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條詞條名為張發明的結果 展開
張發明
南京醫科大學二附院主任醫師
張發明,男,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獲博士學位,副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導師,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腸病中心主任,南京醫科大學整合腸病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南京醫科大學轉化研究院副院長。
擅長消化內鏡微創診療,特別擅長疑難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瘺、痔瘡、慢性腹瀉、偽膜性腸炎、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腹痛、頑固性便秘、營養不良、腫瘤放化療后腸道病症、腸道腫瘤等的診療。
留基委派約翰霍普醫院習。
照片
南京醫科二附屬醫院腸病,南京醫科整合腸病驗室,南京醫科轉化研究院副院。
擅消化鏡微創診療,擅疑潰瘍腸炎、羅恩病、腸瘺、痔瘡、慢腹瀉、腹痛、頑固秘、營養良、腫瘤化療腸病症、腦腸軸疾病診療。
張發明照片
2012年率先建立醫院糞菌庫。發明世界首台智能化糞菌分離系統用於糞菌移植;發明經內鏡腸道植管術(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 TET)實現全結腸途徑重複給葯和糞菌移植;其創新的鼻空腸管植入技術提出糞菌移植升階治療策略(step-up FMT strategy)。
2017年建立中國菌群移植平台用於服務和評價糞菌移植與配方菌群移植;發明透明帽輔助內鏡下硬化術(CAES)治療痔瘡和粘膜脫垂。
2018年報道目前世界上最快速的鼻空腸/中消化道植管技術(mid-gut TET),時間1份32秒完成植管手術;報道FMT短期和長期安全性評價的5年隨訪證據,並提出將FMT術后1個月作為劃分短期和長期併發症的分界點。是多項用於臨床的設備、器械和新技術發明人。
2019年在歐洲消化疾病周(UEGW)首次報道選擇性菌群移植治療放射性腸炎的臨床研究,團隊報告人丁筱獲“National Scholar Award”獎。同年報道基於智能糞菌分離系統和高級別實驗室操作程序的洗滌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MT)的安全性優於傳統手工糞菌移植,成果入選Protein & Cell雜誌封面。12月12日牽頭中國(大陸、香港、台灣)28名專家組成的共識小組,採用國際指南規範,制定洗滌菌群移植南京共識(英語),於2020年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雜誌發表。
2020年在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雜誌“First in human”專欄發表糞菌移植治療放射性腸炎的註冊臨床試驗結果。
2020年與合作者開展“Touching Your Heart”項目。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歸國留學人員項目等各類項目15項。
在Protein Cell、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Cancer Letters、Current Opinion in Gastroenterology、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等國外雜誌發表SCI收錄論著、特邀社論、綜述50餘篇,部分論文獲高頻引用。
以副主編《消化道支架》《消化內科臨床醫囑手冊》等著作3部。參編美國臨床專著Current Surgical Therapy (第11版)。著暢銷科普書《誰來拯救我們的腸道》。
2011年獲中國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三)。
張發明工作照
2014年獲江蘇省第三屆“名醫民選”、“百姓信任的醫療專家”。
2016年被評選為江蘇省十三五科教強衛工程領軍人才(負責江蘇省創新團隊)。
2019年獲江蘇醫師獎。
現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與微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消化分會常委。
The Lancet、Gastroenterology、Gut、Protein & Cell、Chin Med J等雜誌審稿人,Curr Opin Pharmacol、Protein & Cell、Chin Med J、Gut Microbes、中華消化內鏡雜誌等雜誌的特要撰稿人或組稿人。
2014年登世界胃腸病組織官方通訊雜誌封面並受邀發表專家評論。
2017年與藍燦輝共同發起中國腸道大會並任執行主席,大會已經成為中國腸道微生態領域的標誌性學術盛會。
2018年參與發起由中國民政部主管、國務院批准的全國一級基金會民福社會福利基金會腸道公益專項基金,基金面向全國小於16歲的兒童或大於60歲的老人提供糞菌移植公益救助性治療,符合要求的可享有免費救治,經費由基金會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