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禪師
道明禪師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俗姓陳,鄱陽人,陳宣帝之裔也。國亡落於民間,以其王孫,嘗受署,因有將軍之號。少於永昌寺出家,慕道頗切。往依五祖法會,極意研尋,初無解悟。及聞五祖密付衣法與盧行者,即率同志數十人,躡跡追逐,至大庾嶺,師最先見,余輩未及。盧見師奔至,即擲衣缽於磐石曰:“此衣表信,可力爭邪!任君將去。”師遂舉之,如山不動。踟躕悚栗,乃曰:“我來求法,非為衣也。願行者開示於我!”盧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師當下大悟,遍體汗流,泣禮數拜,問曰:“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別有意旨否?”盧曰:“我今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卻在汝邊。”師曰:“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盧曰:“汝若如是,則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師又問:“某甲向後宜往何所?”盧曰:“逢袁可止,遇蒙即居。”師禮謝,遽回至嶺下,謂眾人曰:“向陟崔嵬,遠望杳無蹤跡,當別道尋之。”皆以為然。師既回,遂獨往廬山布水台。經三載后,始往袁州蒙山,建聖濟寺。大唱玄化。初名慧明,以避六祖上字,故名道明。弟子等盡遣過嶺南,參禮六祖。《五祖下二世》[北宗秀禪師法嗣]
道明法嗣,典籍有載者三人:一曰洪州崇寂禪師;一曰江西環禪師;一曰撫州神正禪師。道明年高時,弟子等盡遣過嶺南,參禮六祖。
道明禪師在蒙山聖濟寺圓寂后,宜春太守秦琢為他奏請謚號焉。
明禪師創建之聖濟寺,坐落於今江西省上高縣蒙山(古袁州治轄)的西北麓,距江西上高縣城23公里,是中國佛教史上唯一由皇孫開山的大道場。大唐以降,此地佛教臻於極盛,蒙山隨處峰巒之間,梵宮林立,禪院櫛比,僧侶甚眾,遂為江西佛教大山,也是江南重要佛教道場,為歷代所崇仰。宋治平元年英宗皇帝曾欽賜“聖濟禪寺”匾額;清嘉慶皇帝又親筆題匾“唐朝佛國”加以褒揚,使得聖濟寺更顯高貴。時至今日,蒙山仍保存了豐富的佛教文化史跡。其中位於蒙山南面靈隱寺舊址旁的蒙山道明的石質墓塔,既是不可多得的佛門靈跡,也是值得珍視的文物旅遊資源。
道明與蒙山佛教文化古迹
蒙山是唐代道明禪師的道場。道明原名惠明或慧明,是禪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弘忍座下弟子千餘人,除了六祖慧能外,還有旁出法嗣13人。惠明在這13人中排名第三。
惠明俗姓陳,鄱陽人,本人是陳宣帝之孫。國亡,落於民間。少年時於永昌寺出家,慕道心切。唐高宗之世,惠明往依在黃梅的弘忍,極意研尋,初無解悟。後來聽說弘忍密付衣法與行者慧能,即率同僧數十人躡跡追趕。至大庾嶺,惠明先追來了。慧能索性把達摩衣缽扔在石頭上:"此衣表信,可力爭耶!任群將去。"惠明申辨說:"我是來求佛法的,不是為了爭奪衣缽,請你開示我。"慧能說:"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隨後,他機鋒直入,開示道:"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那)么時,阿哪個是明上座(指惠明)本來面目?"
這個問題暗指善惡是"二",一切知識無不浸透了這個"二",離開了"二"也就沒有知識了。同時,此"二"一除,"不二"的那個境界自然顯現出來了,此"本來面目"也就顯現了。這是對自我生命、精神完整和全面的把握,而且是最真實的感受。若有知識參與進來,所感受到的,除了知識,還是知識,是思維的那些內容,而不是清澈透明的生命和精神本身了。
所以惠明當下大悟,泣禮數拜:"上來密語意外,還更有意旨否?"慧能卻說:"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反照自己面目,密在汝邊。"惠明嘆道:"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授入處,如人飲水,准暖自知,今行者(指酆能)即惠明師也!"慧能認可了他的開悟:"汝若如是,則是吾與汝同師黃梅(指弘忍)。"最後,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惠能示意:"逢袁則止,遇蒙則居。"
於是惠明再拜而去,並改名道明,以避慧能之諱,並下嶺勸退追來了的僧眾,獨往廬山香爐峰布水台結庵而居。三年後,道明來到袁州新喻縣蒙山,住持靈隱寺,創建西華禪寺,大倡玄機,廣弘佛法,一音宣講,萬人咸悅。自從道明定居蒙山以來,新喻佛教臻於極盛,蒙山遍建佛寺,遂為江西佛教大山。
繼蒙山道明之後,元代瑞州上高縣蕭氏子--名為德瑩的真顛祖師,遊方至新喻,住青雲庵,禮瑞相禪寺僧印宗為師,得妙旨。相傳他為蒙山道明的轉世後身,不久也來到蒙山西南的西華禪寺,開擴舊基,度眾僧,大弘佛法,並慈悲為懷,為民祈雨而有靈驗。
此外,蒙山西北有聖濟寺(又稱勝濟寺),位於蒙山林科所旁,前後三殿。靖嘉慶皇帝所賜"唐朝佛國"的匾額,字跡猶存。
公案一則
《景德傳燈錄》卷四: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者,鄱陽人,陳宣帝之裔孫也。國亡,落於民間。以其王孫,嘗受署,因有將軍之號。少於永昌寺出家,慕道頗切,往依五祖法會。極意研尋,初無解悟。及聞五祖密付衣法與盧行者,即率同意數十人躡跡追逐。至大庾嶺,師最先見,余輩未及。盧行者見師奔至,即擲衣缽於盤石,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任君將去。”師遂舉之,如山不動,踟躕悚栗,乃曰:“我來求法,非為衣也。願行者開示於我。”祖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師當下大悟,遍體汗流,泣禮數拜。
藥王子拈提:遍大地只是個衣缽,如何提得起?遍大地只是個衣缽,又將什麼來提?
再提:不思善、不思惡一段是六祖為道明痛下金針,然而自古及今錯會者不少,如向虛空中釘橛、石頭上種花,都當作不思善、不思惡之時,另有一個無善無惡、靈明自知的主人公解會,便將此喚作“本來面目”。卻不識得這一個“不”字並不是禁絕之詞,而是正思善之時而不思於善,正思惡之時也不思於惡,全放全收,全殺全活。於此,何妨別下一轉語:“亦思善,亦思惡,正恁么時,又哪個不是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