、青銅器、琺琅器等出土文物和珍貴圖片20多個門類,共1000多件。自開館以來共接待社會各界參觀者16萬多人次,其中國家、省部級領導來訪參觀共200多人次,內蒙古地區省、廳、處級參觀的領導達2600多人次,周邊國家蒙古國、韓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等參觀者200多人次。
2007年—2009年,先後有馮玉祥、傅作義的諸多部下和親屬到此參觀。馮玉祥將軍的女兒馮理達、傅作義的部下宋海潮的愛人、董其武的後代、王同春的後人來此參觀后還為我們提供了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照片等,並表示要對古郡五原的繁榮振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建築特色
五原博物館
等重大歷史事件。走進館內,金碧輝煌,氣勢恢宏。博物館集歷史人文、民俗民風、書畫藝術為一體,館藏了上溯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代的20多個門類、1000餘件精品文物,採用跨越時空概括再現的藝術手法,結合製作模型輔助展品等形象資料進行系統的布展陳列,是河套農耕文化、軍事文化、水利文化、邊塞文化的縮影,是全面展示古郡歷史文化的窗口,是連接四方摯友的橋樑和文學藝術創作的殿堂。
歷史政治地位
1、是五原縣社會發展的象徵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標誌,是展示五原縣歷史文化、經濟社會和風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貫徹和落實中央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文明城市的具體體現。2、是實施鄉土教育的重要基地,幫助五原人民更好地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增強五原人民文化認同感和愛國愛鄉的情懷,激發五原人民建設五原和再創新輝煌的信心和熱情。3、是知識形態的文化休閑設施,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文化涵養,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4、是第二課堂和終身教育學校,面向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傳播歷史文化知識,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5、是對外宣傳交流的窗口和文化旅遊設施,是向外來遊客宣傳五原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經濟社會發展,塑造五原城市文化品位,增強五原的文化魅力,吸引海內外遊客來五原觀光旅遊、合作交流,促進和推動五原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重要陣地。
五原縣作為一個古老的縣級城市,是內蒙古西部地區的歷史重鎮、黨史大縣,它以民國治水專家王同春開發河套水利,愛國將領馮玉祥“五原誓師”,和平將軍傅作義“五原抗戰”等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聞名遐邇,令人仰慕。(一)河套禹公—王同春王同春(1851—1925)字浚川,乳名進財,河北省邢台人,因眼疾傷左目,人稱瞎進財。12歲時隨父走口外,學做黑皮工,其間,他對挖渠引水灌田引起興趣,常到田野察看地形,研究開渠引水之道,並主動幫助農民挖渠。1867年,寧夏黃渠橋水利工程開工,王聞訊后,前往參加築壩。施工過程中,他邊干邊學,深受啟發,下決心要以畢生精力開拓河套水利。自清同治六年至民國14年的56年間,他先後開挖了通濟、義和、沙河、皂河、豐濟等大幹渠,270多條支渠,浚修了剛濟、永濟渠,重修了楊家河,協助開挖了三公渠,共計耗銀1350萬兩。王同春刻苦鑽研開渠技術,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沒有儀器只憑眼力觀察。他冒雨在野外察看雨水流向,為測定渠道作參考;夜間在地上點燈,確定渠路走向。他又用十個柳編水斗,塗成白色,斗沿各釘一丈多長的竹桿,每距數丈立一水斗,測定坡度和取土深度,由渠口直至渠稍。經他勘測施工的渠道,均暢流無阻,故人們稱他為“河神”。在振興水利拓荒墾殖中,王積累了巨大家業。鼎盛時期,佔有荒地2700餘頃,熟地8600餘頃,建有18個公中70多個牛犋,僱用長短工千餘人,佃農數萬人,年收糧萬餘石,地租銀17萬兩,養耕牛1000餘頭,場牛2100餘頭,騾馬1700餘匹,羊12萬隻,駱駝500多峰,牛馬車200餘輛。王同春一生勤勞樸實節儉,雞鳴即起乘馬巡視渠地,日行百里,數十年如一日,重要工程躬親現場指揮。每年放水,家中男女老少都得下地勞作。雖家產萬貫,但崇尚節儉,吃面自已磨,吃菜自己種,三餐亦屬平淡,穿戴如同百姓,綢緞不許上身。凡跟從他的人如有所求,皆慷慨相助,不惜錢糧、耕地。王同春引黃墾殖,給當時的河套人民開創了食可飽腹、樂業安居的局面,也給後人奠定了農耕熾盛,各業發展的基(二)五原誓師1926年秋,為策應北伐,時任西北邊防督辦的國民軍軍長馮玉祥,結束了赴蘇考察之旅,在中共黨員劉伯堅(旅莫支部代表)和蘇聯顧問烏斯馬諾夫等的陪同下,由莫斯科回國,於9月16日抵達五原,當晚召集退駐五原的國民軍諸將領開會,決議成立國民聯軍總司令部,馮玉祥被公推為總司令,並向全國發出響應北伐的《通電宣言》。1926年9月17日,馮玉祥率國民軍官兵舉行隆重的授旗典禮大會。會場設在五原舊城的草坪上,臨時築一誓師台。參加典禮大會和國民軍一、二、三、五、六各軍官兵約一萬多人,主要將領有李鳴鐘、方振武、鹿鍾麟、宋哲元、弓富魁、何其鞏、佟麟閣等。劉伯堅、史宗法、王一飛(皆為中共黨員)、烏斯馬諾夫、於佑任和地方官員鄧鑒三、劉必達、蕭振瀛等也參加了大會。上午12時大會開始,馮登台演講。他用大量事實痛斥和揭露帝國主義稱霸中國和反動軍閥賣國求榮、踐踏蹂躪中國人民的血腥罪行,號召全體官兵進行國民革命,實行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配合廣東國民革命軍完成北伐,並鄭重宣布將西北軍改為國民聯軍,馮玉祥任總司令,劉伯堅為政治部副部長,烏斯馬諾夫為軍事顧問。劉伯堅講話后,帶領全體官兵宣讀誓詞。國民聯軍與以國民黨執委身份的於佑任舉行易旗儀式。會後官兵高呼“打倒賣國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官兵們高唱北伐軍歌:“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歌聲口號聲激昂嘹亮、此起彼伏。五原誓師有力地推動了北伐戰爭的勝利進程,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樹立了一面鮮明的反帝、反封建、反軍閥混戰、珍愛民主和平的光輝旗幟。馮玉祥將軍與五原誓師的壯舉彪炳史冊,昭示後人。會後馮等刻石樹碑留念,並將五原改為“義旗縣”。(三)五原大捷國民黨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兼三十五軍軍長傅作義將軍,以“誓與后套共存亡,剩一兵一卒也要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決心”,於1940年3月20日午夜,率部向盤踞在五原縣城及外圍據點的日偽軍守敵,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總攻。傅部運用近戰、夜戰、巷戰、掏心戰、阻援打援,靈活機動的戰術,激戰三晝夜,一舉收復失地光復五原。全殲守敵5000餘人,擊斃日軍指揮官水川伊夫中將(皇族)、大橋大佐、桑原中佐、中島少佐、內久保作、觀行寬夫、淺召慶次郎等倭首50餘人。繳獲汽車50餘輛、火炮30餘門、輕重機槍50餘挺、步槍3000餘支、毒氣筒1000餘個及軍用物資件。戰役十分慘烈,我軍將士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誓死抵禦外侮的民族氣節,前仆後繼,奮勇殺敵。賈晏如、趙壽江等54名排以上軍官和625名戰士捐軀陣前,為民族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戰役后建立烈士陵園,昭示烈士英名流芳千古。戰役中,五原各族人民,奮勇支前,形成了一個軍民團結齊上陣,同仇敵愾殺倭寇的場面,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五原戰役,堪稱是一次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此次戰役不僅打破了倭寇不可戰勝的神話,也阻止了其向西北進犯的步伐。五原大捷,聲震中外,在中華民族抗戰史樹立起一座光照千秋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