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李村鎮的結果 展開

李村鎮

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轄鎮

李村鎮,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地處洛龍區東部,東連龐村鎮、寇店鎮,南依萬安山與伊川縣呂店鎮交界,西鄰諸葛鎮,北瀕伊河佃庄鎮相望,行政區域面積83.88平方千米。

徠李村鎮歷代屬洛陽縣轄;1995年2月,撤鄉建李村鎮;2009年,由偃師區劃歸洛龍區。截至2018年末,李村鎮戶籍人口為91658人。截至2020年6月,李村鎮轄18個行政村、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李東社區。

2011年,李村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834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7898元。2018年,李村鎮有工業企業217個,其中規模以上3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歷史沿革


李村鎮歷代屬洛陽縣轄。
抗日戰爭時期,曾在李村成立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龐村區政府,管轄今偃師市伊河南一帶。
1955年12月,併入偃師縣
1958年3月,建立李村公社。
1983年5月,改社為李村鄉。
1995年2月,撤鄉建李村鎮。
2009年,由偃師區劃歸洛龍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李村鎮轄29個行政村:李東、李西、李南、李北、南寨、武屯、西李、提庄、上庄、下庄、東柿、西柿、石罷、袁付、新民、楊灣、白塔、申明、油趙、偏橋、袁溝、魏村、陳溝、雷村、老井、耿溝、南宋、東宋、葦元,下設33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李村鎮轄18個行政村、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李東社區。
李村鎮區劃詳情
李東社區西李社區石罷社區新民村老井村
李西社區提庄社區袁付社區楊灣村耿溝村
李南社區上庄社區東白塔社區袁溝村南宋溝村
李北社區下庄社區申明社區魏村東宋溝村
南寨社區東柿園社區油趙社區陳溝村葦園村
武屯社區西柿園社區偏橋社區雷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李村鎮地處洛龍區東部,東連龐村鎮、寇店鎮,南依萬安山與伊川縣呂店鎮交界,西鄰諸葛鎮,北瀕伊河與佃庄鎮相望,行政區域面積83.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李村鎮地處山前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分佈。地形南部為淺山區,中部為丘陵區,北部為伊河沖積平原。海拔120—300米,最高峰位於萬安山小南頂,海拔894米,最低點位於石罷村北,海拔120米。

氣候特徵

李村鎮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4.2℃,1月平均氣溫4℃,極端最低氣溫-12℃;7月平均氣溫33℃,極端最高氣溫39℃。無霜期年平均211天,年平均降水量500—60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248.3小時。

自然資源


李村鎮有耕地面積5.6萬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李村鎮總人口7.50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米900人。
2017年末,李村鎮常住人口為10.36萬人。
截至2018年末,李村鎮戶籍人口為91658人。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李村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834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7898元。
花木種植
花木種植
2018年,李村鎮有工業企業217個,其中規模以上3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農業

2011年,李村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120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3.1%。
李村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1660噸,人均42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花卉等。
李村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蛋雞、奶牛、肉鴿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7256噸;畜牧業總產值0.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1.5%。
截至2011年,李村鎮山區經濟林3500餘畝,用材林及工業原料林1200畝,建設生態廊道143千米,累計完成植樹造林任務6300畝,基本形成了林業生態網路。

工業

2011年,李村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7.2億元,比上年增長5.9%,限額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4.2億元。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職工6240萬人。

商業

2011年末,李村鎮有商業街農貿市場、會期市場經營商鋪640餘家,從業人員9000餘人。2011年交易額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9億元。

金融業

2011年末,李村鎮有3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3億元,人均儲蓄1800元;各項貸款餘額5.1億元。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李村鎮有幼兒園(所)5所,在園幼兒2124人,專任教師54人;小學26所,在校生5271人,專任教師20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2532人,專任教師20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60人,專任教師110人。2011年,教育經費達446萬元。
李村鎮
李村鎮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李村鎮有鎮文化服務中心1個。鎮文化站1個,為河南省百強文化站,村級文化大院10個,業餘劇團10個。

科技

2011年末,李村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56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30人,經營管理人才364人,技能人才440人,農村實用人才326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李村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個,其中村衛生室29個。2011年,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李村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70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300份、期刊1600冊。固定電話用戶0.8萬戶,行動電話用戶3.35萬戶。

基礎設施

● 供電
2011年末,李村鎮有35千伏安變電站1座,10千伏線路5條長82千米,400伏線路長138千米,變壓器166台,容量1.4萬千伏安,年用電量1350萬千瓦時。

交通


李村鎮境內有320省道經過。
李村鎮
李村鎮

文化


● 地名由來
李村鎮古稱咸寧寨,為董弘故居。唐高宗年間,董弘為太子李弘近侍。當時,宮廷政治鬥爭複雜,董弘在夾縫中頗難抉擇,最後暗示李弘有難將至,然後自縊身亡。時人感其義舉,故以其字作為其家鄉的名字,稱為“李村”,以志紀念。
● 文物古迹
李村鎮境內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白龍王廟遺跡、玉泉寺遺跡、興泰宮遺址、武噸文化遺址、司馬光摩岸題記、酒流溝文化遺址、東漢南北域皇陵、陳昌寺遺址。

旅遊


萬安山開發
萬安山
萬安山
萬安山綜合開發項目涉及老井、陳溝、耿溝、南宋、葦園、魏村、雷村,將建設山頂公園、1573項目、酒流溝水庫生態濕地公園、滑雪場、華夏玉佛園和野生動物園。其中萬安山山頂公園規劃建設石林懷古、憑欄仰聖等10個景點,展示"仰聖懷古""修心問道""休閒遊憩"三大主題,打造具有文化、養生、休閑、度假等多種功能的休閑娛樂公園。所有景點已基本建成,2016年牡丹文化節期間開園迎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