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之獬

明末清初官員

孫之獬(1591—1647),字龍拂,山東省淄川縣(今淄博市博山區白塔鎮大庄村)人。

天啟二年(1622年)舉進士,為庶吉士,繼為翰林院檢討。天啟七年(1627年)充順天鄉試正考宮。崇禎初年,廷臣請毀《三朝要典》,獨哭爭,遂被列入閹黨逆案,革職為民。清入關后,召他入京,授官禮部右侍郎。英親王阿濟格定九江后,副都統佟岱留守,他自請前往招撫,遂命以兵部尚書銜招撫江西。后以“久任無功,市恩沽譽”,被革職為民。

清順治四年(1647年),孫之獬在家鄉遭山東謝遷抗清民軍殘害、肢解,至死仍效忠清廷。然而,清廷最終因其已經削籍,沒有下達任何旌表與撫恤

人物經歷


躋身詞林

孫之獬為翰林孫光輝之孫。
萬曆十五年(1615年)中式乙卯科舉人。
天啟二年(1622年)考中壬戌科三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館試后授檢討。不久,告假回鄉,為父養老送終。

諂附閹黨

守喪期滿后,孫之獬重回京師。當時權閹魏忠賢勢力正盛,孫之獬諂附閹黨,破格升任侍講。
天啟七年(1627年),與徐時泰主順天府鄉試。閹黨重要成員崔呈秀之子崔鐸,才不能文,卻通過孫之獬的關係,得以中舉。不久,熹宗駕崩,思宗(即崇禎帝)即位。魏忠賢很快遭到參劾,畏罪自殺。
次年(崇禎元年,1628年),翰林倪元璐請毀《三朝要典》,並清算閹黨。《三朝要典》初名《從信鴻編》,又稱《三大政記》,是在天啟年間激烈的黨爭背景之下,由魏忠賢主持,大學士顧秉謙、黃立極、馮銓等人編撰而成的官方史書,收入了萬曆、泰昌、天啟三朝關於“梃擊”、“紅丸”、“移宮”三大疑案的示諭奏疏,並加案語,旨在深入打擊東林黨。東林黨人以其顛倒黑白,重新得勢之後,自然力主禁毀。思宗特命禮部及詞臣討論,眾人見閹黨大勢已去,均支持焚毀。而孫之獬卻前往東閣,力陳《要典》決不可毀,既而放聲痛哭,響徹內外。退朝後,他上《力疾不能供職疏》,極力闡述保留《要典》的理由,質問皇帝“何必如此忍心狠手”,指出毀要典之舉是將皇帝置於不孝不友之境地。同時,他稱病請求辭職返家。在當時背景下,孫之獬的行為廣遭譏笑,給事中張承詔等人又對其連疏參劾。同年八月,孫之獬被奪官削籍,回鄉居住。
崇禎二年(1629年),欽定逆案,嚴懲閹黨,孫之獬以“中崔鐸”和“哭《要典》”兩項罪名,定為三等“結交近侍”之罪。

鄉居為民

孫之獬返回山東淄川老家,閑居近二十年之久,平日教授子孫族人讀書,城中有公共事務,如修建石城、復行一條鞭法等,孫之獬亦以鄉紳身份出面倡議。崇禎末年,民軍四起,襲擾城池。孫之獬率眾守城,淄城免受破壞。

薙髮降清

崇禎十七年,即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思宗自縊殉國。明將吳三桂迎多爾袞率清軍入關。四月二十二日,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的第一天就下令剃頭。五月初一日,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過通州,知州迎降,多爾袞“諭令剃髮”。初二進北京,次日多爾袞給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別發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撫,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衣冠悉遵本朝制度”。這是清朝進入北京后正式下達剃髮和易衣冠的法令。孫之獬為得滿清歡心,有心“標異而示親”。一日上朝時他變得“煥然一新”,不但剃了發,留了辮,還改穿了滿族官吏的服裝。當時,朝臣分滿漢兩班,上朝的時候,滿班大臣說他是漢人,不許他入班;漢班大臣說他是滿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於兩班之間的孫之獬進退不得,狼狽萬狀。
清代衣裝髮式
清代衣裝髮式
於是孫之獬一怒之下便上疏提議讓朝廷之前頒布的剃髮令加快執行。疏言:“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多爾袞採納了這一提議,於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間,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同年,清廷派侍郎王鰲永招撫山東。山東巡撫方大猷將孫之獬守城之舉上報,朝廷即召其上京。孫之獬主動令全家剃髮,讓妻子不再纏足,並上疏標榜“臣妻放足獨先,闔家剃髮效滿制”,得授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清初筆記《研堂見聞雜記》稱,孫之獬入朝後,列於滿班,滿臣認為他是漢人而不受;歸入漢班,漢臣又因為他從滿俗而不容,孫之獬於是羞憤上疏,聲言“陛下平定中國,萬里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言辭十分激烈。

招撫江西

順治二年(1645年)夏,清軍攻克江西九江。孫之獬上疏請求前去招撫。在上疏中,他指出“志士忠臣每思垂名竹帛”,自稱要對清廷感恩圖報,根據占卜,此行必然成功,“一生勛業,留俟今日”。六月,清廷授其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頭銜,准其南下。
孫之獬一到江西,即與同僚拜謁許真君祠,立誓報主,又四處宣示皇恩,收買人心。他盡心為清廷效力,數月之內,即撫定數府。有柯、陳大姓人家,為元末武裝陳友諒後裔,二百年來盤踞險阻,不聽官差。孫之獬自甘委曲,前往招徠,使其地納入版圖。
順治三年(1646年),江西局勢漸穩,孫之獬應召還朝。總兵金聲桓劾其擅自為副將高進庫、劉一鵬加授總兵銜,孫之獬於十月被革職,永不敘用。

回鄉身死

順治四年(1647年),山東人謝遷舉兵抗清,聲勢浩大。淄川知縣劉修己因孫之獬知兵,請其協助城防。然而,當時清廷因懼怕民眾叛亂,正在醞釀收繳民間弓矢槍械,雖然尚未下旨,淄川當地的武器已經先行收繳。孫之獬只能率眾以木棍禦敵。
六月十三日夜,城中內應垂下繩索,引民軍入城,打開城門,淄川城破。孫之獬率家人力阻不敵,退回家中,準備自盡。民軍已蜂擁入宅,將孫之獬押解到縣衙,令其投降。孫之獬罵不絕口,被捆綁囚禁,受盡折磨。六月二十二日,民軍以死威脅,孫之獬仍破口大罵,結果雙唇被縫,肢解而死,其家眷亦有多人同時被殺。《清史稿》及《淄川縣誌》皆有傳。
孫之獬慘死之事上報后,朝廷命下吏部商議撫恤辦法。侍郎陳名夏金之俊建議為之獬復官、賜恤,而馬光輝及啟心郎寧古里認為之獬已經削籍,不應予以撫恤。兩種意見一同上奏,清廷最終採納後者,孫之獬身後一無所獲。孫之獬墓在大庄孫家林,墓前有卧碑,上刻“清欽命招撫江西提督軍務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翰林院侍讀學士前禮部左侍郎顯考龍拂孫公暨元配累封安人顯妣劉母之墓”。

個人作品


著作

孫之獬生平著作多毀於城破之時,有《登夾谷歷諸險》。有之前刻印之《懶水園集》、《澄江草》以及選刻《宋元詩塵》行世。民國《淄川縣誌》錄有其詩文數篇。

軼事典故


暴屍通衢

順治三年秋,山東爆發了謝遷領導的農民起義,這時孫之獬正巧衣錦還鄉。農民軍攻入淄川,將其活捉,五花大綁示眾街市,人們在他身上遍刺針孔,插上毛髮,以懲罰其獻媚清廷,創下剃髮殘害同胞的罪行。眾人將其斬首市曹,暴屍通衢。消息傳出,人們無不拍手稱快,皆雲罪有應得。後來蒲松齡作《聊齋志異》,內有《罵鴨》一篇,講一個人偷吃了別人的一隻鴨子,身上因而長滿鴨毛,且痛癢難當,最後還虧鴨的主人出面罵了一通,那小偷才褪去了鴨毛。這故事也許與孫之獬有關,但只怕不管人們怎麼罵,也難使孫之獬褪掉那一身鴨毛的。歷來做官者多有為了利祿而賣身投敵的,但他們一般都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例如“被逼無奈”、“同存共榮”等等,以掩飾自己的貳臣身份。明末有一大批明朝官員降清,他們對外說是因為清軍幫他們打李自成,為明朝報了仇,所以他們投降了清廷。但類似“羞向兩天傳姓字”的高調他們平日也唱過,因而在做了貳臣后心裡還是有些愧疚的,哪怕在“以暴易暴”之後,也盡量少去助紂為虐、為虎作倀。即使是以賣主求榮而聞名於史的吳三桂,也曾當面勸阻過多爾袞剃髮令的實施。

後世紀念


陵墓

淄博博山新區大庄村,有座孫氏墓園,最近裡面的古墓被人盜了。據山東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道,民警趕到案發現場后發現,墓穴邊上有一個直徑六十公分、深約3米的洞穴,周圍散落著一些作案工具,和一些礦泉水瓶、煙頭。據史料記載,孫氏墓園建於明朝,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2015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最為著名的人物,當屬明末清初的兵部尚書孫之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