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經河

滎經縣的母親河

滎經河,古稱邛水,下游稱鹿飲河、祿永河,長江支流岷江支流大渡河支流青衣江的支流天全河的支流,主源為滎河,發自滎經、天全、瀘定三縣交界處馬場梁(海拔3499米),流經嚴道古城后,於滎經縣城東南納南來之經河(長51公里,平均比降39‰)。滎經河幹流從此伊始,扭頭北上,於安樂鄉李公橋納天全縣河后,向東北流約5公里於飛仙關側天全縣樂英鄉的兩河口注入天全河。

滎經河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195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2.5‰,水能蘊藏量66.5萬千瓦,可開發量17.9萬千瓦,已開發1.22萬干瓦。

滎經河是滎經縣的母親河,流域幾乎遍布全縣,沿河除引水灌溉外,還建有許多水電設施,為縣城居民生活生產供應電力。

河道變遷


滎經河幹流原為青衣江一級支流,經麂子崗在雅安城東注入青衣江。由於新構造運動,青龍斷層活動加劇,導致雅安向斜南段上翹,隆起而出現麂子崗。滎經河被斬斷而成斷頭河,向北鑿開天鳳背斜而注入天全河,成為青衣江的二級支流。原下游段的殘留河,即今雅安的憤江。

水文特徵


滎經河雖為青衣江二級支流,但由於其流域面積廣,流域內降水量豐沛,因而年均徑流量達104秒立方米,僅次於一級支流天全河,在青衣江水系各支流中列第二位,占青衣江水系在雅安地區出境處年均徑流量469秒立方米的22%。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32.67億立方米,占青衣江水系在雅安地區出境處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150.69億立方米的21.6%。河流洪枯變化大由於流域面積內多暴雨,實測最大洪水為3450秒立方米,是平均流量的33倍,枯水期流量25.2秒立方米的137倍。因而,縣境內洪災較多。河段平均比降較大,含沙量較小,天然落差2555米,平均比降24.3‰,具山地河流特徵。上游植被較好,年均含沙量每立方米僅0.37公斤。
其年均徑流量,在天全縣兩河口處為104秒立方米,在出縣境處為93秒立方米,在縣城滎河與經河會合處為89.1秒立方米。在縣城水文站實測,歷史上最大洪水為1903年的5080秒立方米,最大徑流量為1955年的433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為1979年的13.4秒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37公斤,多年平均輸沙量為96.1萬噸。河段全長平均比降為24.3‰,天然落差2555米,可利用落差1072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6.97萬千瓦。

橋樑


滎經河、天全河在天全縣樂英鄉交匯,兩河口大橋就位於兩河交匯處。
只見兩座大橋的橋面相互垂直呈90度角,一個彎道將跨天全河與滎經河的兩段橋連接起來,連接處共用一個橋墩,恰似一座長橋攔腰折彎,別具一格的“倒拐橋”與兩河口青山綠水相映成趣。
站在橋上,身旁不斷有車和行人經過。在橋“倒拐處”矗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兩河口大橋”字樣,字體緊湊,筆畫精到,筆力強勁,據說是已故的天全著名書法家江蘊波先生寫的。石碑上清楚寫著“1972年4月25日動工,1974年8月1日勝利建成”。石碑後面,坐落著很多民房,一幢樓房正好修建在90度直角的位置上,幾位老人正坐在屋前凳子上閑聊。“這座橋是1972年動工的。”在橋頭上,天全縣樂英鄉鹽店村4組李明英記憶猶新,“動工的前一天正是我生小孩的時候。”“修建時,天全河上的橋叫1號橋,過滎經河的橋是2號橋。兩座橋同時動工,然後合二為一。”坐在李明英旁邊的李林祥老人是修橋民工中的一員。當時,生產隊號召大家修橋,李明英所在的生產隊有300多人參加修橋。
李林祥說:“修橋所用的石塊大多是從蘆山飛仙關運來的,建設大橋的石塊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因為每一塊石塊都要送‘測壓’。”他說“測壓”就是看看每塊石塊所能承受的重量,符合標準的石塊才能使用。兩河口大橋兩座橋面同一標高設計水位均為737.5米,橋面寬6米,兩旁人行道各為0.75米,天全河一段橋長92.6米,只有一拱,滎經河一段橋長131.735米,有兩拱。
天全縣樂英鄉中心小學教師舒乾江說:“聽當地人講,這座橋在當年的橋樑建築上算得上是一流,直到現在,也是國內著名的橋樑。”

幹流概況


滎經河
滎經河
滎經河古稱邛水,由於上游段為滎河與經水,在滎經縣城會合后,合二水之名而稱滎經河。滎河長77公里,較經河長24公里;流域面積1103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56.3秒立方米,二者均約大於經河1倍。以此,滎經河應以滎河的發源地為正源,滎河為幹流。滎河發源於滎經與瀘定縣交界的大礦山(《天全縣誌》稱馬場梁)東麓,野牛山西麓。最上游稱祁家河,至三合鄉(已併入牛背山鎮)火谷坪后改稱代黃溝。代黃溝長27公里,流域面積111.4平方公里,至金竹林納發源於馬場梁長22.15公里的茶河后稱滎河。向東在三合鄉西納北來三岔河、瓦前溝,在新廟鄉納源於泥巴山的頭道水,在泗坪鄉納南來的橋溪溝,在滎河鄉接納北來的小河子,在雙江鄉花灘場接納南來的相嶺河,至滎經城東北會合最大支流經河,改稱滎經河,折而北向,經大田壩、廟崗、復順、天鳳、石龍等鄉在天鳳鄉鳳槐村北土栗崗入天全境。
滎經河在滎經縣境內長90公里,其中兩源匯合后的滎經河幹流段在滎經境內長13公里,在天全縣境內佔174.1平方公里。兩岸僅有沙溪、堰溪溝、高橋溪、杏家溝、黃家溝等小溪溝注入。
在天全縣境內,滎經河古稱鹿飲河(《滎經縣誌》),《天全州志》稱作“祿永河”。由土流經滎經縣境,由土粟崗入天全縣境,穿過滎經縣天鳳鄉與天全縣興業鄉長約5公里的峽谷,經峽口村由南至北經新場、前陽、樂英等鄉,在天全縣興業鄉峽口村納西來銅廠河,經新場鄉前陽鄉,在前陽壩納西來前陽河,於樂英鄉的兩河口處匯入天全河。至此,滎經河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1958平方公里。
滎經河在天全境內段,流程15公里,流域面積174.1平方公里,入天全縣境處多年平均流量為93立方米/秒。兩河口匯流處的多年平均流量為104立方米/秒。境內河段天然落差為70米。興業鄉峽口村以下,河床成“U”形,其左右岸一級階地則稍為寬緩,後山溝沖較短,地層多為中生界沉積,層岩白堊系侏羅系、三迭系,岩石多為沙岩,河谷地層為第三系和第四系沖積層,滎經河天全段的主要支流有2條。

主要支流


經河,滎經河的最大支流,因流向由南而北,為子午方向,因名經河。上游分東西兩支,東支名黑石河,西支名白石河,均發源於雲霧山南的大埡口。兩支流於石滓鄉會合,始稱經河。如以白石河為主流,最上游稱銅廠河,北上會合高橋河后稱魚泉河,在石滓鄉境內始稱白石河,全長34.05公里,流域面積188.8平方公里。黑石河全在石滓鄉境內,上段稱黃沙河,納東南來的龍蒼溝后,始稱黑石河,全長31.2公里,流域面積219.85平方公里。經河全長53公里,流域面積591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36.6秒立方米,天然落差2056米。
小河子,滎河最大支流。發源於團靈山北與天全縣交界處。最上游稱腳林溝,東流至銅鼓山段稱苦蒿溝,在銅鼓山西北轉向南流始稱小河子。全長30.4公里,流域面積200.5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480米,河口流量10.00秒立方米。
相嶺河,滎河第二支流。發源於背後山北麓,小相嶺西麓,最上游稱黃蓮溝。北流經凰儀鄉在安靖鄉納銅廠河,在沙壩頭納米溪河。在花灘場注入滎河,全長25.2公里,流域面積166.35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090米,河口流量11.5秒立方米。
橋溪河,發源於泥巴山北黃蓮山西麓,向北在泗坪鄉注入滎河。全長17.7公里,流域面積64.21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740米,河口流量3.5秒立方米。
頭道水,發源於泥巴山埡口北坡,最上游稱白岩溝。向西北納橫溝後轉向北流,納螞蟻河后稱頭道水,在新廟鄉注入滎河。全長16.1公里,流域面積91.6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500米,河口流量4.5秒立方米。
茶河,發源於與瀘定縣交界的馬場梁東麓,最上游稱灶柵溝,東流經雞心包后稱茶河,在三合鄉(已併入牛背山鎮)雙林村注入滎河上游代黃溝。全長22.2公里,流域面積99.21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940米,河口流量5.3秒立方米。
銅廠河,源出與滎源出與滎經縣交界的抓老山麓。上源稱湯家溝,在濫池村合濫池溝后稱濫池溝於高橋村之兩河口,與銅廠溝合流后稱銅廠河。經興業鄉隴窩,於峽口村洞子上注入滎經河。全長16.6公里,流域面積84.4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230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4.13立方米/秒,枯水流量1.89立方米/秒。
前陽溝源於前陽鄉泉水坪,流經前陽壩章節附註入滎經河。因其流域面積小於50平方公里,故對其有關數字,未作測量統計。

治理開發


引水灌溉
英雄堰(原名官屯堰),引水於滎河,長3.7公里。清嘉慶初鑿修,定名“官屯堰”。1958年,城北街口就堰興建水電站。1974年重修堰道,更名“英雄堰”,1980年堰道中部建城區電站,堰道三面光,其貌煥然。
龍頭堰,從附城鄉戴家坡引經河水灌漢村、南羅村。原堰頭進水處有長壩如長龍張嘴,故得名。1965年,將堰頭上移1.5公里,不再築壩。1972年,政府投資3.7萬元,改造渠道,延伸至縣農場。
三坪堰工程,堰頭在石滓鄉同心村紫柏社,引經河水灌三坪,即茅坪(屬五憲鄉)、小坪(屬城區鄉)、古城坪(屬六合鄉)。原三坪良田,部份賴坪塘積水灌溉,其餘全是望天水田。民國36年(1947年)成立縣茅坪堰參事會,議修茅坪堰,上報未獲准。1955年8月28日成立三坪堰工程委員會,9月19日動工修築,次年5月竣工通水。坪塘漸改稻田,冬水田改二季旱田,環山小堰與主堰連成網路。水稻畝產由200餘公斤增至500公斤以上。
百里堰工程,百里堰起水於新建鄉和平村一社之店子坪,流經新建、滎河、烈士、民建、烈太等鄉。1966年8月1日動工,1968年1月停工,1971年12月復工,到1984年8月整修竣工,歷時18年,實際施工14年零8個月。原計劃百里堰乾渠長68公里,灌面30700畝。1979年6月通水至58公里處。1985年1月25日經省、地驗收合格,交付使用。
1963年,烈太公社堡子大隊首建電力提灌站。裝機1台,22千瓦,揚程27.8米,灌面200餘畝。1964年春於大田、城關、烈太等公社建4台機121千瓦的提灌站,保灌面積550餘畝。1964年9月,於城關艾磨房首建水輪泵站,安裝“川40型”水輪泵1台,揚程3米,灌面80畝。
結里電灌站:建站於新場鄉結里村,提取滎經河水源,1972年建成投入運行。裝機3台,51kW,總揚程75m,出水量108立方米/秒,有效水量6.8萬立方米,總投資1.5萬元,有效灌溉面積250畝。
水電工程
水池電站,1958年“大躍進”中,擬建大漩口水電站(未成),急需解決施工動力與照明用電,在水池村龍王廟上側建站,取名水池電站。該站利用六合堰取相嶺河水源,鋪設木製壓力管道,條石干砌機坑,於次年投產發電,裝機為80千瓦。1975年,改造利用原庫存HL300一WJ一60水輪機和TSW250—12/850發電機,於1982年再次興工改造,擴大廠房建築130平方米,於當年5月竣工,併網發電。經鑒定,改造后水頭達13.6米,實際出力達到160千瓦。
開善寺電站,1969年11月動工,歷年余建成,原名“東方紅”電站。屬國營性質,該電站於高梁灣下取滎河水源,引水渠經六合鄉青華村至城西街口,沿小坪山、四平山、抵開善寺后之半山腰,掘前池,鑿溢洪道泄入經河。渠道全長5公里,其中明渠3.8公里,暗渠1.2公里,流量為4立方米/秒,水頭為18米。裝機容量2×250千瓦,年發電量350萬度。
滎河電站,1983年3月與雅安地區聯合,改造百里堰渠道,利用其水源,在滎河鄉周家村興建水電站。安裝2000千瓦水力發電機組兩套。1984年9月27日,1號機試機發電,10月1日與雅安併網送電;2號機於10月28日發電。比原定工期提前兩個月。該電站距縣城22公里,座落於川雲公路、滎河邊沿,落差320米,引水流量1.7立方米/秒,裝機容量2×2000千瓦,年發電量2672萬度。
桐子林電站,位於六合鄉桐子林,距縣城7公里,為縣屬國營電力骨幹企業之一。1984年12月動工興建,取相嶺河水,系低壩取水,引水渠長18.8公里,流量為2.5立方米/秒,水頭137.4米,裝機容量為2×1250千瓦,年發電量可達一千多萬度。
五憲電站,利用經河水力資源,鄉自籌資金5萬元,國家補助2.9萬元,於1977年10月動工興建,經一年建成發電,總裝機容量為1×200千瓦,與縣電廠併網,按月收取縣電廠電費約2500元。
城區電站,利用英雄堰(官屯堰),於1979年6月15日動工,次年6月15日建成發電。水源取滎河水,過水流量為2.7立方米/秒,水頭6.5米,裝機容量1×125千瓦。水渠長1.9公里。年發電量50餘萬度。
泗坪機械廠自備電站,1954年率先於三叉河興辦第一座50千瓦小水電站。1956年又引用滎河水於大堰溝口沿滎河在岸建水電站,裝機為100千瓦,與三叉河電站併網。1958年在泗坪大橋上游門坎石利用橋溪溝水力資源修建電站,從楊磨子起水開挖明渠3公里,裝機2×250千瓦+1×200千瓦,數月竣工發電。
1983年興建土地溝電站於泥巴山北麓,為滎河支流橋溪溝多水源引水式梯級開發電站。引水渠工程在海拔1000米~1500米的高山峽谷中,通過4座山樑,引用3條溪流水源。全長4025.25米。三座攔河壩共長76.8米。土地溝電站裝機容量為2×1250千瓦,保證出力976千瓦,毛水頭215米,凈水頭209米,流量為1.7立方米/秒,年均發電量1810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