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時期

中國古代商代的一個時期

殷商時期(約公元前13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古代商代的一個時期,商代前期多次遷都,到盤庚在位時,定都於殷,並固定下來,從此商朝也稱殷朝或殷商。著名的甲骨文就是誕生於這個時期。

概述


殷商等於商朝嗎?理論上是可以這麼講,但主要是指盤庚遷殷后的殷朝或殷商時期。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王朝。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領商湯滅夏創立,商王朝經歷17代31王。歷經554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滅。商代前期多次遷都,到盤庚在位時,定都於殷,並固定下來,從此商朝也稱殷朝。商朝建立后,從仲丁到盤庚的一百多年間,商朝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諸子弟爭相代立的長期王位紛爭。商朝歷史進入中衰時期。為擺脫政治動亂和災害困擾,商王先後五次遷都:仲丁自亳遷於囂(今河南滎陽);河亶甲自囂遷相(今河南內黃);祖乙居庇(今山東定陶);南庚自庇遷奄(今山東曲阜);盤庚自奄遷殷(今河南安陽市)。盤庚遷殷是商代歷史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扭轉了商王朝的頹勢,走上了中興的道路,出現了“百姓由寧,殷道復興”的政治局面。從此商王朝結束了屢次遷都的動蕩歲月,直至商亡再也不曾遷都,迎來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新時期。盤庚遷到新邑之後,當時並沒有把這個地方叫做“殷”,甲骨文中把它稱作“大邑商”,商朝也不稱為殷朝。周滅商后,為了表示對商人的輕蔑,便把商都附近商王的田獵區殷原這個“殷”地名稱呼商人。於是,商朝也就稱為“殷”或“殷商”。這座商朝王都在武王滅紂以後遭到破壞,逐漸廢棄,成為廢墟,故稱“殷墟”。
西方學者一般認為,夏朝只是中國傳說中的朝代,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歷史上夏朝的存在,因此中國的第一個朝代應該是商朝。並且按照他們所定的文明標準,中國的文明史最多只能從商朝的盤庚遷殷算起,也就是說,中國的文明史其實只有3000年,而不是中國學者所說的5000年,但目前我國歷史仍為5000年,夏朝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世系記載的朝代。

商朝歷史


夏代末年,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驕奢淫逸,四方諸侯紛紛背叛。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部落首領湯聯合其他部落消滅了夏王朝,商朝建立。商始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夏亡后都城西遷,仍稱亳(今河南偃師一帶)。
商湯立國后,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在賢臣伊尹仲虺的輔佐下國力日益強盛起來。商湯死後,因其子大丁早死,由大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仲壬繼位;仲壬死後,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即位三年,因暴虐無德被伊尹放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並還政。後世權臣廢立皇帝稱“行伊尹、霍光之事”。
商代前期多次遷都,到盤庚在位時,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並固定下來,從此商朝也稱殷朝。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後,商四齣討伐,征服了周圍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商朝達到全盛時期。
武丁死後,商朝逐漸衰落。商代最後一個王帝辛(商紂王)對開發中國東南,對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很大促進;但由於連年發動戰爭和大規模建造瓊宮瑤台,大大耗費社會的人力與資財,促使社會矛盾激化,周武王聯合羌、髳、盧等部落,共同伐紂,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奴隸們不願為荒淫無度的紂王賣命,紛紛倒戈,牧野之戰后,紂王自焚,商朝從此滅亡,周王朝建立。

勢力範圍


商朝的勢力範圍東至大海,西達陝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寧省,南至江南一帶(不包括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地區),為當時世界上一個大國,但主要治理區域還是中原一帶。建都亳(今山東省曹縣以南地區),曾多次遷移,后盤庚遷都殷(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稱為殷。
具體疆域北至蒙古,東北至遼寧朝鮮半島,南至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西至於甘肅新疆,東至海濱東海。除了包括夏所屬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蘇,陝西的一部分,還包括陝西江蘇的剩餘土地,遼寧、甘肅、湖南、江西、浙江、四川、福建、廣西、廣東、珠江三角州等地區)商前期在這些據點之間的空隙地帶,存在著聽命於商朝的諸侯、方國、少數民族、也就是說,大商王朝是一個由邑土國家逐步向領土國家過渡的發展中的早期國家,是一個完全擁有四土之境的疆域遼闊的領土國家,是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分封帝國或奴隸制大帝國。

政治


商王朝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國家機構。中央分設管理政務的卿事寮和主持祭祀的太史寮二大機構。地方用侯、邦伯加強各地的統治,還有大批宮廷侍衛。同時商朝王室還掌握有大批武器和軍隊,貴族還設立了殘酷的刑法和監獄。另外,還使用宗教觀念來鞏固其統治地位,商王甚至自稱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把神權和王權結合起來。

經濟


商朝的農業比較發達,可以使用多種穀類釀造酒,已經可以鑄造精美的青銅器和燒制白陶。由於交換的發達,已經出現了早期的城市,是當時世界上文明發達的國家,由於商王朝商業的發達,與周邊國家經濟貿易往來很多,今天商人一詞,源自當時周邊國家對商朝國人的稱謂。農業是最重要的經濟部門,農田有比較整齊的規劃,農田作物種類有黎、粟、稻、麥,發明了中耕;有蠶桑經營,紡織業有所發展;商代除有六畜外,還馴養了象,畜牧業相當發達。
殷墟陶器製造業發達,技術臻為完善,能生產大量外形美觀、堅硬實用的印紋硬陶,是刻紋白陶的主要產地。這種刻紋白陶造型美觀,刻縷精細,是我國陶瓷史上傑作。青銅製造業是殷代文化的代表,晚商青銅工業主要由王室貴族所控制,因而在王都殷墟集中了更多的作坊,成為全國青銅鑄造業中心。

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在當時也得到了極大發展。殷墟甲骨文中有很詳細的天象記錄,卜辭中關於日蝕、月蝕和星辰的記載,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資料。同時已產生相當完備的曆法,知道一年分四時12個月,月有大小,還知道有閏月,即古書上記載“以閏(月)定時四時成歲”。至於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則更為豐富,卜辭中祈求雨晴的記錄特別多。在數學方面,殷人已使用十進位制,這在世界數學史上佔領先地位;同時還採用六十進位制,這就是干支記時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曆。殷墟的商代醫生已經有了豐富的關於人體疾病、治療和藥物的知識,還能用針刺、火灸、按摩等多種方法來治病。

氣候變化


在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這個全新世大暖期的最後階段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氣候比現代溫暖。
如果以犀牛和野象的成群活動作為亞熱帶北界的標誌,則當時亞熱帶北界在今安陽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