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舞
扁擔舞
壯族的“扁擔舞”源於舂米的勞動生活,是從“舂米舞”而發展為用扁擔敲打板凳的形式,人們此起彼伏、錯落有致的敲打中,表演插秧、收割、打穀、舂米等。扁擔舞最初是用一塊木板,蓋在舂米槽上用扁擔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動,於是慢慢改為用長條凳。馬山壯族打扁擔曾代表廣西參加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獲一等獎,今年也到了上海世博會表演。
扁擔舞最初是用一塊木板,蓋在舂米槽上用扁擔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動,於是慢慢改為用長條凳。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擔,但過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擔,竹竿兩頭還繫上數枚古銅錢,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吉祥如意等,敲擊起來聲音清脆,悅耳動聽。
流行於都安縣的扁擔舞,有六種不同的基本打法,分別為“虜列丈”、“虜列分阜”、“虜列分水”、“虜列分四”、“虜列分候”、“虜列高花(均為壯語譯音)。
內容表現插秧、收割、打穀、舂米等勞動過程和歡樂情緒。舞時,僅以竹筒的敲擊聲作伴奏,其形式與高山族的杵樂有些相似。打扁擔沒有更多的舞蹈姿態和隊形變化,主要以其獨特的節奏變化,上下交織的打法和強烈的音響效果,博得群眾的歡迎。
在壯族地區馬山、都安等縣的山鄉村寨,每逢春節,曬穀場上,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聽到扁擔的敲擊聲,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非常熱鬧。尤其是晚上,到處燈火,山寨沸騰,扁擔聲合著輕快悅耳的竹筒伴奏聲、村姑的歡笑聲、伯娘的讚揚聲,匯成歡樂幸福的聲浪,震撼山谷,激蕩人心。這就是深受壯族人民喜愛,聞名廣西的扁擔舞盛況。
扁擔舞示意圖
很久以前,雷山縣大塘鄉掌批村的祖先被逼南遷,路途困苦不堪。其間,一男子忍受不住夜間靜寂的氣氛,拿起身邊的扁擔和鐮刀敲打起來,於是有人站起來隨節奏跳舞,其他人逐漸加入了敲打和跳舞的行列,男人們揮動扁擔和鐮刀敲擊出美妙的天籟,女人們揮動衣服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忘記了辛酸和苦累。就這樣,這種娛樂方式代代傳承,形成了扁擔舞。
扁擔舞示意圖
扁擔舞表演時人數不限,但必為雙數,二、四、六人均可,舞者持扁擔面相對站於板凳兩旁,按規定的點子擊打舞蹈。時而豎握扁擔互相對擊,時而又橫握扁擔,以兩端敲擊凳面。有時於板凳兩側的二人作一組互相對擊,有時又可轉身與旁邊一人為伍對擊,中間還可穿插以四人為一組的斜向交叉擊打,擊打點子非常豐富,計有“插秧”、“車水”、“收割”、“打穀”、“點春水”、“碰碰歡”、“虜列表”、“虜列谷”、“虜列分水”、“虜列分阜”等,複雜多變,節奏明快緊湊,動作剛勁有力。參考胡勖主編,中華舞蹈志(廣西卷).上海市:學林出版社,2004年。
表演服飾為壯家婦女平時所穿的生活服裝,包花頭巾,穿中式斜襟上衣、中式長褲,系胸兜;道具有板凳扁擔兩樣,板凳為木製,長約七尺,寬約一尺二寸,高約一尺五寸;扁招為竹制,長約四尺五寸。表演時無樂曲伴奏,主要是按表演者依扁擔敲擊板凳和扁擔互擊發出的音響節奏而舞,節拍有2/4、3/4、4/4、5/4拍子交替擊打,並配以竹筒、鼓、鑼、小鑔組合的打擊樂伴奏。
按照壯學宗師黃現璠所言:“扁擔舞,是一面歌唱,一面舞蹈,內容分為四節,以壯語說,一為‘分假’,即“插秧”;二為‘分水’,即車水上田;三為‘法(提手旁+法)厚’,即收割打穀;四為“敦厚”,即拿谷舂米。是以藝術形式將農民從種穀到舂米的過程表演出來。表演時婦女每人持一條舂米之木杵,撞打在長形之木舂上,還用竹筒配打成節奏。初名“谷榔”,壯語‘谷’是‘做’的意思。‘榔’為舂米槽。後來感到木杵太笨重,不便舞動,改用扁擔來打,乃易名‘打虜烈’。‘虜烈’為打扁擔之聲。表演者一面打,一面唱。”(引自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第596頁)
打扁擔的絕大部分是婦女,人數以四、六、八、十人不定,都是雙數。打扁擔時,大家分立在幾條長凳的兩邊,每人一條扁擔,敲打凳子,或互擊扁擔。節奏有快有慢,打法多式多樣,它表現出打穀、車水、插秧、舂米、納布、趕牛下地等勞動的動作過程,而且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表演套路。其傳統的套路有“打舂堂”、“全家樂”、“大團圓”、“插秧”、“車水”、“打穀”、“慶豐收”等。技不但能增強體質,而且運動步調一致,行走靈活,協調自然,很受壯族人民的喜愛。人們在板鞋上可以表演各種舞技。
據都安、馬山縣的壯族群眾介紹,過去的扁擔舞不是用扁擔在板凳上敲擊,而是用杵敲擊木臼(用一塊大木,中間挖空,用以舂米),所以打扁擔壯語又叫“谷榔”(舂米的臼,壯語叫“谷榔”)。
唐人劉恂在《嶺表錄異》里寫道:“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弦,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於數里,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可見唐代的“舂堂”是古代壯族人民舂米勞動的生動寫照。隨著歷史的發展,才逐步演變成了今天的扁擔舞。至今仍流行於德保縣的’舂米舞”,平果縣的“打礱舞”,寧明縣的“經礱舞”,都基本上保持了古代“舂堂”的特點。因為嘹亮的槽聲預示著壯家的豐收和興旺,故有“正月舂堂鬧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的諺語。
壯劇,也稱壯戲,是在壯族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藝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按風格大體可分為南路壯劇與北路壯戲兩種類型。按地域、方言和音樂唱腔、表演藝術的不同,又可分為師公戲、廣南壯戲、富寧壯戲、隆林壯戲、田林壯戲、德靖木偶戲和漢隆壯戲。壯劇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它多用壯語方言演出,唱詞多用五言、七言的基本句型和民歌的押韻方式。唱腔曲調亦以各地民歌和民間曲調為基礎改造而成。表演以舞蹈和演唱為主,道白連綴,表演手法變化多端。有完整的伴奏樂隊和服裝、道具等。傳統劇目有《盤古》、《文龍與肖尼》、《卜牙》、《儂智高》、《四姐下凡》、《劉二打番鬼》、《解臼》、《一枝花》、《寶葫蘆》、《紅銅鼓》《百鳥衣》等。
壯族人民能歌,也善舞。我們從花山崖壁畫中就已經看到了壯族先民們翩翩起舞的歡樂場面。壯族的舞蹈絕大部分與本民族的生產勞動、愛情和鬥爭生活有關,具有鮮明的寫實風格和濃厚的生活氣息。著名的舞蹈有“扁擔舞”、“舂堂舞”、“採茶舞”、“插秧舞”、“撈蝦舞”、“繡球舞”、“銅鼓舞”、“戽水舞”、“凱旋舞”、“蜂鼓舞”、“板鞋舞”等。“扁擔舞”是典型的反映生產勞動的舞蹈。一般由“插秧”、“車水上田”、“收割打穀”、“舂米”4節組成。表演時,表演者手執扁擔圍繞於木槽周圍,上下左右邊唱邊打。形式雖然簡單,但氣勢恢宏、節奏感強,場面歡快、熱烈。充分展現了農民從種穀到舂米的主要勞動場面。因此,一直深受壯族人民的喜愛與歡迎。至今,每逢新年,群眾還多以此為樂。
據說唐朝時就盛行。在蔥蔥鬱郁的黔東南苗嶺腹地,蘊藏了許多不為世人所知的神秘文化。悠悠數百年來,苗家的飛歌、舞蹈只在大山裡為族人們盡情地演繹著,一朝走向外面的舞台,古樸瑰寶便綻放出灼人的光芒。2007年4月12日,從雷山縣大塘鄉掌批村走來16位男女,身著奇特服裝,手持斑駁的竹扁擔和木柄破舊但刀刃鋒利的鐮刀,在眾人面前,跳了一支沒有樂器伴奏的舞。當紅艷艷的土布條歡快飄蕩時,全場已經屏住呼吸。舞停,掌聲如雷。大家暗暗私語:“聽說這是他們村子里整整50年沒有跳過的舞。”掌批村依山傍水,苗族人家世代聚居在這裡。村落離縣城至少有40公里的崎嶇山路,村民與外界聯繫一向甚少,原汁原味的習俗文化,保留得非常完好。掌批村的人大多數姓白或姓張,融洽得好似一個大家族。白躍華從小在村裡長大,自打懂事起就跟在爺爺屁股後面,無論上山砍柴還是下田插秧,每次出門前,他總要自告奮勇地為老人拿出掛在牆壁上的扁擔。“因為我喜歡看爺爺和其他人跳扁擔舞的樣子。”白躍華說。
50年前,白躍華8歲。爺爺年輕力壯,不僅是家中的主勞力,也是村裡有名的舞者。月落黃昏時,爺爺掛好心愛的扁擔,點燃水煙,抱起幼小的白躍華,開始講述那久遠的、關於扁擔舞的傳說。很多很多年以前,苗族祖先從江西向南遷徙,途經一處苗語稱作“炯公榮”的地方時,山窮水盡,沒有剩下一丁點吃的食物和穿的衣裙。他們索性留下來,摘取當地的芭蕉葉遮體,砍柴,打獵,忙得不亦樂乎。野味被架在火堆上冒出誘人的香味,大夥靜靜圍坐。其中一名男子忍受不住寂靜的氣氛,抓起腳邊的扁擔敲打起來。隨著節奏越來越明快,男女老少不再沉默,紛紛揮動扁擔和鐮刀配合這美妙的天籟。年輕人敞開歌喉、邁開腳步,高興地邊唱邊舞。舞罷唱罷,隊伍恢復了往日的昂揚鬥志踏上征途。來到掌批村定居后,為紀念當初那場激動人心的舞事,他們繼續跳扁擔舞,並一代代言傳身教,使這支古老的舞曲傳承至今。在無數次“咕嚕--咕嚕”的悠長咂煙聲響中,白躍華頭靠著爺爺的膝蓋,在腦袋裡繪著老人家絮絮叨叨過的場面:芭蕉葉、飛揚的裙帶、熟悉的曲子。直到慢慢睡著。
扁擔舞
又到清晨,白躍華揉著惺松的眼睛抬頭看時,爺爺正要出發。他一骨碌跳起來,忙著拿扁擔,緊緊跟隨其後。露水還未完全被朝陽溫暖,待去砍柴的村民都已漸漸集匯到通向山坳的路上。“開始吧!”爺爺向人群大吼一聲,然後自顧敲響了扁擔,上山的腳步變得輕盈。人們不約而同地附和,忘記了疲憊、忘記了苦累,一心要把深山裝扮成歌舞的海洋。白躍華視爺爺為舞的靈魂首領,直到長大到外面的世界闖蕩,爺爺舞蹈的身姿都牢牢印在童年夢裡。如今58歲的他也當了別人的爺爺,可是回到家,村民們告訴他,村裡有50年沒有再跳扁擔舞了。年輕人認為這種舞沒有銅鼓、蘆笙伴奏,單調無味,不想學習。現在僅有3個70多歲的老人會跳完整的扁擔舞了。
“穿著芭蕉葉,一早穿爛九層衣;吃著山野菜,一天吃光九座山;一個破碗也是鍋,半邊山崖也是家;只要你我夫妻恩愛,齊心協力,去織成了再穿,去種得了再吃”扁擔舞是白躍華曾經的夢想,遙遠的扁擔舞歌謠依然記得。他要把舞曲傳承下去。把掌批村最能歌善舞的男女集中,白躍華手把手教會他們記憶中的扁擔舞。在白躍華的努力下,50年後,記者有幸目睹了再次“出山”的原始扁擔舞:8男8女組成一隊。女子抹胸、片裙。竹扁擔,鐮刀,紅土布。簡簡單單的衣服物事,瞬間把觀眾帶到百年前的“炯公榮”。在那裡,苗家人勞作了一天,都熱鬧舞起來了。男子大跨步,女子小碎步,所有的跳躍在“璫璫璫”的敲打中是那麼迷人。白躍華自信地對記者說,他們的扁擔舞是真正的原生態文化,一旦展現出來,肯定能得到外人的追捧。
半個多世紀過後,幾乎沒有人跳扁擔舞了,大家都在使用蘆笙和銅鼓等樂器。在2003年以前,掌批村只有3位老人知道扁擔舞,而且他們都是上了70多歲的老人,扁擔舞由此走到了面臨失傳的窘迫境地。在搶救扁擔舞文化、重振扁擔舞風采的過程中,湧現出了一位在當地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白躍華。今年58歲的白躍華在年幼時看過大人們跳過這種奇特的舞蹈,還能吟唱起跳的曲子,知道舞蹈的來歷,就是沒有認真學習過。後來,白躍華無論是在部隊,還是在地方,一直從事著文化藝術工作,見識逐漸寬廣,他發現家鄉的扁擔舞是很獨特的舞蹈類型,多次凝重地思考過關於扁擔舞的問題,想把它從民族文化歷史的角落裡重新撿拾,讓它恢復勃勃生機。1998年,白躍華辭職出來自謀發展,角色的轉換讓他更加覺得重振扁擔舞的必要和迫切。他在大腦中搜索兒時關於扁擔舞的印象,又走訪了村子里的老人,讓他們回憶、講述甚至舞動扁擔舞的舞姿形態,這些讓白躍華對扁擔舞的了解逐漸深刻。
2003年,無論是對白躍華還是扁擔舞本身,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年頭。白躍華和他的夥伴們對掌握的“活”資料加以整理,並從當地群眾的勞動實踐和本地其他類型文化藝術中吸取了豐富營養,開始了編扁擔舞的工作。掌批村的祖先是在“芭蕉葉遮體”的情況下創立起扁擔舞的,白躍華開始意識到要重編扁擔舞無疑是要使得這種“窘境”再現,經過認真研究,他首先在衣著上求取這種“再現”。受到當地短裙苗族服飾的啟示,他就讓演員穿上短裙苗的服飾,然後再作修飾,“芭蕉葉”的“味道”就出來了。經過數月的努力,白躍華和他的夥伴們編出了一個歷時4分多鐘,由20名演員共同完成的扁擔舞節目,在當地引起了轟動,不少群眾感謝白躍華把祖先留下來的東西撿回來了,當地黨委、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為推介、宣傳這種舞蹈做了大量的工作。“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啟動后,雷山縣對扁擔舞寄予厚望,白躍華覺得這是一次全方位展示扁擔舞魅力的絕好機會,他根據確立的比賽時間對舞蹈進行了改編,目前,改編和排練工作正在進行中。
作為民間藝術的馬山扁擔舞,最基本的動作就是兩根扁擔對打,發出聲音,愉悅觀眾。可以想象得出,這種源於民間的舞蹈,起初是多麼的單調。但它能在馬山縣這塊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長盛不衰,並且越打越精彩,越來越受到外界的青睞,頻頻登上現代文娛大舞台,是什麼賦予它們不歇的生命力。12月4日上午,馬山縣加方鄉扁擔舞藝人韋文耀給了記者一個答案:創新。
扁擔舞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馬山縣加方鄉出現,韋文耀也沒有個確切的答案。“扁擔舞本意是慶祝豐收。裡面的情節主要有犁田、插秧、收稻穀等從耕種稻田到收穫入倉的整個過程。”他說。據介紹,馬山壯族扁擔舞源於打榔,兩者為姐妹活動項目。打榔,古稱“打舂堂”,是馬山壯瑤民間流行的一項娛樂活動。打舂堂歷史悠久,在古代,人們把曬乾的禾穗放在打穀槽里用杵舂擊脫粒,後來演變為“打舂堂”,即舂堂舞。打舂堂之習,世代相傳,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元宵節,壯、瑤同胞的婦女便三五成群,作打舂堂之樂,其意為祝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安康,盛世太平。故有諺云:“正月舂堂聲轟轟,今年到處禾黍豐。”扁擔舞便起源於此。相關史料記載,“槽榔由於渾木大,近頗難得,舂堂之鮮用矣,婦女每用木板以代。其法以一米左右長堅硬之木板,兩端墊以長凳,兩排列婦女二三,手執扁擔上下對擊,或附和鑼鼓,逼拍成調。”這說明,由於環境變化,大的樹木逐漸被砍伐,村民製作打榔需要的木頭比較難找。為此,就用扁擔和板凳來代替。了解到,和打榔相比,打扁擔靈活多變,演員時而交擊,時而轉身,時而跳躍,動作文雅優美,扁擔敲擊發出的響聲明快而脆耳,往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在馬山,扁擔受到廣大民眾的青睞,不僅因為它是娛樂工具,還因為它是壯族青年男女的定情物。《依人擔歌》記載:“峒人多用木擔聘女,或以贈所私者,壯人的一種風俗。”即小夥子對扁擔進行藝術加工,兩頭畫龍鳳,中間用五彩畫上一個個邊框,每個框內各寫或刻上男女雙方愛的盟誓山歌,上歌圩時,看到意中人時則以此為貴重禮品贈給對方作為定情物。“名揚山外的扁擔舞,它像一串串金色的鑰匙,為您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您了解到馬山這一獨有文化特產的內涵,讓您領略到山高歌更高,水長情更長。”有關人士對記者說。
2007年12月11日,在不斷創新中,馬山扁擔舞逐步從民間草台走上各類現代大舞台,走出壯村瑤寨,走出馬山,成為當地一項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娛節目之一。馬山縣加方鄉是扁擔舞比較活躍的地方之一。出生於加方鄉加方村琴瓦屯的韋文耀說,他就是在扁擔舞中一天天長大的。加方鄉街上的人一直以來都喜歡扁擔舞,有事沒事三五成群就舞起來,自娛自樂。在他們的家裡,幾乎都有跳舞用的扁擔。從小學開始就從農村來到街上讀書的韋文耀,見到街上人這種自娛自樂活動之後,慢慢產生了興趣,暗中和他們學了起來。1977年,上初中的韋文耀第一次登上舞台,表演了扁擔舞。“我對扁擔舞更加感興趣了,掌握了其中不少門道。”他說,作為民間藝術的扁擔舞比較單調,不是很精彩,要走上大舞台,做成一個好的藝術節目,受到更多的觀眾歡迎,還需要創新,需要更多的舞台藝術加工。1995年,開始編導扁擔舞的韋文耀致力於這種民間藝術的創新。“不僅要按照老人傳下來的套路打下去,而且要不斷創新,動作比較複雜,道具也很多。”從譜曲、伴奏、動作、情節以及舞台藝術上,他都做了很大的創新和加工。而且每一場演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看點,高潮迭起,精彩異常。韋文耀的努力有了收穫。前幾年,由他編導的加方扁擔舞參加南寧地區農村文藝匯演,整個節目不但博得全場觀眾陣陣喝彩,而且載譽而歸:獲得編劇特等獎、導演一等獎,他擔任的主角獲得優秀演員獎。和加方鄉的扁擔舞一樣,馬山縣的扁擔舞已經不是最初那單調的啪啪聲,而是在不斷創新、不斷加工和藝術升華中,在不少民間藝術漸漸走向“美人遲暮,英雄垂老”的今天,由民間草台藝術一路鏗鏘而來,變為現代大舞台上精彩紛呈的民族藝術,步步走出大山,聲名在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馬山的扁擔舞已久負盛名,曾被列為中國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之一;80年代,馬山扁擔舞作為廣西參賽項目參加全國民族體育運動會並獲得一等獎,還進京向中共十二大代表彙報演出;2003年,馬山扁擔舞方塊隊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舉行的“八桂狂歡游”遊行表演,獲民族盛裝表演最具有特色一等獎。今天,馬山縣的扁擔舞這一獨特的民族藝術依然盛演不衰。
扁擔舞示意圖
2007年8月31日,都安瑤族自治縣一支中老年人業餘文藝隊———康樂藝術團受邀代表廣西進京,在北京市崇文區迎接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文藝聯歡會上表演都安壯族扁擔舞,受到北京市民的熱烈歡迎。都安壯族扁擔舞又叫“打虜列”、“谷榔”、“打榔”,是壯族群眾一種自娛性民間舞蹈形式。扁擔舞舞者最少4人一組,多則數十人,圍著長板凳或舂米木槽,每人手裡拿一根扁擔互相敲擊,或敲擊長凳,或敲擊木槽,打出各種各樣和諧的聲響,其節奏變化多樣,律動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舞者按照一定節奏,邊擊、邊歌、邊舞,熱鬧非凡。扁擔舞沒有複雜的舞蹈姿態和隊形變化,主要以其獨特的節奏變化,用扁擔兩端上下交織的打法產生強烈的音響效果,表現農民群眾插秧、收割、打穀、舂米等勞動過程和歡樂場面。每逢春節、豐收或喜慶之日,都安壯族村村寨寨、男女老少便會歡快地跳起扁擔舞,平時在田間勞動間歇時,在田頭地邊也以跳扁擔舞為樂。
2008年8月8日,是迎接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紀念日。在北京聯歡會的舞台上,都安康樂藝術團的演員們身穿民族盛裝,用壯族人慶祝喜慶節日的特有方式,跳起歡快的壯族扁擔舞,與全國人民同喜同樂,表達壯族人民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期盼2008年奧運會的到來。一根根系著象徵喜慶吉祥紅綢帶的扁擔相互敲擊,歡快而清脆高亢的扁擔聲如同擂響了戰鼓,彷彿在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奧運會,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由於都安壯族扁擔舞表演形式獨特,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情,一上台就贏得了幾千名北京觀眾的熱烈掌聲和喝彩聲。據了解,這次北京各邀請廣西6支文藝代表隊參加迎奧運倒計時文藝聯歡會演出,都安康樂藝術團是這些代表隊中演員年齡較大的一支代表隊,也是河池市惟一受邀的代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