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沙蟲的結果 展開

沙蟲

管螠目曲螠科動物

沙蟲又叫海人蔘,學名方格星蟲,又稱為光裸星蟲,俗稱“沙蟲”。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呈長筒形,體長約10-20厘米,且渾身光裸無毛,體壁縱肌成束,每環肌交錯排列,形成方塊格子狀花紋,方格星蟲雖然沒有海參、魚翅、鮑魚的名貴,但味道鮮美脆嫩,為海參、魚翅所不及。

生長在沿海灘塗,因為對生長環境的質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則不能成活,因而有“環境標誌性生物”之稱。

形態特徵


沙蟲又叫沙腸蟲,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呈長筒形。沙蟲雖然沒有海參、魚翅、鮑魚的名貴,但味道鮮美脆嫩,為海參、魚翅所不及。
一般盛產於北部灣的北海市、湛江市等地。許多遊人到來到北海,不要忘了吃沙蟲和買沙蟲,在加工沙蟲時,要將它腹內沙腸切掉,否則難以入口,如果是沙蟲干的話,一定要先把沙蟲剪成小條狀,用鍋炒過,炒時要不斷翻動,發現有夠火候的就夾出來,放入清水裡泡一會,這樣既可以把沙子清除,又可以將沙蟲本身的香味炒出來。只有炒過的沙蟲,吃起來才會有沙蟲的味道。
沙蟲,又稱”沙腸子,動物學名稱為“方格星蟲”,產於沿海灘塗泥沙之中,外觀長兩寸左右,狀若蘆芽,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盛產沙蟲的海域,就以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廣西北海市出的沙蟲,為最頂級的,儋州的光村灘塗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據當地漁民介紹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交配時所捕撈的為最佳,特具補腎壯陽之效。沙蟲做法通常有兩種,即爆炒和煮湯。其中“三色沙蟲”已經成為海南的知名菜肴。
沙蟲屬海鮮類,而不屬中藥類,沙蟲含豐富蛋白質,味道尤其鮮美,可鮮食、亦可曬乾后食。有降血壓、治濕、防癌作用。干制后炸、炒、燉、燴、煮湯均可。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十分暢銷。

分佈範圍


沙蟲
沙蟲
沙蟲多在沙內橫卧,穴口象下稍微微陷,動物受驚既迅速縮入深處不易被採到。在中國國內主要分佈在煙台、匯泉灣、平潭、廈門、小嶝島、沙頭角、湛江、海口、白馬井、清瀾港、潿州島、台灣。
國外:世界暖水中,分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沿岸。

生存環境

沙蟲
沙蟲
沙蟲生存環境在惡化,1985年中國海岸調查結果表明,廣西是光裸方格星蟲(俗稱沙蟲)的主要產地,北海又是廣西的主要產地,廣泛分佈於沿海沙質灘塗的中、低潮區及潮下帶,可捕資源面積為15.3萬畝以上,原存資源量為4027噸左右。

生長養殖


1、苗種來源。苗種可採用自然繁殖生長的未成熟個體(天然苗)或人工繁殖的苗種
2、質量要求。苗種個體大小均勻、活力強,應激軀幹繃緊,遇氧體色淺紅,體表易粘附沙粒;個體重量大於0.3克,潛沙率在95%以上。購買種苗時取樣觀察量:10萬條以上抽樣1千克,10萬條以下抽樣0.5千克。
檢測觀察方法:目測方格星蟲苗種的顏色、體壁、吻端,形態,輕觸壓軀幹部觀察活力,將苗種投放於海水齊沙的沙層計算潛沙率。

塗圍塘養殖

1、準備工作。灘塗圍塘可以選擇廢棄舊蝦塘或低洼灘塗加以改造,必要時以推土機推挖,推出的沙土直接作為塘基,塘基要高出最大潮水高線。池塘的底質以沙質為主,富含腐殖酸、腐殖質及有機物,內部主呈灰黑色、表面淡黃色為佳。圍塘留取一個1~4米寬的海水進出口,便於水體交換,進水口以30目的圍網陽攔敵害生物,每月大潮或高潮時換水。圍塘準備好后,每667/平方米(畝)用30千克生石灰全塘潑灑,清除敵害生物。
2、放苗。放苗時將池塘注水至0.3米高,將苗種均勻撒播於圍塘中,放苗密度為3萬條/667平方米,苗種規格1~3厘米,待鑽沙後進滿水。
3、養殖管理。每月大潮高潮時納水進行水交換,設有防逃網防止方格星蟲夜間游泳出逃。塘基損壞及時修復,每隔兩個月排干水進行觀察統計,確定苗體數量,生長情況和分佈情況等。定時檢測海水的nHl值和熱度,確保海水變化幅度在沙蟲耐受範圍之內。大雨期間加大海水變換量,力爭鹽度變化小於15。排水觀察的同時,清除塘底明顯的敵害生物及海藻,發現有機物質堆積時也要及時清除或疏散。越冬養殖需在池塘加滿海水以控制池塘的水溫,保證沙蟲冬季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另外,圍塘養殖過程一般不需要投喂飼料,海水富含大量的有機質可以滿足方格星蟲的生長。
4、收穫。一般經過15~20個月養殖,方格星蟲生長至每500克30~40條時即可收穫。

海區灘塗養殖

1、場地選擇。有天然方格星蟲生長的海區灘塗均可作為養殖灘塗。優質的方格星蟲養殖海灘沙質粗細全面、均勻,富含有機質,顏色深但沙質不腐臭;潮流平緩,每日擁有一定的沙面流水量,但潮水衝擊力一般不影響沙表地貌;底棲海藻類豐富。
2、準備工作。放苗前在養殖場地插標,標記養殖場地範圍和放苗位置。標桿選材為木杆或竹竿,高60~100厘米。插植標桿時,底埋40厘米,桿問距1-2米,圍成方形,面積100~500平方米。
3、放苗。海區灘塗養殖苗種主要為中培苗(1~3厘米),放苗密度為每667平方米5000~10000條。低潮時,水面高過灘面不超過2厘米,參照標桿標註的位置將苗種均勾播散在場地內。如果退潮至灘塗干露,則將苗種均勻播撒在灘面上,然後潑海水於菌體上,助其潛沙。健康苗種一般2~8秒后即鑽人沙中放苗街游開山天和風浪時期。放苗前,逐步調節苗種運輸溫度至養殖環境溫度。放苗1個月後觀察,苗種密度低於3條/平方米時,及時補苗至密度約10條/平方米。沙蟲
4、養殖管理。養殖過程中發現有淤泥及敵害生物時要及時清除。方格星蟲在養殖期間容易因場地環境不同而逃逸,逃逸是養殖期間損失的主要原因,一般損失達30%~80%。在整個養殖期間不投餌,不施藥。套養貝類時,養殖場地每養殖3~4年應修整一年。
5、收穫。養殖8~18個月、方格星蟲達到商品規格時即可收穫。收穫時間可選擇沙蟲市場價格較高的時節,雇請多人挖取,挖大留小。挖掘時依經驗判斷,注意不要傷到沙蟲身體,以免影響銷售。

主要價值


沙蟲是營養價值很高,有一定藥物療效的食材,功效是解煩渴、降血壓、滋陰降火、清肺補虛。臨床上可通過沙蟲做成食材,輔助治療相關疾病。比如可治療更年期女性的潮熱盜汗,也可治療長時間慢性疾病所致咳嗽、喘憋、痰多、小孩尿床,婦女生產後乳汁稀少,都適合通過沙蟲進行食療。
沙蟲在應用過程中有很好的抗病毒、抗疲勞作用,調節人體免疫力,有抗菌、抗病毒、延緩衰老等作用。沙蟲的禁忌主要體現在抗凝血方面,對於出血的患者包括消化道出血、肺部出血等,用沙蟲應該謹慎,否則會使出血量增加。還有患者很容易過敏,用沙蟲應該謹慎,因為沙蟲含有很多異體蛋白。

市場前景

沙蟲市場售價昂貴,其活體收購價一般為26-34元/公斤,干品售價高達500元/公斤,沙蟲售價雖昂貴!但許多海味市場、農副產品及肉菜市場還無貨供應。

營養成分

沙蟲中含有的蛋白質類型主要有蚯蚓血紅蛋白、膠原蛋白和水溶性蛋白等,《中華海洋本草》記載可口革囊星蟲和方格星蟲均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包括8種必需氨基酸和11種非必需氨基酸。《中華本草》記載沙蟲肌肉含果糖2,6-二磷酸鹽,表皮含黏多糖。沙蟲中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中華海洋本草》記載沙蟲含有鋅、銅、錳、鐵、鎂、鈣等14種營養元素。

識別與選購

沙蟲與鮑魚一樣分等級,頂級品質的沙蟲一般在8至11厘米長,非常干水,而非一般品質的蟲抓上去很粘,蟲體呈淡淡的米黃色(非暗黃或暗黑),蟲體紋路清晰,略帶點點光澤,無內臟殘留,抓在手裡感覺蟲肉非常厚實,泡開後會有少少沙子,而4至6厘米長的沙蟲為小蟲,品質為三級,沙蟲暗黃色!因為難處理,所以都會有不少的沙子殘留。但以上兩個都是廣西北海老百姓最喜歡和消費得起的海鮮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