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的前身是材料科學研究所,1982年復旦大學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組織物理系、化學系部分人員設置,是國內綜合性大學中最早設立具有工科性質的材料學科的幾個單位之一,1986年3月正式建立校直屬的材料科學系,1990年11月,物理電子學教研室從物理系轉入材料科學系,1993年6月,高分子教研室從材料科學系分出,成立高分子科學系。

發展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材料科學系本科教育設:“材料物理”、“材料化學”和“電子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研究生教育設:“材料物理與化學”、“物理電子學”、“材料學”和“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四個碩士點,“材料物理與化學”和“物理電子學”兩個博士點,以及“材料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並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2007年入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2007年入選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建設學科。省部級基地有國家微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微分析中心、國家教育部先進塗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在校本科生300餘名、碩士研究生11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50名左右。
截至2009年12年底,(含3名先材實驗室落戶人員),其中教師編製53人,、副高職稱人員26位。這些人員中,長江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6人、上海市曙光學者4人、上海市啟明星計劃7人、上海市浦江人才3人、上海領軍人才1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1人、上海市晨光計劃人才2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
本系學科領域和具體研究方向的設置宗旨是根據國家和上海市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結合復旦大學的特點,避免與國內工科院校同類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的重複,力求從“特、新、功能”三個方面開展材料與器件的設計、製備及其構效關係研究和應用開發。主要研究方向: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微分析技術、電子封裝材料與技術、功能信息材料和器件、真空與薄膜技術、納米電子學、平面發光與顯示、分子電子學、透明電子學、光電功能薄膜材料、計算材料;樹脂合成與功能塗料、功能聚合物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納米材料、複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腐蝕與失效分析、光纖應用技術等。近五年來,本系教師共承擔和完成了包括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教育部、上海市等各類重大重點項目,以及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共計250餘項,其中,科技部02專項1項、科技部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重大項目和上海市重大項目各1項、,累計科研經費10409.52萬元,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理論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際應用成果。平均每年發表SCI論文84.4篇,五年累計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超過85項,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應用於奧運會、國家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設計、國防工業、汽車工業、建築工業、石化工業、電力工業等,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連續獲得國家和省市獎勵,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技術發明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1篇。
材料科學系與國內外同行交往密切,學術交流活躍。同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Tech.)、馬里蘭大學(Maryland U)、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IST)、德國Max-Planck膠體研究所、美國東密西根大學塗料研究中心等多個世界知名的科研機構有密切交往。每年有多位教師應邀赴國外講學,從事博士后研究、訪問學者等工作,同時也有一定數量的本科生到國外高校進行修課和短期訪問。與MotorolaIntel、Phillip、三星、松下朗訊、DuPont、Henkel、ICI、GE、BASF等多個中外知名公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和項目開發。多個國外知名機構和公司在本系設立了獎學金。
材料科學系學生工作多年來一直是學校的先進單位,為各類發展取向的同學提供了廣闊的全面發展的機會,同時也湧現出上海市優秀輔導員2名、校十佳輔導員3名、本科生集體曾1次獲得“全國先進班集體”稱號、5次獲得“上海市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系團學聯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和志願者活動2次得到團中央表彰和5市級嘉獎,研究生工作組多次被評為校優秀研工組。學生培養的目標是以具有本系學科特色的材料學科核心課程體系為主,培養物理與化學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具有國際視野的本科和研究生人才隊伍,造就相關行業培養領軍人物。材料科學系的學生就業率一直位居我校前茅,畢業生除進入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繼續深造外或從事教學、科研及開發工作外,大多數進入國際著名跨國公司或國內重點企業從事高新技術產業的研發或管理工作。

學科建設


經歷了30餘年的發展,復旦大學材料學科進入ESI國際排名前1‰,2017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建設上海全球創新中心的目標,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以功能新材料為重點,面向學科前沿和未來新興產業,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利用復旦大學數理化基礎學科的優勢,通過物理與化學結合、材料與器件結合,構建課程和知識體系,提高學科整體水平,成為服務國家和上海創新發展的人才和學術高地。
重點學科
“材料物理與化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是上海市一流學科;“物理電子學”納入“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本科專業
“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碩士點
“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物理電子學”、“材料工程”工程碩士。
博士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材料學”二級學科、“物理電子學”二級學科。
博士后流動站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科研機構與平台
國家微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分析中心;
國家教育部先進塗料研究中心;
專用材料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高校電子與光電子材料及器件分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TFT-LCD關鍵材料及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參與);
復旦大學光纖研究中心;

師資隊伍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81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35人。至2018年底,75%的專任教師擁有國家與省部級人才稱號,其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海外引進人才8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6人、上海市曙光學者4人、上海市啟明星計劃7人、上海市浦江人才3人、上海領軍人才1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1人、上海市晨光計劃人才2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1人。同時聘請孫晉良、褚君浩院士為我系兼職教授,德國薩爾大學Uwe Hartmann為復旦大學名譽教授。

科研概況


科研領域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
材料系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特種材料、功能材料、新材料與器件等的組成/結構、測試/表徵、製備/合成、性能/應用四要素及其關係的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研究領域與純科學研究領域(如物理、化學、生物等)及與某些專業工程研究領域(如化工、機械、土建電子等)都會有重疊,而且鼓勵與這些學科的合作和交叉研究。與純科學的區別在於,我們傾向於把視野放在真實材料和與工業的相關性上,而且著重於四要素間的關係,最終歸於“使用”上;與化工的區別在於組織-性能關係上的特色及跨越各類材料的廣度;與機械工程的區別在於其著眼於材料的內部組織及成分—組織—性能間的關係。
材料的研究要求材料科學家要對材料從合成到服役的全過程進行綜合性的研究。除了化學家和物理學家所關心的問題以外,材料科學家還應該特別重視材料在製備過程中的重現性和材料品質的一致性等非常重要的實際問題。一個材料科學家應該既能和化學家一起深入地進行材料的合成與製備方面的研究,又能和物理學家一起進行材料的結構和性能關係的研究。一個好的材料科學家會被物理學家認為是化學家,被化學家認為是物理學家,被科學家認為是工程師,被工程師認為是科學家。

研究特色

本系的研究特色是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和開發相結合:既要強調發表高水平文章,又要注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的應用開發研究。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發展高新技術和原創性技術提供根本保證,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和國防安全服務;從應用研究和開發中挖掘和探討基礎科學問題和重大科學問題,更好地推動學科建設發展。

研究條件

現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材料物理與化學”和“物理電子學”兩個博士點以及“材料物理與化學”、“物理電子學”、“材料學”和“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等四個碩士點,同時招收“材料工程”專業的工程碩士。建有國家微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微分析中心和國家教育部先進塗料工程研究中心兩個國家級重點科研基地,以及復旦大學納米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和復旦大學光纖研究中心二個校級科研機構。擁有一批國際一流的科學研究儀器設備如SIMS、TOF-SIMS、FIBXPSTEMSEM、SAM、STM、IC、AAS、LC、FTIR、GPC、OCA15、薄膜和微結構光學測量儀、表面接觸角分析系統等,價值共計7000多萬元。

主要研究領域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
微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樹脂與塗層材料、新型軍用配套材料、功能聚合物和複合材料、納米材料與納米電子學、能源材料、功能薄膜材料與器件、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材料與器件的設計、製備及其構效關係研究和應用研究開發,以及材料失效分析、評估與預報。

主要研究成果

近五年來本系科研人員承擔和完成了包括國家十五“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教育部、上海市等各類重大重點項目,以及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共計165項,累計科研經費6000多萬元,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論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實際應用成果。我系教師不僅在Nature,Advanced Materials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許多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性文章,而且還有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應用於國家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晶元設計和微電子封裝、國防工業、汽車工業、建築工業、石化工業、電力工業等行業領域,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

人才培養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致力於培養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近年來,通過“素質教育全人培養”教學改革以及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等具體舉措,人才培養效果顯著,並獲得上海市精品課程2門。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莙政學者”、“望道學者”、“創新性實驗計劃”和“挑戰杯”等科研活動。為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每年派送優秀學生去海外著名大學交流學習。培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進入國內外一流大學或學術機構深造、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家重點企業就職,發揮著骨幹和領軍作用,深受用人單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