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武(拼音:wǔ)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武”字最早由表示武器的“戈”和表示腳趾的“止”構成,本義為征伐示威,引申為勇敢、英勇,由此引申指古代一種關於戰爭的抽象道德觀念。

文字溯源


會意字。甲骨文(圖1-3)里的武字是由“戈”和“止”構成的,戈為古代的一種兵器;下面是一隻腳(止)。兩和會意,表示行軍、征伐,這就是運用武力解決問題,戰鬥用武的氣氛很濃。發展到金文階段,利簋、盂鼎或增“王”,這是周武王的專用字(圖7),止旁或訛作字元A,如圖6。戰國文字“武”所從的“止”或訛作字元B,如圖14;所從“戈”旁下部左撇延伸變直或作字元C,如圖8。隸變以後。在圖18的漢代“西嶽華山碑”里,“武”下的“止”已失原形;楷書“止”右上的構件當為“戈”的訛變。
關於“武”字的本義,文字學家於省吾說道:“武從戈,從止,本義是‘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動,‘止’即表示行動也;征伐者必用武器,‘戈’,即武器也。”這就概括地把“武”的原義說出來了。許慎《說文解字》中註釋“武”字時,引用了一段典故:“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讀作jí,收斂、停止的意思)兵,故止戈為武。’”大意是:楚莊王說:“打仗的目的不是耀武揚威,而是為了停止兵戈”。其實“武”字中的“止”指的是腳,而腳是用來行走的、行動的,和戈會意,表示就是要行軍動武。這從甲骨文中看得很清楚。楚莊王只是借題發揮,借“武”的字形,講究“以戰止戰”。“止戈為武”雖富有哲理,但不能當作文字學例證。
有人認為“武”字“舞蹈”義早於“征伐”義,因為古代最早使用武器是為了狩獵。集體捕獸的人們手持兵戈武器圍著已被發現的野獸跺腳呼喊,以便把野獸趕進陷阱或羅網中捕殺。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原始的勞動舞蹈。歷史上的勞動舞蹈是先於戰爭征伐的,因此手持兵戈跺腳的“武”字應該首先是舞蹈的彤象,以後才引申出軍事上的“征伐”。

詳細釋義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名詞有關軍事、技擊的活動、行為(跟“文”相對)。military《詩經·小雅·六月》:“有嚴有翼,共武之服。”武器;武裝;武力;偃武息戈;耀武揚威
《史記·秦始皇本紀》:“武殄暴逆,文復無罪。”
劉勰《文心雕龍·檄移》:“故檄移為用,事兼文武。”
兵威。《詩經·大雅·常武》:“王奮厥武,如震如怒。”
武夫;武將。soldier《詩經·大雅·崧高》:“不顯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憲。”
韓愈《平淮西碑》:“相臣將臣,文恬武嬉。”
武功;武藝。《詩經·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指使用武力所應遵守的道義準則。《國語·晉語三》:“且戰不勝,而報之以賊,不武。”
舞蹈。《穀梁傳·庄公十年》:“荊敗蔡師於莘,以蔡侯獻武歸。”
兵法,韜略。《禮記·月令》:“(仲秋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
兵器。武庫;武帳
刑罰。《孫子·行軍》:“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
足跡。腳步。footprint《詩經·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步武;踵武前賢
楊萬里《三辰硯屏歌》:“一星雪白大於黍,走近月旁無半武。”
指金屬打擊樂器。inherit《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鄭玄註:“文謂鼓,武謂金也。”
周代貴族用於祭祀的“六舞”之一,是頌揚周武王戰勝商紂王的樂舞。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冠卷。古時冠上的結帶。《禮記·玉藻》:“縞冠玄武,子姓之冠也。”鄭玄註:“武,冠卷也。”
(Wǔ)姓氏用字。參看“武姓”。
量詞半步。《國語·周語下》:“夫目之察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間。”
形容詞勇猛;猛烈。valiant《詩經·鄭風·羔裘》:“羔裘豹飾,孔武有力。”
王粲《從軍》詩之一:“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威武
動詞用兵,指揮作戰。《左傳·宣公十二年》:“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
繼承。《詩經·大雅·下武》:“下武維周,世有哲王。”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二】【戈部】文甫切(wǔ)
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

說文解字注

楚莊王曰:
庄,上諱也,不當用。古庄壯通用,謚法固取壯非取艸。《周書》:兵甲亟作,庄;睿圉克服,庄;勝敵志強,庄;武而不遂,庄;皆壯字也。後人以庄代之耳,此庄王必本作壯。若諱庄之字曰嚴,乃漢法。許則從左氏古文。典下云:庄都說。亦當作壯。《晉語》有壯馳茲,蓋古姓本作壯,后乃盡改為庄。
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
宣十二年《左傳》文:此檃桰楚莊王語以解武義。庄王曰:於文止戈為武。是倉頡所造古文也。只取定功戢兵者,以合於止戈之義也,文之會意已明,故不言從止戈。文甫切。五部。大雅履帝武敏傳曰:武,跡也,此武之別一義也。

廣韻

文甫切,上麌明‖武聲魚部
武,止戈為武。又跡也。《曲禮》曰:“堂上接武。”又州名,本自白馬氐地,魏文徙武都郡於於美陽,今好畤縣界、武都古城是也。後魏平仇池山築城置武都鎮,即今州是也。亦姓,《風俗通》云:“宋武功之後。”漢有武臣。又漢複姓,六氏。漢有乘黃令武安恭,出自武安君白起之後。《風俗通》云:“漢武強侯王梁,其後因封為氏。”《丗本》云:“夏時有武羅國,其後氏焉。”何氏《姓苑》有廣武氏,出自陳餘之後。又武成氏、武仲氏。又虜複姓,《西秦録》有武都氏。文甫切。二十四。
校釋:“白馬氐地”之“氐”,原作“玄”,據四庫全書重修本改,巾箱本、黎刻本作“互”,是“氐”字俗寫,鉅宋本也是“氐”字俗寫。《潢書·西南夷傳》有“白馬氐”。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字部】武·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竝音舞。《玉篇》:健也。一曰威也,斷也。《書·大禹謨》:乃武乃文。
又《伊訓》:布昭聖武。
又《左傳·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為武。又: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武有七德。
又諡(謚)法之一。《汲冢周書》:剛彊理直曰武,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
又周樂名。《前漢·禮樂志》:武王作武。武,言以功定天下也。
又《禮·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鄭註:文謂鼓,武謂金。疏:金屬西方,可以為兵刃,故為武。鼓主發動眾音,無兵器之用,故為文。
又跡也。《詩·大雅》:履帝武敏歆。《禮·曲禮》: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禮·曲禮》:牛曰一元大武。疏:牛肥則跡大。
又《爾雅·釋詁》:武,繼也。《詩·大雅》:下武惟周。箋:言後人能繼先祖者,惟有周也。
又冠卷曰武。《禮·玉藻》:縞冠玄武,居冠屬武。
又《雜記》:委武。註:秦人曰委,齊東曰武。
又冠名。蔡邕《獨斷》:武冠,或曰繁冠,今謂之大冠,武官服之。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東郡有東武陽縣。應劭曰:武水之陽也。
又:泰山郡南武陽縣,武水所出,南人泗。
又關名。《地理通釋》:《左傳·哀四年》:楚人謀北,方將通於少習,以聽命。杜註:少習,商縣武關也。《輿地廣記》:商洛縣東有少習,秦謂之武關。賈誼《新書》:所謂建武關函谷臨晉關者,大抵為備山東諸侯也。
又武都,州名。《廣韻》:本自白馬氐地,魏文徙武都郡於美陽,今好畤縣界,武都古城是也。後漢平仇池山築城,置武都鎮,即今州是也。
又《地理通釋》:唐大中五年,以原州之蕭關置武州。
又廣武,山名。在滎陽。《前漢·項籍傳》:羽與漢王臨廣武,閑而語。
又縣名,屬太原郡。
又修武、陽武、原武,皆屬河內郡。
又靈武,今陝西環縣,唐肅宗即位於此。
又湖名。《廣輿記》:在黃州府黃陂縣,相傳黃祖習射處。
又溪名。亦山名。《廣輿記》:在辰州府盧溪縣。馬援門生善吹笛,援作歌和之曰滔滔武溪一何深,即此。
又武山,亦在盧溪縣。
又真武,湖名。《六朝事迹》:吳後主寶鼎元年,開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宮。今城北十三里有古池,俗呼為後湖是也。
又星名。《夢溪筆談》:北方真武七宿,起於東井,終於角。
又玄武,北方七宿也。《禮·曲禮》:前朱雀而後玄武。
又姓。《廣韻》:《風俗通》:云:宋武功之後,漢有武臣。
又漢複姓,六氏。漢有乗(乘)黃令武安恭,出自武安君白起之後。《風俗通》:云:漢武強侯王梁,其後因封為氏。世本云:夏時有武羅國,其後氏焉。《何氏姓苑》:有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錄》:有武都氏。
又與珷通。石似玉者。《史記·司馬相如傳》:瓀石武夫。
又《正韻》:微夫切。與無通。《禮·禮器》:周坐屍,詔侑武方。《鄭注》:武,讀為無。
考證:“《汲冢周書》:剛彊直理曰武。” 謹照逸周書及北史於忠傳,直理改理直。“《廣韻》:本自白馬元地。” 謹照原文元改氐。

字形書寫


【筆順】
①一(橫)②一(橫)③丨(豎)④一(橫)⑤丨(豎)⑥㇒(提)⑦㇂(斜鉤)⑧丶(點)
【規範】
武-字形對比
武-字形對比
“止”的末筆橫改提。
【寫法】
“二”首筆短橫寫在左上格;長橫起筆於橫中線。
“止”,居左下格;右豎起筆於橫中線;第二筆短橫收筆於橫中線;提筆的提尖略過豎中線。
㇂(斜鉤)從豎中線上端起筆,斜下至右下角鉤出,鉤部低於“止”。

韻書集成


小韻韻攝聲調韻目韻系字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上聲九麌合口呼三等次濁文甫切mjuo
集韻平聲上平九虞合口呼三等次濁微夫切ɱio
上聲九噳合口呼三等次濁罔甫切ɱio
中原音韻上聲魚模次濁ʋu
中州音韻上聲魚模葉無上聲
洪武正韻平聲五模次濁微夫切ɱu
上聲五姥次濁罔古切ɱu
分韻撮要陽上第十二孤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