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玉
劉道玉教育基金會會長
劉道玉,1933年11月生,湖北棗陽蔡陽鎮劉坡村人,著名教育家、化學家、社會活動家。1977年,出任國家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教司司長,為高教戰線上的撥亂反正和恢復統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劉道玉1981至1988年年起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是當時中國高等院校中最年輕的一位校長。1988年3月6日,劉道玉被國家教委幹部局負責人奉命宣布免去武漢大學校長職務。現任劉道玉教育基金會會長。
大事件
1933-11-24
出生
1933年11月24日出生於湖北省棗陽縣(市)蔡陽鄉劉坡村。
1953-10
在武大學習
1953年10月至1958年8月,在武漢大學化學系學習。
1962
赴蘇聯留學
1962年,武大派他到蘇聯科學院,攻讀有機氟專業。
1978-03
擔任全國人大代表
1978年3月被北京市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33年11月24日 出生於湖北省棗陽縣(市)蔡陽鄉劉坡村。
1941年-1947年 先後在蔡陽古城私塾和蔡陽鋪中心小學讀書。
劉道玉
1953年10月-1958年8月 在武漢大學化學系學習。
1955年 任武漢大學脫產專門從事肅反的學生幹部。
1956年 評為湖北省高等學校肅反積極分子。
1957年 任班上反右領導小組組長;四清工作團副團長。
1958年9月-1960年12月 在武漢大學任助教1961年1月-1963年7 先後在留蘇預備部和前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學習,任支部書記和學生會主席。
1962年,武大派他到蘇聯科學院,攻讀有機氟專業。
1963年9月-1966年4月 在武漢大學化學系任講師。
劉道玉著作1
1973年7月 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代表。
1977年5月-1979年4月 任國家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等教育司司長,為高教戰線上的撥亂反正和恢復統一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8年3月 被北京市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9年5月-1988年2月 先後任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校長1979年11月 率代表團訪問法國,與法國政府簽定第一個交流協議。
1981年11月 率代表團第二次訪問法國,與法國政府簽定第二個交流協議1982年8月,1985年5月 先後被評為化學副教授和教授。
1982年9月 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
1983年5月-1993年9月 任武漢市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第一、第二屆主任。
1983年9月 率代表團訪問日本 與東京都大學等學校簽定交流協議。
1984年8月 參加在美國召開的中日美第二屆金屬有機化學討論會。
1985年5月 接受法國駐華使館公使拉奧授予的法國密特朗總統榮譽勳章。
劉道玉著作2
1985年11月 率代表團第三次訪問法國,簽定第三個交流協議。
1986年9月 參加美國耶魯大學第20任校長就職典禮和簽定交流協議。
1987年11月 參加日本創價大學17周年慶祝活動並發表演說。接受池田大作授予的東洋哲學學術獎章。
1988年2月10日 被免除武漢大學校長職位。
1988年5月-1999年2月 任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專家委員會主任。
1988年10月 被聘為中國科學院金屬有機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9年3月 參加香港章(太炎)黃學術思想研討會,並宣讀論文。
1988年3月6日,劉道玉被國家教委幹部局負責人奉命宣布免去武漢大學校長職務,但劉道玉卻被廣大知識分子和人民群眾譽為“永遠的校長”、“武漢大學的蔡元培”。
1989年12月 被英國劍橋名人中心(IBC)聘為終身會員和名譽顧問。
1990年10月 參加中國化學會,被選為22屆理事、永久會員。
1991年1月 參加“863”高技術評審會議並承擔一項重點課題任務。
1993年3月 獲英國劍橋名人中心頒發的20世紀銀質功勳章。
1994年3月8日 武漢路石教育改革基金會成立,任理事長。
1994年7月 赴英國參加第16屆金屬有機化學大會,宣讀論文,擔任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5年6月6日 參加“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並作了報告。
2011年任劉道玉教育基金會會長。
劉道玉
後來,劉道玉提出了“教育的創新理論體系”和它在中國當代教育事業中的地位與作用,更是抓住了中國當代教育發展中的根本問題,極有啟發性,而且從這一問題的探討,到具體在現實中的運用,且使這個問題成為中國教育改革中的一個熱點,劉道玉功不可沒。
劉道玉在1981年—1988年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期間,倡導自由民主的校園文化,推動學分制、主輔修制、插班生制、導師制、貸學金制、學術假制等改革,領風氣之先,拉開了中國高教改革的序幕,被譽為“武大的蔡元培”。
劉道玉作品 | ||||
日期 | 作品 | 所在刊物 | 期次 | 獲獎記錄 |
1984年7月 | 《新的技術革命與未來》 | 原創 | ||
1984年10月16日 | 《改革與創造型人才》 | 《中國青年報》 | ||
1985年1月11、12日 | 長篇報告文學《劉道玉晶核》 | 《中國青年報》 | ||
1985年11月 | 《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 湖北省優秀社會科學著作三等獎 | ||
1986年12月 | 《搞好教育終合改革》 | 《紅旗》 | 12期 | |
1988年8月 | 《教育經濟學研究》 | 原創 | 全國教育成果一等獎 | |
1989年5月 | 主編《中國當代高等學校管理》 | 主編 | ||
1989年9月 | 《知識、智力、創造力-談創造教育》 | 原創 | ||
1992年6月 | 《關於創辦中國實驗大學》 | 《光明日報》 | ||
1994年10月 | 《生命六十始》 | 《傳記文學》 | ||
1995年12月 | 《創業與人生設計》 | 原創 | ||
1996年7月26日 | 美國參加第9屆國際合成金屬科學與技術大會論文 | 原創 | ||
1996年11月 | 《愛的學校》 | 原創 | 武漢市優秀教育成果一等獎 | |
1997年2月28日 | “素質教育與培養創造力” | 《光明日報》 | 一等獎 | |
1998年1月 | 《新世紀曙光》 | 主編 | ||
1998年11月 | 紀念改革開放20周年錄有劉道玉專訪的《流金的歲月》專題片 | 中央電視台 | ||
1999年7月 | “面向21世紀大學生學習觀” | 《高等教育研究》 | 第4期 | |
2000年1月6日 | “21世紀我國基礎教育展望” | 《浙江教育報》 | ||
2000年5月11日 | “關於大學創造教育模式構建” | 《教育發展研究》 | 12期 | |
2001年2月 | “實施創造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 | 《天津市教育科學學報》 | ||
2001年12月 | 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 |||
2002年3月 | 收入英國劍橋名人中心世界2000個名人錄 | 第一版 | ||
2003年3月 | 《怎樣建成中國一流的大學》 | 《高等教育研究》 | 第2期 | |
2003年11月 | 《創造教育新論》 | 原創 | ||
2003年12月 | 《中國現代化為什麼不能產生著名教育家》 | 《教育評論》 | 第6期 | |
2004年1月 | 《高校學風亟待整肅》 | 《高等教育研究》 | 第1期 | |
2004年7月 | 《論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 《高教探索》 | 第2期 | |
2004年11月 | 《我們需要怎樣的大學校長》 | 《學習月刊》 | ||
2005年3月 | 《中國應當遴選大學校長》 | 《高教探索》 |
劉道玉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原武漢大學校長,上世紀80年代的教改風雲人物。 “四人幫”被粉碎后,他被“借用”到教育部,擔任部黨組成員兼高教司司長,主抓高等教育的撥亂反正。在鄧小平召開科教座談會期間,他作為座談會的組織者之一,曾建議來自武漢大學的代表查全性當面向鄧小平建言,廢除了“文革”中盛行的大學推薦制,從而恢復中斷多年的高考招生制度。應該說,高考制度的恢復,劉道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考的恢復,是全國改革的先聲。就是在這種春潮湧動的關口,以身體不適為由辭卻教育部一切職務的劉道玉,回到了武漢大學,旋即被任命為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1981年8月21日被任命為武漢大學校長。當年,他48歲。第二天的《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國務院對他的任命,並說劉道玉“是我國解放后自己培養的大學生中第一個擔任大學校長的人,也是全國重點大學中最年輕的校長”。重任在肩,期待無限。
中國高校至今在“錢學森之問”上沒有舉措,這是劉道玉的無奈,又何嘗不是科技泰斗錢學森的尷尬呢。息兵罷戰,不是他的性格。他是個戰士,為達目的,一往無前是他的個性。他最終選擇了——吶喊。
劉道玉不是聖人。當然,他也不是偉人或完人。他就是一個戰士、一個沖在最前面的戰士,有理想、有擔當,也有失策、有失誤。於是,他煙塵滿面,傷痕纍纍,卻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跌倒又爬起來。
戰士是會贏得敬重的,哪怕是“受傷的戰士”;而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則要看他代表什麼、面向何方。事實上,劉校長成為武漢大學抹不掉的記憶,中國教育繞不開的話題,並不因為他“一貫正確”,更不因為他“完美無瑕”,而僅僅因為他代表著一種精神。他,甚至只是這種精神的符號和象徵。這種精神,就叫“改革”。
2020年12月18日,入選《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榜單,排名第48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