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沙埠鎮的結果 展開

沙埠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下轄鎮

沙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下轄鎮,位於欽南區中部,欽州市東郊。東與那麗鎮東場鎮接壤,南與大番坡鎮欽州港毗鄰,西與尖山街道隔江相望,北與久隆鎮相連,2018年全鎮總面積14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6550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先秦時期,沙埠鎮屬百越之地。1984年,沙埠公社撤改為沙埠鄉,屬欽州市。1993年9月,沙埠鄉改為沙埠鎮。1994年10月,沙埠鎮改屬欽州市欽南區。截至2018年末,沙埠鎮總人口48022人,農業人口40412人。截至2020年6月,沙埠鎮下轄2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欽南區南珠東大街90號。

徠2018年,沙埠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1億元,完成財稅收入1.96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6元,完成招商引資11.2億完。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沙埠鎮屬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沙埠鎮歸屬象郡所轄。
漢朝至晉朝,沙埠鎮屬交州合浦郡。
南朝末元嘉,設末壽郡,梁代設安州。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寧越郡為欽州總管府,元改為欽州路。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至清末,沙埠鎮屬欽州、欽州直隸州的城東廂與中和坊地。
民國時期,設有附城等6鄉,屬欽縣。
1950年,分為水東、北營兩鄉。次年春,分設沙埠等9鄉。
1957年,分屬附城、尖山兩鄉。次年秋,併入欽州公社。
1959年6月,改屬附城公社,屬欽縣。
1966年3月29日,分設沙埠公社,屬欽州縣。
1984年,沙埠公社撤改為沙埠鄉,屬欽州市。
1993年9月,沙埠鄉改為沙埠鎮。
199徠4年10月,沙埠鎮改屬欽州市欽南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沙埠鎮位於欽南區中部,欽州市東郊。東與那麗鎮、東場鎮接壤,南與大番坡鎮、欽州港毗鄰,西與尖山街道隔江相望,北與久隆鎮相連,2018年全鎮總面積145.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沙埠鎮地處低丘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分為丘陵、平原。境內最高點坭橋村委通天蠟燭嶺,海拔245米;最低點大嶺村委爛木頭村,海拔1.3米。

氣候

沙埠鎮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夏長冬短;春季連綿陰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無霜。年平均氣溫22℃,全年無霜期3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782.9小時,年平均降雨量2104.2毫米。

水文

沙埠鎮轄區的江河分屬大風江、欽江兩個水系。大風江自倒木口村入境,至高坡村,長24千米,注入北部灣;欽江自大石古村入境,至大嶺村,長64千米,注人茅尾海。支流有排埠江、水沙江、金桔江、石江、茶山江等,總長35.5千米。

自然資源


沙埠鎮耕地面積1982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52公頃;境內已探明和開採的自然資源有陶土、頁岩、砂岩等。其中陶土儲量198.17萬噸,頁岩約1600萬噸,砂岩儲量2000萬噸。境內海洋資源植物類有海菜、海茜、咸蔥、菅草等,動物類有海豚、海牛、海馬與經濟魚類130多種,淺海灘塗有蜆、螺、蟹、蚝、沙蟲等。

行政區劃


1989年,沙埠鄉(今沙埠鎮)設2個村公所、68個村委會。
2018年末,沙埠鎮下轄15個行政村(社區):望埠、坭橋、沙寮、田寮、海棠、大石古、下南山、沙埠、平艮、分界、橋坪、油埠、明天、大嶺、油路,156個自然村,16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沙埠鎮下轄2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沙埠社區、田寮社區、大石古村、下南山村、大嶺村、沙寮村、油路村、橋坪村、海棠村、分界村、坭橋村、望埠村、平銀村、油埠村、明天移民新村;鎮人民政府駐欽南區南珠東大街90號。

人口民族


2017年末,沙埠鎮常住人口40162人。民族多為漢族,其餘為壯族、瑤族等。
截至2018年末,沙埠鎮總人口48022人,農業人口40412人,多為漢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沙埠鎮常住人口76550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經濟


綜述

2007年,沙埠鎮實現生產總值59300萬元,財政收入16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810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62萬元。
2010年“十五”規劃期間,沙埠鎮共引進項目71個,投資總額達37300萬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有9個。
2011年,沙埠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39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70億元。人均地區產值2.3萬元。完成財稅收入364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8億元。
2012年,沙埠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14453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9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73元,完成財稅任務12660萬元,同比增長46.4%。
2013年,沙埠鎮招商引資引進項目資金11.39億元,同年10月底,完成財稅收入13292.28萬元,同比增長1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8365億元。
2018年,沙埠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1億元,完成財稅收入1.96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6元,完成招商引資11.2億完。

第一產業

沙埠鎮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甘蔗、速生豐產林、蔬菜、水果為主,對蝦、雞、鴨、豬等 養殖初具規模。
沙埠鎮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海水捕撈為輔。
2011年,沙埠鎮糧食播種面積3997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554公頃。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5億元。
2012年,沙埠鎮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479萬元。
2013年,沙埠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205萬元,同比增長7%。
2018年,沙埠鎮糧食播種面積3802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498公頃。建立水稻示範基地250畝;種植蔬菜5100畝;新造林1200畝,完成森林投保4500畝。11個村委、88個村民小組簽字確認3580戶,共20864.63畝,28051塊地,土地確權頒證3526本。全鎮發展熊貓雷筍種植700畝,建設坭橋村“雙高”糖料蔗基地200畝。

第二產業

2007年,沙埠鎮工業總產值39180萬元。
2008年1至3月,沙埠鎮落戶工業項目5個,合同投資額2.62億元,同比增長63%,到位資金6270萬元。擁有大田工業園和黎合江工業園,先後投入了300多萬元完善工業園路網和水電基礎設施建設。大田工業園已有百雲燕鋼結構等26個項目入駐,總投資達9.6億元。
2011年,沙埠鎮完成工業總產值6.50億元。
2012年,沙埠鎮完成大田工業園桂金諾濕法磷酸項目改擴建征地,實現工業總產值46億元。
2013年,沙埠鎮規上企業總產值實現58709萬元。
2018年,沙埠鎮共有工業企業46家,新建、續建項目3個,全年鎮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4.51億元,同比增長26.6%。

文化


2013年,沙埠鎮主要學校有:廣西欽州市沙埠中學、沙埠鎮中心小學、沙埠鎮沙埠小學、沙埠鎮平艮小學、沙埠鎮沙寮小學、沙埠鎮分界小學、沙埠鎮海棠小學、沙埠鎮油路小學、沙埠鎮大嶺小學、沙埠鎮田寮小學、沙埠鎮大石鼓小學、沙埠鎮下南山小學、沙埠鎮大石古小學、沙埠鎮橋坪小學、沙埠鎮油埠小學、沙埠鎮望埠小學、沙埠鎮坭橋小學。
2018年,沙埠鎮沙埠中學、龍屋教學點代表欽南區接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組檢查,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並通過國家認定。
截至2018年末,沙埠鎮有中學1所,中學教師192人,在校中學生2825人,小學16所(下設15所村小),6個教學點,小學教師386人,在校小學生5993人;幼兒園12所,教師60人,學生人數627人。全鎮15個村(社區)建立有現代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安裝完善好相關配套設施。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沙埠鎮以鎮政府駐地取名。沙埠建村於1822年因村邊有一小溪,溪邊有一埠頭,山洪暴發沖積成沙灘而得名。
● 方言
沙埠鎮通行粵語。

交通


沙埠鎮境內路網縱橫交錯,有南北高速、六欽高速、桂海高鐵、南北二級公路、進港公路、進港鐵路、欽陸一級公路貫穿。欽江、大風江部分河段可通航小輪船或帆船。
2011年,沙埠鎮境內鐵路欽北線、欽州至欽州港線過境,長14.9千米,設平銀1個客運站,日均有4列客車停靠。桂海高速公路過境長12.06千米。在海棠村委轄地設有欽州港1個欽州港進出口處,有325國道過境長18.9千米,省道欽州港至陸屋過境長15.3千米,縣鄉公路村村通。

社會


科學技術

2018年,沙埠鎮農業站牽頭組織,年內共舉辦全鎮性對蝦養殖、無公害辣椒栽培、家禽家獸常見疾病防治等科技培訓和技術講座15次。並建立遠程教育網路,為農戶提供科技信息和資料,廣大農民科技運用知識和種養技術普遍得到提高。

文體事業

截至2018年末,沙埠鎮文化站牽頭,發揮文化站農家書屋,科技展覽室,多功能媒體傳播室,綜合文化舞台,全民健身途徑等配套設施,每逢節假日均舉辦全鎮性文體活動,舉辦籃球、文藝晚會、電影晚會,排球賽為主;農村群眾過節或喜慶日子多舉辦跳嶺頭、打陀螺、拔河、耍攤戲、舞獅龍、唱採茶、賽龍舟、習武術等活動以賀喜慶。年內,沙埠鎮在下南山村、大石古村、望埠村、平艮村、大嶺村先後建立起5座村級文化綜合樓、5個村級舞台、5個籃球場。15個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成立男子籃球隊、文藝隊。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沙埠鎮有衛生院1所,計劃生育服務站1個,醫務衛生人員56人。衛生院設有內科、兒科、婦產科、急診科、中醫科、手術室等30個服務項目,有救護車3輛。全鎮15個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建立起農村綜合衛生室。每個衛生室均配備有專職的衛生員,為廣大村民提供一般醫療保健服務。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5戶155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9戶1572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對象13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對象323人,醫療救助2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城鎮合作醫療100人,資助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29人,農村臨時救濟3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人,設救助工作站1個。

新農村建設

2018年,沙埠鎮共投入資金238.5萬元,開展生態鄉村建設活動。建造垃圾池157個,村級垃圾焚燒爐7個;配備人力三輪車、手推車133輛,垃圾運輸車3輛,垃圾箱桶1700個;配備村級保潔員110名,聘請鎮級保潔員38名;保潔費實收44.01萬元,收取率為96.14%,完成危房改造29戶;利用2018年度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項目開工建設望埠村委會水沙江至木葉坪道路;完成坭橋村委會至那賓村3公里道路鋪設並順利通車,受益群眾2863人,解決8個自然村群眾“行路難”問題。

脫貧攻堅

2018年,沙埠鎮貧困村油埠村實現脫貧摘帽,貧困戶102戶、410人脫貧。規範對坭橋、分界、平銀、油埠4個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資金的使用管理,選准特色產業,加大產業扶貧力度,4個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年內收入均達3萬元以上。全年有225戶農戶申請產業獎補,申請資金75.84萬元。同年7月,由欽南區易地搬遷安置點17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代表組成的橋坪新村社區村民小組成立,社區安置點設立值班室,安裝監控攝像頭,安排19個保安、保潔、水電維修、物業等公益性崗位,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

環境建設

2018年,沙埠鎮按時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交辦的案件20件。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欽江東、大風江、主城區養殖場、南北二級公路沿線及“小散亂污”企業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打擊采砂違法行為。拆除坭橋村委會和平銀村委會龍屋橋頭共9家非法採砂場,拆除6艘抽砂船的抽砂機械設備15套,扣押成品沙60方,扣押鏟車1台,拆除砂場附屬違法建築13間,面積1200平方米;全面關閉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共清欄209戶,共搬遷豬18194頭,鴨31550羽,拆除豬舍104間,共46806平方米;聯合區城監等部門開展南北二級公路大整治工作,共拆除違法經營店鋪53家,整治店鋪153間,木片廠16間,違法建築12580平方米,清理垃圾140噸,製作環保宣傳橫幅30多條。

旅遊


沙埠鎮有欽州園博園、坭興陶產業園、北部灣花卉小鎮等旅遊景點,有晚清抗法名將馮子材墓、民族英雄劉永福墓、唐朝諫議大夫寧悌原墓、馮子材兵站遺址、平艮之戰戰場遺址、三聖宮古廟遺址、大風江杜鵑花、坭橋龜亭、茶山江紅樹林、白沙島風貌、一江兩岸攔河壩、南山三棵松遺址等文物遺址和名勝古迹。鎮內各景點離欽州城區均為半小時左右車程;2018年,各景點遊客超過50萬人次。
● 北部灣花卉小鎮
2018年12月,欽州北部灣花卉小鎮建成開放,地處沙埠鎮坭橋村委會。花卉小鎮佔地1000多畝,日均接待遊客量超過10000人。

地方特產

沙埠鎮主要特產有百香果、火龍果、荔枝等。
沙埠鎮
沙埠鎮
欽南沙埠
欽南沙埠
沙埠宮保第
沙埠宮保第
馮子材之墓
馮子材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