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場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下轄鎮

東場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下轄鎮,位於欽州市東南部沿海,距欽州市區28千米,東那麗鎮相鄰、與北海市合浦縣西場鎮隔海相望,西大番坡鎮、犀牛腳鎮相鄰,南部毗鄰三娘灣管理區,北部與沙埠鎮相連。轄區總面積181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2千米。

徠先秦時期,屬百越之地。清代,屬欽州。1984年9月,那麗公社撤銷時,分設東場鄉,屬欽州市。1993年9月,東場鄉改為東場鎮。1994年10月,東場鎮改屬欽州市欽南區。截至2018年末,東場鎮總人口5353戶,共22263人。截至2020年6月,東場鎮下轄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風江路107號。

歷史沿革


東場鎮農業
東場鎮農業
先秦時期,屬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東場鎮歸屬象郡所轄。漢朝至晉朝,東場鎮屬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設末壽郡,梁代設安州。
南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至北宋初,先後屬玉山、烏雷、寧海、安京縣地。
宋開寶五年(972年)至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以鄉內大風江為界,江以東屬靈山縣,江以西先後屬安遠縣、欽州、欽縣、欽州。
清代,屬欽州。
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二甲、那麗2鄉,30年屬英環、那麗2鄉。
1951年春,屬那麗鄉分設的6個小鄉。
1957年,6個小鄉合併為東場鄉。
1958年秋,併入三那公社。
1961年6月,復設東場公社。
1963年3月,併入那麗公社。

行政區劃


1989年,東場鄉設7個村公所、27個行政村。
2011年末,東場鎮轄7個行政村:關塘、六加、高塘、東場、英窩、白木、上寮;下設118個村民小組。
2018年,東場鎮轄7個行政村、88個自然村、11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東場鎮下轄7個行政村:關塘村、六加村、高塘村、東場村、英窩村、白木村、上寮村。鎮人民政府駐風江路107號。
名稱電話區號
關塘村0777
六加村0777
高塘村0777
東場村0777
英窩村0777
白木村0777
上寮村0777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東場鎮轄區總人口1533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340人,城鎮化率21.78%。另有流動人口1097人。總人口中,男性8267人,佔53.9%;女性7070人,佔46.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4921人,佔97.29%;有壯、瑤等少數民族共416人,佔2.71%。2011年,人口出生率17.2‰,人口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長率11.63‰。
2017年末,東場鎮常住人口有21642人。
截至2018年末,東場鎮總人口5353戶,共22263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場鎮位於欽州市東南部,沿海灘塗面積1.8萬畝。

地形地貌

東場鎮境內地處丘陵,地勢南低北高。境內最高點位於英窩村九峰山,海拔101.4米;最低點位於上寮村竹兒娜,海拔2.3米。

氣候特徵

東場鎮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連綿陰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無霜。年平均氣溫22℃,全年無霜期350天,最長達35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782.9小時,年平均降雨量2104.2毫米。

水文

東場鎮境內屬大風江水系,大風江自六加村委茶坪村入境至上寮村委螃蟹孔村注入北部灣,總長26千米;支流有排埠江、充包江、關塘江、麻蘭江等,總長30.2千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東場鎮擁有豐富的頁岩儲量,其它礦產資源有鈦鐵、銻、金礦等。

土地資源

東場鎮有林地面積13.85萬畝。

海洋資源

1990年,東場鎮海水養殖面積2338畝,有機動、非機動漁船25艘,水產品產量合計9.3萬公斤。

經濟


綜述

大風江
大風江
2011年,東場鎮財政總收入553萬元,比上年增長80.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1萬元,比上年增長154.6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2萬元,增值稅581萬元,企業所得稅371萬元,個人所得稅1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6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10元,比上年增長10.7%。
2012年,東場鎮GDP達33750.23萬元,比2011年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660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為5098元,同比2011年增長9.2%。2012年1—10月份,財稅總收入達596.57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33.10%,財政入庫80.44萬元。
2013年,東場鎮財政收入1096.43萬元;其中:國稅收入206.39萬元;地稅收入443.21萬元;財政非稅收入446.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960元,同比增長9.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5800萬元,同比增長15%。
2018年,東場鎮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千萬元,完成財稅收入199.78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7元。
2018年,東場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第一產業

農業
東場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172噸,人均402.4千克;其中水稻5197噸,玉米975噸。經濟作物種甘蔗3.3萬畝,產量89793噸;木薯3800畝,產量1714噸。農業總產值37802萬元,比上年增長4.45%。
東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24萬頭,年末存欄0.45萬頭;牛飼養量0.12萬頭,年末存欄0.11萬頭;家禽飼養量49.37萬羽,上市家禽38.51萬羽。畜牧業總產值0.2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95%;林業面積14.12萬畝,造林9.34萬畝,其中防護林0.27萬畝,林木覆蓋率34.6%。
東場鎮漁業以海上捕撈、海水養殖為主。2011年,人工海水養殖貝類7350畝,產量10307噸,大蚝吊養年產量4761噸,大蚝插養年產量5546噸,魚塘養殖面積3600畝,產量1236噸,水產品總產量1.81噸。漁業總產值1.8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8.9%。擁有各類捕撈漁船22艘。
2013年,東場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5936.44萬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13%。
2018年,東場鎮糧食播種面積1681.26畝,總產量3869.35噸;甘蔗種植1740畝;木薯種植743畝;黃瓜種植760畝。辣椒種植1.1萬畝,畝產量增加約0.3噸,平均每畝增收約1000元。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39萬噸,總產值23878.59萬元;生豬出欄0.69萬頭,年末存欄1.42萬頭;家禽出欄155.18萬羽,年末存欄112.66萬羽

第二產業

工業
東場鎮建有江南工業園,有化工廠、酒精廠、塑料廠等。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0.19億元。
2013年,東場鎮工業總產值100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20%。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末,東場鎮有城鄉農貿市場7個。
2013年,東場鎮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08.8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4.5%。

社會


教育

截至2018年末,東場鎮鎮有1所中學,1所中心小學,7個村完小,6個教學點;2018年秋季學期共有211名教師,3095名學生。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全鎮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少年小學入學率達到100%,初中入學率達到97.9%,貧困村適齡兒童全部入學。學校常住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殘疾兒童入學率均達到100%,各年級學科合格率95%,近視率控制在12%以下,無學生違法犯罪。“均衡教育”順利通過自治區、國家驗收。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東場鎮各村配套有農家書屋、綜合娛樂室、圖書閱覽室、科技培訓室、工作人員辦公室,館藏圖書3萬冊。全鎮成立了16個村級文藝隊、籃球隊、獅子表演隊等文體隊伍。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東場鎮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7個,聘用10名鄉村醫生,全部使用基本藥物,由鎮衛生院統一實行網上集中招標採購及配送,實行零差率銷售。此外,衛生院還與欽南區人民醫院簽訂為期五年的“醫共體”協議,雙方按欽南區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理事會章程(試行)開展相關工作

社會保障

東場鎮一景
東場鎮一景
2018年,東場鎮新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17356人,完成全年任務100%;全民參保登記100%;對低保對象進行核實,共有在享城鄉低保戶395戶、2057人;核實五保對象248人。

計劃生育

2018年區間,東場鎮共計出生293人(男139人,女154人,計劃內273人,計劃外20人),符合計劃生育率93.17%。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兌現率100%。為9戶25人獨生子女辦理愛心保險共計0.075萬元;為4戶農村獨生子女戶家庭落實了高中、大學學費資助0.36元;為16戶未滿18周歲子女落實農村獨生子女戶家庭慰問金0.8萬。

基礎設施

2018年,東場鎮完成總投資10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並投入使用,完成投資500萬元的大風江海河堤項目建設。東場至上寮的縣際道路建設工程規劃全面完成,投資230萬元建設上寮、白木、高塘三個村委的村級道路共6.78千米,投資225萬元開工建設海防道路3.5千米,全鎮通村屯道路網基本完善。投資147萬元用於改造東場中學地質災害隱患點,投資750萬元的東場中心幼兒園及投資665萬元的中學新教學樓教育設施建設項目全面實施完成並投入使用。落實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17個,新建文體項目3個、照明安裝項目2個。開展集鎮排污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風江路排污管道鋪設。

扶貧攻堅

2018年,東場鎮貧困村4個、362戶貧困戶(含退出戶)、貧困人口1532人。年內共落實扶貧資金440.5萬元,其中扶貧道路改造資金230萬元,危房改造資金96萬元,教育保障資金14.5萬元,產業獎補62萬元。四個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均達3萬元以上,其中兩個村達5萬元以上。開展貧困戶“雙認定”及貧困村脫貧摘帽認定工作,完成了入戶核驗、村民小組評議、行政村評議、鎮級審核公示、區級脫貧公告、市級脫貧公告等程序,實現貧困戶62戶275人脫貧摘帽,完成白木貧困村、高塘貧困村整村脫貧摘帽。

水利工程

截至2018年末,東場鎮有水庫10座,海河堤25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東場鎮圩址原稱東村,建於清朝初期,后因大風江對面有合浦縣西場圩名,當地人便把東村改為東場。

民俗風情

採茶戲
採茶戲
欽州採茶戲屬於戲曲範疇的民間歌舞劇體系,源自江西,約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傳入欽州,經過200多年的改革,已成為獨具欽州特色的地方採茶戲。
欽州採茶戲樂曲歡快活躍,詼諧風趣,歌舞性強,用本地方白話演唱,流行廣泛,是欽州群眾最喜聞樂見的地方劇種之一。東場鎮亦有流傳。
婚嫁
舊時,欽州地區婚嫁禮俗繁瑣。從“提婚說親”到“三朝回門”,一般有七道排場,貧窮人家婚嫁禮儀大同小異,限於條件,儀式、酒席從簡。
解放后,舊的婚嫁習俗逐漸革除,向文明、簡樸方向發展。集體婚禮、新婚茶話會、旅行結婚逐漸增多。但也有一部分人操辦婚事鋪張浪費,有的仍索要高額聘禮。東場鎮亦有流傳。
飲食
欽州人喜米食,一日三餐。舊時,家境貧困的農民,多以雜糧、瓜菜摻入作主食。
婚嫁宴請的菜徠餚:舊時每桌以10碗為標準,俗稱“十大碗”,或八海碗四大盤,通行冷盤、熱炒、大件(全雞、全鴨)、甜食等,每桌一般在12盤以上。東場鎮亦有流傳。

特產美食

欽南大蚝
欽南大蚝
東場鎮的主要名優特產有甘蔗、辣椒、青蟹對蝦、海鴨、石斑魚、大蚝等。
欽南大蚝
大蚝,學名近江牡蠣,是欽南區東場鎮名貴海產之一,肉可鮮食,亦可加工成蚝豉、蚝油。蚝肉蛋白質含量超過40%,營養豐富。
青蟹
青蟹,學名鋸緣青蟹,是欽州市東場鎮的海產之一。它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青蟹喜棲息於河口附近海區,港灣內多有分佈。
欽南石斑魚
石斑魚
石斑魚
是欽州市東場鎮名貴海產之一。它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東場鎮常見的品種有寶石石斑魚、六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縱帶石斑魚等。

交通


東場鎮
東場鎮
2011年,東場鎮境內有桂海高速公路過境長9.5千米,325國道過境長5.4千米,縣鄉公路村村通,公共汽車通達鎮政府及沿公路村委會。
2012年,東場鎮加大了對鎮村道路的建設。投資132萬元鋪設了上寮村至坡心村7千米村級山砂道路,投資1000萬元鋪設東場至九河渡27千米國防路,投資471.5萬元鋪設東場至英窩欽西公路7千米國防路。投資14.4萬元鋪設東場村委雅子環村水泥路0.45千米,投資13萬元鋪設了陳童至欽西路口0.4千米水泥路,投資6萬元鋪設了諸根坑至九峰山水泥路0.4千米,修建了白木至早禾坑4千米水泥路

政治


欽南區東場鎮領導班子成員(2013年)
鎮長邱愛宏
副鎮長黃瓊國
副鎮長黃廣光
副鎮長鍾艷萍

旅遊


風景名勝

東場鎮主要旅遊景區有大風江沿江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