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人事的結果 展開

人事

漢語辭彙

人事(rénshì),一是指人世間的事;二是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包含: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員工關係六大模塊;三是指人的意識的對象;四是指饋贈的禮物。

廣義的“人事”是指在社會勞動的整個過程中,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組織之間的相互關係。

在古漢語中“人事”指的走親訪友所帶的禮物。

名詞釋義


(1)指人世間的事
人事滄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關於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懲等工作(也就是所謂的人力資源管理師所從事的工作)
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係管理。
(3)人的意識的對象
不省人事
(4)饋贈的禮物
見面禮,禮物

概念內涵


人事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人事”是指在社會勞動的整個過程中,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組織之間的相互關係。
狹義的“人事”是指用人以治事,力求人與事的協調。

引證詳解


1.人之所為;人力所能及的事《孟子·告子上》:“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 《南史·虞寄傳》:“匪獨天時,亦由人事。” 《患難餘生記》鄒韜奮第一章:“雖則因人事未盡,象南京的迅速潰退及廣州的倏忽淪陷其間遺憾之處還是有著不少
2.人情事理《史記·秦始皇本紀》:“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唐韓愈 《題李生壁》:“始相見,吾與之皆未冠,未通人事。”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只是小的兒子不知人事,不知王老爹可肯要他做女婿?”
3.指人世間事《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焦仲卿妻》:“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 《南史·鄭鮮之傳》:“今如滕羨情事者,或終身隱處,不關人事。”明 陳汝元 《金蓮記·同夢》:“人事無涯生有涯,逝將歸釣漢江槎。”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尹吉甫曰:‘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諸君但言天道而廢人事,置三公六卿於何地乎?’言罷各散。”
4.泛指人的意識的對象如:他昏迷過去了,人事不知
5.人為的動亂《國語·越語下》:“人事不起,弗為之始。”韋昭 註:“人事,謂怨叛、逆亂之萌也。” 《漢書·吳王劉濞傳》:“諸侯皆有背叛之意,人事極矣。”
6.指仕途晉陶潛歸去來兮辭》序:“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王瑤 註:“人事,指仕途。” 《南史·臧燾傳》:“頃之去官,以父母老家貧,與弟熹俱棄人事,躬耕自業。
7.說情請託;交際應酬晉 袁宏 《後漢紀·殤帝紀》:“儒生寡少,其在京師不務經學,競於人事,爭於貨賄。”晉 陶潛 《歸田園居》詩之二:“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南史·恩幸傳·戴法興》:“而法興、明寳大通人事,多納貨賄,凡所薦達,言無不行。” 《資治通鑒·晉武帝泰始十年》:“子喬等三人,並學業,絕人事,侍疾家庭,足不出邑里。”
8.指贈送的禮品唐 白居易 《讓絹狀》:“恩賜田布與臣人事絹五百匹。”宋 許觀 《東齋記事·人事物》:“今人以物相遺,謂之人事。”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四折:“有甚麼人事送些與老爺,就放了你去。”清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還有幾色菲人事,你權且收下。”
近現代吳晗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于謙﹞每次入朝,不但不送禮、納賄,連普通的人事也不送,空手去,空手回。”
9.男女間情慾之事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二折:“如今長成十三歲,也曉的人事。” 《紅樓夢》第七四回:“或者年紀大些的,知道了人事。
10.官員的任免升降等事宜今亦指對人員的管理使用和考核獎懲等項工作。西漢京房《京氏易傳》:“配於人事:為首,為君父。”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以人事譬之,同一遷官,尚書遷一級則宰相,典史遷一級不過主簿耳。”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這首先表現在政治部內上層人事的波動上。”
11.指人與人的相互關係如:時間一長,矛盾就多了。人事糾紛,說不清楚。參見“人事關係”。人事:人力資源管理髮展的第一階段(有時也作為廣義的“人力資源管理”的代稱),限於純人事管理——工資和薪水的計算、人員檔案管理。人力只是作為一種手段而非目的,是通過企業流程所要實現的實際目的的要素而已。
12.中醫學術語。指人體之氣的變化規律。⑴《素問·著至教論》云:“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⑵《素問·氣交變大論》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通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張介賓《類經·二十四卷·運氣類十》註:“通於人氣之變化者為人事,如表裡血氣、安危病治之類是也。”張志聰《素問集注》云:“人居天地氣交之中,隨四時陰陽之變化者,人事也。”
13.《西遊記》中出現。《西遊記》中,師徒四人歷經艱險到達靈山,如來佛祖命迦葉二人傳經與師徒四人,但是迦葉卻向四人索要人事,即為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