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太和鎮的結果 展開
太和鎮
廣州市15個中心鎮之一
太和鎮,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位於白雲區的中部,截至2020年7月,太和鎮轄轄3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白雲區朝亮南路22號。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太和鎮人口數為131793人。
清代,設都司堡圖甲建置,太和隸屬番禺縣慕德里司赤運堡管轄。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廢清朝舊制,番禺縣設區、鄉、保、甲建置,太和設鄉公所,屬第六區管轄。1950年5月,番禺縣劃分八個行政區,太和鄉屬第八區管轄。成立太和鄉人民政府,下轄謝沙、大田、和龍等三個聯村,同時取銷保甲制。
2019年,太和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76億元,增速6.1%
清代,設都司堡圖甲建置,太和隸屬番禺縣慕德里司赤運堡管轄。
鴉片戰爭前後,民間大興“社學”。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太和地區始建“聯升社學”和“鍾鏞社學”。社學建立后,推選有名望的紳耆為理事,為鄰里排解糾紛,緝拿盜賊,維護地方治安,使百姓安居樂業,成為民間自治機構。
清咸豐六年(1856年),謝家莊謝世恩在東平公社創立“團練仁善總局”,轄內設約,“社學”與“約”的設置,加上聯升、鍾鏞兩社合盟,加強了地方自治。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冬,番禺縣在江村設“十八社公局"轄禺北地區十八個社學,社學轄約,納入了官轄民治範疇。
民國初期,仍沿襲清末建制。民國八年(1919年),聯升、鍾鏞兩社社民捐資在石湖鎮龍圩建“兩社公所”管轄二社民事。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廢清朝舊制,番禺縣設區、鄉、保、甲建置,太和設鄉公所,屬第六區管轄。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七月五日,太和建鎮,各自然村置鄉,下設聯保和保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撤鎮,恢復鄉的建制,至1949年10月。
1949年10月13日晚,中國人民解放軍到太和。粵贛湘邊縱隊三支隊第六團進駐太和。同年11月15日,頒發《日日命令》,成立籌委會,接管太和鄉公所。
1950年5月,番禺縣劃分八個行政區,太和鄉屬第八區管轄。由粵贛湘邊縱隊文工團派員到太和鄉開展建政工作,成立太和鄉人民政府,下轄謝沙、大田、和龍等三個聯村,同時取銷保甲制。
1953年2月,番禺縣將原八個行政區劃分為十二個行政區。太和鄉改為十一區,區政府設在聯升社學。聯村改為基層鄉。
1955年10月11日,十一區易名太和區,區政府設在聯益米機。
1957年4月,番禺縣撤區建大鄉,成立鄉人民委員會,同時,析龍虎塘、中和、羅村鄉等併入竹料鄉;白沙、金漢、良田鄉合併為良田鄉;析南元、夏良、北柏鄉等設龍歸鄉管治。
1957年7月,太和鄉在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基礎上,全鄉成立了22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1月,番禺縣將禺北地區劃歸廣州市郊區管轄。八月,原嘉禾鄉的東平社、長新社划入太和鄉;析同和、賢庄兩社劃歸沙河鄉。龍歸鄉與太和鄉合併,同年8月26日,成立太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原高級社改稱為營。
1958年12月10日,太和公社曾劃歸廣北縣,因廣北縣未經國家政務院批准,不久後撤銷。1959年4月,太和公社重歸廣州市郊區管轄。
1960年5月,廣州市撤銷郊區,把原郊區部分區域划入海珠區、荔灣區、東山區和越秀區管轄,其餘分成四個相當於區一級的人民公社(黃埔公社,江村公社、芳村公社和良田公社),太和屬良田公社。6月,原蘿崗公社的興豐、穗豐划入太和公社管轄。行政營改稱為大隊。7月,江村、黃埔、芳村三個公社改為區級機構,良田公社併入江村區,太和公社屬江村區管轄。
1961年8月,析龍歸地區劃人三元里公社管轄。
1962年5月,黃埔、芳村、江村三個區合併,再次成立廣州市郊區,太和公社重歸廣州郊區管轄。
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管理機制停止運作,成立臨時生產指揮部。
1968年4月,更名為前進公社,成立革命委員會。
1973年1月,恢復“太和"稱謂。
1976年9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恢復太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7年,白雲區成立,原太和公所也更名為太和鎮,同時將原屬該所的龍歸片區7個鄉劃出成立龍歸鎮。
2004年,原太和鎮、龍歸鎮合併為現在的太和鎮。
2020年7月,白雲區區劃調整,太和鎮一分為三,新設立龍歸街和大源街,並正式揭牌成立。
太和鎮位於白雲區的中部,東臨黃埔區,南連天河區,西接人和鎮、均禾街、嘉禾街,北與鍾落潭鎮相鄰。總面積164.62平方公里。
太和鎮地勢東高西低,自東向西傾斜,座落在頭陂村東面的帽峰山,橫跨太和、良田兩鎮,海拔534.9米,在西南部有黃葛窩頂山,海拔405米,造箭山海拔404米,南山海拔400米,大竿嶂海拔400米,良洞崗海拔390米,土帽山海拔337.8米,金雞樓海拔324米。穗豐村農田處海拔90至100米,石船溪石寨坡落差達40米,平原農田海拔10至13米。
太和鎮的丘陵山地,形成了四條峪洞谷地;頭陂洞、羅布洞、白山洞、大源洞,各洞彙集泉水成溪流。
太和鎮處北回歸線之南,距北回歸線太平場標誌塔僅2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霜期短,無霜期長,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截至2018年,太和鎮有戶籍人口105534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太和鎮人口數為131793人。
太和鎮位於廣州市白雲區中部、廣州市幾何中心,是廣州市15個中心鎮之一。2004年6月,區鎮級行政區劃調
太和鎮[廣東省廣州市太和鎮]
帽峰山森林公園位於鎮東北部,銅鑼灣水庫、沙田水庫、和龍水庫坐落轄內。該鎮是廣州市蔬菜、水果種植和畜牧養殖基地之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民營科技園坐落在鎮西部。
2020年,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劃出部分區域分別設立龍歸街道和大源街道。
按照市、區關於中心鎮建設的有關精神,太和鎮作為廣州市第二批重點建設的中心鎮,將以“今日中心鎮、明天衛星城”、以未來的廣州市城區作為發展目標。2004年6月,廣州市委林樹森書記到太和調研時指出,太和鎮要著力於促進“五個協調發展”,把太和鎮建設成為實施“北優”發展戰略、協調發展的樣板中心鎮。
2004年,根據上述目標,太和鎮制訂了“以山興鎮,以工富鎮,以商旺鎮,生態建鎮,文化立鎮,統籌活鎮”的24字發展方針,現白雲區太和鎮總體規劃(2004-2020)》已經市政府批准實施,為中心鎮的總體建設和發展繪製了藍圖,打下了基礎,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抓緊組織實施。
按照規劃成果,太和中心鎮將以原太和鎮中心建設區為依託,經濟與社會發展空間向西、向東、向南三個方向擴延,形成“一中心、一組團、一區”的空間發展與用地布局態勢。依託鎮中心建設區“一個中心”為基準,西北部片區以民營科技園為基礎發展鎮的工業產業組團;東北部形成以貿易、貨運倉儲和相關的服務為主體、居住用地配套發展的綜合建設區,成為以貨運倉儲和商業貿易為主體的北部儲運組團(物流組團)、以居住用地為主的東北部居住組團和以商業貿易及服務業為主的中北部商貿組團;西南部通過新行政辦公區的遷入和一系列教育、文化娛樂設施布置以及居住用地的配置建設形成新太和的行政與文化中心組團。整合發展“一組團”,通過對大源村與同和相連處已形成的一定規模的工業片區、商業貿易區(大型貨場)和房地產開發建設區的規劃建設用地進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種配套設施,形成南部產業發展與居住建設組團。積極發展“一區”,依託和龍水庫、銅鑼灣水庫、帽峰山森林公園湖光山色,依照廣州市及白雲區對這一地區的規劃,形成休閑度假旅遊及科技發展區。
太和鎮境內有省道S115、S116;國道G105;廣州南二環高速G1508、京港澳高速G4等公路和廣州地鐵14號線太和站、夏良站以及地鐵3號線龍歸站。
太和自然風景優美迷人,經廣東省林業局批准的省級森林公園——帽峰山森林公園位於該鎮東北部。公園總面積66.7平方公里。帽峰山主峰海拔534.9米,為羊城老八區最高峰,形似竹帽,因此得名。公園內有銅鑼灣水庫、沙田水庫、和龍水庫,還有較小的水庫星羅棋布。土壤肥沃,植物種群豐富,公園內共有植物179科569屬875種,國家保護植物9種。帽峰山森林公園遊覽區分為9個功能區、25個景區,具有氣候宜人的森林旅遊環境。
2019年,太和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76億元,增速6.1%;公共預算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4.49億元,同比增長3.3%;固定資產投資額75.24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37.28%。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核查上報法人(產業)單位13142戶、個體經營戶347戶,上報數量全區第一。
(三)城鄉建設初步改善
中心鎮建設成效初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地鐵三號線北延線順利開通,龍歸城項目正式啟動。推進了漢田、木棉、友好等變電站建設,推進了龍歸污水處理廠一期和二期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廣州市天然氣工程營溪加壓站和廣從路市政自來水供水加壓站等建設工程;道路交通網路建設加快推進,完成了廣河高速征地任務;配合市、區推進陳太路、北太路、白雲五線征地拆遷和青苗補償;完成了沙太路、建業路、太營路、太和南路的改造、綠化、路燈工程;完善了部分路段設置防撞牆、公共停靠站等工程;結合鎮級財政實力,推進朝亮路、長新路、龍興西路、太和南路等的改造,積極扶持村、社道路建設,緩解墟鎮日益突出的交通壓力。圓滿完成迎亞運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全面完成106國道、北二環重點地區亞運“平改坡”整治工程,華南快速路太和段和廣從路沿線兩旁建築、綠化和廣告招牌亞運整飾工程。狠抓污染源整治,清理整頓全鎮養豬業,切實減少環境污染,實現了城鄉環境面貌的初步改善。
(四)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管理機制不斷完善。藉助廣州亞運會舉辦和“創文”的良好契機,建立了新的環衛工作績效管理制度,完善了鎮對村居的“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方案和《太和鎮村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不斷加強城區和主要道路的保潔工作,大力整治“六亂”,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佔道經營現象進行了徹底整治,真正做到了還路於民。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充分發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的作用,整合、提高群防群治隊伍,鞏固綜合治理“人屋”工作成果,不斷強化出租屋管理,2004年刑事立案627宗、同比下降9.26%,“兩搶”立案152宗、同比下降10.59 %,“兩盜”立案139宗、同比下降10.90%。連續五年實現“兩搶”、“兩盜”立案兩位數下降的工作目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逐年持續好轉。
整規打假工作取得階段成效。不斷完善了整規打假長效機制。全年共查處各類制假案件264宗,其中假冒捲煙案件214宗、食品安全及無證照整治案件50宗。長期以來比較猖獗的假煙問題得到遏制,煙絲加工、機械生產、包裝、運輸等各環節都取得明顯的整治效果。通過組織公安、工商、質監、煙專等職能部門進行大規模、地毯式的專項整治,太和鎮整規打假和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地打擊了制售儲運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整頓和規範了市場經濟秩序。
計生工作繼續推進。通過強化責任、落實隊伍建設、見面服務、宣傳教育等各項工作,通過升級改造鎮計生服務大樓,加強優質服務陣地建設等各項措施,進一步夯實計劃生育基礎工作。2010年全鎮戶籍人口出生1456人,政策生育率為92.93%,落實計劃生育手術1174例,與2009年同期對比增加150例,較好完成區下達的指標任務。
(五)民生事業全面進步
民生項目配套建設得到落實。加緊辦理農村醫療事業、學校、公園等公共事業項目和資金落實工作。完成了太和中心醫院爭取二甲醫院的立項申報,投入595萬元用於太和醫院、龍歸華僑醫院的辦公大樓擴建改造、醫療設備設施購置添加及醫療人才引進;完成了大源小學、營溪小學新校區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將全鎮所有的公園納入統一管理,投入65萬元對各公園(共計21.9萬平方米)進行綠化補種和修整。推進了全鎮環衛工作大改革,新增428萬元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每年投入638萬元用於環衛補貼和墟鎮保潔。
教育綜合實力穩步提高。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投入169萬元為13所學校安裝教學平台、電腦室和教學設施。積極推進規範化學校建設,爭取資金841萬元啟動了16所學校建設校安工程。進一步鞏固和發揮教育強鎮實際效果,不斷加強德育和安全工作,繼續推進“優秀校長”、“骨幹教師”評選活動,進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中學初三畢業班會考取得歷史性突破,4所初中均獲得白雲區初三畢業班工作獎勵,其中70中學獲得二等獎,115中學、太和中學獲得三等獎,龍歸中學獲得進步獎。16所公辦小學中有12所獲鎮畢業班獎勵。
截至2020年7月,太和鎮轄轄3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白雲區朝亮南路22號。
太和鎮行政區劃 | ||||
珊社區 | 聯升社區 | 豐泰社區 | 興豐村 | 穗豐村 |
和龍村 | 草庄村 | 謝家莊村 | 頭陂村 | 田心村 |
沙亭村 | 營溪村 | 大瀝村 | 白山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