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船鎮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下轄鎮

紅船鎮地處魯西南平原,居鄄城東部、鄄鄆交界處,菏澤市經濟重鎮,是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鎮,轄25個行政村,58個自然村,常住人口37519人(2017年),總面積54.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078畝。紅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地質優良,四季分明,是希望的田野,是投資的樂園。

紅船村與周邊地點:紅船鎮,劉大軍,閻庄,孟庄村,於庄,前孟庄,李庄,孫老家,苗庄,鄭庄,孫老家橋,侯潭。

主要農產品:綠葉菜,洋菇,菊花菜,玉米尖,大芋頭,大蔥,小芋頭。

企事業單位:紅船紅潤發製品有限公司,農機制修廠,鄄城方明印刷包裝機械廠,綜合加工廠。

歷史沿革


紅船鎮
紅船鎮
紅船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孫老家村是戰國軍事家孫臏的故里現存孫臏家祠、孫臏傳影、孫氏族譜、孫氏家祠序、孫臏墓址殘碑、孫臏書畫院遺址等眾多歷史古迹,新建了孫臏紀念堂,立有遲浩田、張愛萍、楊得志等數百名將軍的題辭碑,國內外前來觀光、考察、朝聖的學者、旅遊者絡繹不絕。2004年,紅船鎮以孫臏故里眾多旅遊景點為依託,以林果開發為主體,以周易八卦陣圖為布局,開始規劃建立佔地1000畝的孫臏農家樂園。孫臏農家樂園建成后,將是魯西南重要的集旅遊、商貿、服務、娛樂為一體的旅遊聖地。
明淸時,境域為濮州三十四集鎮之一。
清末,為濮州南紅船里、北紅船里。
民國十六年(1927年),為濮縣紅船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為鄄城縣三區。
1957年底,成立紅船鄉。
1979年1月,建紅船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建鄉時,設立紅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紅船鎮下轄紅船、孟庄、李庄、苗庄、宋庄、溫劉黃、馬廟、於邵庄、劉橋、南孫庄、霍壩、毛屯、朱林屯、大馮庄、董廟、張堌堆、梁樓、孫老家、高河涯、韓橋、冀庄、霍庄、聚合樓、張口、孫堂25個村民委員會。 
2020年6月,紅船鎮下轄25個行政村:紅船村、苗庄村、李庄村、孟庄村、孫堂村、孫老家村、聚合樓村、霍庄村、韓橋村、冀庄村、張口村、高河涯村、馬廟村、宋庄村、溫劉黃村、於邵庄村、梁樓村、董廟村、張固堆村、大馮庄村、劉橋村、霍壩村、朱林屯村、毛屯村、南孫庄村, 鎮人民政府駐紅船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紅船鎮地處鄄城縣東部,東與鄆城縣陳坡鄉接壤,東南與鄆城縣黃安鎮接壤,南與閻什鎮相鄰,西與引馬鄉鳳凰鎮搭界,北與箕山鎮為鄰。 區域面積54.34平方千米。

人口名族


人口

2011年末,紅船鎮轄區總人口347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700人,城鎮化率16.4%。另有流動人口82人。 
2017年,紅船鎮常住人口37519人。 
2018年,紅船鎮戶籍人口37305人。

交通


紅船鎮交通通訊便利。省道濟(寧)董(口)公路橫穿東西,三縱鄉村柏油路縱貫南北,道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
紅船鎮物產資源豐富。各類大牲畜、豬、羊分別達到1.8萬頭、5萬頭、8萬隻,盛產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西瓜、大蒜等,全鎮大蒜種植面積常年為1.2萬畝,進行進行農牧產品深加工大有可為。水電充足。水資源得天獨厚,滔滔黃河繞境而過,地下水儲量充足,大氣降水充沛,水資源十分豐富;鎮有1座變電站,供電能力強,可保證全鎮工農業生產常年用電。
2011年,紅船鎮有濟董公路省道過境,三條鄉村柏油路縱貫南北

自然資源


林木資源

近幾年,該鎮及周邊鄉鎮的廣大幹部群眾已把造林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和增加收入的重要門路,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來培植,林木覆蓋率達32.4%。目前,全鎮有林地面積2.2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6%,主要有桐樹、楊樹樹種,林木資源十分豐富。用材林樹種主要包括楊樹、泡桐、槐樹、楝子樹等。近幾年,先後引進、選優、繁育推廣了中林46、中菏一號、中菏二號楊樹新品種及毛白33、毛白23、世紀95、中林3號等泡桐新品種,主栽樹種已基本實現了良種化。
近幾年,全鎮林產品加工發展較快,培植了南孫庄六合門業公司等5個木材加工規模企業,隆起了南孫庄等木椅加工群體和紅船、李庄木渣加工群體以及旋皮加工群體,各類加工點達2000多個,從業人員1.2萬人。引進了板材、木椅加工成套生產設備,並能做到來樣加工,生產效率高,質量上乘。主要產品有傢具、拼板、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工藝品、裝飾材料、木椅等八大類500多個品系。板材有桐木拼板、楊木膠合板、高中密度纖維板等多個品種,木椅有大鳳尾、太師椅、貓眼椅、歐式一號等40多個品種。

經濟


綜述

2011年,紅船鎮財政總收入1684萬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92萬元,比上年增長20.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610萬元,增值稅259萬元,企業所得稅8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61元,比上年增長15%,境內各類存款餘額15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各項貸款餘額6800萬元,比上年增長3%。 
2018年,紅船鎮有工業企業2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0家。 

農業

2011年,紅船鎮有耕地面積5.5萬畝,人均1.6畝,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農業總產值達到1.7億元,比上年增長17.6%,生產糧食4.9萬噸,人均1412千克,其中小麥2.9萬噸,玉米2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5萬頭,年存欄4.1萬頭;羊飼養量2.7萬隻,年存欄2.3萬隻;家禽年飼養量53萬羽林地面積2.2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6%,樹種主要有桐樹、楊樹。 

工業

2011年,紅船鎮實現工業總產值5.5億元,工業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18.3%,有工業企業32家,職工2153人。以光電、製造加工、化工、食品加工為主。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紅船鎮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加工資源和優惠的政策,先後上馬海濤紡織、天山配件、利源紙業、武聖食品、中瑞紙業、科達化工、陶魯制衣、中天化工、裕鑫針織、雙建針織、三星工貿等26家企業,目前運轉良好。

商業

2011年末,紅船鎮有商業網點143個,職工429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8億元,比上年增長21.4%;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2.2億元。

文化


綜述

斗羊流行於魯西,斗羊用雄性小尾寒羊(有白、花、黑數種毛色)。斗羊在舊時稱“風波事”,今天發展為一種娛樂,但仍十分在乎輸贏,俗謂“兄弟斗羊不相讓”。
斗羊的場所一般在集市或古會(廟會)上,斗羊前先期相約相激,最後定下日子,觀眾在旁記住斗羊日期,名為“聽風”,接力口傳消息,謂之“風傳”。到約定日期,選斗羊有名氣、“壓眾”的數人為“主事的”,選定場地,用鞭桿劃定界限。觀眾自動聚集,動輒上萬。賽時“主事的”將斗羊按年齡、體重、名氣分類,輪番入場,一對一對的斗,單循環賽,俗稱“打勝家”,最終的勝利者,稱為“名羊”。“名羊”各有外號,如“黑蛋”、“滿天星”、“黑蹄”、“螻蛄蹄”等。斗羊的方式有兩種:一種自由斗,放開二隻羊自行爭鬥;另一種拉開斗,由主人拉著拉開一定距離,猛回頭斗一個回合拉開再斗,直到決出勝負。 當地以養斗羊為光榮,以養種羊為賤業,養種羊的必須把羊角、毛、放羊的鞭子都染上紅色,所以稱種羊為“紅羊”。雖然斗羊都是很好的種羊,但羊主都不肯變斗羊為“紅羊”。菏澤斗羊,相傳起源於三國時期。一次曹操被袁紹打敗,退兵曹州,人疲馬憊,士氣低沉。曹操正無計可施,忽見兩羊相抵,十分威武,他精神為之一振,即召部下觀賞。只感染得群情激昂,士氣大振,曹兵隨之反戈一擊,大敗袁紹。在曹操的倡導下,曹州興起斗羊活動。斗羊通常有“自由式”和“規範式”兩種,自由式在裁判吹哨之後,兩隻羊放開,彼此用力撞抵,不管幾個回合,直到一方敗下陣來為一局。“規範式”是彼此拉開,一頭一頭的抵,直到一方抵敗為一局。一般三局二勝。11月9日紅船鎮舉辦了第五屆斗羊大賽,周邊省份的斗羊愛好者也紛紛前來參戰。

社會


程式控制電話開通了國內和國際直播,有線電視全面普及,聯通、移動通訊實現無盲區覆蓋。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紅船鎮有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5處,各類文化專業戶2個,各類圖書室7個,藏書2萬餘冊,學校體育場7個。85.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有線電視用戶300戶,入戶率0.9%。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紅船鎮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1150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11所,在校生2283人,專任教師15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73人,專任教師7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30萬元,比上年增長1.1%。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2%,比上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紅船鎮
紅船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紅船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3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86張;固定資產總值305.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2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醫療3.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紅船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3戶,人數247人,支出32.6萬元,比上年增長21%,月人均11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05戶,人數1691人,支出152.2萬元,比上年增長25.8%,月人均75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6.8萬元,比上年增長10%。敬老院家,床位104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6人。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8萬元,使106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5萬人,參保率98%。

代表人物


古代

孫臏
孫臏,字伯靈,齊國鄄邑(今紅船鎮孫老家村)人。孫臏為孫武之後,為避吳越之亂,孫臏之父定徙居鄄邑。孫臏曾與龐涓同師於鬼谷子。一天,鬼谷對孫、龐說:“我在洞內,你倆在洞外,看誰能讓我走出去。”龐涓先以雙頭麻雀誆師傅,師傅不出洞;又聲稱孫臏行兇打人,師傅更不信;又以老虎下山吃人誆師傅出洞。師傅說:“老虎怕什麼?你可先與它斗!不敵時再出去救你。”龐涓在洞外急得團團轉,無計可施。鬼谷先生說:“孫臏,該你了!”孫臏故意裝作為難的樣子說:“師傅,我實在沒辦法把你誆出來。不如換個方法,師傅在洞外,我倆在洞內,誰能把您誆進洞里去,就算有本事!”先生說:“好!”遂走出洞去。龐涓高興地說:“這回准能贏!走,咱們進去!”孫臏笑笑說:“師傅已讓我誆出洞了,還進去幹什麼?”龐涓目瞪口呆,先生哈哈大笑。從此,鬼谷先生更加器重孫臏。
龐涓先離開師傅到魏國求職,取得魏惠王信任,做了大將軍。龐涓深知孫臏熟諳兵法,自己在戰場上不是孫臏對手,便將孫臏誘至魏國,向魏惠王誣告孫臏是姦細,對孫臏處以臏刑,令孫臏寫出兵法。后孫臏被齊國使者救出,輔佐齊國大將軍田忌。一日孫臏觀看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發現兩組馬足力相差無幾,而田忌輸。下次比賽,孫臏讓田忌加大賭注,第一場比賽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二場用上等馬對中等馬,末場用中等馬對下等馬,田忌獲勝,威王驚奇。田忌乘機舉薦孫臏,被齊威王拜為軍師。
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魏國進攻趙國,趙求救於齊,齊派將軍田忌和軍師孫臏救援。孫臏採取乘虛而入、攻其必救、以逸待勞的策略,急襲魏國都城,並截擊魏軍於桂陵而大敗之。“圍魏救趙”成語即從此而來。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十二月,魏與趙攻韓,韓向齊國求救。孫臏指揮齊軍以增兵減灶之計誘敵深入,聚殲魏軍於馬陵,龐涓被殺,此即歷史上有名的“馬陵之戰”。孫臏還幫助齊威王革新內政,使齊國大治。孫臏晚年退隱鄄邑老家,在孫老家北擇地建起一座草堂和一座花園(今箕山鎮孫花園村),設館授徒,並繼續研究兵法戰策,著成《孫臏兵法》89卷,圖4卷,繼承發展了《孫子兵法》的軍事戰略思想。
紅船鎮
紅船鎮
孫臏在花園居住期間,常有各國文官武將拜訪。齊王念孫臏有功,就在花園後邊建起一處驛館,接待客人。又在花園內給他建了圖書館和觀花亭。后逐漸形成村落----孫花園。孫臏死後,安葬在孫花園村北。驛館處建起了驛城寺,后改名億城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億城寺碑,刻有“臏墓址深邃”字樣。殘碑至今保存在孫花園村。
孫花園村周圍環水,四門唯有東門是正門,其餘三門是西南、西北、東北門。兩條東西大街一正一斜,九條南北衚衕拐彎抹角,從一頭看去都是死胡同,不是被房擋,就是被牆堵。沿著衚衕走去,形成一個易進難出的“迷宮”。孫花園村至今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月厭河邊建花園,始祖兵法記心間。九宮八卦傳後世,荒亂歲月保平安。”

旅遊


景點

孫氏家祠
孫氏家祠位於紅船鎮孫老家村東寨東西大街中段路北。始建於明景泰五年(1454年),佔地10餘畝,有正殿5間,東西廂房各3間,惜於崇禎年間遭遇兵火。清道光年間重建家祠,祠堂3間,座北朝南,佔地70平方米,磚木結構。建築形式古樸典雅,祠堂上方有一長方形匾額,上書“孫氏家祠”四個大字,祠堂門聯為“祖德宗功千載澤,子承孫繼萬年春”,橫批“源遠流長”。祠堂內設有神龕,高2米,寬1.2米,兩邊刻有鍍金龍門紋,正中供奉孫臏牌位,上有二龍戲珠,神龕兩旁陳列孫臏後人牌位。祠堂前面有家祠碑一座,碑陽刻有“孫氏家祠序”,碑陰刻孫氏分支概況。
孫臏紀念館
孫臏紀念館坐落在村東200米,佔地4500平方米,主建築為孫臏紀念館和碑林,紀念館主殿5間,正中安放孫臏塑像,四面牆壁繪“孫臏放牛”“田忌賽馬”“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大型壁畫6幅,西有“孫臏故里建設規劃”大型沙盤,東西配殿各3間,東殿內陳列孫氏先人牌位,西殿內陳列孫臏著述及物品,大門上方懸一巨型匾額,上書“孫臏紀念館”,為著名書法家馬法冉所題。碑林為孫臏紀念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4年6月,山東省政府以魯政字(1994)94號文件批複同意由台胞投資建設孫臏旅遊城。位於箕山鎮孫花園村附近,規劃面積65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