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骨笛的結果 展開
- 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 鷹骨笛
骨笛
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骨笛是笛子的一種,也是最早的樂器。又稱鷹笛或鷹骨笛,藏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邊棱氣鳴樂器,藏語稱當惹。用鷲鷹翅骨製成,流行於西藏、青海、雲南、四川、甘肅省等的藏族牧區。常用於獨奏。是藏族青年喜愛的自娛性吹奏樂器,多在夏季放牧或田間勞動休息時吹奏自娛。經常吹奏的樂曲有《春播》、《上山》和《下山》等。
從前有一個地方,那裡山清水秀,勤勞的苗族人在那裡居住。寨子里有一個年輕壯實的小夥子叫竹郎,以編竹筐為生,由於他每天都與竹子打交道,日久生情,他覺得翠綠的竹子是有靈性的,小夥子隨手拿起一片竹葉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悅耳的聲音。久而久之,他的音樂聲打動了一位叫笛妹的美麗姑娘,每當小夥子吹起竹葉時,姑娘都會跟著唱。有一天,調皮的姑娘指著一節節的竹子問小夥子“這個管子你能吹響嗎?”聰明的小夥子想了一想,截下一段竹子,把中間鑽空,又在上面挖了幾個小孔,吹出的聲音比竹葉更好聽,還能吹出不同的調來。動聽的音樂吹進了姑娘的心坎里,小夥子把它作為定情之物送給了姑娘。因為小夥子叫竹郎,笛妹姑娘動情的把這個定情之物叫做“竹笛”。這也許就是最早的樂器,當然它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不過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真的發現了距今有8000—9000年之久的笛子——“骨笛”!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中國中部)舞陽縣賈湖村新石器遺址發掘出了隨葬的21支骨頭製成的笛子,它們全部是用鶴類尺骨製成,大多鑽有7個孔。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樂器。這事實也證明了古老的中國音樂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關於鷹笛,塔吉克族民間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刀山之祖”帕米爾高原上的塔吉克人,還過著狩獵生活,家家戶戶養著獵鷹,它們白天隨主人狩獵、晚上為主人放哨看家。有一個名叫娃發的獵手,住在達卜達爾山谷里,他家祖輩都是有名的獵戶,家裡有一支祖傳的鷲鷹,己活了一百多年.可眼力還非常好,百里以外的小雀也休想逃避,它的尖嘴和利爪能撕碎一隻黑熊。遠近獵手都羨慕這隻獵鷹,都叫它“鷹王”。娃發每天帶著“鷹王”狩獵,獵獲的鳥獸也和過去一樣,全被奴隸主奪去。命運如此悲慘.他只有向“鷹王”傾訴自己的哀怨:“塔吉克奴隸啊,像天邊墜落的星星。活著的被吸血鬼吸吮,死去的都閉不上眼睛。兇狠的奴隸主啊!殘酷無情,冷硬的心腸,像幕士塔格冰峰。塔吉克奴隸啊!難道永遠是天邊將要墜落的星星?!”
這歌聲像獵鷹一樣張開了翅膀,到處飛翔,傳遍了高原、山谷,奴隸主嚇得膽戰心驚,下令娃發交出“鷹王”,為他家看門護院。娃發氣得幾乎昏了過去。“鷹王”對他唱了起來:“娃發娃發,快把我殺,用我骨頭,做支笛吧,你有了笛,要啥有啥,就不會受苦啦!”娃發聽了又驚又喜.怎捨得殺掉自己心愛的獵鷹呢,他撫摸著鷹的羽毛,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鷹王”又唱道:“娃發娃發,快把我殺,我死以後,會成仙家,若不殺我,主家一來,把我搶走,你也難活。”娃發心想,也許它真能變成神仙吧,就把“鷹王”殺了,抽出翅膀上最大的一根空心骨頭,鑽了二個洞眼,做成了一支短笛,取名“那依”,吹出了動聽的曲調。娃發吹起鷹笛,獵鷹成群而至,狠狠地懲罰了奴隸主,使他再也不敢欺壓奴隸了。從此,四苗在塔吉克人巾盛行不短.並且一直流傳至今,可見歷史之久遠。
骨笛
動物骨骼是遠古先民製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進入文字記載的歷史,隨著人類物質文化的顯著進展,骨製品已大為減少。“笛”字初寫作“篴”,但部首均從竹,說明二字產生的年代,笛子早已採用竹類來進行製作了。甚至當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經製造過骨笛。然而骨笛並沒有因此而完全絕跡。
自周代雅樂中用竹笛配器以來,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爾也採用其他材料如銅、鐵、銀、瓷、玉等,骨亦其中之一,只是似更為罕見。筆者稽諸文獻,有這樣二例。一是晉代的猿骨笛。唐《酉陽雜俎》載:“昔晉時有人以猿骨為笛,吹之,其聲清圓,絕勝竹笛。”一是明代的鶴骨笛。明《玉芝堂談薈》卷八有馮海粟《鶴骨笛》詩一首,詩云:
胎仙脫骨字飛瓊,換羽移宮學鳳鳴。
噴月未醒千載夢,徹雲猶帶九皋聲。
管含芝露吹香遠,調引松風入髓清。
莫向嶺頭吹暮雪,籠中媒鳥正關情。
鶴有胎仙、九皋等異稱。起句中的“飛瓊”是主人為這支笛子起的雅號(在古代,這類雅號有的是鐫刻在樂器上面的)。
詩人盛讚了這支笛子,說它聲調悠揚清越,好似鳳鳴鶴唳。聯繫到晉猿骨笛有“絕勝竹笛”的評語及賈湖出土的鷹骨笛曾試吹民歌《小白菜》聽眾為之動容的報道,看來用中空的動物肢骨製作的骨笛與傳統的竹笛一類相較,音色風味是自有其獨到之處的。
在1987年,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裴李崗文化遺址中,發現了16隻完整的骨笛,該笛是用鶴類長骨製成,一般長20多厘米,直徑一厘米左右。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的之分。形制固定,製作規範、精美,多為7孔,且分佈均勻。個別笛子在主音旁有調節不孔,有的尚留有製作時的設計刻痕。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長22厘米,7孔,磨製精細,保存完好,在第六孔與第七之間靠近第七孔處穿一個調音,為豎笛,經測音可發出聲音階,調音孔可以發兩變音。
骨笛
專家研究發現,賈湖人已經有了音與音之間距離差別的基本概念,這些音程關係,經過了七八千年,甚至上萬年的音樂藝術實踐,直至明代樂律學家朱載在計算和理論上加以科學化的總結,才使人們對十二平均律有了新的認識。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中部,屬早於仰韶文化的裴李崗文化,古代賈湖先民曾在此居住了千年之久。張居中等人從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七年,共在此進行了六次科學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器物。
骨笛管身多用鷲鷹的翅膀骨製作,也有用仙鶴的腿骨製作的。骨笛規格不一,長短、粗細各不相同,通常比竹笛短而細,一般翅骨笛管長25厘米左右,鶴腿笛管長29厘米左右,管徑2厘米左右。管身上口密封,只留一窄縫作為吹孔,管端的背面斜開一發音孔,管身正面下部開有六個按音孔(或開成前五后一)。演奏時,骨笛豎置,右手在下,無名指、中指和食指按第一、二、三孔,左手在上,無名指、中指和食指 按第四、五、六孔。運用平吹超吹,音域d1—e3。音色清脆、悠揚。吹奏中多使用上滑 音和顫音等技巧。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還流傳有一種用大雁的翅膀骨做的雁骨笛。管身無固定規格,在笛管上端管口置一木塞,木塞與管壁之間留有一道縫隙作吹孔,管身開有六個按音孔。奏法與鷹骨笛相同。
管身多用鷲鷹的翅膀骨製作,一般全長24厘米一26厘米、管徑1.5厘米左右,管內中空無簧哨,上下兩端管口皆為通孔,在管的下端開有三個按音孔(如圖)。製作時,先將翅膀骨上的肉剔刮乾淨,鋸掉兩端骨節,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兩端管口呈橢圓形,上口較大,下口較小.從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鑽有一個直徑0.7厘米(稍呈橢圓形)的按音孔,按音孔共有三個。開按音孔的工藝十分重要,民間多以食指和中指在骨管上平展的寬度作為標準距離。鷹笛不僅長短有別,管口大小有異.所開的音孔距離也不同。多才多藝的塔吉克族人民,每當鷹笛開完音孔以後,還要在白凈而俊俏的笛身上雕刻出圖案紋飾或題字,猶如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更為奇持的是,鷹笛做好以後先不能吹奏,要放置在屋內的房柁上,經過半年鑲坑的煙氣熏染,使外表呈現出美觀、雅緻的暗紅色之後,方可取下帶在身邊。還有一種鷹笛,管身長28厘米,上端管徑2厘米,下端管徑1厘米,管身開七個按孔(前六后一),上端正面開一個方形吹口。
骨笛
河姆渡骨笛
河姆渡骨笛
鷹骨笛
新疆巴楚縣脫庫孜薩來遺址曾出土一件北朝時期(公元四至五世紀)的骨笛(殘)。塔吉克族稱那依,柯爾克孜族稱卻奧爾。用大鷹的翅骨製成,長約25、管徑1.5厘米。管內中空,兩端皆通,管下端開三孔。製作時,先將骨肉剔凈,鋸掉兩端骨節,磨平上下管口,去髓。兩端管口呈橢圓形,上口較大,下口較小,從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鑽一直徑0.7厘米(稍呈橢圓形)音孔,共三孔。笛身雕刻圖案花紋或題字為飾。多用於盛大節日和婚禮場合,也為歌舞、叼羊、賽馬等伴奏。樂曲有《塔里要吾里》等。
舞陽骨笛
賈湖遺址發掘的349座墓葬中,282號墓規模最大,隨葬品多達60件,墓主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墓中的2支骨笛,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外側,另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內側,製作之精良,音質之優美,都堪稱賈湖遺址骨笛之最。其中一支骨笛出土時已經斷為三截。經專家分析,骨笛並非是入土時折斷,而是墓主生前就已經損壞。耐人尋味的是,主人並未拋棄之,而是細心地在折斷處鑽了4個小孔,用細線連輟,可見墓主人對它的珍愛。舞陽骨笛一般長20多厘米,直徑約1.1厘米,圓形鑽孔都分佈在同一側,一般為7孔,製作規範。有的骨笛上划有等分記號,表明製作之前先經過度量、計算,然後劃線,再鑽孔。個別笛子的主音孔旁還鑽有小孔,專家認為是調音孔,可見製作者已有生律規範的意識,開孔后先要試音,如果音律不諧,再開小孔作微調。
在早、中、晚三期的5支骨笛中,早期的341號墓的1號笛、中期的282號墓的20號笛、晚期的253號墓的4號笛等三支骨笛,都有為了確定孔距而留下的計算刻度。
其中282號墓20號笛是用鑽頭輕點后留下的痕迹,在實際鑽孔時,再作校正,在開第七孔時,先開一小孔,經過人耳的審聽,發現此孔比實際需要的音略高,於是在它下方0.44厘米處再開了一個正式的音孔。經過測音,六孔至七孔的音距為178音分,與小全音音的音分數182音分只差4音分,而這4音分卻是一般的人耳難以辨別的。而七孔至筒音的音距為250音分,與純律增二度275音分也只差25音分。由於校正了第七孔的位置,使六至七孔的音距接近了小全音的標標準,使第七孔與筒音之間的距離縮小到與純律增二度相近的音分值(也可以視為音距稍小的小三度)。
20號骨笛在開孔時,在預先計算的開孔點上也有所調整,即把原先計算的第二孔的位置向下移動了0.1厘米,
使第一孔與第二孔的音距為300音分;原第三孔的位置也向下移動了0.1厘米,使第二孔與第三孔的音分值調整到200音分,而第三孔與第四孔之間的音距也成了200音分。通過調整兩個音孔位置,彼此的音距與音分數與今天的十二平均律的音距和音分數完全相同,並且形成了1235四個聲音組合的、以十二平均律為基礎的相互關係,簡直令人難以置信。賈湖人似乎已經有了對十二平均律某些因素的認識和可以接受的範圍。
282號墓的20號骨笛,笛身還可以清晰地看到開孔前留下的計算痕迹。據專家分析,開孔前先用鑽頭在骨管上輕輕接觸,以留下鑽點為目的,而不鑽透管壁。正式開孔時,再以已有的鑽點為基礎作適當調整。
管身的小七孔就是計算孔位時留下的,估計是試吹后覺得音稍高,遂在此孔的下方再開一正式孔。賈湖中期偏後的墓葬出土的骨笛,大多可見計算開孔位置時的刻度,說明了賈湖的先民製作骨笛採用的是經驗與計算相結合的方法。
341號墓1號骨笛全長20.9厘米,兩端的骨頭節已被鋸去,但斷面尚可見刻痕,當是鋸割前所畫的記號。骨笛通體呈棕色,把握光滑,顯然是長期使用之物。經測音,1號骨如果以#D6 15為主音,則此笛的自然音序為356136,按音階排列為13561,實際為四聲音階。它與M341:2骨笛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和時間上的差別。四聲音階如果是舊石器音樂水平的最高體現,五聲音階的出現,則是新石器時期的一個飛躍。
通過兩支骨笛自然音序的比較,可知1號骨相鄰兩音的距離比較遠,自然音序中只有一個大二度音程,而在2號骨笛的自然音序中,卻有三個大二度音程。這一重要發展,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從對開放式的粗獷型到密集的細微型表現方式的追求,這是音樂思維方式上的重大發展。在賈湖文化延續的1200年的歷史時期中,分別製作出了能演奏四聲和五聲音階的骨笛,六聲及不完備七聲音階的骨笛,七聲以及帶有變化音的骨笛,這一過程反映了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的漸進性。蕭興華先生說:“要揭開一萬年以來中國音樂文化文明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賈湖骨笛
賈湖骨笛作為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首,至今散發著迷人的光彩。那麼,它究竟憑什麼能夠獲此殊榮呢?
故事還得從1979年說起。那年秋天的一天,在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村小學教師賈建國帶領學生到堤外平整土地時,驚奇地發現了散落在地面的石斧、石鏟和破碎的陶片等。賈建國猜想這些可能是新石器時期的遺物,於是將它們送交到縣博物館。賈建國當時不會想到,他的這一舉動卻引出了“中國二十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的賈湖遺址。在一座編號為M282的墓葬里,人們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屍骨及60多件隨葬品。考古專家猜想,墓主人生前可能是巫師或部落酋長。而在墓主人左大腿一側,就擺放著這支骨笛
最終經測試顯示:這支骨笛已經在地下沉睡了八九千年,這一結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經過測音,骨笛不僅已經具備音階結構,而且還能夠演奏傳統的五聲或七聲調式的樂曲,是一種古代樂器。經動物學家鑒定,骨笛是用鶴類動物的尺骨製成。鳥類的尺骨薄壁中空,如果截去兩端骨關節就是一個理想的發音管,很適宜做笛子。
資料證實,到目前為止,賈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還能用以演奏的樂器實物,比古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兩千年,被稱為中國管樂器的鼻祖。這也是中國音樂考古中繼湖北曾侯乙墓編鐘、編磬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
這支賈湖骨笛呈黃棕色,製作精美,全長23.1厘米,笛身上鑽有七個圓形音孔,孔徑0.35厘米,分佈均勻,經測音可發出完備的六聲音階和不完備的七聲音階。在當下發現的30多支賈湖骨笛中,是保存完整的一支,堪稱“中華第一笛”。
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長約20公分,上有七個同規格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再有就是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骨哨。這批骨哨有一百六十件,距今大約有七千餘年的歷史。所謂骨哨,就是以大型禽鳥的肢骨,截去兩頭,在骨管上磨出一、二個或兩、三個吹孔,就製成了。這種骨哨可以吹出幾個簡單的音。骨哨是用來誘捕獵物還是用來吹奏樂曲的。這一直是現代人正在思考的問題。從原始人的生產發展情況來看,骨哨可能是兼用的。既用來誘捕獵物,也不妨在閑暇時吹來取樂,當然骨哨的作用還是應該以前者為主。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樂器,還不是最早產生的樂器。
紅山文化之骨笛
鷹骨笛
德出土距今3.5萬年骨笛
由禿鷲中空翅骨製成
德國蒂賓根大學考古團隊說,他們在德國境內出土一件大約3.5萬年前的骨笛,它是人類迄今發現的年代最為久遠的樂器。相關考古報告發表在25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做工精細 這支骨笛由禿鷲中空翅骨製成,長約22厘米,直徑2.2厘米,上面有V字形吹孔和多個音孔。音孔旁有精確雕刻的標記,似乎用於幫助制笛者校準應鑿出音孔的部位。
2008年9月,骨笛由蒂賓根大學尼古拉·科納爾領導的考古團隊在德國南部阿赫谷中的“霍勒·費爾”山洞裡出土。當時,考古人員發現12片禿鷲骨骼散落在山洞一小塊橢圓形區域內,於是把它們收集起來。拼裝后,這些骨片呈笛子狀。憑藉放射性碳同位素測年法,科納爾估計這支骨笛距今至少3.5萬年。“它毫不含糊地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科納爾本周告訴美聯社記者。 “我們現在可以得出結論說,對生活在阿赫谷和隆谷的奧里尼雅剋期人類而言,音樂在他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科納爾說。據科納爾介紹,這支骨笛的可吹奏複製品尚未製成,但他估計骨笛的音域可同不少現代笛相媲美。
荷蘭萊頓大學考古學者維爾·魯布魯克斯說,在同一沉積層發現的這支骨笛和象牙小雕像顯示,人類3.5萬年前就已在歐洲地區擁有高度發達的文化。
魯布魯克斯未參與科納爾等人的考古活動。按他的說法,雖然難以說清這些人在認知上和社會生活上究竟多發達,但他們生活中的樂器、個人裝飾品以及寫實風格的藝術品說明,他們的行為符合現代人類行為範疇。魯布魯克斯贊同科納爾關於上述骨笛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樂器這一說法。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蕭興華教授對賈湖骨笛進行了十餘年的研究,有許多重要的發現:
骨笛
2、賈湖骨笛上刻畫的“一”形直道很多,一般認為是制笛時設計孔位的符號。但是,在賈湖晚期的253號墓出土的4號八孔笛上,有刻畫細緻的“三”形符號,它又代表什麼意思?“一”形刻畫符號是否還有其他的功能和含義?
3、9000年前中國人的數學知識處在怎樣的水平?在賈湖骨笛出土之前,這是無法討論的問題。除了仰韶陶片上的刻畫符號之外,研究者幾乎沒有多少可據的資料。所以數學史家只能審慎地說: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貨物交換產生以後,數與形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仰韶文化時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的符號。
4、由於賈湖骨笛是截取飛禽脛骨而得,每支骨管的長短、粗細、厚薄都不相同,骨管的形狀也不甚規則,在如此不規則的異形管上計算符合於音階關係的孔距,是很複雜的難題。賈湖先民在製作前勢必會有某種計算,並在鑽孔過程中一再調整,直至開出滿意的音高開孔。20號骨笛留下的三處計算開孔的痕迹,使我們得以了解賈湖骨笛製作的複雜過程。究竟先民是通過怎樣的方法來計算音孔位置的?這是我國數學史家和音律研究家面臨的重大挑戰。
骨笛
舞陽骨笛是我國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的樂器,是賈湖先民有意識、有目的、有規範地製作的成品,顯示了製作技術和演奏技巧的成熟。在所有已經出土的史前音樂文物中,舞陽骨笛的地位都是無可爭議的,表明早在史前時代,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就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水平。
賈湖骨笛重大價值
1987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舞陽縣賈湖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墓葬中發現了骨笛的十多件。(《中國文物報》87年12月11日)骨笛系用猛禽翅骨或腿骨截去兩端骨節製成的,一般長20厘米左右,直徑1.2—1.5。一端稍粗,一端較細,多數正面鑽有七個音孔,無笛膜孔,上端亦無洞簫的山口。形制固定,製作規範,個別音孔旁還鑿有一小孔。其中一件七孔骨笛保存完好,吹奏時豎持,將骨笛上口與嘴構成一個適當的傾斜度,方能使之發聲。經試吹得知此骨笛已具備音階結構,其律制是屬於中國傳統的三分損益律。這就是說,我國五聲音階遠在8000年前已經形成了。
音階,是構成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沒有音階也就沒有音樂。音階是如何產生?我國五聲音階、七聲音階又是何時形成和發展?這是音樂史家所特別觀注的問題之一。以前,中外專家學者曾對這個問題作過不同程度的探討,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瑞典的卡爾。聶夫在談到中國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的形成時說:“在邈遠的太古,中國人已經運用音響學的方法,制定了至今猶存的樂制,他們發現了五個音的音階,(so、la、do、re、mi)這是從do音開始,用五度相生法得出來的,根據這種五聲音階製作成的曲調不計其數。
骨笛
為了尋求到比較確切的答案,我國許多音樂史家把目光轉向了音樂考古方面。賈湖早期文化的年代要比仰韶文化早2000年,我們據此而知,早在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度時,先民對數的認識早已超越仰韶陶片顯示的水平。賈湖骨笛只有八個音孔,但我們不能從1到8之間的簡單排列去認識當時的數學水平。實際上,賈湖先民不但熟悉從1到10之間的差別,而且已能靈活運用數的等分和不等分。要在骨壁上找到合理的音高排列,不僅需要有長期的實踐經驗和對音的高度感覺,而且需要綜合以上種種不確定因素,加以考慮和計算。這中間存在著數學與音律的複雜關係。就音樂領域而言,數與律是密不可分,弦樂器的弦長、管樂器的孔徑,與律(在此指音高標準)之間都有比例關係。確定音階關係的法則和規律,與數有一定關係。
1977年,以呂驥同志為首的音樂考古小組對陝西、河南、山西、甘肅等地出土的陶塤、編鐘、編磬等樂器進行調查,根據這些資料,呂驥同志指出,在我國仰韶文化時期“完整的音階已經形成,可能就是後來我們知道的當下仍在應用的五聲音階。甚至於可以證實七聲音階到這時已經被火燒溝居民所掌握。”(《音樂叢論》第二輯)由此可知他認為五聲音階的形成,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夏野同志的研究方法與以上的同志略有不同。他除了依據文獻記載和古代樂器作為根據外,還聯繫了現存民族民間音樂的實際音調。他認為古代七聲階“是在五聲音階的基礎上增加了‘變宮’、‘變徽’兩音而成。”並且“與稍後流行的類似西洋人調的新音階不同。”(《音樂學叢刊》1981年第一輯)。
我國古代的七聲音是屬於舊音階,賈湖骨笛也是舊音階,證明了兩者是一脈相承的。新音階的出現,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在甘肅玉門殷商早期的火燒遺址中出土的二十多件陶塤,塤體上有三個音孔。測音結果表明,都能吹出相當於後世五音音階中do、mi、so、la四個骨幹音,有的還能吹出fa音,(清角)即在不出現商音的情況下先出現了清角。根據以上資料,黃翔明同志在所著《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已知音響資料與我國音階發展史問題》一文中,提出七聲音階的形成“不一定完全晚於五聲,而五聲音階的完整地出現卻有可能在七聲音完全的同時也是一個新事物。”他的這個推斷,從賈湖骨笛的發現而得到了證實。
賈湖骨笛的形制和吹奏方法,有些與中世紀所流行的“籌”相似。據尹其頓同志考證是1953年在河南開封相國寺發現的,同時還發現有秘譜一卷。秘普中記載有樂器的名稱。它的外型很象豎笛,全長34厘米,內徑2.4厘米。正面有六個音孔,無笛膜孔,上端亦無洞簫的山口。吹奏時豎吹,將上端與口右斜45度角,構成人工吹孔,呼出氣流,促其振動發聲。“籌”作為樂器從未見於記載,可能是“?”字之誤,“籌”、“”二字在河南方言中發音極為相似。“”在漢人所著《玉篇》中說:“? 、吹簫也。”
可見,“?”是豎吹的洞簫一類的樂器,從“籌”的形制來看,其吹奏方式是和賈湖骨笛非常相似的。“當今在新疆塔什庫爾乾地區的塔吉克族仍有使用。這一種“?”當地叫作鷹笛,是用鷹翅骨製作而成。另外在南疆巴楚縣的吐庫孜沙來地區曾出土兩件魏晉時期的“?”。其音孔位置、吹奏方法與今日的鷹笛無絲毫差別,這說明賈湖骨笛後代是有其流傳的。
賈湖骨笛,大多數音孔發音準確,這說明當進在製作骨笛時,是經過精確計算的。我們知道用管類發音,和管長、管徑、音孔的距離有關,當管長、管徑確定后,音孔距離則是發出音階正確與否的關鍵。音孔距離與發音高低有一定的理數規律,這個規律就叫律制。不掌握這個規律,則制出的樂器就會雜亂無章,不成音列。賈湖骨笛的律制是屬於三分損益律。
三分損益律最早見於《管子·地員篇》。(公元前七世紀)經專家們研究,按照這種演演算法先益后損,所得的是一個以徵為最低音的五聲音階。賈湖先民們是否用此演演算法得出,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們一定通過某種演演算法,得出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的比例關係,否則他們是製造不出符合五聲和七聲音階樂器。在賈湖骨笛的某些音孔旁另加有小孔,這是調音痕迹,表明了賈湖的先民們音樂文化水平是非常高的。音階上的稍微誤差,他們都會分辨出來,而且還掌握了如何來校正這些誤差。
1978年,湖北隨縣發現公元前五世紀的曾經乙編鐘。鐘上銘文記述了該編鐘發音部位的音名以及曾國十二律與楚國等國十二律的對應關係。通過測音表明,各鐘發音與銘文記述是相符的。1979年河南淅川又發現了公元前六世紀的王孫誥鍾。經過測音,該鐘多數音階之間有半音,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我國在公元前五、六世紀時十二律已經形成。當今,賈湖骨笛的發現,證明我國五聲和七聲音階遠在8000年前就已經形成了。這是在研究音樂史方面繼曾侯乙編鐘之後又一重大突破,在中國音樂史甚至世界音樂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鶴骨笛的故事
2006年8月23日,一群中學生來到鎮江揚中新壩鎮的中國民間民族樂器陳列館參觀。當民族樂器大師常敦明從櫃中拿出自己親手製作的一根細細的骨笛,吹出清脆悅耳的樂曲時,他們壓根沒想到,這根骨頭就是19年前一位女大學生捨棄自己的生命去救的那隻丹頂鶴的腿骨……
骨笛
說起這根骨笛,還真是一波三折。1999年,號稱“中國鳥王”的閻福興來到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演出,其間特地前往徐秀娟的家裡,拜望了業已退休在家的徐秀娟的老父親。在和老人的相處過程中,閻福興深深地被老人和已經去世的徐秀娟打動了,他經過多日對鶴的觀察和揣摩,自創了一首《鶴歌》,當他用笛子吹奏這首曲子時,竟吸引了10多隻丹頂鶴在他身旁翩然起舞。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人員對此甚感驚奇,出於對閻福興演奏技藝的敬佩,他們特意將珍藏的徐秀娟當年救出的那隻丹頂鶴的遺骨贈送給了閻福興。閻福興欣喜若狂,如獲至寶,看著這兩根頎長而纖細的骨頭,喜愛音樂的他立即想到了鎮江揚中的民族樂器大師常敦明,一個念頭從腦中蹦了出來:一定要將它製成長笛,讓徐秀娟的故事永世流傳!
常敦明接到2根長腿骨,不禁犯了難,這畢竟不是普通的鶴骨,而是與一位女大學生命運、榮譽相關的腿骨,其凝聚的是“中國鳥王”的一片赤誠之心,也是教育後代的一種最佳實物。拿著2根骨頭,常敦明在手裡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怎樣才能讓這麼細的骨頭髮音,而且能發出多種音符來?孔距多大,音孔多大,要幾個音孔?因為在中國當下還沒有一人用鶴骨製成笛子,所以也沒有現成的資料作為參考。常敦明為此只好用其它類似的骨頭做試驗,終於經過一個多月上百次的試驗后,常敦明大師終於精心設計出了2支“鶴骨笛”。閻福興帶走了一支,常敦明收藏了一根。
塔吉克族文化
在塔吉克族人民聚居的塔什庫爾干,不論你漫步在山村裡,還是走在綠草如茵的牧場上,都會聽到令人神往的鷹笛聲,它伴著人們雄渾的歌唱和健美的舞蹈,使塔吉克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具有濃郁、強烈的帕米爾高原風格。鷹笛多用於盛大節日、婚禮和迎賓送客等喜慶場合,在歌舞、叼羊或賽馬等活動中,也是離不開的伴奏樂器。如今幾年來,專業文藝團體在創編的塔吉克族舞蹈中,還將鷹笛作為道具使用。鷹笛常吹奏民間樂曲.較著名的有《塔里要吾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