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長
彬長
彬長地區是彬縣長武縣的簡稱,位於陝西省西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是黃土高原水土流人區,擁有悠久的歷史,是古絲綢之路陝西的最後一站。位於陝甘兩省交界處,東南距咸陽120公里、西安150公里,西北距甘肅平涼160公里,是連接秦隴的咽喉要道。
彬長地區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農業的發祥地之一。
彬長地區位於陝西省咸陽市西北部,屬渭北旱塬塬梁溝壑區,東連旬邑、淳化,南依永壽、麟游,西臨、靈台,北接甘肅正寧,為連接秦隴的咽喉要道,在咸陽市發展總體框架中處於“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區位優勢相對明顯。福(州)銀(川)高速公路,312國道,西(安)平(涼)鐵路分別從彬縣,長武穿境而過。
彬長地區的彬長煤田是陝西省第二大煤田。煤區原煤埋藏淺、儲量大、煤層厚、煤質好,既是優質的動力用煤和氣化用煤,也是符合有關標準要求的環保煤。
3500年前,周族部落首領公劉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叫做“豳”的小國。這可以看作是彬州名稱的起源。著名的《詩經》“十五國風”中的《豳風》所描繪的就是現在彬縣一帶的風土人情。秦朝時在這裡設置漆縣,東漢時設置新平郡,北魏時改為白土縣。西魏時在這裡設置豳州,唐開元年間改稱邠州(古邠州的管轄範圍大約在今旬邑、淳化、彬縣、長武四縣區域)。民國初年撤銷邠州的建制,在原州治所在地設立邠縣。因“邠”字屬生僻字,在中國文字學上“邠”與“彬”又是相通的,1964年文字改革時,經國務院批准改稱“彬縣”。
民國成立,廢府(州)、廳制,設省、縣兩級。民國二年(1913年),長武縣隸屬陝西省督軍府。民國三年(1914年)設道,長武縣隸屬關中道。民國五年(1916年),長武縣隸屬邠、乾鎮守使公署。民國六年(1917年),長武縣直屬陝西省長公署。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屬陝西省政府。民國十六年(1927年),議准長武為二等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長武縣歸屬邠乾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長武縣歸屬設於邠縣的陝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實施新縣制,議准長武為四等縣。三十六、三十七年(1947、1984年)調整區劃,長武縣仍屬第七行政區。
1948年4月21日(農曆三月十三日),解放軍西府出擊戰役曾解放長武,設縣人民政府,歸屬陝甘寧邊區西府工委、邠縣分區。因形勢不利,主力部隊撤離,縣人民政府隨軍轉移。1949年7月25日(農曆六月三十日),長武再次獲得解放。人民政權建立之初,長武縣隸屬陝甘寧邊區邠縣行政督察區(分區)。1950年5月5日,區劃整編,長武縣改屬寶雞專區。1956年10月1日,撤銷專區,長武縣歸陝西省人民委員會直轄。1958年12月8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長武縣建制,長武、栒邑與邠縣合併,稱邠縣,仍直屬省轄。1961年8月2日,國務院批准陝西省調整專縣行政區劃,恢復原並大縣的各縣建制,並復設咸陽專區。9月1日,宣布重新恢復長武縣建制,隸屬咸陽專區。10月,咸陽專區改為行政公署。1969年,成立咸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恢復咸陽地區行政公署,仍轄長武縣。1983年9月,咸陽行署改為地級市,長武屬咸陽市人民政府轄縣。也是古絲綢之路陝西的最後一站。
隋末唐初,地方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杲父子號稱“西秦霸王”,先後在金城(今甘肅省蘭州市)、折墌城(今甘肅省涇川縣)割據,與李淵父子相抗衡,屢屢侵掠唐屬地豳州(今咸陽市長武、彬縣、旬邑一帶),威逼長安。唐軍與其多次交戰,勝負難分。為根除此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秦王李世民率大軍與薛軍決戰於今天長武縣淺水原上的高墌城(唐初的軍事要塞,今已無存)下,經過一番惡戰,唐軍大獲全勝,殺俘薛軍二萬,收附男女丁口五萬,薛仁杲被俘押解長安。從此長安西部的危機解除,隴東為唐所轄治。這場戰役就是歷史上的“淺水塬大戰”。如今的歷史地址在陝西長武縣城東北2.5公里的淺水村。
白蹄烏,昭陵六駿之一,是有四隻白蹄的純黑色戰馬,為李世民與薛仁杲作戰時的坐騎。據《全唐文》(卷l0)收錄唐太宗昭陵《六馬圖贊》記載,駿與“自蹄烏”是武德元年(618)九月至十一月間,李世民與薛仁杲(薛舉之子)在淺水原(今陝西長武縣東北)作戰時的坐騎,列於祭壇西側三駿之末位(由南往北排列)。隋大業十三年(617)四月,薛舉、薛仁杲父子在金城(今甘肅蘭州市)郡起兵。七月,薛仁杲稱帝。十二月,薛舉父子竭動10萬大軍,想趁李淵父子立足未穩,奪取關中長安。次年六月,薛軍佔領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五里),后一直開到豳州(今陝西彬縣)、岐州(今陝西鳳翔)一帶。唐高祖李淵封李世民為西討元帥,出兵抗擊。兩軍在高(言庶)城(今陝西長武縣北)一帶相持了兩個多月。十一月,薛軍糧草不濟,軍心浮動,進退兩難。李世民看準戰機,連夜調兵譴將,趁機內外夾攻。李世民先用少量兵力在淺水原誘敵,拖住薛軍精銳羅侯部,然後出其不意,親率勁旅直搗敵後。他騎著“白蹄烏”,只帶了數名精銳騎兵,率先殺入敵陣,薛軍大亂,兵卒向折(言庶)城(今甘肅涇川縣東北)潰逃。為徹底消滅敵人,李世民又催動“白蹄烏”,帶領兩千餘名騎兵緊緊追趕,一晝夜賓士二百多里,把薛仁杲敗軍圍定在折慧城內,扼守關口要道,迫使薛仁杲率殘部開城投降。淺水塬大戰奠定了唐王朝立足關隴的政治經濟基礎。石刻“白蹄烏”筋骨強健,四蹄騰空,鬃鬣迎風,呈疾速賓士之狀,足見它當年載著李世民在黃土高原上急馳,追擊薛軍的情景。唐太宗給它題的贊語是:“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關於“白蹄烏”的命名,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持是一匹有四隻白蹄的純黑色駿馬的說法。但葛承雍先生研究認為,作為“天可汗”唐太宗赫赫戰功的讚美之稱和坐騎專名,“白蹄烏”的命名不足以說明李世民豐功偉績的含義。他認為,“白蹄”二字來源於突厥語“bota”,意為幼馬或幼駱駝,是“少汗”之意。“白蹄烏”應是一匹冠以突厥語“少汗”之意的榮譽性專名的坐騎,“在立有戰功的黑馬名稱前帶有讚美的稱銜或加諸各種高貴的官號,其象徵意義不僅符合突厥歌頌上層領袖坐騎的習俗,而且也符合唐人頌揚聖皇名君的傳統作法。所以,突厥語‘少汗’ (bota)應該是漢語 ‘白蹄’真正的原意。”(葛承雍《唐昭陵六駿與突厥葬俗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第60輯。柳毅傳書 在長武縣柳泉村至今還有盛大的廟會紀念這一傳說,這是一部傳奇劇。又名《水晶宮》。取材於唐李朝威小說《柳毅傳》、元尚仲賢雜劇《柳毅傳書》及今人平襟亞改編的傳奇小說《女畫傳》。寫秀才柳毅赴京應試,途經涇河畔,見一牧羊女悲啼,詢知為洞庭龍女三娘,遣嫁涇河小龍,遭受虐待,乃仗義為三娘傳送家書,入海會見洞庭龍王。錢塘君驚悉侄女被囚,趕奔涇河,殺死涇河小龍,救回龍女。三娘得救后,深感柳毅傳書之義,請乃叔錢塘君作伐求配。柳毅為避施恩圖報之嫌,拒婚而歸。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為漁家父女同柳家鄰里相處,與柳毅感情日篤,遂以真情相告。柳毅與她訂齊眉之約,結為伉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