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基甲醇

丙基甲醇

丙基甲醇,又稱正丁醇,1-丁醇。無色液體,有乙醇的氣味,蒸氣有刺激性,能引起咳嗽。微溶於水,能溶於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極限3.7%~10.2%。是多種塗料的溶劑和制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見鄰苯二甲酸酯)的原料,也用於製造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乙二醇丁醚以及作為有機合成中間體和生物化學葯的萃取劑,還用於製造表面活性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丙基甲醇,1-丁醇,正丁醇
【英文名稱】n-butyl alcohol; n-butanol
【分子式】CHO
【結構式】CHCHCHCHOH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74.12
【密度】0.8098
【熔點(℃)】-89.53
【沸點(℃)】117.7
【閃點(℃)】36~38
【凝固點(℃)】-89.0
【粘度 mPa·s(20℃)】3.379(15℃)
【折射率】1.3993
【性狀】有酒氣味的無色液體。
【溶解情況】溶於水,能與乙醇、乙醚混溶。

用途


主要用於製造鄰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及磷酸的正丁酯類增塑劑,它們廣泛用於各種塑料和橡膠製品中,也是有機合成中制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的原料。還是油脂、藥物(如抗生素、激素和維生素)和香料的萃取劑,醇酸樹脂塗料的添加劑等,又可用作有機染料和印刷油墨的溶劑,脫蠟劑。用於生產三聚氰胺樹脂、丙烯酸、環氧清漆等;用作色譜分析試劑,也用於有機合成等;
可用於配製香蕉、奶油、威士忌和乾酪等型食用香精。

製備或來源


主要有發酵法、丙烯羰基合成法和乙醛醇醛縮合法三種。此外,由乙烯制高級脂肪醇時也副產該產物。

1.發酵法

以穀物(玉米、玉米芯、黑麥、小麥)澱粉為原料,加水混合成醪液,經蒸煮殺菌,加入純丙酮丁醇菌,在36~37°C進行發酵,發酵醪液經精餾分離得到正丁醇、丙酮和乙醇,也可採用糖蜜作原料。

2.羰基合成法

丙烯、一氧化碳和氫經鈷或銠催化劑(見絡合催化劑)羰基合成反應生成正丁醛和異丁醛,經加氫得正丁醇和異丁醇。
在用鈷催化劑時,反應在10~20MPa和約130~160°C下進行,生成的正丁醛與異丁醛之比約為3。1976年開始在工業上應用的銠絡合物催化劑,使反應可在0.7~3MPa和80~120°C下進行,正丁醛與異丁醛之比達到8~16。
加氫可在氣相用鎳或銅作催化劑,也可在液相用鎳作催化劑下進行。如果在高溫高壓下加氫,則一些副產物分解也可得丁醇,產品的純度可提高。

3.醇醛縮合法

由兩個分子乙醛,經縮合併脫水,可製得巴豆醛。巴豆醛在鎳鉻催化劑存在下於180°C和 0.2MPa加氫生成正丁醇。
在以上三種方法中,丙烯羰基合成法由於原料易得、羰基化工藝壓力已相對降低、產物正丁醇與異丁醇之比提高以及可同時聯產或專門生產2-乙基己醇等優點,已成為正丁醇最重要的生產方法。

包裝與儲運


可用清潔乾燥的鐵路槽車或鍍鋅鐵桶包裝,每桶凈重150kg。包裝容器應嚴格密封。應貯存在乾燥、通風的倉庫內,溫度不超過35℃,並遠離火源、易燃物、氧化劑、酸類。該產品可用汽車或火車運輸。按危險物品運輸規定執行。
使用注意事項: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品。操作區域內,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100mL/m3。蒸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3.7%-10.2%(體積)

毒性危險


屬低毒類化合物。
急性毒性:LD504360mg/kg(大鼠經口);3400mg/kg(兔經皮);C5024240mg/m3,4小時(大鼠吸入)
亞急性毒性:大鼠、小鼠吸入0.8mg/m3,24小時/周,4個月,肝皮膚功能異常;人吸入303×mg/m×10年,粘膜刺激,嗅覺減退;人吸入606mg/m3×10年,紅細胞數減少,偶見眼刺激癥狀;人吸入150~780mg/m3×10年,眼有灼痛感,全身不適,角膜炎。
對皮膚有脫脂作用,對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性,並損害神經系統。遇明火、高溫和氧化劑有燃燒危險。燃燒時放出有毒煙霧,中毒時有頭痛、咳嗽、呼吸短促,皮膚髮紅,眼紅痛、視力不清、腰痛、吐瀉等癥狀。眼睛感染后易得結膜炎及角膜炎,感染后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藥治療。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 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呼吸困難,給輸氧;如果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