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鎮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轄鎮

太和鎮隸屬於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全鎮下轄柯畈、新陳、新屋、謝培、上洪、金壢、朝英、馬龍、陳太、子壇、蓮花賀、蓮花黃、獅子口、胡進、吳伯浩、邱山、東邊朱、牛石、謝埠、農科、新建21個村委會和太和居委會,人口44206人(2017),面積78.93平方千米。

2020徠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太和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自然資源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境內有馬龍口、獅子口兩座水庫,景點有長興寺、清峰寺等。太和礦產資源和各種水產資料豐富,是膨潤土紅尾魚、蓮藕的產地。太和鎮在梁子湖畔,風景優美,依山傍湖,但人均耕地不足。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引導下,當地旅遊業開始興起,著名的有紅楓園,牡丹節。

地理環境


氣候特徵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位於中緯度地區,季風氣候明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嚴冬暑期時間短,主要災害天氣有暴雨、乾旱、大風、冰雹和冰凍等。市年均氣溫17.0攝氏度,為鄂東地區最高值。地溫的變化同氣溫一致,也系冬低夏高,最低月在元月,最高月在八月。月際變化與氣溫一樣。隨著深度的增加年平均地溫基本無變化。
春季(3至5月中旬)氣候特徵:升溫快、雨日多、天氣變化劇烈。
夏季(5至7月上旬)氣候特徵:初夏:暴雨多、濕度大、雨量集中。
盛夏(7月中旬至8月)后:晴熱少雨、高溫高濕,日照強,蒸發大。
秋季(9至11月)氣候特徵:
秋高氣爽,晴多少雨。秋季是夏季向冬季過度的季節,北方冷空氣迅速南下,本地常受單一的冷氣團控制,氣溫比較穩定,有利於秋收秋播。入秋後,氣溫下降比較快。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氣候特徵:
寒冷少雨,氣候乾燥,以偏北風為主。寒潮過後天氣回暖時,早晚有霜凍現象。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為1282.8毫米,年際變化大。降水量的地域分佈特點是:西北部略多於東南部,中部和西南部介於兩者之間。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節氣候十分明顯,秋、冬兩季主導風向是偏北風,春、夏兩季主導風向是偏東風。
日照
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3.7小時,平均每天5.5小時。年平均日照率為45%,為鄂東地區高值區。

行政區劃


全鎮下轄21個村委會和太和居委會。
名稱
柯畈蓮花黃
新陳獅子口
新屋胡進
謝培吳伯浩
上洪邱山
金壢東邊朱
朝英牛石
馬龍謝埠
陳太農科
子壇新建
蓮花賀

歷史沿革


1949年設太和鄉,1975年改公社,1984年建鎮,1987年建立梁子湖區,區政府設立在太和鎮

經濟


現代農業成型 太和鎮按照“沿山種林果、沿路興花菜、沿湖養魚豬”的發展戰略,以園區化為推進,以新技術為引領,以合作社為依託,以土地有效流轉為突破,圍繞優質稻、蔬菜、苗木花卉、甜西瓜、甜玉米等特色農業種植,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提高競爭力,穩步推進農業支柱產業園區化進程。農業六大產業形成了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勢頭,先後規劃啟動了新建農科萬畝優質稻種植園區、花黃花賀萬畝花卉園區、上洪陳太邱山萬畝林果生態園區、謝埠金壢萬畝特色農業園區、柯畈朝英萬畝蔬菜種植園區、子壇新陳萬畝水產養殖園區等六大農業產業園,實現了傳統農業向園區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的現代農業的轉型發展。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生態旅遊加速
太和人傑地靈,物華天寶。鎮黨委、政府從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入手,大思路、大手筆、大投入建設“大旅遊”框架,將鎮域歷史、文化、人文和資源稟賦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旅遊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2006年以來,對沿湖、沿路、沿山區域進行了規劃設計,突出生態游、農家樂、休閒遊、民俗文化游、紅色旅遊五個重點,著手建設青峰山生態風景區、獅子群山民俗文化旅遊景區、生態農業休閑觀光景區、紅色旅遊景區和梁子湖濕地公園景區,環太和大旅遊格局正在形成。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生態家園更美
十一五期間,太和鎮先後投入5000多萬元,實施了“村村通水泥路”、“村莊硬化道路工程”、“村村通自來水”、“農村沼氣建設”、“村級辦公場所新建”、“農民健身”、“農家書屋”等系列工程,共修築連村路123.8公里,為21個村硬化了村內主道路,為21個村安上了自來水,建成沼氣示範村10個,建設沼氣池500多個,新建村級辦公場所22個,為21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都配備了健身器材,為22個村建了“農家書屋”,共藏書66000多冊,每個村都建有文化中心戶,還建起了佔地5000多平方米的集文化、體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廣場,太和農村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局面。
生態工業雄起
雪景
雪景
太和鎮堅持以豐富的非金屬礦資源為基礎,以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環保型為導向,大力發展生態工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十一五”期間,全鎮發展了以啟迪礦業、湖北清源凈水、方達礦業為龍頭的規模以上非金屬加工企業8家,工業增加值以每年18.1%的速度遞增,2010年達到1.62億元,是2005年的2.6倍,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達到29.1%。生態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全鎮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每年以2個百分點以上的速度提升,到2010年達到27.05%。如今,太和已成為湖北省最大的非金屬深加工基地。
清峰山雪景
清峰山雪景
城鎮經濟崛起
十一五期間,太和鎮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為契機,紮實推進文明城鎮建設,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城鎮面積由5年前的2.3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5.6平方公里,街道由5年前的6條增加到現在的18條,新建居民住宅小區12個,城鎮人口由5年前的0.6萬人增加到現在的2.2萬人。結合文明城鎮創建,對城區臨街住房和營業門面用房的風貌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裝潢”實施了“穿衣戴帽”工程。全鎮城區街道路面都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和美化。學校、醫院、幼兒園等公益設施齊全完備。城鎮路通、水通、電通、網際網路通,實現了4個100%。新建了新城和星升兩個生活服務區,引進“中商平價”等3個物流公司進駐太和,各類服務商家達2500多戶,社會商品零售額達2.4億元,外貿出口交易額1000萬元。2014年太和地區GDP達15882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達66803萬元,第二產業47728萬元,第三產業44297萬元。
集鎮建設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群眾共享陽光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太和鎮[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太和鎮切實有效地做好社會救助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篩選低保戶432戶,831人,投資14萬多元為低保戶改造危房;鎮政府認真落實省市區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確保農村轉移支付金、退耕還林資金、糧食直補資金、家電下鄉補貼資金、汽車摩托車補貼資金、農村低保資金撥付到位;“新農合”參合率達95%以上,“新農保”參保率達85%以上;積極開展人口與計生服務與管理工作,創辦計生協會,建立計生服務室,計生率保持在96%以上;整合教育資源,教學條件逐步優化,全鎮合併6所村小學,建起了3所寄宿制學校;投資2000多萬元新建太和中心醫院門診大樓,16個村的醫療衛室已重建竣工,“看病難”的問題得到緩解。
構築和諧基礎
城區
城區
太和鎮實行重心下沉、關口前移,成立了五個綜治工作站,大力開展了“大宣傳、大排查、大調解、大整治”活動,強化治安防範的有效網路;狠抓信訪工作,成立了“太和鎮調解中心”,加大了疑難信訪案件的處理力度,使一些多年的積案、老案、死案得到了解決;狠抓治安防控,派出所成立了監控中心,在主要路段和部位安裝了閉路監控設施,有效遏制了全鎮刑事和治安案件的發生。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太和鎮,“生態立鎮、科學發展”的旋律雄渾激揚;太和鎮,城鄉一體化的腳步虎步龍驤!太和人,走向新輝煌的步伐豪邁奔放!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帶領下,正以嶄新的姿態,揮就神來之筆,潑墨“生態農業大鎮、文化旅遊名鎮、非金屬加工強鎮、商貿繁榮富鎮、打工經濟旺鎮”的絢麗彩虹,在奔向更加和諧穩定、更加繁榮昌盛的鄂州南部生態特色重鎮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寬廣!
發展目標
1、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改善。經濟保持平穩增長,至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預期增長9%以上,達到96億元,力爭突破100億元;財政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達到5.2億元,力爭完成5.8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以上,達到193億元,爭取200億元;招商引資年均增長20%以上,達到125億元,力爭150億元;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25%,達到47.5億元,力爭達到50億元;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以上,達到3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達到17400元。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左右,預計2020年全區一二三產業比為30:20:50。單位土地產出率和全社會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
2、創新活力大幅提升。科技創新、品牌創立能力顯著增強,爭取在“十三五”期間打造1-2個國家級名牌產品,3-5個省部級名牌產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創新氛圍日益濃厚,創新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勞動者素質穩步提高,主要勞動力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30%。
3、城鄉發展穩步加強。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核心功能初步形成,中心集鎮和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加強,城鎮化水平達到70%;生態農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業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10%左右;城鎮信息化整體水平邁入鄂州市先進行列,城鎮文化更加繁榮、更具魅力。城鄉交通體系更加完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4、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不低於人均生產總值增長率。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財政性教育投入佔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更優質、多樣、公平的受教育機會。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全國先進水平。認真完成國家制定的各類保障性住房新增供應量。就業崗位持續增長,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幼兒毛入園率達到8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7%。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農村低保戶救助對象達到95%,城鎮低保戶享受對象達到98%,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達到90%;城鄉醫療保險與社會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村鎮飲用水合格率達到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比重達到60%。
5、生態環境不斷優化。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率均完成市下達目標。環境保護投資佔GDP的比重達到5%;單位GDP能耗小於1.5噸標煤/萬元,單位GDP水耗小於180立方米/萬元;森林覆蓋率達到45%,空氣質量好於Ⅱ級標準的天數超過315天;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化學需氧量(COD)排放小於3千克/萬元;二氧化硫(SO2)排放小於4千克/萬元;人均生活垃圾量比“十二五”期末減少20%以上,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工業用水重複率達到9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工業固體廢物處理利用率達到100%,無危險廢物排放;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100%,化肥施用強度小於200千克/公頃,農藥施用強度小於1.5千克/公頃,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
6、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示範作用充分顯現,市場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增強,綜合改革進一步向縱深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深化。政府管理體制、農村產權體制、政務服務體制、生態文明制度等重點領域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顯提高,開放型經濟和城鄉外向化程度達到新水平。

社會


發展規劃
以太和鎮、塗家堖鎮東溝鎮沼山鎮為發展重點,依託梁子湖區生態資源、交通區位、特色產業,堅持生態、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在穩定現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推進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調整農業內部產業結構,引進和運用農業高新技術與創新農業思維,按照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和現代農業經營管理模式,促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構築精品生產、精深加工、科技創新和生態保護為一體的有機農產品示範區。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太和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2020年8月,被湖北省交通運輸廳評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