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稻螟
台灣稻螟
台灣稻螟,鱗翅目,螟蛾科。分佈在中國南方稻區。台灣、福建、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均較常見。江蘇、浙江也有發生。
主要為害水稻,也為害甘蔗、玉米、高粱、粟等。
幼蟲從葉鞘、葉耳處侵入后,先集中在葉鞘內取食,形成枯梢,有的蛀入莖內,形成枯心苗和白穗,幼蟲常轉株為害,蛀孔大,略呈方形。為害習性很象二化螟。
雄蛾體長6.5—8.5mm,翅展18—23mm,觸角略呈鋸齒狀。前翅黃褐色,布有暗褐色點,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屬光澤的4個深褐色斑塊,外緣具小黑點7個。后翅淺黃褐色,緣毛白色。雌蛾體長9.2—11.8mm,翅展23—28mm,觸角絲狀。前翅色與雄蛾相近,斑紋較雄蛾色淺但粗大,后翅雌雄相似。卵扁橢圓形,白色至灰黃色,卵塊成行排列,1—3行呈魚鱗狀。末齡幼蟲體長16—25mm,頭部暗紅色至黑褐色,體淺黃白色,背面具褐色縱線5條,最外側縱線從氣門上方通過。台灣稻螟幼蟲5—7齡。幼蟲腹足趾鉤雙序全環,外方趾鉤稍短,但與內方同密,別於二化螟。蛹長9—15mm;紡錘形,褐色,與二化螟相近,但額中央凹下,兩側呈角狀突出,5—7腹節背面近前緣處各具1橫列齒狀小突起。背面有5條褐色縱線。
台灣稻螟在廣州附近每年發生4-5個世代,世代重疊,以老熟幼蟲在稻稈和稻樁內越冬,尤其在低濕稻田和有冬作物覆蓋稻田的稻樁,越冬幼蟲密度最大,而冬作小麥及蔗苗內亦有幼蟲越冬。越冬幼蟲翌年1月下旬化蛹,2月中旬已有個別成蟲羽化,3月中大量羽化。各代成蟲發生期:越冬代3-4月;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3代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4代高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其中以6月上中旬的第2代幼蟲數量較多,為害較重,該代的成蟲發生數量也最多。第4代幼蟲在晚稻本田又發生較多。在廣州,台灣稻螟以第4代幼蟲的一部分及第5代幼蟲越冬。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怕高溫乾燥,喜陰涼潮濕環境。喜歡在粗稈、寬葉、濃綠的稻株上產卵。在秧苗及分櫱期,卵多產於葉片表面,在孕穗期多產於葉片背面,在灌漿至黃熟,卵多產於無效分櫱的葉片上。每雌蛾可產卵4-6塊,總卵數達100-200粒。初孵幼蟲先集中為害葉鞘組織,再蛀入心葉和莖稈,造成枯鞘、枯心、白穗和蟲傷株。幼蟲喜濕潤環境,被害株在被害處雖極潮濕甚至腐爛,但幼蟲卻喜藏身其中。幼蟲有群聚性,初孵幼蟲在一稻株上常有數頭至數十頭,以後才分散。一條幼蟲一生可為害3~4株水稻。
綜合防治措施
(一)消滅越冬蟲源:
1.台灣稻螟為害嚴重的田塊,稻草內有大量越冬幼蟲,必須在未進入發蛾期以前處理完有蟲稻草。
2.撿拾蟲害嚴重田塊冬作地上露地的稻樁集中銷毀。
3.早春掌握在越冬幼蟲化蛹高峰時灌水浸田3~4天,可大量殺蛹。
4.台灣稻螟為害嚴重的地區,早稻收割時在莖稈內會有大量幼蟲和蛹,應將割下的稻株立即挑出稻田,並及時脫粒,將脫粒后的稻草放在烈日下曝晒,既可避免幼蟲爬到鄰近稻田為害,又可殺死幼蟲和蛹,減少晚稻的蟲源。
(三)人工捕蛾、摘卵:在秧田採用捕蛾采卵,可以減輕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