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廠鎮

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下轄鎮

青龍廠鎮位於元江縣東北部,東與石屏縣接壤,西北與新平縣揚武鎮山水相連,素有元江“北大門”之稱。青龍廠鎮之“青”指銅,“龍”指礦脈,因曾辦廠冶鍊青銅而得名,鎮政府駐地距離縣城35公里,距離省會昆明200公里。全鎮國土總面積484平方公里。

正文


概述


(圖)青龍廠鎮
(圖)青龍廠鎮
青龍廠鎮地域廣闊,土地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居全縣之首;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平均氣溫17~22攝氏度,氣候宜人,雨量充沛。主產:玉米、稻穀、甘蔗、烤煙、小麥。境內蘊藏有豐富的銅、鐵等礦產資源,目前有2戶鐵合金企業,5個銅礦企業和1個鐵礦開採企業。區位優勢突出,國道323線和213線玉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便捷的交通網路,也使該鎮交通運輸業和飲食服務業得到了較快發展。青龍廠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4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7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18元,全鎮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政治穩定的良好局面。

歷史


青龍廠鎮隸屬元江縣。民國2年(1913年),設置東北鄉(今青龍鎮、龍潭鄉一部)。
民國17年(1928年),改鄉為區,青龍為二區。
民國28年(1939年),設青龍廠鎮。
1949年8月,元江解放,成立元東北區轄青龍廠鄉、泰康鄉、隸屬蒙自專區。
1950年9月,設朋程為第一區,轄原青龍、泰康兩區;1952年2月又改設青龍廠為一區;
1954年7月,劃歸玉溪行署管轄;
1958年8月改區為人民公社,青龍為前進人民公社,同年底改設青龍人民公社;
1962年恢復區的建置青龍為六區;1970年4月又改區為人民公社;
1984年5月又恢復至1987年底復區;1988年1月撤區建鎮。青龍廠鎮轄青龍廠、它克、果洛垤、銅廠沖、撮科、阿不都、假莫代、朋程、路通、西拉河10個村委會、72個自然村、82個村民小組。

自然概貌


(圖)青龍廠鎮
(圖)青龍廠鎮
青龍廠鎮位於元江縣東北部,總土地面積484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7733畝,複種指數58%,森林覆蓋率居全縣之首;最高海拔2117米,最低海拔452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乾熱河谷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集壩區、半山區、山區為一體,氣候宜人,雨量充沛。主產:玉米、稻穀、甘蔗、烤煙、小麥。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甘蔗、冬早蔬菜、柑桔、西瓜等,畜牧業發展較快。境內蘊藏有豐富的銅、鐵等礦產資源。鎮政府所在地青龍廠村距縣城34公里。

經濟概貌


2000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744萬元,比上年增7.2%,農村社會總產值〈現價〉10968萬元,比上年減25%,工農業總產值(現價)3720萬元,比上年減22%,其中:工業總產值1761萬元,比上年減41%;農業總產值1959萬元,比上年增12%。全年地方財政收入161萬元,比上年減34%,財政支出513.38萬元,比上年增8.05%。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6萬元,比上年減22%。農民人均佔有糧食521.9公斤,比上年增11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694元,比上年減440元;人均存款1420元,比上年增7%。主要農產品及產量:糧食678.32萬公斤,比上年減0.5%,甘庶35831噸,比上年增19.9%,烤煙31.08萬公斤,比上年增76.16%,油料總產4.29萬公斤,比上年減4%,水果總產31.82萬公斤,比上年增27%。

經濟建設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圖)青龍廠鎮
(圖)青龍廠鎮
一是烤煙生產取得歷史性突破。堅持走科技興煙、提質增效的路子,狠抓各項科技措施的落實,烤煙總量、質量、效益每年都有新增長。2005年,全鎮烤煙生產再創歷史新高,煙葉收購總量達54.78萬千克,適銷對路煙葉47.86萬千克,煙農種煙收入達703.2萬元,烤煙財政收入達112萬元。水果資源豐富:橘子已形成規模和特色
二是甘蔗生產快速發展。認真實施“兩推廣兩提高一完善”措施,大力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加強協調服務,調動蔗農生產積極性,甘蔗產業的支柱地位進一步鞏固。2005年,甘蔗種植面積達1.48萬畝,甘蔗產量5.5,蔗農收入770萬元。引進鎮外資金開辦花卉企業,產品遠銷國內外
三是高效農業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積極引導農民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發民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作物,建設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655畝、優質果品生產基地2500畝、花卉基地368畝,產值1051.5萬元。
四是畜牧業促進了農民增收。加強畜牧科技措施的推廣和動物防疫,有效控制禽流感的發生。生豬、肉牛、山羊出欄數量和活禽、禽蛋產量逐年增加。2005年,畜牧業總產值達2418萬元。
工業經濟蓬勃興起
一是鐵合金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完成鐵合金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支持康達鐵合金有限公司、新豐公司啟動12500K
青龍廠鎮
青龍廠鎮
VA礦熱爐建設和6300KVA礦熱爐擴建,做好環保技改,推動鐵合金工業健康有序發展。2005年,鐵合金產量達11592噸,完成工業總產值7547萬元。康達12500KVA和新豐6300KVA礦熱爐達標后,鐵合金工業發展將實現新的跨越。
二是銅礦採選冶工業平穩發展。在市場不斷變化,開採成本提高的情況下,各礦山企業抓住銅金屬價格大幅上漲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強管理,完善設施,改進工藝,銅礦採選冶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2005年生產電解銅215噸,銅精礦534噸,完成工業總產值563萬元。
三是礦產資源勘察有序推進。完成了莫期作銅(鐵)礦的現場探礦和繪製圖紙、地質論證、地質報告;啟動了白打莫鐵礦和大明糟銅礦的勘探。全年工業總產值達8347萬元,工業企業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達140多萬元,首次超過了來自農業的稅收。
第三產業較快發展
(圖)青龍廠鎮
(圖)青龍廠鎮
積極營造環境、切實落實政策、不斷改善服務,促進第三產業發展。飲食服務行業止跌回升,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2005年,第三產業戶數達603戶,完成營業收入1051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
一是農村基礎設施逐年完善。完成沼氣池1599口,小水窖2005口,坡改梯1256畝,人畜飲水工程23件,小型水利工程79件,小流域治理2件;建成全縣最大最好最規範的標準化煙葉收購站;完成勐仰壩水庫、它克調節池、攀枝花水庫除險加固;大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完成1340多戶的改造任務,減輕了農民負擔;完成了勐仰壩、三家、它克大沖等6個村民小組街道建設。
二是交通條件明顯改觀。修建了5條村組公路,完成它克公路砼路面改造,自然村通車率達100%;新修蔗區公路244公里,完成了高速公路青龍廠出入口建設,形成以玉元高速公路為基本骨架,村組公路為網路,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區位優勢逐漸顯現。
三是通信和廣播電視設施不斷完善。建成青龍廠、它克、銅廠沖、馬六訊130、139行動電話機站10座,開通它克、果洛垤、撮科程式控制電話,青龍廠集鎮和勐仰壩區開通小靈通;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行政區劃


全鎮共轄青龍廠、它克、果落垤、銅廠沖、撮科、阿不都、假莫代、朋程、路通、西拉河l0個村民委員會,72個自然村,82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2000年末,全鎮總人口13975人,其中:男6951人,女7024人,少數民族人口10879人,佔總人口數77%;農業人口13103人,農村勞動力7721人,人口密度為29人/平方公里。

政治


(圖)青龍廠鎮
(圖)青龍廠鎮
青龍廠鎮地處元江縣東北部,有6個村民委員會分別與新平縣揚武鎮,石屏縣寶秀鎮、大橋鄉接壤。由於接邊地區少數民族居多,法治觀念淡薄,每年因山林、水利等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時有發生。為此,青龍廠鎮採取四項措施,確保聯防聯調工作有序進行。
一是加強行政接邊地區聯防聯調組織領導,提高對聯防聯調工作的認識。由於鎮領導時有變動,青龍廠鎮根據實際情況將變動人員即時通知聯防聯調組織,並相互走訪、溝通聯繫,確保聯防聯調工作正常開展。
二是加大聯防聯調工作的管理力度,做好行政接邊地區的法制宣傳,增強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由於接邊地區少數民族居多,又是普法盲點地區,於是根據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法制宣傳措施,適時開展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婚姻法》、《水法》、《森林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工作。
三是完善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行政接邊地區聯防聯調組織作用。在民族節日、重要會議期間,組織公安、司法、民政、水利、林業、土地等部門開展接邊地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
四是積極開展接邊地區聯誼活動,加強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組與組之間的溝通聯繫,相互監督,調查研究,確保聯防聯調工作深入人心。在每年的揚武煙盒節、青龍廠正月初六街會、果洛垤正月十六等農村民族節日,相互來往人員較多,藉此機會開展聲勢浩大的法制宣傳。
2008年,青龍廠鎮協調聯防聯調委員會成員單位,在新平縣揚武鎮、石屏縣寶秀鎮相繼召開了一年一度的聯防聯調會議,確保該項工作不間斷、不拖延,有效促進了“護城河工程”的進一步發展。

旅遊景點


(圖)青龍廠鎮
(圖)青龍廠鎮
鎮內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人文景觀,主要有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它克岩畫”,清朝時期雲南四大書院之一的“它克文星閣”,打響滇南起義“第一槍”的撮科起義紀念碑,省級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西拉河水庫”,還有獨特純樸的民族風情等。

文化


(圖)它克文星閣
(圖)它克文星閣
全鎮有文化站1個,藏書4754冊、圖書流通6000冊,村級黨員活動室10間,村文化活動室7個、茶室7戶、業餘文娛宣傳隊8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1993年12月被雲南省體委等單位命名為“雲南省體育先進鄉鎮”;1997年10月,國家體委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1998年,被雲南省體委命名為“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集體”;2006年2月,被評為“雲南省體育特色鄉鎮”。廣播電視覆蓋率90%。
它克岩畫:它克岩畫位於元江縣青龍廠鎮它克村東北面的紮營峰南麓,繪製於新石器時代。1987年12月,雲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它克文星閣:始建於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1985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有:文星閣、觀音廟、龍王廟、觀聖廟、石碑、石牌坊,曾經在它克村建有“龍池書院”。
歷史遺址:撮科起義紀念碑、朋程建軍紀念碑。
傳統節日:青龍廠村“正月初六”街會,它克“正月初九”上酒會,果落垤村“正月十六”燈會,彝族的“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每四年一屆的農村文藝調演和農民運動會等。

教育


(圖)逸夫教學樓
(圖)逸夫教學樓
全鎮有幼兒園2所、小學7所、初中2所、黨職校1所,校舍建築面積70228平方米。
青龍廠小學在校學生有1374人、教職工116人,教師隊伍中有小學高級教師職稱51人、小學一級職稱53人、小學二級職稱1人。全校各個校點均配備有遠程教育播放點,青龍小學、它克小學、果洛垤小學、撮科小學、阿不都小學、假莫代小學配有遠程教育接收設備,青龍小學佔地8438平方米,建築面積2882平方米,配有多媒體教室。全鎮適齡兒童1295人、入學1288人,入學率99.5%,升學率100%。
甘庄小學佔地26637平方米,建築面積8590.4平方米,在校學生有895人、教職工59人,教師隊伍中有中職職稱19人、佔32.2%,助理級職稱34人、佔57.6%,員級職稱5人、佔8.4%,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升學率100%。
青龍廠中學佔地26640平方米,建築面積7529平方米,在校學生有352人、教職工46人,教師隊伍中有中學高級教師職稱6人、佔17%,中學一級職稱14人、佔39%,中學二級職稱16人、佔44%,。全校配備了理、化、生實驗儀器設施,擁有計算機35台、2個多媒體教室,安裝了現代遠程教育設施。全鎮適齡少年毛入學率96%,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升學率75%。
甘庄華僑中學佔地15335平方米,建築面積3539平方米,在校學生有520人、教職工35人,教師隊伍中有中學高級教師職稱2人、佔5.7%,中學一級職稱9人、佔26%,中學二級職稱20人、佔57%,小學高級教師職稱1人、佔52%,。全校擁有計算機34台現代遠程教育接收平台1個、電視機2台、錄音機5台、圖書6277冊、印表機2台。全鎮適齡少年毛入學率96%,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升學率66%。
青龍廠鎮黨校佔地2977.4平方米,建築面積1267.8平方米,有教職工3人,教師隊伍中有中學一級職稱1人、佔33.3%,小學高級教師職稱2人、佔66.7%。全校擁有電視2台、錄象機1台。

參考資料


[1] 玉溪市元江縣青龍廠鎮 http://www.zgxc.org.cn/co.asp?id=31128
[2] 玉溪司法網 http://www.yxzf.gov.cn/sf/jcsfgz/2009/558844.shtml
[2] 玉溪新聞網 http://www.yuxinews.com/mlxz/qlc/rwfj/xw/5829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