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

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

《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是宋代詩人陸遊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陸遊對於楊伯子、杜興、程有徽的推重,當然是太高了,可是1211他指出詩文最忌“百家衣”唯有養氣有得,才能充塞天地,這和他《跋吳夢予詩編》的理論是完全一致的。他對於楊萬里的詩,也指出他的推崇。

作品賞析


火龍黼黻】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龍形的文彩,後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猶如補綴百家之衣。宋陸遊《次韻和楊伯子主簿見贈》:“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龍黼黻世不知。”宋陸遊《楊夢錫<集句杜詩>序》:“夢錫之意,非為集句設也,本以成其詩耳。不然,火龍黼黻手,豈補綴百家衣者耶!”漢【正丘首】傳說狐將死時,必先擺正頭的方向,使頭朝著其穴所在的故丘,以表示不忘本,叫做“正丘首”。《禮記·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鄭玄註:“正丘首,正首丘也,仁恩也。”孔穎達疏:“所以正首而嚮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處,雖狼狽而死,意猶嚮此丘,是有仁恩之心也。”參見“狐死首丘”。

作者簡介


陸遊(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詞人。
陸遊出生時正值北宋滅亡之際,從小便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陸遊“年十二能詩文”,學劍,並鑽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一。次年參加禮部複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遊至幕府襄理軍務,使陸遊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一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之後陸遊歷經多次升降官職,在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之後的二十餘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嘉定二年(1210年)陸遊去世,留絕筆《示兒》。
後人每以陸遊為南宋詩人之冠。陸遊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是中國歷史上自作詩留存最多的詩人。陸遊一生力主北伐,雖然屢受主和派排擠打擊,但是他的愛國情操至死不渝,作為一位愛國詩人,滿腔救國熱忱,他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詩人”。
著作有《劍南詩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其書法遒勁奔放,存世墨跡有《苦寒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