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周虎的結果 展開
周虎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周虎,男,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2001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得生物學專業學士學位。同年進入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於2007年獲得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在2008年3月加入渥太華大學系統生物研究所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並於2009年起擔任質譜實驗室主管。
大事件
2001
畢業於南開大學
2001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得生物學專業學士學位。
2001
進入上海生化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工作
2001年進入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2007
獲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7年獲得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8-03
加入渥太華大學系統生物研究所工作
2008年3月加入渥太華大學系統生物研究所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9
任質譜實驗室主管
2009年起擔任質譜實驗室主管。
一直從事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方法學和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組學的研究。開發了一系列新的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的方法,包括:基於pH梯度洗脫的強陽離子交換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的方法,以及可以分析人類血漿中糖蛋白的糖蛋白質組反應器(Glycoproteomic reactor)和用於膜蛋白分析的離心式蛋白質組反應器等。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組學研究包括:膽固醇結石患者的膽汁蛋白質組研究,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脂肪細胞分泌蛋白質及血漿蛋白質組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老年痴呆症以及炎症性大腸炎等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組研究。相關論文已經發表在Mol Cell Proteomics,J Proteome Res, Anal Chem和Electrophoresis等雜誌上。已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40餘篇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11篇、通信作者兩篇。
2001.9-2007.6,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
1997.9-2001.7,南開大學生物系,生物學學士學位。
2012.3-至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課題組長。
2008.3-2012.3,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后兼質譜實驗室主管。
2006.10-2008.1,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開展質譜方法學、有機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以及轉化醫學相關的蛋白質組學研究,以尋找藥物小分子的作用靶點及其作用機制。
研究員;百人計劃。
1. 開發了可控溫納升級電噴霧離子源,可有效提高膜蛋白疏水性肽段的檢出率
膜蛋白由於其丰度低以及疏水性強等物理化學性質,也成為當前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難點,需要解決膜蛋白的分級分離、抽提溶解和酶解困難以及在後續的分析中檢出率低等問題。在膜蛋白的樣品製備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與下游質譜分析的兼容性,從而提高膜蛋白的檢出率並進而提高其質譜鑒定的序列覆蓋率。開發了可控溫納升級電噴霧離子源,溫度控制可從室溫到80度,控溫偏差小於+/-0.3度。通過升高納升色譜柱的溫度到60度,可以有效提高膜蛋白特別是膜蛋白跨膜區疏水性肽段的檢出率。
2. 建立了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平台,並用於藥物作用機制研究
建立了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平台,可以對藥物處理前後的細胞系、原代培養細胞以及組織等全蛋白質組進行定量,有助於藥物作用機制和藥物作用靶點的發現。與章海燕研究員、蔣華良研究員課題組密切合作,通過非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石杉鹼甲在N2A細胞中的作用。石杉鹼甲加藥組(10μM石杉鹼甲預處理2小時再5μMAβ寡聚體處理24小時)和Aβ寡聚體對照組(5μMAβ寡聚體處理24小時)的五次生物學重複,組內和組間樣品的重複性非常好,液-質聯用色譜圖譜峰的模式和保留時間一致性很好。此次實驗共鑒定和定量了2860種蛋白質,其中196種蛋白質在石杉鹼甲加藥與否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通過對這些顯著變化的蛋白質進行KEGG信號通路分析,發現AD信號通路中的蛋白質存在變化,其中Tau蛋白在石杉鹼甲加藥組有下調。通過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軟體分析p53及其相互作用網路的蛋白質絕大多數在石杉鹼甲處理時下調,通過免疫印跡驗證表明:在N2A神經元細胞中石杉鹼甲的神經保護作用可通過下調p53的表達保護Aβ寡聚體誘導的小鼠神經元N2a細胞死亡來實現。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Proteomics》雜誌上。
3. 採用本組的質譜平台與其他課題組進行合作,推動相關課題的進展
1)與章海燕課題組進行合作,對鐵劑處理前後的原代培養神經元細胞進行定量蛋白質組分析,發現與Aβ肽段形成相關的一系列蛋白質發生顯著變化,後續的western blot驗證表明相關蛋白質的變化與質譜檢測到的變化一致,進一步生物學實驗正在進行中。
2)與劉景根課題組進行合作,對海洛因成癮模型背側海馬組織蛋白質組進行定量分析,發現細胞骨架形成以及Wnt信號通路相關的蛋白髮生變化,如β-catenin蛋白在海洛因加藥后表達下調,相關驗證工作正在進行中。
3)與丁健課題組謝華研究員合作,進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IGF1R)在腫瘤發生髮展中的新機制研究。
4)與楊財廣課題組合作,進行表皮葡萄球菌轉錄因子AbfR影響生物膜形成機制研究。
1.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負責人, 2013.1-2017.12
2.中國科學院儀器設備功能開發技術創新項目,“用於G蛋白偶聯受體膜蛋白質分析的液-質聯用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2012.1—2012.12
3.加拿大渥太華大學,“International Research Acceleration Program”,子項目負責人,2012.1—2012.12
5.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基於GPCR 結構與功能的新葯創製,子項目負責人,2013.1—2015.12
2010.10-2012.3 獲得加拿大健康研究院(CIHR)神經退行性脂組學博士后基金資助。
2009.7 獲得第21屆國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聯盟學術大會青年科學家論壇(IUBMB YSP,全球共116位)資助。
(2009.1.1- )
1. Ma Y, Yang C, Tao Y, Zhou H#, Wang Y#. Recen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proteomics shed new light on translational research on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FEBS J. 2013 Nov;280(22):5668-81.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2. Tao YM, Fang L, Yang YM, Jiang HL, Yang HY# , Zhang HY# and Zhou H#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huperzine A for amyloid beta treated neuroblastoma N2a cells. Proteomics 2013 Apr;13(8):1314-24.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3. Fowler SL, Akins M, Zhou H, Figeys D, Bennett SA. The liver connexin32 interactome is a novel plasma membrane-mitochondrial signaling nexus. J Proteome Res. 2013 Jun 7;12(6):2597-610.
4. Yao Z, Zhou H, Figeys D, Wang Y, Sundaram M. Microsome-associated lumenal lipid droplets in the regulation of lipoprotein secretion. Curr Opin Lipidol. 2013 Apr;24(2):160-70.
5. Wang F, Wei X, Zhou H, Liu J, Figeys D, Zou H. Combination of online enzyme digestion with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for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proteome analysis. Proteomics. 2012 Nov;12(21):3129-37.
6. Zhou H, Ning Z, Starr AE, Abu-Farha M, Figeys D. Advancements in top-down proteomics. Anal Chem. 2012 Jan 17;84(2):720-34.
7. Zhou H, Ning Z, Wang F, Seebun D, Figeys D. Proteomic reactors and theirapplications in biology. FEBS J. 2011 Oct;278(20):3796-806.
8. Zhou H, Wang F, Wang Y, Ning Z, Hou W, Wright TG, Sundaram M, Zhong S, Yao Z, Figeys D. Improved recovery and identification of membrane proteins from rathepatic cells using a centrifugal proteomic reactor. Mol Cell Proteomics. 2011Oct;10(10):O111.008425.
9. Ning Z, Zhou H, Wang F, Abu-Farha M, Figeys D. Analytical aspects of proteomics: 2009-2010. Anal Chem. 2011 Jun 15;83(12):4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