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漁人碼頭的結果 展開
漁人碼頭
上海市楊浦區漁人碼頭
上海新的標誌性城市濱水區——“東方漁人碼頭”項目位於黃浦江兩岸開發核心地帶,緊鄰北外灘區域,與陸家嘴金融區、北外灘郵輪、航運中心相銜接,佔地面積250畝,浦江濱水岸線700米,是上海市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以高水準的“海洋文化”和“漁文化”為主題,融合人文歷史、浦江美景、親水綠地,集海洋文化博覽、世界海鮮特色餐飲、國際旅遊服務、高級商務辦公等功能於一體,其建成后將成為市民、遊客、企業積極參與的“全天候”、“不夜城”式國際濱水公共活動中心。而楊浦東外灘亦將成為這個城市新生活的樞紐中心。
總體效果
楊浦區“漁人碼頭”位於黃浦江、楊樹浦港“兩港交匯”處,是楊浦區濱江開發的首個重大項目。整個“漁人碼頭”西起楊樹浦水廠,東至楊樹浦港,北起楊樹浦路,南至黃浦江,佔地面積約19萬平方米(約合250畝),沿江岸線長度約700米。“漁人碼頭”的概念來自於舊金山的漁人碼頭,那裡原來是漁民出海捕魚的港口,而在失去了碼頭功效后,經過商業包裝,形成了有獨具特色的休閑、文化地段。可以想見,曾經陷入沉寂的楊樹浦路,將再度喧鬧,成為上海的一個時尚新地標。
"漁人碼頭 "的一期工程,佔地75畝,由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上海弘實置業 有限公司、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聯合開發,並由美國Perkins+Will公司和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這也是“漁人碼頭”的核心項目。一期工程土地投資約為6億元,總投資將達20億元。“漁人碼頭”一期項目,包括連接規劃中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的三層地下室、五星級賓館以及漁碼頭博物館等。其中,漁碼頭博物館將著重展現上海由來,將上海從一個小漁村發展至國際性大都市的四五百年歷史重現。最終的方案是綜合了三家設計公司優勢演變而來的。據透露,從設計的效果圖上看,整個漁人碼頭彷彿一條騰空躍起的魚,“魚頭”位置豎立的一根“魚竿”就是設計中的五星級賓館。
親水平台
三期前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建成后的“漁人碼頭”可停靠水上巴士等船隻,周邊還將打造一個“漁文化圈”,在“漁人碼頭”博物館里,將展出各種魚類標本;“漁人碼頭”沿江將設置寬度不小於50米的公共綠帶,其間設置親水平台、碼頭、廊道等。這個長約700米的沿江區域全部作為公共岸線對外開放。
上海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而楊浦區則是上海近代工業的搖籃。在120多年的工業化進程里,這裡曾經幾度輝煌。黃浦江沿岸的楊浦老工業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稱為“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而隨著楊浦進入新世紀后巨變式的轉型發展,地處黃浦江西北岸沿江帶的“最大濱江工業帶”也正在悄然嬗變。
早在1882年,清政府就在這裡建造了上海機器織布局和倫章造紙廠。19世紀末,英國、美國、日本的商人,紛紛把目光投向這裡,楊樹浦地區相繼建成了中國第一家發電廠、第一家煤氣廠、第一家水廠、第一家紡織廠,規模在當時均為遠東第一。解放后,這裡更是上海重要的工業集聚區,沿江的楊樹浦路上遍布萬人大廠,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楊浦區的工業總產值曾佔到全市的25%。上世紀90年代后,楊浦區大量工廠關閉、搬遷,老工業基地面臨艱難的轉型。
2002年1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世紀工程,吹響了浦江開發的號角。2010年世博會的申辦成功,也將加快黃浦江兩岸規劃和綜合開發的啟動,進一步推進黃浦江及其兩岸的功能從原來的交通運輸、倉儲碼頭、工業企業為主轉到以金融貿易、旅遊文化、生態居住為主,從而實現從生產性到綜合服務性的功能轉換。
鳥瞰圖
現代感十足的水上巴士和古樸的“蓑舟”同時停泊在碼頭,兩條巨大的“卧魚”和“躍魚”相映成趣。一座融文化、博覽、娛樂、休閑、商業服務於一體的大上海東方“漁人碼頭”,將橫亘在長約700米的濱江楊浦。“漁人碼頭”的建設,在創造最大化的觀賞江景視線的同時又為浦江兩岸的美景群增添一道新的亮麗風景,將精心打造這一上海標誌性城市濱水區和歷史文化區,使之成為浦江兩岸一顆新的明珠,並為楊浦區15公里黃浦江岸線建設創造良好的示範和輻射效用。“漁人碼頭”是楊浦濱江崛起的標誌。
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區-楊浦擁有15.5公里長的黃浦江岸線,處於黃金水岸線的前走廊,在兩岸開發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附近還有大連路代服務業集聚區,集聚了包括德國西門子總部、德國大陸集團在內的國內外頂級科技公司總部、研發和採購中心以及從而實現與陸家嘴、外灘等區域的功能互補。
漁人碼頭
地鐵4號線在楊樹浦站下2號口出,再向東步行一千米,路南即是。
可以乘坐28路、853、135路公交車在楊樹浦路江浦路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