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
2018年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紀錄片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是中央電視台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製的紀錄短片,共25集。該片通過每集5分鐘的時間講述一件文物,介紹國寶背後的中國精神、中國審美和中國價值觀。該片於2018年1月1日起每晚22:00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播出。
《如果國寶會說話》海報
《如果國寶會說話》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
《如果國寶會說話》開創了文物紀錄片的全新形式,用更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碎片化傳播方式,向更多年輕人、歷史文物愛好者打開文物傳奇、歷史探索的大門。比起以往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的製作模式大有不同,摒棄了“長篇論述”的方式,採用短小精悍的分集設置、精緻的微紀錄小視頻,去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碎片化傳播特徵與節奏,讓更多繁忙的現代人“快速充電”,了解文物背後的文化意義。
序號 | 小標題 | 主要文物 | 收藏單位 |
1 | 最初的凝望 | 人頭壺 | 西安半坡博物館 |
2 | 穿越九千年的笛聲 | 賈湖骨笛 | 河南博物館 |
3 | 陶醉了六千年 | 陶鷹鼎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4 | 0.2毫米的精緻 | 龍山蛋殼黑陶杯 |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5 | 尋龍玦 | 紅山玉龍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6 | 玉中迷藏 | 凌家灘 玉版玉龜 | 故宮博物院 |
7 | 神之徽章 | 良渚玉琮王 | 浙江省博物館 |
8 | 金玉共振 |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 洛陽博物館 |
9 | 刻辭骨柶 | 殷墟嵌綠松石甲骨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10 | 國之重器 | 後母戊鼎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11 | 鳳凰傳奇 | 婦好玉鳳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12 | 一隻貓頭鷹的待遇 | 鴞尊 | 河南博物院 中國國家博物館 |
13 | 刻下商周的界碑 | 利簋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14 | 這裡有中國 | 何尊 |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
15 | 把世界戴在身上 | 玉組佩 | 山西博物院 |
16 | 人性的光輝 | 三星堆 青銅人像 | 三星堆博物館 |
17 | 生命之樹 | 三星堆 青銅神樹 | 三星堆博物館 |
18 | 照耀古今的光芒 | 太陽神鳥金箔 | 金沙遺址博物館 |
19 | 一本打開的青銅之書 | 大克鼎 | 上海博物館 |
20 | 走下神壇的牛虎 | 古滇國貯貝器 | 雲南省博物館 |
21 | 蓮花怒放,仙鶴欲飛 | 蓮鶴方壺 | 河南博物院 |
22 | 復刻傳奇 | 曾侯乙尊盤 | 湖北省博物館 |
23 | 勝者為王 | 越王勾踐劍 | 湖北省博物館 |
24 | 戰國黑科技 | 錯金銀銅版兆域圖 | 河北博物院 |
25 | 執於掌心間的千軍萬馬 | 虎符 | 中國國家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
《如果國寶會說話》開創了文物紀錄片的全新形式,用更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碎片化傳播方式,向更多年輕人、歷史文物愛好者打開文物傳奇、歷史探索的大門。比起以往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的製作模式大有不同,摒棄了“長篇論述”的方式,該片採用短小精悍的分集設置、精緻的微紀錄小視頻,去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碎片化傳播特徵與節奏,讓更多繁忙的現代人“快速充電”,了解文物背後的文化意義。
十八大以來,從《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到《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文化類節目陸續火爆熒屏、網路,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引起大家的關注和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現這一要求,離不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熱愛和熟知了解。缺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就丟失了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沒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與科學認知,就談不上創造和創新。在這個意義上,《如果國寶會說話》既是一次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也完成了某種程度的創造與創新,值得學習與效仿。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畫風雖然輕鬆,但態度卻足夠嚴謹、認真。如在介紹賈湖骨笛時,紀錄片以帶有水墨畫風的仙鶴動畫引出這支骨笛的誕生,而笛子演奏家吹奏出“1000年前的聲音”、“最遠古的聲音”的片段,更讓觀眾對這穿越數千年的笛聲,有了更直觀的感受。(《新聞晨報》評)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的價值不僅在於以大格局、大視野、海納百川的氣魄歸納千年中華文明,堪稱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展現了文化自信的中國,更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手法揭秘了中華文物之美,真正讓國寶活起來、火起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講師陳童評)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把文物的重量通過現代、流行的藝術方式傳達出去,讓紀錄片尤其是短片,成為了文明傳播的輕騎兵。(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張同道評)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畫風雖然輕鬆,但態度卻足夠嚴謹、認真。如在介紹賈湖骨笛時,紀錄片以帶有水墨畫風的仙鶴動畫引出這支骨笛的誕生,而笛子演奏家吹奏出“1000年前的聲音”、“最遠古的聲音”的片段,更讓觀眾對這穿越數千年的笛聲,有了更直觀的感受。(《新聞晨報》評)
總監製 | 張寧、顧玉才 | 監製 | 梁紅、陸瓊 |
總製片人 | 史岩、陳培軍 | 製片人 | 徐歡、范伊然 |
總導演 | 徐歡 | 執行總導演 | 張越佳 |
分集導演 | 汪喆 | 副導演 | 張舒、徐大拿 |
撰稿 | 王磊、曾輝、汪喆 | 策劃 | 曹林、和耀紅、潘懿 |
學術顧問 | 胡江、謝小凡 | 文博專家 | 智朴、王超 |
文學統籌 | 喻江 | 總攝影 | 楊明陽 |
視覺導演 | 汪隆 | 解說 | 楊晨 |
音頻監製 | 王同、高寶喜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
---|---|---|---|
2019年8月19日 | 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 特別獎 |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 |
2017年10月27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在“2018紀錄頻道推介盛典”上宣佈於2018年元旦推出紀錄短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並首發先導片。12月25日,《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在國家博物館首映。
播出時間 | 播出頻道 |
---|---|
2018年1月1日起每晚22:00 |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