廡殿二村

廡殿二村

位於大興區東北部,東界廡殿三村,南臨南場,西臨廡殿一村,北靠朝陽區,面積約0.66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40人。

建制沿革


有關“廡殿”得名的由來,據記載,元代,為帝王巡幸遊獵活動需要,在下馬飛放泊建成“以帛依板”的“幄殿”。明代,據傳曾有廢妃居此,在“幄殿”的基礎上建行宮,修無脊殿,簡稱“無殿”或“廡殿”。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已頹敗,后葺為御馬圈。清末始成村落,以廡殿為名,又稱廡店。解放前因距大紅門小紅門、舊宮、南苑皆五華里,曾名五里店廡殿村解放前為一個村落,1949年1月廡殿解放后,隸屬出現變化。1958年,公社將南場和廡殿整體規劃,劃分為十個小隊,廡殿村劃分為6個生產隊。1961年年底,廡殿6個生產隊合併形成3個生產大隊,即今廡殿一村、廡殿二村、廡殿三村。廡殿地區布局呈矩形,廡殿二村位於中部。

行政區劃


關於廡殿村早期村民來源,據查證,元朝時在廡殿一帶建立行宮廟宇,隨同帶有果戶、守戶、獵戶、農戶等很多人員,廡殿村早期居民即是在此四類戶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從有廡殿行宮時即已遷來此處定居。后隨著人口遷移,陸續有移民從山東、河北、山西等地來此定居,廡殿村村民得以繁衍生息,人口數量逐漸增多,村居規模不斷擴大。漢族居多,另有滿、回族等。

綜述


20世紀60至80年代,廡殿各大隊響應國家號召,走工農並舉的道路。80年代后,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廡殿各村開始大量出租土地,招商引資。1983年撤銷公社恢復鄉級建制,1984年置舊宮鄉,隨後,從1987年開始到1989年,三個生產隊先後都恢復村級建制,稱為廡殿一村、廡殿二村、廡殿三村3個村集體。90年代,各村為發展經濟,分別成立經濟聯合社,促進了整體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