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樣粟丘疹

膠樣粟丘疹

膠樣粟丘疹又稱膠樣假性粟丘疹或皮膚膠樣變性。表現為淡黃色或棕黃色的多發、質韌、孤立的半透明丘疹,亦有報道皮損呈藍色,好發於面、耳、頸和手背等日光暴露部位,偶見於非曝光部位,如腰部。本病分為幼年型膠樣粟丘疹(JCM)、成人型膠樣粟丘疹(ACM)、結節性膠樣變性及色素性膠樣粟丘疹(PCM)。膠樣粟丘疹為良性囊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亦可因外傷或疾病而引起。一般分為兒童型及成人型。

病因


膠樣粟丘疹病因不明,可能與長期日晒有關,PCM的發生還可能和某些化學物質,如苯、氫醌的長期接觸有關。

臨床表現


膠樣粟丘疹是真皮膠原纖維彈性纖維變性的結果。幼年型在青春期前發病,至青春期后自行消退,常有家族史。在露出部位發生半透明的淡黃色黃豆大圓形或不整形扁平丘疹,常群集對稱分佈。好發於面部和手背。成人型常在長期受日光曝晒后發生。皮疹好發於前額、眼瞼周圍等。除有半透明扁平丘疹外,還可見淡黃、桔黃色的結節或斑塊。斑塊上有時可見毛細血管擴張。結節性膠樣變性常發生在成人,皮損為單個、多個結節斑塊,呈粉紅色或棕黃色,直徑5~50mm,多發生於面部,也可發生於頸部和頭皮。色素性膠樣粟丘疹常表現為色素增加的斑片,顏色從灰色至亮黑,皮損處可有萎縮。一般不伴內臟損害,偶可伴有多發性骨髓瘤

診斷


多見暴露部位,尤其是眼瞼及其周圍、頰和額部、鼻部、手背,成人也可見於陰囊。皮損為1~2mm大小的白色或黃白色皮內小囊腫,表面光滑,常多發性,皮疹用針挑破后可擠出黏性膠樣物質。常對稱分佈,相互不融合。無自覺癥狀。注意與粟丘疹扁平苔蘚和皮膚澱粉樣變相鑒別,粟丘疹為白色丘疹,用針挑破后可擠出脂樣物質。扁平苔蘚丘疹呈紅色或紫紅色,不透明,亦無膠樣物質,自覺癥狀有明顯的瘙癢,組織病理有助鑒別診斷。皮膚澱粉樣變好發小腿伸側,皮疹為淡褐色、圓形的半球狀隆起的堅實丘疹,剛果紅染色陽性。

治療


本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需避免長期日光暴晒。皮損少者,可採用液氮冷凍、磨削術或長脈衝Er:YAG激光治療。另外,可口服小劑量的羥氯喹和大劑量的維生素C治療。